收藏 分享(赏)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docx.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1968248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8 月 10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 XX 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减免农业税后,这一政策取向并不仅仅是另一项简单的“政策利好”,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制度含义。能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出现的好势头,当然取决于要坚持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实行近几年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但是,对农民减免税收和实行生产或收入补贴,毕竟是一种短期而有限的措施。要从根本上遏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起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体制。我国农村的落后是长期形成的,

2、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至今仍然生活在农村。因此,扭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按此要求,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至少应在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这不仅要协调城乡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指标和建设项目,更要切实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从 XX 年的情况看,我国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6.34,比 XX 年下降 4 个百分点;各级财政的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

3、5.89,比 XX 年提高 1.06 个百分点;在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占总额的 5.55,比 XX 年提高 0.63个百分点。不难看出,近年来财政支出和信贷资金投放的结构,确已开始出现向农村倾斜的积极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它与农业在 GDP、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仍然是极不相称的。二要统筹城乡市场尤其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1990 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 75.56和 20.22;而 XX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方面的比重,已变化为分别占 59.45和 34.0。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

4、的收入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无疑应当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来看,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受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仅就生活用品而言,XX 年每百户农民所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机分别比城镇居民少 58.3 台、72.4 台、58.6 台和 65.1 台,普通电话机和移动电话分别少 41.9 部和 76.7 部。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也是制约农民增加购置和使用这些消费品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具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作用,也能为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市

5、场空间。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XX 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 2613.9 万人,其中农村 367.1 万人。按户籍计算,城市纳入低保者占总人口的 6.33,农村只及0.39。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被征收和流动进城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农业户籍人口基本依靠农村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保障的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统筹考虑城乡的社保体系。最后但是极为重要的一条,是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更甚于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差距,这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大突出问题。XX 年,农村小学毕业生占全国的 67.17

6、,中学毕业生只占全国的 40.15,其中高中毕业生仅占全国的 10.43;而城市这三类毕业生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14.02、21.11和 36.93。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 XX 年平均每千人有病床 2.34 张,其中城市平均千人有 3.67 张,农村只有 0.76 张;城市医院平均每张病床占有 8.8 万元医疗设备,农村仅为 1.1 万元。同时,农村的发展还必须解决自身的特殊问题。在坚持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也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