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9578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第 25 卷第 3 期2OO5 年 8 月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JounofYanchengTeachersCollege(HumanitiesSocialSciences)VD1.25No.3Aug.2OO5关注教育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陈金干(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 224OO2)【摘要】对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教育的均衡发展.【

2、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人文环境;人的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G4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05)03000105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第一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完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将极大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共创和谐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对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基础.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素质,离不开教育.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而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就需要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人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受到教育,教育要尊重个性发展,促进所有的人都得到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应是同步发展的.和

4、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没有文明的,高素质的公民,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全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先导,是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有公平的教育为之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和谐社会要求广大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教育应当先行“J.这是因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提高全民的素质,促进社会平等.我国两千多年前的“ 有教

5、无类“ 思想,就蕴涵着教育公平的深意 .我们今天强调教育公平,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其目的是保障适龄儿童都能读书,人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都能发挥聪明才智,人人都能找准人生的立足点.“这不仅是消除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所必需的均衡与协调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要求.“13J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教育的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民主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反之,如果教育不能指向公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平等就会直接导致他们将来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就会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患,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如今,教育【收

6、稿 13 期2oo50725【作者简介】陈金干(1945 一),男,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不公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乱收费,民工子女入学难,高校扩招负影响,招生腐败,大学贫困生增多等问题,既是教育不和谐的表现,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教育不公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到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大部分,全国农村有 2600 万人年均纯收入仅 600 多元,而一个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就达 300500 元【;一个本科生 4 年最少花费 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

7、农民 35 年的纯收入 J.另一份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 世纪 9o 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种种情况表明,我国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均衡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城乡教育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两极教育的不均衡性在增强.在 2005 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反应强烈,中小学择校,高中升学率偏低,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成为讨论的焦点,他们普遍认为和谐社会呼唤公平教育.现在,我国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已充分意识到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于最近一段时间内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政策,如针对中西部

8、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两免一补“ 政策,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 政策 ,针对高考招生舞弊的“ 阳光工程“政策,针对教育乱收费的“一费制 “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大大缓解了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取得了一定实效,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其目的就是要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在 2005 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 从今年起 ,免除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 2007 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必将为教育公平的实现

9、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二,坚持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2?社会,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它的实现不仅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政治制度,同时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应做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公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释放,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体现,

10、如果一个社会充满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贫富差距扩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教育公平,其利不仅在教育,更在整个社会,这突出表现在教育能在诸多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人文环境起先导作用.以科学的理论引导人.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保证人民的团结,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这样,全体人民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才会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教育人,武装人 ,引导人,使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目标.这样的

11、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必须通过教育进行灌输,因为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会把灌输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作教育的使命之一.只有在教育公平的条件下,我们才能保证年青一代从整体上,从理性层次上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高尚的道德熏陶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正如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指出的:“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

12、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危害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是育人的园地,应率先开展好以“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道德规范的道德教育.因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建设,不仅事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建设是一项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是适应时代需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

13、工程;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工程.没有教育公平,就会导致道德教育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一些人心灵失衡,就会诱发道德失范现象,就难以为和谐社会建设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深长思之,抓住根本.以丰富的知识提升人.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负有特殊的责任,关键就是因为学校是一个知识的殿堂,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超过了其他许许多多的社会组织.只有人拥有丰富的知识,人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了,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有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知识能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中许多不和谐的问题.例如,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人与人之间的

14、和睦相处及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还需要人与自然的相得益彰,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却习惯于向自然无尽地索取,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结果大自然不断地报复我们.这就需要人掌握知识,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自然,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教育担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应更紧密地把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同营造和谐社会的人文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认识.只有坚持教育公平,使每个人有相同的获得教育的机会,才能造就千千万万具有现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的专门性和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以完善的法制规范人.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法制,就不可能形成安定

15、团结的局面,也就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使国家的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就必须妥善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如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所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在法制的宣传教育中承担着重任,因为学校教育不仅能促使教育对象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而且能促进教育对象走向社会后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制社会的建设,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公平的教育,是法制社会的一个标志,又对法制社会建

16、设起推动作用.以良好的机制激励人.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动的社会.只有公民具有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和不断创造的竞争精神,全社会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机制,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有不竭的动力.胡锦涛指出:“ 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L0J 教育应带头建立充满活力的创造,创新机制,打破不利于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种种藩篱.基础教育应着重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反对以分数为惟一标尺选拔

17、人才的片面做法;高等教育要摆脱教材陈旧,知识体系陈旧,专业设置陈旧的状况,克服科研和学术上的陈陈相因,人云亦云的现象.教育机制的创新对整个社会机制的创新有很强的激活作用,也必将促进我们的和谐社会更加充满活力.教育公平,能在最大范围内促进人们参与创造,参与创新,促使社会充满生机,奋发向上.三,推进教育公平.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目标,是革命导师在社会发展方面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

1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进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已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

19、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现实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正义相适应,实现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三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是要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当人类社会实现了这些和谐,人也就得到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相统一的.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不是自然地实现的,必须以公平的教育为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