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经济师)2008 年第 11 期理论探讨摘要:从知识共享中的不和谐“问题“ 出发,将和谐管理理念应用于实践中解决不和谐问题,通过诚信教育,和谐人际关系,营造以人为本,信任合作的文化氛围,完善相关的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培训学习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及效果等,来构建知识共享机制.关键词:和谐管理理念知识共享不和谐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045 一 O1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一,和谐管理理念的理论背景及提出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番纷繁芜杂的场面,哈罗德?孔茨将其形容为 “管理理论的丛
2、林“,并将管理理论分为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和权变理论等学派.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 内耗 “现象日益加重.目前已有理论不能很好解决管理实践问题 ,这就要求一种全新的理论来减少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管理效率.席酉民教授在把握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 思想精髓的同时 ,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于 1987 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和谐管理的核心思想可以描述为:以人与物的互动以及人与系统的自治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组织围绕“和谐主题“, 以“理性
3、设计和优化设计“ 及“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为双规则来调动“人的能动作用 “,解决问题的系统性管理思路和方法.二,知识共享中的不和谐因素1.知识共享组织结构中的不和谐因素.组织层级过多造成的共享渠道不畅,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层级过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员工的工作被安排在狭窄的范围里,内部沟通尚存在难以逾越的层级鸿沟,不利于面对面的交流,何谈知识的共享.2.知识共享组织文化中的不和谐因素.(1)文化中的利己主义.知识共享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并不带有普遍性.在中国的文化和知识传统上,知识公共化和社会化的力量一直是比较微弱的.另外,坚守自己已有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新知识也符合
4、大多数人的天性.再有,组织里不同专业或背景的人员共享知识本是知识管理的应有之意,但如果他们之间差异过大,失去对话的基础,知识共享也不能发生.(2)知识提供方与接受方之间缺乏信用.根据达文波特的看法,信用一词指的是“相信“ 或 “信任“.相互信任是任何交易的灵魂 ,知识转化的基础是信用,而不是金钱.信用体系缺乏也是隐性知识共享困难的原因之一.(3) 管理人员与员工及员工之间的人际失和.在企业里面,人人相轻,自然不会相互合作.加之私心重,视野窄,眼光短,企业里面非常缺乏团队精神.这不仅是一个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手段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3.知识共享制度中的不和谐因素.(1)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机
5、制是影响知识共享活动的重要因素.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共享便能顺利进行;激励机制不完善,知识共享便难以开展.如果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就难以调动知识拥有者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从而也就会对知识共享造成障碍.(2)知识产权保护的负面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知识共享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知识共享创造条件,即通过保护知识生产者的利益,调动他们创造新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为知识共享的进行创造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对知识共享造成障碍 ,即有些知识拥有者往往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垄断,从而使知识共享无法进行.三,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构建1.和则指导下的知识共享.“和则“ 主要是用来应对
6、组织中 “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的专门设置 ,以调整人际间的“ 共处“,人群间的共处,乃至组织间,组织与社会间的共处.和则体系,具体到知识共享机制中,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促进知识共享活动顺利进行.(1)进行诚信教育.和则 1 提供人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诚信“ 和“责任 “.Putnam 曾经说过,“信任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知识共享活动.就是说,相互信任是知识共享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们之间彼此缺乏信任,知识共享就无从谈起,所以进行诚信教陆晓艺党辉育也应成为营造知识共享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内容.(2)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则 2
7、提供人群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具体来说是指知识工作者群体在组织里的基本意义,主要是该群体与其他人群的共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沟通平台,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使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要“互动交流“,“ 和谐共处“. 营造“和“氛围,使员工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合作“.(3) 加强人文关怀,维持组织可持续发展.和则 3 提供组织在社会,自然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可持续的遵从“ 和“积极地回馈“.组织管理对知识员工的良性作用 ,使融合于信任合作的组织文化中,使其乐于共享知识,促进知识的有效共享,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2.谐则指导下的知识共享机制.(1)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谐则 1
8、是指要素间组合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即匹配或一致性,即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具体到对知识共享机制中,组织结构对于知识共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知识共享的成败,所以要保障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建立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组织机构扁平化.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可以克服传统组织结构的诸多弊端,为知识共享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具体表现:它由传统的“垂直层级型 “结构变为 “水平链接型“结构,弱化了等级关系 ,为人们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与灵活的交流环境;它的管理层次较少 ,中间层“ 梗阻 “现象消失 ,上下沟通渠道畅通 ,信息传递速度快 ,便于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和知识自由流
9、动;它是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 ,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有权参与决策与管理,这样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容易得到满足,从而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知识共享机制.谐则 2 是指要素间确定性联系的可变动性,调适性,主要是指流程的合理安排.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这些知识与其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待遇紧密联结在一起.通常企业员工用自己所掌握而别人尚未掌握的知识来体现自身价值,不愿意与其他人共享知识,如果把知识传授给他人,就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稳定性和个人利益.同时,隐性知识的形成,是个人的经验,对事物的感悟和深层次的理解等方面的长期
10、积累和创造,是投入了巨大成本的.员工在知识共享问题上,会对垄断利益与补偿利益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高额者.为了保障知识拥有者的利益,企业就应制定相应的补偿制度,并且使补偿额度高于垄断利益,用利益来驱动知识的共享.(3)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学习,提高知识共享效率.谐则 3 是指既定投入的最大产出,即注重效率.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知识吸纳能力.培训是一种从内部提升知识学习,吸收,共享能力的办法.为了使员工能与工作需求同步成长,目前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都有完善的培训计划.一方面,灵活运用管理咨询公司举办公开研讨班;另一方面 ,选定重点主题,在企业内部针对全体主管甚至全体员工进行培训.通过课堂学习与互动,增进知识存量,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员工知识吸纳能力,促进知识共享.参考文献:1.席酉民,韩巍,葛京.和谐管理理论研究MI.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 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管理,2005(1).3.文庭孝.知识不对称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1.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4.单雪韩.改善知识共享的组织因素分析 U1.企业经济 ,2003(1)(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河北邯郸 056001)(责编:贾伟)一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