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9507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植物护理学现代农业科技)2009 年第 17 期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任敏红高九思(-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公园,河南三门峡 472000;张新峰.史先元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摘要介绍了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生活习性,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7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l0075739(2009)17 一 o16602国槐是华北地区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也是主要的行道树之

2、一.但近几年来普遍遭受锈色粒肩天牛为害,20 世纪8O 年代至 90 年代初该虫一直为河南国槐的主要害虫 ,局部为害严重;90 年代中期成为国槐蛀干害虫的优势种 .锈色粒肩天牛(Aponaswainsoni(Hope)属昆虫纲(msec 缸)鞘翅目(C0kopferd)天牛科 (Cembyddae)沟陉天牛亚科(Lamiinae)白条天牛族(Banni) 粒肩天牛属 (pnona).以幼虫钻蛀树干,为害木质部,破坏树木输导系统为主.危害隐藏,防治困难,是国槐的毁灭性虫害.1 形态特征1.1 成虫雌虫体长 3144mm,宽 912mm,雄虫略小.黑褐色,体密被铁锈色绒毛.头,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

3、.触角 10 节,14 节下方具毛 ,第 4 节中部以后各节黑褐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有不规则的粗大颗粒状突起,前后横沟均为 3 条,侧刺突发达,先端尖锐.中胸明显,直达头后缘.鞘翅肩角略突,无肩刺,翅端切状,内外端角刺状,缘角小刺短而钝,缝角小刺长而尖,翅基角 1/5 密布黑褐色光滑瘤状突起 .中,后胸腹面两侧各有卜 2 个白斑.腹部可见 5 节,每节两侧各有 1 个明显的白斑.12 腹节中央各有 1 个“八“字形白斑.雌虫腹末节 1/2 露出翅鞘外,腹板端部平截,背板中央凹陷较深.雄虫腹末节稍露翅鞘外,背板中央凹入较浅.该种的相近种是灰绿粒肩天牛,主要区别是后者体背被褐绿色绒毛.1.2 幼

4、虫幼虫体扁圆筒形,乳白色,具棕黄色细毛.老熟幼虫体长 5676mm,前胸背板宽 1014mm.头扁,后端圆弧形,1/2以上缩入前胸内.口器框形,口上毛 6 根.上额黑褐色,额区淡黄褐色,额缝明显.唇基梯形,端部密被粗毛.上唇半圆形,上颚粗短,凹切形,基半部着生刚毛约 10 根:下唇颏与亚颏分界明显.触角 3 节,顶部透明的主感器大而显着.单眼 1 对,圆形凸出.前胸背板近方形,侧沟明显,中沟不明显,背板中部有一倒“八“ 字形凹陷纹 ,前方有 1 对略向前弯的黄褐色横斑,其两侧各有一同色长形纵斑.前胸腹面主腹片与前腹片分界不明显,中前腹片后区和小腹片褶密布凿刺状小颗粒.胸足极小.腹部背面 17

5、节步泡突由 4 横列刺突组成,其两侧有向内弯的弧形剌突,略呈横阔的“回“ 字形.腹面步泡突简化为 2 条横剌列,具一横沟,两侧各具一作者简介任敏红(1970-),女,河南偃师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通讯作者收稿日期 20090629166弧形纵沟.各腹节上侧片突出,第 3-8 节成突边,侧瘤突明显,两端骨化坑大而明显,具粗长刚毛 2 根,腹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黄褐色.第 9 腹节向后伸,超过尾节.该种幼虫与桑天牛幼虫相似.但后者前胸腹板中前腹片的后区和小腹片上的小颗粒较稀,且突起成瘤状.1.3 卵卵长椭圆形,乳白色,长 5.5-6.Omm,宽 1.52.Omm.卵外覆盖不规

6、则草绿色分泌物,初排时呈鲜绿色,后变灰绿色.1.4 蛹蛹纺锤形,长 4550mm,宽 1215mm.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头部中沟深陷,口上毛 6 根,触角向后背披,末端卷曲于腹面两侧.翅超过腹部第 3 节,腹部背面每节后缘有横列绿色粗毛.2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2.1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主枝,主干.幼虫孵化后,由卵槽下直接蛀入树干皮层,蛀食木质部有木屑排出,蛀入孔即排粪孔,粪便悬吊于排粪孔外.初孵幼虫蛀入边材后即横向往复蛀食,随虫龄增加,虫道逐渐加宽,加长,加深,形成片状虫道.第 1 年危害结束时,虫道宽 23mm,长 70lOOmm.第 2 年,片状虫道进一步扩大.幼虫一生蛀食虫道长约 1

7、99.5mm,宽 10-29mm,深 8.5mm.第 3 年春老熟幼虫向枝干中心蛀食,新蛀虫道与片状虫道垂直略向上倾斜,长 50,-70mm;然后沿枝干做向上纵直虫道,长 4090ram,在纵直虫道尽头做蛹室 ;最后水平向外,咬出羽化孔,羽化孔与蛀入孔成 20.左右的夹角.2.2 发生规律锈色粒肩天牛在河南 2 年 1 代,以幼虫在枝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二次越冬幼虫 5 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 2530d.6 月上旬至 9 月中旬出现成虫,取食新梢嫩皮补充营养;雌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产卵,产卵期在 6 月中下旬至 9月中下旬,卯期 lOd.7 月中旬初孵幼虫自产卵槽下直接蛀入边材为害.11 月上

8、旬在虫道尽头做细小纵穴越冬.翌年 3月中下旬继续蛀食,11 月上旬老熟幼虫在虫道尽头做凹穴越冬.幼虫历期 22 个月.3 生活习性成虫羽化后.咬破堵塞羽化孔处的愈伤组织,爬至树冠,取食新梢嫩皮补充营养,不善飞翔,受到震动极易落地.雌成虫多在 21 时以后于径粗 7cm 以上的枝条上产卵.产卵前,事先沿树干下部爬行,寻找适宜树皮裂缝,先用口器将缝隙底部咬平,把臀部插入,排出草绿色糊状分物作为现代农业科技)2009 年第 17 期植物护理学“产卵巢“, 然后将卵产于巢内,再用草绿色分泌物覆盖于卵上.一生可多次交尾,产卵.初孵幼虫自韧皮部垂直蛀入边材,并将粪便排出,悬吊于排粪孔处,在蛀入 5mm 深

9、时.沿枝干最外年轮的春材部分横向蛀食,然后又向内蛀食.第 1 年蛀人木质部深可达 0.5-5.5cm.越冬幼虫后于翌年 4 月中旬开始活动,向内弯曲蛀食 58cm,当蛀食髓心附近后 ,转而向上蛀食 8-15cm;然后,再向外蛀食 2.57.Ocm,蛀道呈 “Z“字形.第 3 年 4 月上旬开始排出木丝,4 月中下旬老熟幼虫蛀食到韧皮部后,向外咬羽化孔,这时粪便很少排出树体外,全填塞在树皮下的蛀道内.幼虫在蛀道内来回活动,用粪便将蛀道上端堵塞,下端咬些长木丝填实,做成长 4.86.Ocm,宽1.7-2.4cm 蛹室化蛹.幼虫历时 22 个月,蛀食危害期长达 13个月.老熟幼虫化蛹时,头部朝上.该

10、种天牛的成虫不善飞翔,主要是以各虫态借助寄主植物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4 综合防治技术4.1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体抗性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创造良好的植物群落,加强水肥土管理,增强树木个体和群体的抗性.4.2 人工防治6 月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可在羽化成虫咬破羽化孔(上接第 163 页)2.2 刺吸类害虫2.2.1 危害症状.刺吸类害虫主要是草履蚧.草履蚧在早春上树吸取树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因此,防治草履蚧应选择在早春若虫上树前.2.2.2 防治方法.树干底部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其上树.若虫上树前(2 月上中旬),用 2 道细绳将宽约 20cm的塑料

11、布(新塑料布为佳) 扎于树干底部或在树干底部缠胶带,阻隔率可达 98%以上.再辅助人工扑杀,效果更明显.或于树干 lm 以下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环涂 lOcm 宽药环,以阻止草履蚧上树或触药杀之.若上树后,可用 50%敌敌畏或乐果等药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2.3 钻蛀类害虫2.3.1 危害症状.钻蛀类害虫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幼虫期主干上可见明显排泻孔,有木屑外露.2.3.2 防治方法.通过调整林种结构等营林措施避免森林飞出之前,用螺丝刀将其捅死;成虫刚从羽化孔钻出时 ,在树干上爬行且具有群居性,可在此时直接捕捉.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为成虫产卵期和孵化期,初产卵为绿色,

12、易辨认;幼虫孵化初期在树皮外层,易除掉,可在此时组织人工除卵,捕杀幼虫.4.3 化学药剂防治每年 3-10 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 80%敌敌畏,40% 氧化乐果或 50%辛硫磷然后用药剂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在大龄幼虫活动盛期(3 月底至 4 月中旬),将来福灵或敌敌畏或速灭杀丁或久效磷的 30 倍液,用针管注入排粪孔或换气孔,然后用黄泥将孔封严即可.于每年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国槐树冠喷洒2000 倍液杀灭菊酯,每 15d 喷 1 次,连续喷洒 2 次,可收到较好效果.越冬前(1112 月) 用石灰 lOkg+硫磺 lkg+盐 lOg+水 2040k

13、g 制成涂白剂 ,涂刷树干预防天牛产卵.5 参考文献f1翟兴礼.锈色粒肩天牛危害中国槐习性观察及防治技术研究 U.河南教育学院(自然科学版),2OOl(3):50 51.【2贺春玲 ,吴国新,孙丹萍.锈色粒肩天牛研究进展 m.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2):lO3-106.f313 段钰 .国槐的毁灭性害虫锈色粒肩天牛的初步调查1.安徽农业科学,2001(3):375-377.【4】赵海良.人工防治锈色粒肩天牛1_园林科技信息,1999(1):41.灾害的发生,如杨树不可与桑树混交,否则杨树易发生桑天牛.同时进行检疫,凡来自疫区的苗木,木材及包装箱等都必须经过检疫后方可调运.还可伐除虫害严重的

14、树木,剪除虫害导致枯萎的大枝,并及时进行除虫处理.在成虫产卵盛期,检查树干上刻槽(多在枝丛及枝干分叉处),用小锤击杀刻槽上方卵粒或幼虫.在成虫发生期,摇动树干,振落成虫并将其杀死.或找到最新鲜的排泻孔,向蛀孔中注入敌敌畏原液与柴油的混合液,用湿泥堵塞蛀孔.也可用磷化锌毒签插入树干基部第 1 孔和上部 1 个孔中,其他蛀孔用湿泥封堵.3 参考文献11 王轶 ,刘哲.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009(3):140-141.2J 梁尔江,何卫平,王东生,等.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丰产技术研究 U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62-63,112【3J3 刘华,王之安.浅谈杨树病虫害防治

15、技术 U】.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125.【41 王金贵.浅析杨树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U1.今日科苑,2008(22):I34.(上接第 165 页)蜂 18.019.5 万头/hrn.,总放蜂量 30 万头/hm.通过对玉米螟田间寄生情况调查,赤眼蜂的田间卵寄生率为 700/0-75%,防效为 70%,防治成本为 18 元/hm2,增产 375kg/hm2,效益为375 元/hm2(按玉米 1.0 元/kg 计算),则投入产出比为 1:20.二是利用 Bt 乳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用含孢子 100 个/g以上的 Bc 乳剂 3O00mI./hm,配成颗粒剂撒施,或与药剂混合

16、喷雾.也可用白僵菌封垛防治,lm 秸秆垛用菌粉(含孢子500100 亿个 /g)lOOg,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4.3 化学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农药在玉米螟幼虫蛀茎之前进行喷雾防治.可用杀螟灵一号颗粒剂 3.75kg/hm2,对细河砂 6075kg,混合均匀;或辛施螟了颗粒剂 4.5kg/hm2 对细砂 60-75kg,混合均匀;或 50%辛硫磷乳油 7500mL/hrn 对水 150kg 稀释后拌入过筛的煤渣或细砂制成的颗粒剂750kg/hm2.投颗粒剂 60kg/hm2.上述颗粒剂制好后在玉米心叶中末期撒入玉米喇叭口内.5 参考文献111 徐建亚.春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O03(3):356357,359.【2刘晓峰 ,王俊.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U】.现代农业科技,2008(2):9899.3】宫瑞杰,李玉民,刘家骧,等.赤峰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叫.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56-57.I41 肖洪儒 ,姚永存,邹积田.辽西北半干旱区玉米螟重发的原因及综防措施1.杂粮作物,2009(3):222-2231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