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燃气、管道、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

上传人:您的文秘员 文档编号:1948302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燃气、管道、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燃气、管道、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燃气、管道、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燃气、管道、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 事故类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天然气、乙炔气体的火灾、爆炸事故。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场所为烘烤线、焊接切割作业点。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在各季节均有可能发生,夏季由于气温原因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1.4 事故可能发生前兆(1) 管道由于外力损坏导致气体泄漏,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

2、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2) 烟气的味道,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烟气出现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3) 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2、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2.1 应急自救小组现场应急自救小组,由现场负责人、班组长和现场工作人员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或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如现场无负责人或班组长,则结合现场员工情况而定。2.2应急小组职责(1) 发现事故,在现场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开展自救;(2) 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事故情况;(3) 应急小组成员应按现场处置措施进行处理。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工作

3、时间内,发现火灾爆炸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给现场负责人或班组长,非工作时间内,发现火灾爆炸的第一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对事故作出判断,明确事故预警、应急响应级别,同时按预定方案展开行动,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应及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级别,即:由单位负责人报请高新区应急救援中心启动政府级应急预案。明火已被扑灭,并且确定暂无其它隐患情况下,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后期处置等工作。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 若火焰较小,应尽快用干粉灭火器、消防水或是较厚的布淋湿

4、捂住火苗。(2) 应急救援小组立刻组织人员疏散,在集合点集合后,清点集合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3) 应急救援小组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后赶赴现场,占领上风或侧风位置进行扑救。(4) 因开关、瓶阀关不严,火焰沿开关、瓶阀处向外喷射,可戴手套迅速关闭开关、瓶阀即可灭火。(5) 若是开关、瓶阀关不上或沿开关、瓶阀接口螺纹向外呈横向或纵向喷射火焰时,应立即用水冷却管道、管道、气瓶和周围受烘烤管道、气瓶,使其降温,避免连环爆炸,有可能的条件下,抢险队员穿戴好保护用品的情况下,把事故管道、气瓶转移到安全地点(通风、空旷、周围无易燃物)。(6) 周围未做好防火措施时,切不可灭火,以免大量气体外溢引起爆炸,可在

5、确保其不爆炸的前提下,让其自行燃烧,直至烧尽熄灭。(7) 气体爆炸事故发生后,由于气体爆炸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且破坏威力巨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指挥部其他成员及事故抢险各专业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引发继发火灾的要在采取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119),造成人员伤亡的,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维持现场秩序。(8) 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护送至医院诊治,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9) 火灾扑灭后,警戒治安小组须派人监护现场,防止复燃发生。3.3 事故报告上报内容包括:发生事故概况

6、,事故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及人员名单见附件三。4、注意事项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进入火灾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不得穿着化纤内衣物,必要时全身浇湿进入扩散区。防护器具应佩戴正确,切不可因干、热感觉私自取下防护器具;佩戴防护器具撤离时,要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严禁狂奔和取下面具或通过面具讲话。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不得冒险和蛮干,在抢险过程中使用过的工具应集中进行洗消处理,避免造成二次中毒事故。4.3

7、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 在自救或互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同时要采取防止现场条件恶化和保障抢险人员的安全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衍生事故的发生,避免自救和互救的不协调;(2) 在火场中或在有烟的室内行走,应尽量低身弯腰降低高度,防止窒息;(3)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尽量先把身上着火的衣帽脱掉,如果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周围无水源时,应用手边的材料灭火,防止火势扩散,自救时切忌乱跑,不要用手扑打火焰,以免引起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4.4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做好现场保护、人员清点

8、等工作;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4.5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要注意观察风向、地形,从上风或侧上风接近着火点,在若无法有效控制火势,抢险人员需立刻撤离现场等待外部专业救援机构处置。二、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1、事故特征1.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在起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脱绳,吊物失落,断绳,吊钩断裂,操纵系统失灵,安全装置失灵,电气损坏,作业人员无证操作或者违章作业等情况,易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害事故。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的场所主要为车间及其它使用起重设备的场所。1.3 事故可能发生前兆(1) 设备异响;(2) 钢

9、丝绳断丝超限;(3) 钩头裂纹;(4) 限重器报警;(5) 行走不同步、刹车失灵;(6) 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带病、酒后作业。2、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2.1 应急自救小组现场应急自救小组,由现场负责人、特种设备管理员和现场指挥、作业人员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或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如现场无负责人或班组长,则结合现场作业人员情况而定。2.2应急小组职责(1) 发现事故,在现场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开展自救;(2) 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事故情况;(3) 应急小组成员应按现场处置措施进行处理。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发生事故后,起重司机必须立即停止起重作业,造成人员受伤时,应向周围

10、人员呼救,同时上报现场负责人员。现场负责人员组织自救的同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迅速通知其他应急小组成员赶赴现场。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公司调度人员汇报,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一级应急响应。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 当发生人员高空坠落时,应急小组成员应根据人员坠落情况,用相应的抬升、切割设备移开压住伤员的物体,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2) 突发停电等情况使司机或作业人员被困高空时,利用液压升降平台等设备或经由高空通道抵达被困人员位置,如有人员受伤,可视具体情况,用安全带系牢并用安全绳吊放或其他方法转移伤员。如有危险吊具或吊装物时,应视

11、情况启动自备发电机并切换备用电源。如需要,还可在地面设置防止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3) 当发生起重机碰撞挤压作业人员时,司机应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防止发生进一步挤压碰撞。应急抢险救援人员采取必要的抬升、切割、顶开设备将碰撞挤压伤者的吊具、吊物等移开实施救援,同时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吊物或吊具。(4) 起重机漏电、触电时,应立即切断起重机的总电源,用绝缘物将带电体从伤员身边移开。(5) 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应优先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6)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

12、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7)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3.3 事故报告上报内容包括:发生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及人员名单见附件三。4、注意事项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人员在开展救援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救援过程中故障设备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不得冒险和蛮干,在抢险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应保证性能完好,不得使用破损、变形的工具,以免再度造成伤害。4.3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 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受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2) 搬运脊椎受伤人员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3) 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4.4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做好现场保护、人员清点等工作;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