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开发区“标准土地”改革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持续优化我区“四最”营商环境,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皖政办秘202*117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黄政办秘202*13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目标在*经济开发区推行“标准地”改革,建立“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的“标准地+承诺制”土地出让制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企业落地投产,激发开发区发展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到202*年底,*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行“标准地+
2、承诺制”土地出让制度,新增工业用地不低于20%按照“标准地”供地。其中,循环园不低于50%。到2023年底,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不低于50%按照“标准地”供地。其中,循环园全部按照“标准地”供地。到2025年底,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按照“标准地”供地。(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配套,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依法依规建立土地出让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坚持市场化配置。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明晰土地招拍挂出让的前置条件,实施“净地”出让,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坚持亩均论英雄。突出以土地利用效率为导向,明确企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
3、亩均税收等“硬约束”控制指标,完善奖惩倒逼机制,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水平。坚持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事前审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标准地”企业承诺、信用评价管理机制,加大对诚信主体激励和失信主体惩戒力度,营造“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社会氛围。(三)实施范围*经济开发区所辖区域范围内新出让的工业、商业用地及“腾笼换鸟”形式新入驻项目用地。二、主要任务(一)确定评估区域。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循环园东扩以及低碳经济园三期拓展地块为实施“标准地”出让的区域。(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开发区管委会)(二)开展区域评估。开发区管委会牵头按照区域内统一编制原则,完成包括
4、拟实施“标准地”出让区域的区域规划环评、区域能评、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安全评价、文物保护评价等在内的区域性统一评估评价成果,报相关部门审批后,形成明确的限制性、禁止性要求和明细的负面清单,提供给入驻本区域项目免费共享使用。区相关部门不再要求入驻该区域的项目单独办理相同事项的审批。对完成区域规划环评的片区,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直接引用开发区区域环评有效期内的监测数据,可适当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入驻项目涉及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有重大影响的特殊行业,或高于区域性统一评估标准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责任单位:开发
5、区管委会、区科技经信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利局、区文旅体局、区应急局、区气象局)(三)准备“净地”出让。在“标准地”出让前做好“七通一平”工作,包括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以及场地平整,围墙搭建、临时用电、燃气、热力等根据项目用地实际配套。(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区住建局、区水利局、区燃气公司、*供电公司*客户服务分中心)(四)设定出让标准。开发区管委会根据产业准入政策、功能定位和区域评估要求,组织制定“标准地”区域新建产业项目的投资强度、能耗标准、环境标准(达标排放)、建设时限、亩均税收强度等控制性指标体系,区自然资源
6、和规划分局牵头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照省市区有关控制性指标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审核确定控制性指标体系,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批准。控制性指标实行区域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具体地块出让前,开发区管委会应依据“标准地”控制指标协商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地块具体指标,形成“标准地”投资建设合同(协议),明确用地标准、履约标准、建设周期、承诺事项违约责任等权利义务,作为附件纳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制定的“标准地”出让方案,在出让公告中一并发布。开发区管委会可探索设置研发投入、就业、技术、人才、品牌等弹性投资指标。新建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原则上分别不低于200万元/亩及15万元/亩,其中循环园
7、区原则上分别不低于300万元/亩及20万元/亩。(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五)按标组织出让。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根据“标准地”出让具体指标和相关要求,编制土地出让方案,经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公开出让。在符合相关法定条件下鼓励企业竞报亩均税收等指标。(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六)实施承诺制度。在“标准地”出让后,土地受让人需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承诺按约兑现指标,明确违约责任。开发区管委会做好“标准地”出让地块投资项目审批的“一站式”代办服务,协调做好“标准地”出让地块投资项目审批相关服务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
8、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并对外公布清单和具体要求。用地企业作出书面承诺并完成指定场所和媒体的7日公示后,审批部门可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区直各审批机构)(七)严格产权管理。土地出让金全额缴纳后,予以办理不动产权登记,登记时应按照“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的要求备注“属标准地用地,项目达产验收合格前不动产权不得整体转让”。(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八)开展联合验收。由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区有关部门对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承诺事项,开展联合竣工验收;未通过竣工验收的,督促指导其限期整改。在约定期限内由开发区管委会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照“标准地”
9、投资建设协议,对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环保标准、能耗标准等指标进行联合达产验收;未通过达产验收的,督促指导其限期整改。对不符合竣工验收、达产验收相关要求的,按“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约定在项目达产验收通过前,企业股权不得变更,不动产权不得转让,并按协议予以处置。项目正常运营后,转为按照“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管理。(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区住建局、区科技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税务局、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分局)(九)加强项目监管。根据“联合服务、各司其职”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落实专门的监管力量,提前介入指导服务,加大监管力度。对用地企业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验收等环节建立监测核
10、查机制,对土地出让后用地企业的合同履行、承诺兑现情况实施协同监管,指导项目业主按照承诺标准及规划方案组织施工。(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区科技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十)强化信用管理。建立“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体系、严重失信名单制度和全过程信用档案,将企业落实“标准地”承诺行为信息计入信用档案,纳入公共征信系统,依法供查询或予以奖惩。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并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十一)实施“标
11、准地”招商。开发区管委会每年推出一批“标准地”,区投资促进中心牵头制定全年“标准地”招商计划,搭建“标准地”招商推介平台,定期组织“标准地”招商推介活动。(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中心、开发区管委会)三、工作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202*年4月)。制定出台*区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标准地”制度实施范围、目标任务等内容。(二)重点攻坚阶段(202*年410月)。4月底前开发区管委会精心组织,全面启动区域评估工作。10月底前制定完成“标准地”控制性指标体系,明确项目准入要求和负面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三)实施推进阶段(202*年11月起)。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制度,开发区管
12、委会及相关部门做好跟踪服务指导工作。(四)总结提升阶段(202*年12月)。认真总结和评价分析年度“标准地”改革实施情况,对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进行完善提升、交流推广。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区开发区“标准地”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组织实施“标准地”改革工作。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区域评估费用由区财政局承担,项目单位免费调用评估结果。(二)加强督办督查。将“标准地”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区政府督查室将加强督查,强化区直有关部门工作推进,对工作滞后的给予通报批评。(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标准地”改革,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和政策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典型做法,为“标准地”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