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201808271125.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08271126.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808271122.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808271123.ppt--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随堂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20180827112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北京海淀区高一检测)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C )A.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这一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概括为三句话,故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A、B、D 三项只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2.(2018·天津六校高一联考)1949 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C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解析] 新中国建国以后,提出“另起炉灶”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美国当时还没有与新中国建交,因此柯乐柏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不会得到认可的。A、B 两项表述错误,材料内容与 D 项无关。3.(2018·临沂高一期末)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 ”该外交政策是( C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建国初期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内涵一致,故选 C 项。4.(2018·临沂高一联考)下列两张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 C )2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解析] “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原先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A 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根据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 C 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在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题目时间和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5.(2018·威海高一联考)下表是 1949~1953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A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解析] 题干要求能够获取表格的信息,据 1949~1953 年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变化分析,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未能实现,排除 B 项。表格中的这一变化不能理解为外交上的巨大成就,而是说明了外交的困境,A 项正确,C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在 1953 年,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6.(2018·广州高一联考)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 50 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 B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解析] 这些政策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发展的总倾向是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所以选 B 项。7.(2018·银川高一联考)1954 年 12 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 ,主要是因为中国( B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缓解东南亚等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所以选 B 项。8.(2018·张家界高一检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 160 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B )3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 B 项。A、C、D 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9.(2018·苏州高一检测)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B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中国与西方国家广泛建交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解析] 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这表明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故 B 项正确。10.(2018·克拉玛依高一期末)1954 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B )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解析] 日内瓦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而朝鲜战争已经停战,故选 B 项。11.(2018·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尊重各国的( C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解析]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求同”是指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而“存异”主要是指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亚非大多数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12.(2018·贵阳高一检测)1955 年 4 月 24 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主要是因为中4国代表团( B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C.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D.同意和亚非国家结盟,共同反帝、反殖、反霸[解析] 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与会各国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 B 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 1953 年12 月,故 A 项错误;C 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没有与亚非国家结盟,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材料二 (1949 年 12 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 70 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 1945 年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1950 年 2 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请回答:(1)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原因。[答案] 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大肆侵略和掠夺中国,破坏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的革命活动,阻挠中国走上独立和发展的道路;中国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得到苏联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竭力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2)你如何认识“一边倒”外交方针?[答案] “一边倒”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国内外的情况,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的正确选择;它打破了美国孤立、扼杀新中国的企图;有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保卫国家安全。 “一边倒”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处理国家关系上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5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 年)》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 “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解析] 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抓住“印度” “和平共处”等关键词,不难发现“某些原则” “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的内容。[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解析] 根据材料二中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可知,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相处问题。[答案] 解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解析] 由材料三中的“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可知这一方针是“求同存异”方针,这是 195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答案] 周恩来于 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求同存异”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解析] 本问实际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关系。[答案] 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 “求同存异”方针具体灵活地贯彻了此原则。1第 7 单元1.图示法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并理解其革命性、结盟性和平等性的特点。2.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3.联系时事,理解当今中国落实外交目标及扩大并深化多边外交关系的表现。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三大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重点)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重点)3.认识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区别。(难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1)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2)国内:新中国诞生,国家独立自主。2.三大外交政策政策 含义 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易错提醒]“一边倒”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 “一边倒”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3.提出: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4.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5.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易错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特点上不同于“三大政策”:“三大政策”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背景: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3)概况:1954 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3(4)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参加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2)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3)概况:1955 年,亚非 29 国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4)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易错提醒]“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图解历史]图示法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主题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史料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3 集思考 (1)史料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其具体内容。(2)上述原则在我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如何?4(3)史料中这些原则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针对什么现象而提出的?答案 (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问题。现象:它是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2)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题二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意义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思考 图片中两次国际会议对新中国外交发展有何意义?答案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1)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2)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5“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3)出现两次外交高潮:第一次是 1949 年~20 世纪 50 年代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第二次是 1955 年万隆会议后(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到 60 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 。(4)立足点: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1.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 “一边倒”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D. “求同存异”答案 A解析 “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映了新中国要求独立自主;“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体现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A 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2.1950 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 ”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 C解析 题干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这符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的内容。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体现在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B.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955 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6答案 B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4.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中回忆道,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与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是( )A.求同存异、互助合作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的核心是求同存异、互助合作。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 “布拉吉”(如下图)本是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材料二 据说美国组织对中国进行围堵……会议开始时,许多代表赞扬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不久,伊拉克的发言人开始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绕道缅甸而来的周恩来总理作了“求同存异”的回应……误入歧途的会议在妥协中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凤凰大视野》(1)请举出当时我国影响“布拉吉”广泛流行的重大外交活动,并据此归纳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红色中国在万隆会议受到责难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政府为“求同存异”观点所作的铺垫。答案 (1)中国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形成新中国第一次外交高潮;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形成中苏同盟关系。 “一边倒” 。(2)原因:美苏两极对峙,中国倒向苏联一边;美国对共产主义进行敌对宣传,使中国形象受损。铺垫:参加日内瓦会议,提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建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睦邻友好;绕道缅甸,取得周边国家支持。解析 解答第(1)题时,可联想到当时影响“布拉吉”广泛流行的外交因素是中苏友好关系7的建立。结合材料总结第(2)题红色中国在万隆会议受到责难的原因。较难回答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为“求同存异”观点所作的铺垫,实际上,题意是要求列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对点练]知识点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A.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答案 C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这一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概括为三句话,故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A、B、D 三项只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2.1949 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答案 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提出“另起炉灶”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美国当时还没有与新中国建交,因此柯乐柏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不会得到认可的。A、B 两项表述错误,材料内容与 D 项无关。3.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 ”该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 C8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建国初期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内涵一致,故选 C 项。4. “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B. “求同存异”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表明新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知识点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5.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这一“原则”后来发展成为( )A. “求同存异”的方针B.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答案 C解析 题干中提到“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后来发展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成为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 160 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答案 B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 B 项。A、C、D 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知识点 3 日内瓦国际会议7.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9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中国与西方国家广泛建交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答案 B解析 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这表明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故 B 项正确。8.1954 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答案 B解析 日内瓦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而朝鲜战争已经停战,故选 B 项。知识点 4 万隆会议9.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尊重各国的(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答案 C解析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求同”是指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而“存异”主要是指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亚非大多数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10.1955 年 4 月 24 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团(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C.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D.同意和亚非国家结盟,共同反帝、反殖、反霸答案 B解析 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与会各国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 B 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 1953 年 12 月,故A 项错误;C 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没有与亚非国家结盟,故 D 项错误。10[能力练]11.1949 年 4 月 23 日,除苏联原驻华大使罗申跟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外,美国原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其他国家原驻华大使均留在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中国对上述现象的态度是( )A.对苏联举动表示严重不满B.希望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C.把各国大使视作普通侨民D.决定实行“一边倒”方针答案 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酝酿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另起炉灶” ,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把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故 C 项正确。12.下表是 1949~1953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答案 A解析 题干要求能够获取表格的信息,据 1949~1953 年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变化分析,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未能实现,排除 B 项。表格中的这一变化不能理解为外交上的巨大成就,而是说明了外交的困境,A 项正确,C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在1953 年,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13.越南胡志明曾说:“在会议上……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文中的“会议”(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B.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答案 D解析 “越南” “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 “法国”等信息显示,该会议是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故选11D。14.1954 年 4 月 24 日,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来自日内瓦的电讯报道,他们这样描述到达该城市的中国代表团:“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这位率领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张闻天答案 B解析 由题干中“1954 年” “日内瓦” “中国代表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故选 B 项。15.1955 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表明新中国( )A.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B.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C.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D.已经和美国改善关系答案 B解析 A 项说法很明显不符合史实;C 项指的是 1954 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D 项中,中美关系改善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答案为 B 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 年)》(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 “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2(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3)周恩来于 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求同存异”方针。(4)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 “求同存异”方针具体灵活地贯彻了此原则。1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③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2②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③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教学难点:(1)对新中国初期制定的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这个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3、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师生换位讲解、教师总结升华。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4、教学过程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3导入(4 分钟)导入语: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 “一唱雄鸡天下白” ,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多媒体演示:国旗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学生思考 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像导游一样,导游要善于调动游客的情绪,让旅途轻松愉快而不至于疲惫。其中第一个景点就要能抓住游客,成为游客的兴奋点。而新课的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兴奋点。这节课我采取”抒情独白”的方式导入新课,目的是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8 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在班上交流。 )(1)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2)建国初期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建国初期我国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4)用表格归纳概括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的内容、含义及其意义。内容 含义 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利用课件引导(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4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建立起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各学习小组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完整解决这些问题。如:(1)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教师可打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2)讲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时,可提示学生从政权性质、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国际环境、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等方面回答,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3)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三项基本方针的含义及实行的原因。(二)外交成就──开拓外交新局提问: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后,我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课上选取制作较完整的课件,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进行讲解。时间成就意义 1949.10—1950.10 与苏联等学生思考、回答(有助于学生更好领略周总理的个人外交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面(8分钟)17 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教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1950 年至 1953 年抗美援朝事件中,同样是一个国家的军队进入另一个国家,为什么把美国军队进入朝鲜称为侵略,而把我们称为援助呢?[幻灯片·2]作为新时代的公民,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为什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建立平等、互利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并进一步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突出重难点。加深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学以致用。)(三)走向国际舞台(8 分钟)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幻灯片·3]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1.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面对这种变化,你有哪些感想,你要采取什么对策?2.当时周恩来总理又采取了哪些对策?学生思考、回答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所包含的内容及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为世界所做的贡献。巩固与练习(5 分钟)幻灯片展示 8 道选择题学生经过思考回答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小结(2 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正确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就,新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这为我国外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场辩论赛。正方:“弱国无外交”反方:“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板书设计另起炉灶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初期实践成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初期的 十多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外 交 外交政策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 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