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02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时间:90 分钟,分值:90 分)班级 学号 得分 1、【广东省深圳市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
2、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确定用户是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作模式等
3、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即对媒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加强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4、才能使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摘编自马慧茹 冶进海理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B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C信息智能匹配技术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的精准推送。2D以推广服务项目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媒体很难真正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答案】C【解析】A 项前半句“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源于原文第一段,后半句“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 (3 分)A文章以新媒介有着负面效应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B全文围绕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C文章的第二段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D文章先提出新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分析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答案】B【解析】B 项,前半句分析错误。 “为何”与“如何”差别很大, “为何”是原因分析, “如何”是怎样做,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受众得到好处,对此受众仍要保持清醒头脑。B信息智能匹配技
6、术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广泛应用。C缺少媒介素养的人,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也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D如果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不能提高,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扣折。【答案】C【解析】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 项前半句源于第二段,后半句是根据原文的第二段做的推断,文章第三段分析的就是“受众理性的媒介素养” ,从现实生活逻辑也可以推出这个判断。所以 A 项正确。B 项是对“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条件的推断,这个推断符合生活逻辑。C 项是对“缺少媒介素养”对一个人在新媒介时代可能有的结果,相关内容可以从第三段进行推断判断。C 项对推出的两
7、大结果“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 “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表述过于绝对。D 项是对“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体能力不能提高”的影响分析。文章从“信息智能匹配3技术”与“受众媒介素养” “良性互动”进行分析论证,内此推知“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扣折”成立,可知 D 项正确。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9 分)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倪方六在中国古
8、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 “包”最早并不叫“包” ,而是叫“佩囊” 。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 。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 ;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 。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
9、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子,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 “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 。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 ,也称“笏袋” 。“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 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 。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
10、形,故名“鱼符” 。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 。其实, “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 ,也称“书袋” ;宋朝称“照袋” ,也称“招文袋” ,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 ,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
11、袋,但称为“书袋” 。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4来越丰富,如有了放钱放物的“褡裢” 、放烟丝的“烟袋” 、盛放扇子的“扇囊” 、盛放挂表的“表帕” 、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 。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 。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选自北京晚报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
12、了它。B. 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C. 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 ,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D. 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答案】D【解析】范围扩大。第一段“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 。忽略原文的“大多”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
13、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D 混淆范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B.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C.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D. 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到明清也在使
14、用。【答案】C【解析】强加因果。佩囊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实用方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B. 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 ,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5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C. 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D. “褡裢”也称“搭膊” ,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 ,并且由于“袋”与
15、“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答案】B【解析】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可以看出宋朝的鱼袋还可象征身份。3、【河北省石家庄市 2018 届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 92 万个,并正以每天(1)6 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 月 10 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 “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16、。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 ,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这里, “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
17、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 ,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 700 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
18、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6才有更坚实的基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
19、乡村。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 “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C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D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答案】A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
20、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C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吉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D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答案】B【解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 项,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21、 分)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7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C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D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答案】D【解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D 项, “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范围失当。原文是“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
22、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 ”4、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 分)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起于公元前 800 年左右,止于公元 200 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10C-20C。这种气候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佐证。从植物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纷北上。以竹为例,目前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如,春秋时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 诗经卫风淇奥咏
23、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年,黄河决口,式帝发卒数万人塞抓子(古地名)决河,即以“下淇园之竹为健”(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 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涤水出焉.”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稚斯千中就曾言:“如竹芭类,如松茂矣。 ”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有郭杜竹林,南山植拓,号称陆海”(地理志),更是脍炙人口。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 召南之“镖有梅” ,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终南何有?有条
24、有梅” ,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 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鸽萃止” , 曹风有“鸡鸡在桑,其子在梅” ,两国地域均在充、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而梅树的下限温度为-14C ,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温度比现在要高。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当今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北跨黄河,沿黄河湘侧高地西伸,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都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两汉时期,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北移大棍至今山东曲率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据左传 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8记载,在关中地区及曲享、洛阳地区,于舍桓公十四年(前 698)、成公元年(前
25、 590)、襄公二十八年(前 545)、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07)、昭帝始元二年(前,25)都有“无冰”记载,而河流封冻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候之温暖不无关系。 汉书沟泣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株王横言: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 ”谭其壤等专家认为,王横所言,乃是发生在西汉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宁河、宝低、武清、静海、黄烨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侵的范围大体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
26、方圆数百里。直到东汉中叶以后,海侵地区的海水才渐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业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其组合可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言“天尝连雨,东北风” ,当不是孤立现象。(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第三个温暖期气候变暖的佐证。B. 大范
27、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西汉中期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C. 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广有竹林,原因在于第三个温暖期气温上升。D.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答案】B【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先浏览选(2)下列不能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是( )(3 分)A. 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B. 在春秋两汉时期,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今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C. 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9木繁茂
28、。D. 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瓢子决河。【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 选项只是陈述了汉武帝发卒阻塞瓤子口的历史,这一史实并不能佐证题干的观点。根据原文,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整治,以淇园之竹为键,可证明这一地区竹子众多,进而证明此地气候温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充分证明了渤海湾地区人烟稀少。B. 渤海湾地区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在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出现过一个稳定的沼泽
29、湖环境。C. 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进一步佐证了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气温比现在高。D. 西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海侵现象和孔虫壳体的发现,渤海湾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温暖多雨的特征。【答案】A【解析】提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5、 【山西省太原市 2018 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
30、群众所喜闻乐见。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 ,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10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
31、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 。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 ,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 “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 。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 ,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
32、不太愿意去看。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 。比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 。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早在 2014 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
33、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饮暴食” 。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给人们更多惊喜。(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B. 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C. 中国戏曲
34、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D. 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而远之。【答案】A1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的影响。B. 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具说服力。C. 文章举出荔枝湾三元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更有效果。D. 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答案】D【解析】文章没有论述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而是指出戏曲进
35、校园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承。B. 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行。C. 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D. 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 ,推动戏曲进校园也不能急。【答案】D【解析】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戏曲进校园不能急于求成,而不是说戏曲不要急于进校园。6、【2018 届安徽省蚌埠二中第二学期高三 4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9分)中国南北文化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
36、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从周朝起,北方诸侯自称中国,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则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直到晋代仍被视为“化外之民”,南方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黄河与长江作为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远古时期就哺育滋润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而“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代表北方文化的黄帝部落,与代表南方文化的炎帝部落曾在中原大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一决雌雄。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天地都为之变色,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多次的反复,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从那时起,奠定了北
37、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南方部落虽然失败了,但南方文化并没有绝迹和湮灭,而是作为一种与北方文化相对立的“异端”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时燃放出一段光彩。如果说诗经代表的是北方文学,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那么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是南方文化的化身,流淌着浪漫主义的神韵。正如王逸楚辞章句12中所说的“楚人信巫”,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激情激发了屈原的灵感,刺激了他的无穷无尽的想象,丰富了他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
38、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音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从地形地貌来说,南方多山多水,山川秀丽,北方则以平原、草原为主,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饮食结构来说,北方是麦黍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而儒道互补,构成了
39、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正统文化的底色就是黄河文明,或称黄土文明。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如西京长安、东京汴梁、北京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华夏“黄土文明”或叫“黄河文化”的凝聚点和扩散中心。20 世纪,北方文化有了“五四”运动的辉煌后,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就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获得了
40、中国文化发展潮流的领导权。20 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意味着南方文化在拉动着中国战车;而长征更是从南向北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是南方文化向北方播撒现代福音;20 世纪后半叶则有文化界劲吹东南风,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厮杀过来,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节选自徐衍主编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删改)(1)关于中国南北文化,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从周朝起至今,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北方视为“蛮夷”,其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13B早期代表中国北方文化的诗经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南方文化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41、则流淌着浪漫主义神韵。C中国北方文化是麦黍文化,因而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而南方文化则是稻作文化,因而弥漫着阴柔之气。D中国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而完全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道家思想则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答案】B【解析】A 项,“从周朝起至今”时间表述错误,“至今”属无中生有。C 项,强加因果。D 项,分析错误,表述过于绝对。【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
42、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A 项,“从周朝起至今”时间表述错误,“至今”属无中生有。C 项,强加因果。D 项,分析错误,表述过于绝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称谓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黄河与长江则从远古时期就形成了黄河、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B王逸的楚辞章句中说,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巫术文化可以激发屈原的灵感,丰富屈原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刺激屈原无穷无尽的想象。C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的差别和南北文化的对立融合,而当南北文学走向合流后便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D20 世纪后
43、半叶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向北方传播,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答案】B14【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偷换概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黄帝打败了炎帝,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但南方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强大时还有可能压制着北方文化。B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化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民歌以情歌为主,不
44、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C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D20 世纪,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曾领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潮流,如 20 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就表明南方文化在起引导作用。【答案】D【解析】A 项,“强大时还有可能压制着北方文化”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应该是“还不时地燃放出一段【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5【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
45、、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A 项无中生,B 项曲解文意,C 项混淆范围。7、【2018 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十四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平的乐语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语,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
46、谱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木、即刷木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象的伟大创造。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古今中外, 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素是数字。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低。简谱以数字排序,表式声音高低。西方唱名法(do re mi fa so la si)采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句的第一个音节,这是外国乐谱的情况。中国人用汉字表送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字” 。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一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在 20 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
47、尺谱使用甚广,申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清乾隆六年(1741) ,由清庄王允禄编篆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共收录 4466首曲谱,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 1821 年辑录的小慧集 ,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 。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租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市并、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2
48、0 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21 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从 20 世纪现代学堂明令禁用工尺谱,到今天专业音乐院校学生跟着民间乐师咿咿呀呀地韵唱工尺谱,历史已经大翻转了!“西安鼓乐” “福建南音”等古老乐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则说明人们对工尺谱的态度已发生了逆转。没有谱本,无以为凭,作为“非物项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乐器,则
49、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16脉络;于乐壮,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 ,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彩响。(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工尺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是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B工尺谱同简谱一样,也贯穿了数字这一基本元素,常见的十个谱字由数字和源于数字的符号构成。C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的清代文献小慧集 ,是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记录古代歌曲的文献。D 中国工尺谱集成一书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答案】B(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