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观察与实践反思(.doc

上传人:清凉的夏天 文档编号:1936148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观察与实践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观察与实践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观察与实践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观察与实践反思投稿日期:2016年5月4日作者简介:曹 慧(1976-),女,福建建阳人,福建省建阳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福建省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张贤金(1985-),男,福建泉州人,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化学教研室副主任、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常务秘书,硕士,讲师;吴新建(1966-),男,福建永定人,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主任、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联系人:张贤金,电子邮箱:zhangxianjin,通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梦山路73号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邮编:350025。曹 慧1 张贤金2 吴新建2(1.福建省建阳第二中学,福建南平,

2、354200;2.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25)摘要: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对于学生学好化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剖析了几种典型课型,并对这些典型课型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剖析。最后,基于实践案例对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核心要义进行了探讨和反思。关键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功能价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九年级化学绪言课通常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课。第一节化学课,学生对化学充满好奇和期待,是教师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学科价值等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对化学学科特质留下深

3、刻第一印象的良好契机。绪言课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但由于绪言课往往没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求,根据不同教师的理解就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效果也就大相径庭,如果没能深入理解和把握绪言课的功能和价值,绪言课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影响,长期以来,绪言课并未受到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例如,受中考指挥棒影响,因为绪言课中往往没有重要“考点”而被一部分教师直接忽略;或者对绪言课的功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设计大量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又暂时无法解释的小魔术,认为热闹、有趣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除了引起学生的一时惊奇什么也没留下。还有些版本的教材并未单独编写绪言这一节,

4、若要上绪言课,教师需花较大精力去准备合适的素材,这也是一些教师直接忽略绪言课的原因。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当前绪言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观察、分析与总结,并试图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一、对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的观察基于长期的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通过日常听评课中的观察以及和九年级化学教师的日常交流,笔者发现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课型。1.“实用”为主,直入“考点”型听过这样一些教师的绪言课:简要叙述一遍化学的定义,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然后从定义中提炼出“考点”: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5、接着配以大量练习训练学生辨析以上两组概念,以求达到考试要求。这一类型的第一节化学课其实不能称之为绪言课,它看上去最“实用”,但实际上没有体现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2.满堂资料史实,说教叙述型该类型的绪言课,通过图片展示,列举史料,从化学的发展史开始阐述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体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教师的讲述占用了课堂的始末,于学生而言只是听了一场科普讲座。实践表明,试图仅仅通过介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现实。3.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型不少教师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奇趣小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清水,牛奶变可乐”“大象牙膏”“

6、魔棒点灯”这些小魔术让学生兴奋新奇,但其中原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又暂时不适合解释,这种一时的好奇不等于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笔者认为,导致当前教学现状的突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唯中考论,对绪言课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绪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貌并初步渗透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不少教师把考点作为授课的唯一“指挥棒”, 考什么就教什么,而忽视了渗透化学学科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目睹了许多学生很艰难地学习化学的过程。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很多学生认为教师每节课都罗列了太

7、多的需要他们去“死记硬背”的事实性知识材料和内容,学生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不甚清楚,在学生看来化学知识过于抽象等。这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困难,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观察,许多初中的学生学化学只是在“背化学”;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容量少,对综合应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学生不用化学思维思考,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也能获得较好的分数。但一旦进入高中,知识体系变得繁杂,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提高,对于没有形成化学学科思维的学生,学化学将变得举步维艰,高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2.教材无“绪言课”,缺乏教材二次开发能力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校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

8、需要,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所选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并辅以其他教学资源。1目前各地所使用的教材中,有些版本是没有编写绪言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对绪言功能价值的理解,选取设置合适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由于所选取设置的内容必须综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更要有能力参与,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精心设置,通盘考虑的过程。缺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应该说是许多教师没能上好绪言课的关键因素。3.重视化学趣味性、有用性,忽略化学学法指导这是对绪言课所承载的功能认识片面化的结果。认为只要展示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重要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知道化学课不总是

9、有趣、热闹的,教师应该注意围绕“学化学”的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开“化学重要”“我要怎么学”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认识与体会。否则,所谓的趣味性只能引起学生的一时新奇。学生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认为绪言课和真实的化学课堂离得太远,绪言课只是教师的一种“作秀”。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应建立在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体验中,这样的热情和兴趣哪怕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这是必然的)也能够得以维持和发展。三、基于化学学科特质的绪言课实践与反思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核心要义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结合笔者设计的一节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案例,对基

10、于化学学科特质的绪言课教学进行反思。1.绪言课应具有的功能与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于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启蒙,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功能在于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貌;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了解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意识到化学要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其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2.体现化学趣味性和实用性,更要让学生体验如何“学化学”下面结合笔者的一节绪言课教学设计案例对如何体现化学趣味性和实用性,更让学生体会感悟如何“学化学”进行分析。环节一:联系生活的实验

11、探究活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款热卖产品“暖宝宝”。其成分:铁粉、水、活性炭、盐。功能:短时间发热,40度以上保持12小时,可用于防寒、户外保暖。发热原理:铁为粉末状,铁、碳、水和盐构成原电池,形成原电池效应,大大加快氧化还原的速率,使铁短时间生锈放热。即其主要成份之一是铁粉,利用其发热原理设置如下情境: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认识其性质、变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学科的趣味性,体验实验这一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铁粉的性质a.观察铁粉(色、态、味)b.将铁粉洒入水中密度(与水比较)、溶解性c.将铁粉洒入食醋中(比较与洒在水中有何区别?)d.将铁粉洒向酒精灯火焰(

12、这就是节日里绽放在夜空的烟花!)教师及时小结:通过实验获得有关铁粉性质方面的认识: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等。深入研究铁粉的生锈变化(教师演示)a.对比观察使用前后的“暖宝宝”,根据生活经验及实验检测判断出铁粉变铁锈。b.通过使用说明的简单介绍,引出“空气”这一使铁粉生锈的条件,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感受空气参与铁粉生锈过程的事实。c.“看见”空气的环节设置:根据气压差原理认识气体被消耗。该知识点虽是学生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但这个知识点本身抽象,许多学生依然不是很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于为理解下面的实验作铺垫,减少学生理解上的困难。d.验证空气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实验设计:将“暖宝

13、宝”装入锥形瓶,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夹好止水夹。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水的量筒(滴几滴红墨水,并记下此时刻度),待锥形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量筒液面变化。教师及时小结:关注探究过程中铁粉的变化:颜色变化(由黑色变为棕褐色)、某些特性的变化(不再能被磁铁吸引)、能量变化(放热)等。总结: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a.关注物质的性质b.关注物质的变化c.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与讨论环节二:让学生体验奇妙的微观世界,欣赏简洁的化学语言中学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是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从原子、分子水平进行研究和探索,用化学符号系统进行描述。从宏观、微观、符号三者联系的角度来认识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

14、的本质和规律。a.建立模型,体验奇妙的微观世界。化学的本质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所以,笔者想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时就对微观世界有所体验。从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笔者认为以搭积木类比,建立模型是比较恰当的形式。物质都是由大量我们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就像小孩子搭的积木模型,当你往模型上添加积木块或减少积木块时,一种模型就变成了另一种模型,甚至相同的积木块也可以组合成不同模型。b.欣赏简洁优美的化学语言(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告诉学生,今后学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宏观现象进行描述,要从微观层面进行解释,还要用化学符号进行表征,化学语言简洁优美,也是我们学习

15、化学的重要工具。环节三:通过展示史实与应用,感受化学学科价值与魅力展示从古至今,化学史上的重大成就,让学生体会,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化肥和农药,全球粮食产量将要减半!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抗生素等药品,人类的平均寿命将缩短25年!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各种新型材料,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举步维艰!3.绪言课的教学中应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将化学的基本观念渗透在教学中。在上面提到的绪言课中,始终以铁粉为主线,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化学基本观念的

16、渗透。通过认识铁粉的性质及其变化,让学生明确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转化,渗透化学转化观、能量观;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实验体验、搭建模型为手段,让学生体会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活动,渗透实验观、微粒观、科学本质观;最终通过对铁粉生锈原理的认识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化学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渗透化学的价值观、STS教育。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将三维目标精心提炼与整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与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3,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4.实验是让学生体会化学基本观念的有效途径

17、实验是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载体,而教师们在实验设置中,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过于集中论证求结果,体系的变化过程往往被忽略,这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对实验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例如,前文提到的实验中要从“暖宝宝”中分离出铁粉,可提醒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分离?用磁铁的具体操作细节?如果直接用磁铁吸引,会发现铁粉很难从磁铁上分离下来,用包上塑料袋(或滤纸)的磁铁吸引,然后小心收拢塑料袋(或滤纸),移开磁铁,就能很好地将铁粉与磁铁分开。二是,为什么要分离?要让学生明白,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要获得尽可能纯净的物质,这种理念在后面的教学

18、中也会涉及,比如要学习氧气的性质,就要制备氧气,为何不用空气?空气中也有氧气,就是这个理念。5.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价值请学生根据“空气是导致铁生锈”的认识,列举生活中的铁制品防锈措施,体会其中的防锈原理,用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化学学科饱受误读,被当作是污染、危害的代名词。通过列举古代、近代的典型化学史实,播放现代化学在高科技材料上的应用视频,让学生感受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一定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4,而科学这把金钥匙打开的是天堂之门还是地狱之门,决定于拿着这把钥匙的人的素养!参考文

19、献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和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4理查德费曼.科学的价值J.中文自修,2000(1).作者简介:曹 慧,福建省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吴新建,教授,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张贤金,硕士,讲师,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化学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近年来,吴新建教授和张贤金讲师在教学与管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月刊中学版福建教育教学仪器与实验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有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有1篇被观点摘篇,29篇被目录索引。主持或参与多项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教育学院课题研究。联系人:张贤金联系电话:13860638553邮编:zhangxianjin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梦山路73号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邮编:350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