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017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学校总结报告报送要求为切实做好2017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现将有关学校总结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通知如下:一、内容要求学校总结报告含封面、推荐材料、总结报告正文、特色材料附件、附表(两个)及学生信息库(所有高校通用)。1.材料封面按照统一格式填写,需加盖学校公章(见表一)。2.推荐材料按照统一格式填写。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报送推荐学校总结报告时,需在每校总结报告前附上推荐材料并签字盖章(见表二)。3.学校总结报告正文: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基本情况报告,字数限6000字以内,请依照学校总结报告内容提要中的项目顺序及具体内容,结合本校实际
2、工作情况撰写成文,报告以文稿形式呈现(见表三)。4.特色材料附件:学校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典型做法和特色经验(见表三最后一项,可附材料),重点介绍学校着力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二至四个典型做法和经验,简要写明具体举措及工作成效,字数限3000字以内。5.附表:一是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四),二是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五),按照统一格式填写,需加盖学校公章。要求数据填报准确,不得虚报瞒报。附表后可另附相关支撑材料。6.学生信息库(见表六):按照相应格式报送2016届全部毕业生的全日制学生信息。二、格式要求学校总结报告总标题使用华文中宋、小二字体。正文内容使用仿宋、四号字体
3、,单倍行距。正文内小标题使用黑体、四号字体。正文中配图数量不超过5张,图片不得过大。电子文档大小不超过1M。三、报送方式请申报高校于2017年2月17日前将学校总结报告分别以发送电子档和邮寄纸质档(一式两份)的形式报送至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 系 人:杨晶晶、蒋晨阳 联系电话:025-83335734、83335315电子邮箱:jszjsyfzb邮寄地址:南京市上海路203号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403室附2017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学校总结报告表一:封面2017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学校总结报告标题:申请单位:_(加盖公章)主管领导:(签名)经办处室及负责人
4、: 联系人:联系方式(座机及手机):报送日期: 年 月 日表二:推荐材料(由省级推荐部门填写)申请高校推荐材料省(区、市)推荐部门意见(500字以内)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公章)经办人联系方式(座机及手机)16表三2017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学校总结报告内容提要项目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工作保障组织领导 1.学校是否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且每学期都开展研究部署创新创业工作。2.学校是否将创新创业工作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并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将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以及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制定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实施方案。其中,部属高校是否能够立足
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并将之作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内容;省属本科高校是否能够将创新创业工作放在服务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切实融入学校办学特色,建设创新创业型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是否能够将做好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学校办学重要目标。工作机制 1.学校是否建立了就业、创业、教学、学生、团委、科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就业创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明确专人负责,从学校层面对全校创新创业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有效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2.学校是否设有校级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机构;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且不与就业指导服
6、务专职工作人员重合;是否有独立的创新创业办公场所,且能够很好的满足创新创业工作需要;是否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专门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经费数额能够很好地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工作需要。部属高校按规定使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支持在校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学校是否把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与社会互动、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部属高校能够以培养高水平、综合型创新创业
7、人才为目标,省属本科高校能够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能够以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2.学校是否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是否采取了多种切实可行及有效的举措,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课程 1.学校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是否列入必修课,且不低于2学分。2.学校是否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等方面做出规定。是否有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且选课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教学效果良好。3.学校是否编写了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是否建立了适合本校学生层次
8、特点和学科专业特色的案例库。教学管理 1.学校是否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并有一定的实施成效。2.学校是否建有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的相关管理办法,并有详细的跨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制度细则。3.学校是否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和相应的奖励机制。是否有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具体举措。是否建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记载系统。4.学校是否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并积极推进考试考核办法改革。师资队伍1.学校是否积极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否建立了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2.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和指
9、导服务能力。是否面向教师和创业指导人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工作,每年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培训人次不少于2人。3.学校是否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专兼职师资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创新创业工作的需要。4.学校是否建立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表现突出的师生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是否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把创新创业工作业绩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依据和绩效考核内容。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平台建设 1.学校是否建有成效明显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一般不少于3000平方米)。是否能协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学生满意度较高。2.学校是否在校外建设创
10、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且能够充分予以使用,并有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3.学校各类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是否面向学生开放。是否有具体的开放时间、使用须知等管理办法,并有明确的使用情况统计数据。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1.学校是否积极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2.学校是否建立了高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机制,并能够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3.学校是否积极开展各类模拟创业、创业训练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将之制度化、常态化。4.学校是否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相关社团,且每学期不定期
11、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5.学校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覆盖面是否超过50%,且每次(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计划、措施都有详细记录,创业实践成效明显。6.学校是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指导服务 1.学校是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2.学校是否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能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培训,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是否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及正在创业的学生分别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3.学校是否建有信息内容丰富实用、及时更新的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网且学生满意度较高。4.学校是否能够利用网络、微信、微博
12、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学生创新创业典型。5.学校是否在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工作成效就业质量 1.学校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否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居较高水平。 2.学校近三年创业及参与创业人数是否逐年增加且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居较高水平。 创新创业获奖情况 1.近三年学校是否有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奖项。2.近三年学校是否在创新创业工作获得过省级以上表彰和奖励。 创新创业实效1.近三年学校是否拥有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是否有学生在公开刊物发表研究文章。2.近三年学校是否承担一定数量的省级及其以上创新创业科研课题,并公开发表
13、相关论文;是否选拔和培养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学科(专业)带头人。3.近三年学校是否引导学生开展基于所学专业和基于创新的创业,高科技、高水平创业学生比例是否不断提高。部属高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应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居于前列。学校特色工作总结特色创新与实施学校提出的创新创业特色工作理念;建立的创新创业特色工作模式,包括在推进创新创业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采取的新举措及新方法等;形成的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部属高校在创新创业工作新理念、新模式、新做法须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在工作思路上立足全局,并积极与国际接轨;省属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建设、模式探索
14、等方面,应在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特色实效实施创新创业特色工作以来产生的工作成效,包括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业指导服务、高质量创业就业工作产生的显著进展和突出成效。社会影响创新创业特色工作的社会反响,包括媒体宣传报道、各方积极评价、校际交流学习、简报推介、政府部门表彰等。表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由申请高校填写)学校名称及代码: 学校性质:(公办 民办 独立学院 其他)学校所属:(部委属 省属) 学校层次:(本科 高职)学校地址: 创业信息网网址:序号项目201420152016填表说明1在校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是指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人数(不含继续教育)。2毕业生人数
15、毕业生人数是指取得毕(结)业资格的毕业学生总数。3初次就业人数初次就业人数(含研究生)统计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31日,统计口径与教育部就业管理系统统计口径一致。4自主创业人数与教育部就业管理系统统计口径一致,需具备创业相关证明。5参与创业人数在本校师生创业企业中就业的毕业生人数。6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否必修课按照教务部门安排,填写选修或必修。7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学时数参照教务部门的教学计划。8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数指学校人事部门核定的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含研究生),不包括外聘教师。9接受创新创业指导及实训实践的学生人数包括接受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参与创新创业社团、培训、讲座、相
16、关赛事等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开展创新创业实训实践的学生人数。10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填报2016年度学校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学校年度学费收入总额(万元)指本校2016年度在校学生的学费收入(不含继续教育)。12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经费(万元)指学校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指导服务年度专门资金13其中:用于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经费(万元)指用于各层次毕业生(不含继续教育)的年度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专门资金(以学校2016年度财务预算金额为准,超过预算的经费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4用于学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其他经费(万元)指除创新创业工作经费之外的,学校出资用于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扶持的资
17、金(含创业基金)。15校级专职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数指学校人事部门核定的校级专职创业工作人员(含研究生管理部门)。分管创业工作的校领导和同时负责就业创业工作的处领导按0.5人计算。16参加创业指导培训的教职人员数指2016年校级专职创业指导人员和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创业指导培训的人数。17校级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专用场地(平方米)包括创业指导相关部门的办公场地,以及学校自建或共建的校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实践平台等由创业指导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的专用于创业指导服务和创业实践扶持的场地面积。其中,共建的基地只算用于本校学生的场地面积。18创业孵化基地(个)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实
18、践平台等。19入驻基地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总数(个)指2016届毕业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学生团队数量。20其中:基于所学专业的科技型、创新型创新创业团队数量(个)指2016届毕业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学生团队中,基于所学专业及科技型、创新型团队数量。21学校创业工作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次数指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创业工作获得表彰的次数。22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的毕业生创业典型数(人)指近三年学校涌现出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受到表彰的数量。23获得国家级、省级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奖励次数指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奖励次数。24学校创新创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数指学校近三年学生团队创新创业
19、科技成果转化数。注:1-5项填写2014、2015、2016三年的数据,6-20项填写2016年度数据,21-24项填写2014-2016年三年总数。表五: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基本情况附表基地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基地地址产权单位基地面积()自有/合办开办时间基地投入其中学校投入其它投入学校名称:(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入驻企业及项目名册(可另附表)序号企业或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类型是否基于所学专业创业注册资本(万元)吸纳员工人数其中:大学生人数法定代表或 负责人姓名办公电话/移动电话项目企业服务科技12合计注:1.“项目类别”中,“项目”是指仍在校孵化的创业项目;“
20、企业”是指孵化成功已在工商局注册的创业项目。请按照企业或项目的对应类别填写数字“1”表示。2.“项目类型”中的“服务项目”是指利润或收益是通过提供某种服务获得的;“科技项目”是指利润或收益是通过开发、设计、教学、创意、技术方式获得的。请按照企业或项目的对应类型填写数字“1”表示。3.“是否基于所学专业创业”中,“是”请填写“1”,“否”请填写“0”。表六:学生信息库学生信息库需按照下表格式填报,其中带*的为必填项,其他为选填项。其中,相关代码的标准按照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1号)执行。2016届毕业生信息库学校名称: 学校代码(国标码) : *姓名*学号*性别*学历代码*学历*专业代码*专业*毕业去向代码*邮箱QQ号*手机生源地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