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doc

上传人:达达文库 文档编号:1933096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2)反应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填化学式);(4)反应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SO2(g) + 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

2、、C分别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 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L1min1,则V(O2)= molL1min1、V(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 (要 求计算过程)。4、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

3、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 4LiCl +S +SO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3、为妥善处理氯甲烷生产企业的副产物CCl4,以减少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化学家研究在催化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使CCl4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氯仿(CHCl3

4、)。CCl4+H2 CHCl3+HCl此反应伴随有副反应,会生成CH2Cl2、CH3Cl和CH4等。已知CCl4的沸点为 77,CHCl3的沸点为 61.2。(1)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在某催化剂下进行10 h,测得如下数据(假设不考虑副反应)。实验序号温度初始CCl4浓度(molL1)初始H2浓度(molL1)CCl4的转化率11100.81.2A21101150%310011B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在 110 时平衡常数为 。实验1中,CCl4的转化率A 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2中,10h后达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在此实验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5

5、 mol CCl4和1.0 mol HCl,平衡将向 方向移动。实验3中,B的值 (选填序号)。A等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 D从本题资料,无法判断(2)120,在相同条件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H2的初始浓度为2molL1和4molL1的实验,测得CCl4的转化率(x%)和生成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实线是CCl4转化率变化曲线,虚线是产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变化曲线)。在图中的四条线中,表示H2起始浓度为2molL1实验的消耗CCl4百分率变化曲线是(选填序号)。根据上图曲线,氢气的起始浓度为 molL1有利于提高CCl4的平衡转化率和

6、产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你判断的依据是 。6、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含有A元素,只有甲是单质,其转化关系如下:(1)若乙是目前世界倡导需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丁也含有A元素。则含有7个中子的核素A可用符号表示为 ,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2)若A是非金属元素,其次外层电子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乙在现代通讯中可用于制造 ,写出一个有丙参加的、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A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甲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过渡金属单质,其在点燃条件与氧气反应生成乙。若丁是稀硝酸,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A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绝对值差为4,则乙的化学式为 ,当丁是

7、Ca(OH)2时,往丙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当碳酸钠溶液浓度大于 molL-1时沉淀时,丙可转化为碳酸钙。(已知此温度下,丙物质KSP=110-6,CaCO3的KSP= 110-8)5、某同学对MnO2、CuO、Fe2O3、Cr2O3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就本实验的有关问题,请填空:实验编号KClO3(g)氧化物产生气体(mL)(已折算为标况)耗时(s)化学式质量(g)实际回收10.61048020.6MnO20.2090%67.236.530.6CuO0.2090%67.279.540.6Fe2O30.2090%67.234.750.6Cr2O30.20

8、异常67.2188.3(1)本实验的装置由下图三部分组成,其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 (2)为证明编号2的实验中MnO2起到催化作用,还要测定反应剩余物MnO2的质量,实验的操作顺序是:溶解 。(3)从上表实验数据分析,对氯酸钾受热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按其催化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物质的化学式)。(4)从编号3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KClO3的分解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5)在进行编号5的实验时,有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可能是_(填化学式),可用 试纸检验该气体,上述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6)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单位质量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

9、率”。请设计验证此结论的实验方案: 。7、以焦炭为原料的制氨流程示意如下:I、“精制”过程是将含有少量CO、CO2、O2和H2S等杂质的原料气体通入含有氨水的醋酸亚铜二氨(化学式为Cu (NH3)2Ac)溶液,以获得纯净原料气。其中,吸收CO的反应为:CO+Cu (NH3)2Ac+NH3H2OCu (NH3)3COAc +H2OH”、“”或“=”)。预测 1000,焦炭与水蒸气反应体系中甲烷的含量_ _A.几乎为0 B.与CO浓度相当 C.无法确定8、某工厂废渣含MgCO3、SiO2、Fe2O3、FeCO3和CaCO 3、Al2O3。科研小组拟对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制取氢氧化镁、芒硝(Na2SO4

10、10H2O)和硫酸铝,设计如下工艺:右下表为几种沉淀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滤渣中主要成分是CaSO4和 (填化学式)。(2)欲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Ca2+,能否用碳酸钠溶液? (填“行”或“不行”)。(3)滤液的pH必须控制为9.0。如果pH过大,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往滤液I中加入H2O2的目的 。(5)滤液中c(Fe3+)= 。(6)滤液的主要阳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欲从滤液中分离出硫酸铝溶液,依次加入的试剂可以是 参考答案1、(1)Al CH2ONa2O2 (2)2Na2O2+2H2O=4NaOH+O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1、3)CO2CO (4)Na2CO3(5)CO2+AlO2+OH+H2O=CO32+Al(OH)32、(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没有影响降低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2)198 (3)SO2+V2O5=SO3+2VO2 4VO2+O2=2V2O5 (4)0.025 0.05(5)S(s)+O2(g)=SO2(g)H1=296kJmol1SO2(g)+ O2(g)SO3(g)H2=99kJmol13S(s)+ O2(g)3SO3(g)H=(H1+H2)3=1185 kJmol13、1 大于 0.05molL-1h-1 左 D(2) 、 4、 (1)锂;LiLi+(2)2 SOCl2

12、+4e4ClSSO2(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H2OSO2+2HCl(4)锂是活泼金属,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5、(1)acbd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3)Fe2O3、MnO2、CuO (4)40.8 (5)Cl2 润湿的淀粉碘化钾 氯酸钾与Cr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6)分别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和两份等质量但颗粒大小不一致的二氧化锰混匀后装入上述的装置进行实验,测量完全反应时所耗用的时间长短或是在同等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多少等。6、(1)136C HCO3+ H2OH2CO3 + OH(2)光导纤维;Na2SiO3 + H2O + CO2 = H2SiO3+ Na2CO3(3)3 Fe3O4 + 28 HNO3 = 9Fe (NO3) 3 + NO+ 14 H2O(4)SO2 10-57、(1)降低温度、增大压强(2)4:1 (3)高温 (4)41.2kJmol-1 (5)A8、(1)SiO2 (2)不行(3)Mg2+形成沉淀,降低产率(4)2H+2Fe2+H2O2=2Fe3+2H2O (5)2.81024molL-1 (6)Na+ ;CO2、H2SO4等合理答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事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