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海大2012137号 关于印发大连海洋大学“十二五”及中长期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各院(部、中心)、处(办)、馆:现将大连海洋大学“十二五”及中长期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一二年七月七日大连海洋大学“十二五”及中长期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建设,增强服务基础教育和蓝色经济发展的能力,根据国家和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大连海洋大学“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制定本规划。一、学科发展现状与水平(一)学科主体框架初步形成自1986年我校水产养殖二级学科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
2、予权以来,经过多年建设,学科覆盖面已涉及到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现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二级学科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培养领域10个,学科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形成。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水产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2003年和2008年两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四。2009年水产一级学科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和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两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被确定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二)学科人才队伍得到充实经过不断优化,在我校现有教师中,具有硕士以
3、上学位人数达到86.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5.0%。学校现有双聘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省市优秀专家14人,省高校教学名师8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三)学科平台布局基本完成近年来,我校学科平台建设进步较快,11个一级学科中有9个拥有省级及以上学科平台,全校共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服务中心7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水产学科有农业部北方海洋水产增养殖重点实验
4、室、辽宁省海水养殖学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5个;海洋科学学科有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4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有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3个;农业工程学科有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2个;生物学、生态、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拥有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四)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97项,其中国家级70项,省部级2
5、11项。科研经费总量大幅度提高,年均经费1911万元,是“十五”时期的5.6倍。共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奖励16项,市级奖励8项。获专利授权79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1项。发表论文2795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6篇。二、学科发展形势与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海洋产业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未来510年是我国海洋科技实现战略性突破的关键时期,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辽宁是海洋大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
6、开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主动适应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和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发挥高校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培养海洋人才队伍,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是海洋类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但同时,在教育资源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能否很好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也是对学校整体实力的严峻挑战。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经过多年建设,我校的水产学科已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但全校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家需求相比、与国内外一流海洋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是学科建设缺乏
7、战略性思维。学科总体定位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二是学科结构不够合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未能充分体现,海洋特色不够明显,学科整体层次不够清晰,学科间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的学科体系没有形成;三是缺少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学科带头人中缺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与知名度的学术领军人才,尚未形成结构合理、具有科研竞争力的学术团队,核心竞争力尚不够强。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承担的国家及省级重大研究项目有限,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五是学科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六是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物质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解决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
8、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发展规划,搭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利于学校发展的学科框架和学科体系,是学校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三、学科建设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为着力点,依据学校“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将“蓝色大学”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学科建设的过程之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改革,科学发展,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大力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在高校间人才、学科的激烈竞争
9、中把握先机。(二)建设思路突出学科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突出海洋和水产特色。依据“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滚动推进”的原则,将学科分成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培育学科三个层次,分层次设定建设目标,进行相应的目标管理和经费投入。通过整合学科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和布局,汇集学术大师,重构学术梯队,重点建设水产优势学科和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涉海特色学科,促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优势特色学科的重点突破带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三)建设目标显著提升优势特色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增强所有学科的整体实力及教学和科研水平,构建优势突出、
10、特色鲜明,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交叉融合,农、工、理、管、经、文、法、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蓝色学科专业体系,实现各学科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要使省级重点学科数量达到5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5个以上;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达到3个以上;目录内和目录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数量增加到35个以上;力争在文学、法学、经济、哲学等学科门类中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科排名有较大提升,争取在2020年前获得水产博士学位授予权。四、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一)统筹规划,科学调整学科总体布局以“适应国家需求、体现海洋特色、谋求错位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
11、为原则,以“建设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一流海洋大学”为目标,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辽宁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工作,进行学科布局调整。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梯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二)突出重点,全力提升优势学科水平学校重点建设海洋、水产特色优势学科。通过实施“巩固学科计划”进一步巩固水产一级学科在全校各学科中的领先地位和全国同类学科中的先进地位。强化水产养殖学科优势,带动渔业资源和捕捞学学科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争取早日在国家“博士授权学科建设工程”中取得突破,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通过“提升学科计划
12、”加快海洋科学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等具有优势的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步伐。进一步强化海洋生物学在北方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环境修复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加快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等新建学科的建设;重点加强食品科学学科的创新能力建设,在低值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形成特色和领先优势,大幅度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将海洋科学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三)凝练方向,全力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方向和前沿动态,根据国家和省、市及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学校建设蓝色学科专业体系的整体部署,明确学科发展思路。通过主动承担各类科研
13、课题、开展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汇聚人才、锻炼队伍,凝练具有海洋特色、体现自身优势和特点的研究方向,积极推进学科的特色建设。通过实施“特色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与国家的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能源与海水资源开发、海洋经济与海洋管理等特殊需求有关的涉海特色学科建设。依托水生生物学、动物遗传与育种等学科的建设优势,带动相近特色学科的发展。(四)定向倾斜,积极扶持新学科发展根据国家海洋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好新组建学科的建设规划,通过实施“培育学科支持计划”,重点扶持具有发展前景的环境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成为特色学科;在经济学、文学、法学、哲学等
14、领域做好新学科培育。使新学科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并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五)集中力量,努力建设一流学科平台在新校区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预期,优先保证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多学科共享的高标准中心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重点支持水产和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优势、特色学科筹建海洋、水产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大连市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和成立食品与海洋生物制品科研基地;积极参与辽宁省的“高校重大学科平台建设工程”,申报和组建省级重大学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各一级学科全部拥有省级以上学科
15、平台。(六)加强交流,不断提高学科影响力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我校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载体,重点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项目合作和人员交流。利用辽宁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国外名师聘请计划”等优惠政策,结合学校实际,聘任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进行科学研究和讲学;创造各种机会选派学科骨干和年轻学者到国外学习深造;积极支持教师参加重要的国内外学术活动,支持主办或承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五、加强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学科工作的领导学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
16、工作,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把学科建设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实施校、院两级“一把手”工程。(二)完善制度,优化体制机制建立学科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学院、学科一体化管理体系;优化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学科建设评价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优秀人才、优秀成果的考核评价标准,营造竞争向上的学术环境,激励科技创新,产生重大成果。(三)人才引进,建设高水平学术团队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利用国
17、家和辽宁省高端人才工程建设项目,面向海内外招聘,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国际学术背景、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急需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完善学科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的选拔机制,建立科学、高效、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批人才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学术思想活跃、发展态势良好的创新团队。(四)加大投入,保障高水平学科条件建设重点保证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经费投入,给予多方面的优厚待遇;加大对学科硬件建设的投入,提高实验室研究条件和装备水平;加强校园网、图书馆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满足学科建设对网络和文献信
18、息的需求。加强学科经费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论证和使用管理,实行大型仪器设备的优化配置、完善共享机制,切实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益。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实行“绩效预算、滚动投入”的经费管理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的预算论证和支出审核,确保学科建设的投资效益。 (五)资源整合,提高多学科协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综合、门类较多的优势,引导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以前沿性创新课题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和纽带,紧紧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引导、激励机制;在创新研究中,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推进学科交融;整合建立涉海生物科学门类、涉海工程门类、社科门类的学科群,建立人员、仪器和信息的共享机制,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主题词:学科建设 十二五 中长期 规划 通知 大连海洋大学学校办公室 2012年7月9日印发-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