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秋禾与他的“大阅读” 理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91584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禾与他的“大阅读” 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禾与他的“大阅读” 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禾与他的“大阅读” 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禾与他的“大阅读” 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禾与他的“大阅读” 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秋禾与他的“大阅读”理念 *凌冬梅(嘉兴学院图书馆 嘉兴 314001 )H摘 要:徐雁(秋禾)因身体力行“大阅读” 理念而著称阅读界,2009 年被中国新闻出版报推介为当年度全国四位“国民阅读积极推动者”之一;与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并称为“阅读推广界的北王南徐”。本文首次梳理了秋禾“大阅读”理念的 发展历程, 评述了其每一阶段的重要著述。关键词:徐雁;秋禾;大阅读;阅读推广;阅读理念“秋禾”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先生之笔名,其研究“阅读”多年,积极宣传“书香理念” ,广播“读书种子” ,推动“全民阅读”进程,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推崇,2009 年被中国新闻出版报推介

2、为当年度全国四位“国民阅读积极推动者”之一;与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并称为“阅读推广界的北王南徐 ”。秋禾因身体力行其“大阅读”理念而著称读书界, “大阅读”理念亦是在其不断的实践中趋于成熟、完善。1 秋禾“大阅读”理念的发展历程秋禾出生于 20 世纪六十年代这个物质匮乏时代,童、少年时期经历了十年“文革”造成的“书荒” ,使秋禾对于读书“求知若渴” ,继而为读书而评书,为著书而藏书,并走向全民阅读推广道路。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阅读”理念的源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理念与秋禾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秋禾出身“耕读传家”传统家庭,自幼受爷爷影响而感兴趣于古典文化。上小学前,爷爷曾带他到苏

3、州阳山西簏的白龙庙看望老僧仁宇,庙中大殿上有“抱柱联”:“暮鼓晨钟,警醒天下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 ,在爷爷的讲解下,小秋禾仅跟读三遍竟能背诵。父亲听闻此事,觉秋禾将来或能读书成才,更希望他能继承徐氏传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母亲则是一直期待秋禾成为一颗“文曲星” 。书香家庭的浸淫,使秋禾酷爱古典文化、继而热爱读书,入北京大学时又恰逢改革开放后书刊出版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际,求知若渴的他立即投入了书海,开始“读万卷书”行程;大二创办“学海社” ,并以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所题题学海社诗句“骋怀学海扬帆远,游目书林用力勤”来勉励自己发奋读书、驰骋书海。“行万里路”这一理念,据

4、秋禾自己回忆,除父亲对其的期盼以外,与童、少年求知时代的“文化荒漠”是分不开的:我父亲是从事农作物保护的, 职业上要求他的岗位是在广 阔乡村的地里田头,因此常常“蹲点”在农村。大概为了解闷破寂,他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就买了一台上海出产的收音机跟着他。能自主选台直接听到收音机的播音,这也让我获得了比 课本上所得丰富得多的信息和知识,譬如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名知识等等。其中 “文化地理 ”,一直是我所喜 欢并向往的领域。1307真正促使秋禾“行万里路”理念形成的,是郁达夫的行旅思想。记得我入读北大图书馆学系之后, 还没有明确立志到要钻 研中国藏书史之前,那 时随班于中文系同学听大课,在学习 “中国现代文

5、学史”课程中,当时不知怎么的,就有那么一两部*本文系 2011 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学生阅读推广与书香校园构建研究” (Y201122433)成果之一。白话文的小册子,深深地吸引 过我。 这就是“曾因酒醉鞭名 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和“ 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 的郁达夫(1896-1945)所写的郁达夫游记(上海书店 1980 年印行),还有在三年级时买到的屐痕 处处(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1307这两部书中反映的行旅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秋禾,诸如“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 ,

6、“江南的风景,处处可爱;江南的人事,事事堪哀”之类的行旅名句亦在那时烙在秋禾的脑海中。其中一篇杭江小历纪程更是促使秋禾心生行旅阅读之心,令当时“未曾踏两浙一步的我(笔者注:指秋禾) ,恨不能插翅而去蹑踪畅游一回” 1308。秋禾感慨于郁达夫于乱世之中仍不忘行旅,并记下沿途杂谈漫感的“天地阅览室”情怀,深感自己不忍辜负父辈交了“内忧外患”百余年惨重学费,经过了“改革开放”二三十年的积累,才又进入的“四海升平,交通大便”时代,于是不仅“好游” ,而且“乐游”起来。从此,或见证山川名胜,考证历史古迹,或印证书本记忆,求证未知世界,常常乐于行旅而不疲。大学毕业至目前为止,国内仅新疆、青海、西藏、海南还

7、未去,港澳台都曾涉足,内地出差、讲学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所到之地,反反复复加起来,早已在“读书万卷之外,行了十万八千里的路” 。秋禾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实则蕴含“知行合一” 、 “理论联系实践”之深刻道理,行旅之中,见闻之际,不免思考,思考之余,或有感悟。1.2 四大“大阅读”原则“大阅读”理念的探索发展2007 年 2 月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讲座选题创意与出版策划当代编辑如何“阅读” 中,秋禾认为, “智商、情商、胆商”和“知识、学识、见识”是人生发展的两翼,而该两翼离不开“阅读” ,并提出了“大阅读”的四大原则:“(1)读有字书,识无字理;(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万物皆

8、书卷,天地阅览室;(4)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 。该四大“大阅读”原则是秋禾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观后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讲座的方式正式梳理而出,但该四原则尚存在内涵与外延上的诸多交叉。如“识无字理”与“从无字句处读书”意义大致相同,又可共同归属于“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这大范畴之下。可以说这四大原则虽各有侧重点,然界限不够分明。此外,于此时而言,秋禾对有字书“阅读”的定义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本阅读,这与秋禾对“故纸堆”的偏爱以及“文化保守主义” 2思想是分不开的。江少莉在在书城里做中国书文化的学问一文中指出, “徐雁先生梳理中国藏书史 、呼吁救救古旧书业 、呼唤图书馆学优秀

9、传统的回归,应是体现了这种以继承为坚守的文化保守主义观。 ” 这一时期,秋禾的著述主要有秋禾书话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4 年版) 、 南京的书香 (南京出版社 1996 年版) 、 雁斋书灯录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沧桑书城 (岳麓出版社 1999 年版) 、 到书海看潮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 书房文影(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 开卷余怀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 徐雁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 故纸犹香 (陕西书海出版社 2004 年版) 、 中国旧书业百年 (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 苍茫书城 (

10、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 书里闲情 (青岛出版社 2007 年版) 。由编集书里闲情一书的缘由可窥一斑:该书荟萃了四十篇海内外有关文人学者谈读书的当代美文,翻开此书,可 倾听他们有关传统读书的人生故事,分享有关 读书的见解,我期待着,本书对于读者建立有关“书本阅读”、“人文阅读”、 “经 典阅读” 、“博杂阅读”和“ 深阅读”的价值观,认清读书对于人生进取、完善人格的重大作用,乃至拯救现时代不断下滑的 读书风气, 发生其特有的 现实意义。 31.3“阅读”的重新界定“大阅读”理念的成熟2007 年 4 月厦门的研讨会促使秋禾“大阅读”理念内涵的进一步完善,该研讨会上,学者们讨论了有

11、关网络阅读诸问题。时上海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王宗义认为:纸本阅读未必是“深阅读” ,而网络阅读也未必是“浅阅读”,近期已有许多学者在网上开博客,进行学术交流,值得大家关注。 453浙江工商大学梁春芳教授指出:关注和研究网络阅读,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教育工作者 义 不容辞。 453次日,秋禾代表中国写作学会阅读专业委员会致辞说:“信息时代正发生着一场彻底的阅读革命,传统的读书如今在网络形态下正演化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的生动形态,为此几人欢喜几人忧” ,并提出了“读书与阅网能和谐统一吗”这个议题。台湾政治大学杨美华教授则认为:数字时代阅读的一种特征让我们觉得阅读无处不在, 阅读 也无所用处。数

12、字 时代的阅读让我们失去了坐拥书城这样一种阅读神圣感。网 络阅读有很多的 优点,它方便快速,具有互动性,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利用多媒体、超文本来全面地刺激读者的感官,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阅读的效果。但相对 来讲它也有它的缺陷,比如 说 ,在多媒体时代造成视觉疲劳和网络迷失,不符合传统的阅读习惯 ,在 阅读读物的选择上有很多的困 难。 453-54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认为:多媒体时代的阅读具有“交互性”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不是“你”给“我”的,而是“我”自己通过“我的需求 ”从网上检索来的。阅读学者应该关注并研究这个重要特征。 453-54这次研讨会上的思想碰撞无疑让秋禾对“阅读”有了新的体验,将新

13、媒体阅读纳入“阅读”的范畴,并身体力行,于 6 月开设博客“秋禾话书”(http:/ ) ,采用网络平台引导阅读,目前该博客迁至http:/ 2011 年开设新浪微博(http:/ 。2007 年 7 月,秋禾于杭州浙江省教育装备管理中心做的报告中,将其“大阅读”理念化为三种“大阅读”方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法;读人物传记,得人生启迪法;看名著影视,悟文艺之道法。(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法。倡导读者精读一本好书,体会“读好书”的乐趣,培养“读好书”的经验后,心中自然会涌起再读“万卷书”的波澜。与读书相结合,通过行万里路,阅读无字之书,使学识与阅历相融合。以推开文学家的门 (成寒著,上海文艺出版

14、社 2000 年版,作家出版社 2004 年增补版) 、 拜访文学的故乡 (陈星著,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94 年版)两书为切入点。(2)读人物传记,得人生启迪法。通过深入阅读传主的命运,可汲取奋发进取的精神,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以父亲刘半农 (刘小蕙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 汪洋中的一条船 (郑丰喜著,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为切入点。(3)看名著影视,悟文艺之道法。借助观看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可以深入推广阅读相关好书,提高自我的文艺鉴赏能力。以围城 (钱钟书著)和长恨歌 (王安忆著)为切入点。该三种理念于 8 月正式以文章的形式发表于“百度空间”之“秋禾话书”博

15、客,名为大阅读深思考高提升一个有关“阅读与人生”的主旨报告 ,收录于雁斋书事录 (徐雁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该文中,秋禾明确指出,所谓“大阅读理念” ,是指:“阅读”包含读“ 有字书”和“无字书”两个概念,要善于从 “无字句 处读书”,善于把自己的人生,同自然山川、社会事务 的知识与书本知识加以贯通、加以融合。因为书本所记录的,只是人类知识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 过去的知识;只有“ 观无字书,识有字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让 人生的见解和见识,随年 龄与学识,与 时俱 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其中网络浏览和网络阅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掌握信息、获得知识的新的

16、先进文化工具,已成为“ 大阅读理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303源于对新媒体阅读的新认识,秋禾于 2007 年始授意女弟子吴静对“图书馆学人博客现象”进行研究,吴静遂于 2009 年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八年来“图林博客”现象研究:2000-2008 。2008 年,秋禾总结提出 “大阅读”方法之四 “读乡土人文,得文化之根基”法:从爱乡到爱国,从爱读书到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人,以走读海宁(赵福莲著,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5 年版) 、 失落的安澜园 (张镇西著,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 海宁文史备考 (陈伯良著,内刊)为切入点。2009 年深圳第二届阅读月上,秋禾提出“和谐阅读

17、”新理念:“左书右网,并行不悖;前语后文,流畅对接” 6,强调要把经典性、人文性纸本印刷型读物与网络阅读和谐协调起来。秋禾研究“阅读”多年,尤推崇纸质阅读,而自此,从先前对阅读有字书限于读“纸质书”的观念,到放下持见,重新界定“阅读” ,尽收行旅、影视、网络于“大阅读”范畴,其“大阅读”理念趋于成熟。2 从秋禾书话到秋禾话书秋禾书话与秋禾话书名称虽相似却反映了秋禾阅读理念发展历程从“坐读”到“走读” 、从传统阅读到囊括网络等新媒体阅读的“大阅读”理念的形成。以秋禾书话为代表的“坐读”一类书,大体包括中国旧书业百年 、 雁斋书灯录 、 秋禾书话 、 书房文影 、 开卷余怀 、 沧桑书城 、 苍茫

18、书城 、 江淮雁斋读书志 ;以秋禾话书为代表的“走读”一类书,大体包含了秋禾话书 、 雁斋书事录 、 秋禾行旅记以及尚在酝酿编纂中的雁行集我们的修学行旅记 。(1) 秋禾书话与秋禾话书秋禾书话是秋禾第一本书话集,分上下两辑,收录文章 70 余篇,书评占了较大比例。秋禾的书话、书评受唐弢书话“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7的影响,引经据典,资料翔实,内容充实,信息丰富,以 “艺文情趣”为主要特征。在文后的跋中,秋禾言正是唐弢的晦庵书话而知“前辈道德文章,端赖后生薪尽火传” ,故偏嗜于“书话”一体。可以说, 秋禾书话正是秋禾传承书籍文化历程中第一颗系统的硕果。自此而始,秋禾于评书

19、、话书、荐书道路上笔耕不辍、硕果屡结。秋禾话书系秋禾个人主页秋禾话书博文的同名结集。博客“秋禾话书”于2007 年 6 月开设,设有“访书” 、 “品书” 、 “评书” 、 “书人” 、 “书事” 、 “出雁斋记”等栏目。书评、书话延续着“艺文情趣”之风格,品评书籍本身,记录书事书人现状,追忆书事掌故。 “出雁斋记”是秋禾出游、讲学、赴会的忠实记录,被评论者称为“记行体书话” 。 “秋禾话书”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将传统阅读与网络等新媒体阅读相融合,实乃秋禾“大阅读”理念成熟道路上的重要事件。(2) 苍桑书城与苍茫书城沧桑书城 、 苍茫书城是姊妹篇,从“沧桑”到“苍茫” ,贯穿始

20、终的是秋禾的“文化保守主义”情志,并且这种情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立场越来越坚定 2。 沧桑书城共收录文章 48 篇,分“书城札记” 、 “藏书故人” 、 “文翰沧桑”三辑,内容涉及自明清以降中国私家藏书聚散状况、江南私人藏书家的藏书观念与事迹、古籍的保护与传承、藏书著作的评介等等。在该书中,秋禾热忱于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藏书文化、叹息于藏书文化的式微、痛心于古旧书籍的外流,充斥着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本位主义立场。因着对“缥缃分散,书城云烟,沧桑变幻之烈” 8265 的中国藏书史实不能释怀,并且这种感受和感慨越来越强烈甚至怵目惊心,遂对于人生的意义、文化的施为生茫茫然之感,秋禾以“苍茫”二字为关键词编

21、写沧桑书城之续篇。作为续篇, 苍茫书城的文脉与格调基本延续沧桑书城 ,内容主要涉及坎坷的藏书史实和藏书掌故,反映学术、文化风气的嬗变,共收录文章 24 篇,分“书城内外篇” 、 “书与人杂志” 、 “书刊源流记”三辑。在该书中,秋禾向世人发出“救救古旧书业”的沉痛呼喊。从沧桑书城到苍茫书城 ,秋禾始终在“书城”中做着中国文化的学问,正如来新夏在苍茫书城序中所言:我感到徐雁的书城里好像隐隐约约树立着一面书文化的大旗,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他的研究触角已经逐渐由藏 书而读书,由 读书而评书,步步为营地延伸着,而且还从读“新书”转向读“ 故纸”了。他似乎正在编织着一张“ 网”,大有网络书海、竭泽而

22、渔之势。 83(3) 雁斋书事录与秋禾行旅记雁斋书事录与秋禾行旅记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均为秋禾“出雁斋”行记,即走出书房后随笔记录下的行程旅踪,是其“大阅读”理念下的代表产物:本书实为“大书” ,是以足为笔墨、目耕山河文史后的文字涂鸦此种爱好,与夫 “观万卷书,探无穷秘” ,大要皆在于“求知” 。而所 谓“求知” ,实“求未知”之谓也;非谓求未知人类知识也,实求生平未知之社会见识 也 9322随着他的步履逐渐走出学者的书斋,已是 变“ 坐读”为“走读”了,眼界更为开阔,自然所记述的,已大大超越了“ 有字之 书”,如其所言,开始“ 从无字句 处读书”。这使雁斋的文字呈现出一种

23、宏远的气象 10这是作者“大阅读” 身姿的示范图,是一份知行合一的汇报单。本书应该定格为一片人文的风景,不仅让人流连,而且能够激励来者写生续写新的 “大阅读”篇章。 11雁斋书事录汇集 1997 年夏自开封古城淘书日录至 2006 年冬首行笔墨湖州之间的文章,屐旅涉及香港、无锡、苏州、常熟、深圳、上海、银川、青岛、济南、北京、杭州、嘉兴、宁波、永康、广州、珠海、澳门、福州、厦门、贵州、台北、合肥、湖州等地城乡。秋禾行旅记则收录了自 2007 年春自 2008 年末的访书、淘书、参会、研讨行旅日录,文风文体与雁斋书事录相承,实为“雁斋书事录二集” ,两书皆以自由之文体,将访书、淘书、游历、文化思

24、考糅于一体,书中所浮动的,不仅是一份“中国旧书店地图” ,更蕴有“知行合一”之深刻哲思。3 从弘扬书籍文化到倡导社会阅读“阅读”主体的“扩大”秋禾“大阅读”理念的第二层意思,则是倡导阅读风气、营造大阅读环境、打造“书香社会” ,视角突破自身而放眼社会, “阅读”也突破了“私人性”局限而获得了更广阔的涵义。3.1 弘扬书籍文化之恢宏著作中国旧书业百年自 1989 年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工作后,秋禾把弘扬书籍文化作为己任,组稿编纂了国内第一部高校书评教材书评概论 (孟昭晋著) ,以及庸庐书话 (梁永著)等著作。其中弘扬书籍文化之恢弘著作则是 100 万字的中国旧书业百年 ,该书为国内第一部系统探研中国

25、近现代古旧书业的历史发展和状态的学术著作。秋禾自言:“爬梳文献史料,考察旧书业态,前后历时三年又半。野外考察集市之风尘,伏案纷披书刊之劳形,挑灯夜录文字之勤勉,徘徊雁斋冥思之苦情,在此定稿之时,自己不在话下” 。事实上,秋禾早在1986 年,就开始对中国古旧书业进行了思考,并著就铜臭书香之间 、 坊贾与湖贾 、翰墨又香琉璃厂三文,收录于徐雁论文选 (张德芳、金恩辉主编) ,三文中重点提到的是北京琉璃厂的书坊与坊贾。后又经十余年的积累,著就“书铺”说 ,该文中,秋禾将视角伸向了更广阔的范围南京、苏州、扬州、上海、杭州等地。至中国旧书业百年付梓,可谓“十年磨一剑” 。也正是在深入研究中国古旧书业中

26、,秋禾沉痛地认识到,“古书业”已是“夕阳产业” ,仅存一线希望的是与“新书业”相伴相生的“旧书业” ,只要人群中有“那些恋古怀旧的读书种子”在,旧书业就能“在泱泱中华的故纸堆前,书写出这一行当的新篇章来。 ”2由此,秋禾常在而后的著述中向世人沉痛地呼喊“救救古旧书业”以及自己为传统文化传承效力的决心: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阅读过 旧书的人会去捧读所谓的新 书;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旧书店百不存一、新书发行难 以上万的国度,会是一个在文化上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我们更不能想象,一个任旧书业衰落下去的 时代,会是一个朝着更高尚的文明进化着的“ 书香社会”。12惟与西西弗所不同的,是他的施为只拯救了自己的

27、灵魂,而历代藏书家和著述家的作为,不但提升了其自身的百年生命质量,而且 还递传着人类文化的精神火把,他们既照亮了自己又光明了别人,既照亮了来路又光明了前途,因此,我们依然还要日复一日、本复一本地淘书、藏书、读书,并且日复一日、本复一本地构思和写作可能完成的任何一本新书 82683.1 全民阅读推广“三部曲”中国读书大辞典 、 中华读书之旅 、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1) 中国读书大辞典 ,中国图书史上第一部以“读书”为专题的百科型辞典在读书、评书、荐书的历程中,秋禾深感凭一己之力难以将浩如烟海的书籍推介给爱书之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遂产生了编纂一部旨在指导爱书之士读书、介绍中外图书知

28、识、总结名人读书方式方法、弘扬中国传统书香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读书工具书的想法,即 1993 年出版的中国读书大辞典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初版,1999 年再版) 。辞典以阅读为经、图书为纬,从各层次搜罗、汇释了关于“读书”的知识,总180 万字,4000 余词条,分“名人读书录” (名人读书史迹、名人读书生活、名人读书精论、名人读书方法) 、 “读书知识录” (古今阅读理论、古今图书知识、古今图书异称、古今图书之最) 、 “读书环境录” (社会读书园地、世界读书活动) 、 “读书博闻录” (中外读书典故、中外读书珍闻) 、 “读书门径录” (推荐书目举要、导读著作解题) 、 “读书品

29、评录” (读书之书荟萃、读书报刊综录) 、 “读书解疑录” (工具书使用方法、常用工具书解题) 、 “中国古典名著导读” 、 “中国近现代名著导读”以及“汉译世界名著导读”10 个大类。在辞典中,秋禾突破了“读书的私人性的局限:读书问题,再也不是一个可以局限在象牙塔总自我品味、修身怡性的事了,而是成 为了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一个民族文明程度乃至在“ 地球村”里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争衡的重要标志。 13(2) 中华读书之旅 ,第一套进阶式培养青少年阅读之丛书中华读书之旅 (三卷) (海燕出版社 2002 版)为辞典之后到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编纂之前的“阅读推广”路上具有过渡意义的丛书,书的受众突

30、破“爱书人”圈子,而是“将每一个人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14。秋禾认为,阅读的潜力受众,应是青少年,社会应该重视引导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中华读书之旅正是为青少年读书指点迷津之书。全书共三卷,以进阶式阅读形式告诉读者如何读书、如何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每一卷都涉及古今中外的读书史和读书典故、名人读书生活、读书理论知识和方法,读书名著和读书报刊、导读书目和书评书话、工具书和使用方法等,但层次逐渐加深。卷一为“入门卷” ,侧重于激发阅读兴趣、扩展见闻;卷二为“提高卷” ,着重加入了“拓展阅读事业”的“中外名著”一辑;卷三为“深入”卷,重点在于阅读方法的指引、阅读技

31、能的训练。(3)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 ,第一本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专业书痛心于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这一现象,秋禾走出书斋,与致力于阅读推广的文人志士一起呼喊社会阅读。数年之间,秋禾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通过演讲、报告、阅读指导等种种形式,力求培育读书种子、营造社会阅读风气。在秋禾他们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会刊今日阅读与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刊悦读时代创刊,此二刊以“传承书香、引导阅读”为己任。尤为重要的是,2011 年秋禾主编了填补全民阅读研究空白的全民阅读推广手册 (海天出版社 2011 年版,以下简称手册 )与其简写本全民阅读参考读本 (海天出版社 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读本 )

32、,为全民阅读提供理论支持与阅读指南。 手册与读本均以“未来视野、服务于全民”为宗旨,尤其是为当前面对以网络、手机和 ipad 等电子阅读设备为载体的新阅读时潮或迷恋,或困惑,或焦虑的读者,提供知性的读本和理性的指南。 读本为平装本,22 万字,由“读书人物” 、 “阅读方法” 、“书林博览” 、 “推荐书目” 、 “少儿阅读” 、 “书店地图” 、 “大众传媒” 、 “数字阅读”等 8 篇组成,重点关注少年儿童阅读,语言通俗化、版面灵动化,是手册的简本。 手册为精装本,77 万字,分为 9 大部分,每一部分开篇以一句传世经典的阅读名言导入,名言下则为这一部分内容的介绍。全书介绍了阅读机构、导读

33、书目、读书媒体、阅读方法、关于阅读的刊物以及时下流行的电子阅读相关内容介绍。该书的作用则如秋禾在导言中所言:我们期待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问世后,能够成为培养“读书种子”、凝聚“阅读意谊 ”、提升“阅读技能”的书香读本,能够成为师长们引导广大学子和谐把握“书本阅读”和“网络阅读” 辨证关系的工具之 书。我们更期待借此“姐妹篇”对古今阅读理论知识和中外阅读实践经验的进一步传播 15结束语:“秋禾”取自北宋苏东坡诗和孔郎种荆林马上见寄:“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依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平生五千卷,一字不疗饥”感于诗中那种作为一个文化哲人敬地爱民却无力回天的自省自贵精神,徐先生于大学毕业

34、当年奉“秋禾”为笔名,且云:“秋禾,秋禾,当春尔不长,入秋尔始苗。知者谓尔心忧,昧者谓尔何求!”“秋禾”既是徐先生的笔名,亦是他在阅读风气减弱的浮躁时代,以“文化传承”和“培育读书种子”为己任、倡导“大阅读”的历程的写照。参考文献:1徐雁.随处屐痕著我心(跋)M/徐雁.秋禾行旅记.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江少莉.在书城里做中国书文化的学问J. 新世纪图书馆, 2005(4):67-69.3徐雁.拯救读书 http:/ 2012.1.214徐雁.行走在春分、夏至之间M/徐雁.秋禾行旅记.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徐雁.大阅读深思考高提升M/徐雁.雁斋书事录.南京:南

35、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徐雁.“新概念”:左书右网,前语后文OLhttp:/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2):87-91.8徐雁.苍茫书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9徐雁.且从无字句处读书(跋)M. /徐雁.雁斋书事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林伟光.屐痕处处携书香N.汕头日报,2008-3-2311袁滨.文化行旅的深度抵达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41-4212徐雁.书房一间几多缘M/徐雁.秋禾话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4.13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大辞典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14中华读书之旅OLhttp:/ 深

36、圳:海天出版社, 2011.Qiu He and His General Reading IdeaLing Dong-meiAbstraction: Xu Yan (whose pseudonym known as Qiu He)is commended as one in four of the Public Reading Propellent in 2009 by carrying out general Reading concept in reading field and is called north Wang south Xu with professor Wang Yuguang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developing of Qiu Hes general Reading idea and reviews the important compiles at every stage.Keywords: Xu Yan;Qiu He;General Reading;Reading Promotion;Reading Idea联络方式()通讯地址: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学院梁林校区图书馆 314001()电话:159903029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