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静乐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静乐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田某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认真组织班级活动,属于()性格特征。单项选择题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 2: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媒体。()判断题对错 3:心理学家戴维斯在实验中,将被试者分两组学习射箭。甲组受到详细指导-演示如何站立、握弓、放箭;乙组自行尝试,未受严格指导。经18次练习,甲组射中率为65%,乙组射中率为45%。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因素很重
2、要。单项选择题A、指导B、发现C、练习D、反馈 4: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单项选择题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5: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于()。单项选择题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罗斯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单项选择题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 7:我国中学课程设计主要以_的方式表现。()多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E、教学目标 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
3、技能 9:下列关于信息检索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可以提高经济效益B、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就可无师自通,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调整其知识,以尽快找到一条吸取和利用大量新知识的捷径C、信息检索的结果可直接作为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以节省科技工作者宝贵的时间和资金D、利用信息检索可有效地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占有新资源,研究新问题 10: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马尔克斯B、杰克 伦敦C、艾略特D、卡夫卡 11:教师通过协调课堂类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_。单项选择题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 12:主张
4、教育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赫钦斯B、杜威C、卢梭D、涂尔干 13:老师的专业知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判断题对错 14:率先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单项选择题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德鲁克D、马卡连柯 15: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多项选择题A、委员会制B、直线式C、参谋制D、职能式E、直线职能式 16: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目视法B、扫视法C、巡视法D、提问法 1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18: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
5、政法律救济手段,其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主管恒定B、诉讼专属C、被告举证D、不得调解 19: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任务难易B、能力C、心态D、运气 20:“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单项选择题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做到最佳选择D、做到优化组合 2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22:()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单项选择题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6、23: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一)。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人期 24: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单项选择题A、原发性B、习得性C、后继性D、指向性 25: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单项选择题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26: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奖励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B、奖励应适度C、只应奖励优等生D、某一行为连续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7: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奥苏博尔。()判断题
7、对错 28:小张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父亲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不违法B、违法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D、合理合法 29: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多项选择题A、服务功能B、教育功能C、宣传功能D、经济功能E、协调功能 30: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 31: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即()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32: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单项选择题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
8、、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 33: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内部言语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34: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单项选择题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触觉控制D、动觉控制 35:肌肉松弛训练法是由()首创的。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雅各布松C、艾里斯D、沃尔茨 36: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组织活动、委托任务B、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C、榜样和示范D、说服教育 37:在教育、教学中对任何学生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 38:
9、根据课程管理层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判断题对错 39: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40:班杜拉认为,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这种强化属于()单项选择题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 41:班级授课制是由赫尔巴特提出的。()判断题对错 42:学习的心理实质是()多项选择题A、学习表现为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B、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C、变化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D、动物不存在学习行为 4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单项选择题A、
10、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 44: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特征:()。多项选择题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 45: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B、廉洁执教C、为人师表D、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46:教师的能力结构除了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外,还有()单项选择题A、操纵学生的能力B、教育过程的控制能力C、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D、驾驭教材的能力 47: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
11、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48: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梅伊曼、拉伊B、狄尔泰、斯普朗格C、杜威、克伯屈D、鲍尔斯、金蒂斯 49:全国人大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判断题对错 50: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单项选择题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5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多项选择题A、敬业精神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 52: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 53: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
12、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54:关于问题解决的类型,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以因人而异。()判断题对错 55: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56:教师的指导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单项选择题A、主体因素B、客体因素C、无关因素D、主导因素 57: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的儿童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感觉运动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58: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学生学会先敲办公室的门,然后应声而人。最后称呼老师”属于()单项选择题A、
13、信号学习B、连锁C、概念学习D、原则学习 59: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多项选择题A、高尚思想B、模范事迹C、模范行为D、卓越成就E、道德观点 60:理解知识是学习的第一步。()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性格态度特征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2:答案正确 解析 说教师是教育信息源是因为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说教师是一种特殊媒体是因为也有一些知识是通过教师为媒介,介绍给学生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A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B 解析 1997年2月23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小
14、组利用山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 6:答案A 解析 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理论,被称之为泰勒理论,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理论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课程内容严密统一,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 7:答案A,C,D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 信息检索的结果不能直接作为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因为信息检索的结果既不具备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也不能保证其百分百的准确性。 10: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著名魔幻文学家马尔克斯。本题选A。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5、 13: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仅仅是教学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提高教学效果还需要教育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实践知识等多方面素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4:答案A 解析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5:答案B,D,E 解析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和直线职能式。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模仿模式。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
16、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18:答案A,B,C,D 解析 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手段,其特点有主管恒定、诉讼专属、被告举证、不得调解。(资料来源教育法规概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22:答案A 解析 在日常教学中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23:答案B 解析 陛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少年期。 24:答案D 解析 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25:答案D 解析 26:
17、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首次提出。 28: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其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其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等。 29:答案A,B,C,D,E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它
18、包括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 33:答案A 解析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这种方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经后人修改完成。 36:答案B 解析 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是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 37:答案D 解析 【答案解析】“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一锅煮”就是对待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
19、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8:答案错误 解析 根据课程任务,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9:答案D 解析 40:答案A 解析 41:答案错误 解析 42:答案A,B,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3:答案A 解析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44:答案A,C,D 解析 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方面: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45:答案A 解析 作为教师要时刻以人民的教育事业为重,所以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0、46:答案B 解析 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47:答案C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错误 解析 50:答案D 解析 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和药物性失眠,咖啡因、茶或可乐之类造成的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 51:答案A,C,D,E 解析 52:答案B 解析 53:答案C 解析 54:答案错误 解析 55:答案A,B,C 解析 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56:答案B 解析 57:答案D 解析 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思维准备阶段(27岁)、思维阶段(711岁)、抽象思维阶段(11l5岁)。 58:答案B 解析 连锁即训练学生将一系列从刺激一反应联结获得的习惯连锁起来,成为连锁行为。 59:答案A,C,D 解析 由榜样法定义可知。 60:答案错误 解析 记忆知识是学习的第一步。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