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lBIIBlY1530635硕士学位论文论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Elaborates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atent Strategy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研究生:曲元元 指导教师:王树恩教授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 二零零八年五月中文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化,知识产权特别 是专利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形式和取得竞争优势 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专利技术的竞争,企业拥有了大 量高水平专利权,就掌握了生存的主动权。因此,实施专利发展战
2、略,是提高企 业生存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论文主要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第二、三两个部分概述了企业技 术创新和企业专利战略的特点、作用及类型,并将企业的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和 企业的专利战略联系起来。这是本文的特点之一。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企业 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专利战略的现状,通过专利授予的相关数量的统计分析, 找出了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和专利战略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最后讨论 了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其中包括我国企业制定专利战略应遵循的基 本原则、我国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的思路和步骤以及企业专利战略的
3、具体实施。关键词:技术;技术创新;技术专利;企业专利战略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the global high-tech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in particular the pat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as become a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4、s to participate in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 key strategic resourc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mainly for the patented technology of the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have a lot of high-level franchise, mastered the survival of the initiative. Therefore, the patent deve
5、lopment strategy i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 important way.This paper will b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in the patent statistics has done such work, analysis of corporate patent strategy,
6、 the last of the three linked to a systematic exploration.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to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in topic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ajor research ideas. Second, some of the part two and part three enterprises
7、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patent strategy to do the analysis. Subject to inspection and reference the theory of renowne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heory of a preliminary summary. In summing up on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points. The fourth part is mainly to collect some of
8、 the relevant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for patent strategy of data made some statistical work, the applications for patents, patent-depth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make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is regard inadequate. Finally, there is discussion of Chinas enterprises patent strategy
9、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Chinas enterprises developed patent strategy to be follow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hinas enterprises pat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ideas and the steps and corporate patent strategy of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
10、on; Technical monopoly; Enterprise patent strategy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太举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11、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曰期年Z月/厂曰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g月日第一章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加入WTO 后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外 企业争先恐后的蜂拥而入抢占我国市场,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迫使国内企业想 方设法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残酷的市场中占一席之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胜竞 争对手的关键,大凡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 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培育
12、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国 内企业的共识和迫切要求。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 要体现,专利则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拥有的专利越多,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发 达国家一直以来把技术创新和产权保护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其保持国 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制约竞争对手,维护其自身利益。长期以来,国外企业 正是充分利用专利这个武器在我国市场上“跑马圈地”,并使之成为国内企业不 可逾越的“雷区”。近年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了提髙自主创新能力的决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国家的重要发展 战略地位。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
13、,国家主席胡锦涛郑重提出我 国的总体目标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创新型国家的主线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要实现这个艰巨的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明确地指出企业要成为自主创 新的主体。毫无疑问,国内企业迎来了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历史机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是 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而选择和运用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是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 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壁鱼和行政壁鱼的逐 渐消失,靠专利形成的技术壁垄已成为国内外企业同台竞技的重要内容。只有不 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获得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
14、术,拥有掌握核 心技术的专利,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 之地。但是,据国家专利局调查,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69%的企业没有制定专 利战略,专利技术的实施率约40%左右,比发达国家平均专利实施率60%要低, 比曰本和美国70%80%的实施率更低。开展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研究,将有助于 帮助企业提前制定或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做好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具有积极的 第一章绪论现实意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认识专利制度的内涵,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对于企 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和保障作用,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和企业生存
15、与发展的不竭动力.fe术创新 理论,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aA.Schumpcter)首先提出的,此后出现很多关 于技术创新的定义。从国内学者的探索看,傅家骥教授等人认为,技术创新是企 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 素,建立起能力更强、效率更髙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 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 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至今,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国内外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目前,对技 术创新较为一致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的主
16、体是企业,技术创 新是企业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 个行为过程。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而不仅是单个技术的概念。它是一技术的、 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 实现为特征的动态系统和过程。技术创新的动机是获得潜在的超常规利润。没 有技术创新,企业就没有真正的生命。由此来看,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生存和发 展的根基,它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专利战略是在专利制度产生后,随着专利制度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和专利在社 会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应运而生的。关于什么是专利战略,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形 成共
17、识。而对专利战略的科学界定,既是专利战略研究的基础,也是制定和实施 专利战略的前提。从国外来看,日美对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较早而且很成功。 日本有关书刊和学者中代表性的看法有以下两种。日本经济学教授斋藤优认 为,专利战略就是如何有目的地有效利用专利制度的方针。日本专利工作者高桥 明夫认为,专利战略是根据企业方针进行的战略性专利活动,从战略上进行进攻 和防卫,充分发挥专利的各种作用。美国书刊中则很少见到关于专利战略的内容。关于专利战略的定义,代表性 的则有美国学者理纳德玻克维兹的观点,他认为专利战略是保证你能保持已获 竞争优势的工具。我国国内对专利战略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知识产权战略要成熟些。关于企
18、业专 利战略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代表性的看法。认为专利战略是指与专利相联系的 法律、持术、经济原则的结合,用以谋求最大利益为目的的指导企业在经济、技 第一章绪论术领域的竞争而进行的总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手段。认为专利战略 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 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 手情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专利技术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的优势,为求 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认为专利战略是运用专利手段寻 求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战略。认为专利战略是一种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信息来 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19、的管理方式和竞争手段。认为专利战略是与专利相联系的法 律、科技、经济原则的结合,可用于指导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 利益,与专利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的具体运用,可用于指导判断具体 的各个专利战略实施方案以实现专利战略的目标。认为专利战略是企业在技术 更新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为寻求自身发展和长期生存,最大 限度地利用专利制度所提供的特殊保护功能,为维护企业自身发展优势,战胜竞 争对手,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针、 纲领或策略。应当指出上述关于专利战略的定义各有其优点和特色,但从界定概念的要求 看又各有其不足之处。有的表达过于冗长
20、;有的虽然简洁,但有循环论证之嫌, 这是下定义时应忌讳的。当前,国家知识产权网专利数据中心及一些学者对我国的有关专利申请和授 权的相关信息做了一些统计工作,但总体来看对专利申请、专利分布、专利授权 的分折不足,特别是一些相关的深入分析不够。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理论界把企 业技术创新、专利相关统计分析和企业专利战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就更少了。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1.3.1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内容如下: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 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3. 企业技术创新的概述4. 企业专利战略的特点、作用及基本类型5. 我国企业技术专利与专利战略的现状分析6. 我国企业专利战略
21、制定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步骤。7. 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具体实施。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1.3.2研究思路与论文的层次 结构(见图1)我国企业技术专利与专利战略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专利申请现状如07年上半年中国授权发 明专利前十名专利权人及 其构成的统计分析国内外三种专利的有效量 及其构成的统计分析2006年11月中国公开授权 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数量及 其类堪的统计分析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企业制定专利战略的思路和步企业专利战略的具体实捕研究思路与论文的层次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绪 论选题旳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企业技术创新概沐 企业专利战略概述专 利 制 度 的 概
22、 念 及 发 展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特征创专 新利 中战 S略用促 进企业技术专 利战略的基本类型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含 义技 术 创 新 的 含 义技 术 的 含 义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现状销战略的駄原则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2.1 技术、技术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2.1.1 技术的含义技术和人类自身一样古老,有关技术的定义数不胜数。如李京文教授认为,技术 是由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形成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知识111。傅家骥 教授认为,技术泛指人类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自然所积累起 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2】。我赞同在定义和确定技术创新角
23、度的“技术” 概念时,使用较为宽泛的解释,如傅家骥教授所认为的那样,技术创新定义有广 义与狭义之分3。又如李京文教授所赞同的包括软、硬技术在内的整个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其中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决策科学 技术的发展。这样不仅真正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同时也可 避免忽视其他生产要素作用的现象。2.1.2技术创新的含义技术创新理论,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丄A.Schumpcter)首先提出的。此 后出现很多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从国内学者的探索看,李京文教授认为,科技 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 足人们以及社会的物质和精
24、神需要所取得的进步与革命2。傅家骥教授等人的结 论是: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 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能力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 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 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 。至今,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国内外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 认识 ,而且“技术创新” 一词与“科技创新”、“科学创新”、“技术进步”等 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概念还在某种程度上被指向同一个意思。当然,对技术创新较为一致的理解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25、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 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而不仅是单个技术的概念。推动技术创新的是企业家, “技术创新是一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新 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这种创新具有复杂的系统特性,在实际工作中理 解和实践后者更为重要。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技术创新活动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并且 以这个切入点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亮点”,但单纯一个方面的创新很难使 技术创新达到目的,需要尽量涵盖其他方面,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也要尽可能服 务于这一“亮点”,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和过程。
26、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 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事件。技术创新的动机是获得潜在的超常规利润。没有技术创新,企业就没有真正 的生命,科技进步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需要指出的是,技 术创新不一定会和企业的暂时的利益划等号,它更代表着企业的长远利益。总之,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为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存 在方式、经营观念、制度安排、经济行为以及生产要素等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 合的过程和行为。2.1.3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 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技术创新的最终
27、价 值形式是产品、工艺还是服务,其是否真正进行了创新,首先应体现于其所提供 的价值方式是否比以前有更多的功能或服务;其次要看这种价值方式是否被现在 的市场所认同和接受,是否能迎合市场潜在的、比以前更多和更高的需求。后者 正是创新成果能否被引入市场、商业化为价值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因为企业技术 创新的最终实现,应以市场承认,即市场回报的商业利润为标志,同时其实现程 度应以市场需求的总体规模为上限。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2.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基本构成2.2.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及其构成是学者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这 方面的研究最多。有的学者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角度
28、,将技术创新能力看作是 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并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 制推进企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产 出能力和活动过程能力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支持能力和社会支持能力等几 个方面的综合实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竞争力,技术创 新产出能力是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转化的价值形态,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的现实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创新达到的实际水平 4。更多的学者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作企业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来研究。有的 学者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同生产能力和吸收能力共同构成技术能力。生产能力指 生产系统的效率和产品、工艺的
29、技术水平,吸收能力指企业获得、存储、学习和 转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酷力则担负着提高技术能力的重任。企业提高技术能力 最终应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依托,生产能力和吸收能力再强也只停留在掌握已 有技术上,永远不能具备超越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能力。只有拥有技术创新能力, 经过不断创新,企业在技术能力上才能最终战胜技术领先者。这些学者依据技术 创新的基本性质和签本过程、成功技术创新给予的启示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 析结果,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 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还有的学者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同技术监 视能力、引进与模仿能力、吸收能力一起构成技术能力,认
30、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 业(或其组织单位)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并运用研究与发展、营销和工程化能力实 现新思想以促进、支持技术创新战略的综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独创性、商 品化(实用化和系统性的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功能能力,而是需要多 种功能的配合,最主要的是研究与发展能力、营销能力、工程化能力(包括设计、 工艺、工装、试制、生产能力等能力),同时还需要创新资金筹措和运用能力, 关健人才的吸纳和凝聚能力,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以界面管理为重点的 组织与协调能力等的支撑。有的学者从战略管理的视角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 术创新战略的企业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包括可利用资源及
31、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 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条件、战略管理能力等。企业的资源泛指 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积累的人、财、物、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条 件;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个组织历史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包括支配企 业全体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行为、习惯和信念等,是企业战略从制定 到实施的战略管理过程的支配力。企业文化与资源条件是企业战略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制约企业各项职能活动的客观因索。对行业和技术发展的理解,是企 业战略环境分析的组成部分,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机会保证。战略管理 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达到真正目标的、跨功能的决策
32、的艺术与科学,它致 力于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研究开发及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3。 虽然国际上技术创新研究已开展近半个世纪,但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加 以研究,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国外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伯格曼和曼 迪竒,他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 列综合特征。它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 理解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战略管理能力。该定义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技 术创新能力的构成作了分解, 可供借 鉴 。 但作为一个定义,则过于抽象笼统,而 且,从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现的要素来看,除了技术创新能力外,还
33、应包 括制度创新能力、产权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巴顿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 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旨力及企业的价值观,这在一定义 上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但作为定义却缺乏整合观点 【 5】 国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许庆瑞、傅家骥、魏江、刘铁 兵、项保华、李廉水和关士续等。刘铁兵认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表现 在:创新人员缺乏,资金不足,缺乏企业家。项保华指出,企业不能进行技术创 新受企业的人、财、物、技术资源的影响。李廉水认为,大中型企业资金雄厚、 科研力量强、生产水平高,它有能力实施进攻型战略。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内 部技术创新的人、財、物等组
34、成了能力的重要部分,因为资源条件决定了企业“能 做”技术创新的范围。但资源并不是能力的实质,正如实践所证明的那样,相同 的资源从来就不能保证相同的结构。这是我国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的较 早的观点。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结合及由此决 定的系统的整体功能”。魏江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应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整体功能;二是企业技 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能力;三是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密切相联系。更多的 学者则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作企业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
35、,他们提出技术创新能 第二章企业技术创新概述力同生产能力和吸收能力共同构成技术能力。总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 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它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 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战略管理能力 8。2.2.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是指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及其组合 联结方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整体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的结构,其构成要素也各不相同。国外的研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从组织 行为的角度,拉里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 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
36、的综合;伯格曼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可利用的资源、 对竞争对手的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变化、开拓性战略等能力的组合。以企业 技术创新行为主体为视角,巴顿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由技术人员和高级技 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的。国内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有: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人手,王健,王海山把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分解为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包括研究开发人员、研究开发经 费和专利以及产出的能力,活动过程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支持和社会支持 能力等几个方面。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类型,王伟强从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 创新能力关联的角度提出组合创新能力,即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
37、力之间的 藕合状态及其由此决定的系统的整体功能 9 。以技术、产品和生产工艺过程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经济过程创新三类创 新资源在不同阶段的配置和利用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远德玉等学者还把技术创新 能力分解为企业技术与市场的机会选择能力,技术设计与开发能力,样品制造能 力,中试能力,规模生产能力,销售与市场开拓能力,市场信息和反馈以及产品 更新能力等若干方面。国内更多的学者是从技术创新的过程角度来分析的。但由 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方式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认定也稍有差异。如 魏江、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R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研究分析,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的竞争态势,对
38、有关 竞争格局和发展态势有比较完整和准确的把握,并将其作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 依据;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灵活有效的知识产权策略和技术, 以其作为实现有关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9. 实用性实用性也可以视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之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是一 种纯粹的企业战略理论,而是一种在企业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可以为 企业实实在在地开拓市场、取得竞争优势、获得丰厚利润的经营管理战略和经营 理念。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主要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它是在知识产权等 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指导下,按照企业市场需求和竞争战略的要求,创造、保 护、利用和有效运营知识产权资产,提高企
39、业市场竞争力的总体性谋划。从这一第三章企业专利战略的概述角度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总体上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对知识产权法律及其制度的综合运用和战略 性运作,是企业将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技术特点、市场经营特点和商业化经营 模式结合起来,以技术开发和创新、品牌支撑为核心,有效抵御竞争对手,开拓 和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动态运疗过程。可见,它也是现代企业知识 管理的主要形式。企业专利战略是企业的竞争战略之一,与企业市场竞争紧密联系,属于企业 知识产权战略的范畴。它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竞争与经营状况等多种 因素的综合分析而确立的,是策略性地运用专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
40、方针。作为 一种战略,它显然是对事关企业全局的问题作出的整体性谋划;作为专利战略范 畴之一,则是法律、技术和经济的结合,是在对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获得 竞争优势和最大经济利益的目标的追求中统筹谋划与企业专利相关的事宜。前面 已指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全局性与长远性、法律性、保密性、非独立性、 地域性、时间性、实用性等特点,企业专利战略自然也具有这些特点。仅以保密 性而论,企业专利战略一般涉及髙度的商业机密与技术秘密,如涉及企业科技情 报、市场预测、新产品计划、企业经营战略意图等,故不宜公开。它一旦落入竞 争对手之手,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技术性”, 因为专利本
41、身是来源于技术的发明创造,专利战略的制定、实施无不与专利技术 紧密相联系。专利技术本身就是专利战略的客体,基于此,专利战略又可被称作 专利技术战略”。3.3企业专利战略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3. 3.1制定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意义1 .制定企业专利战略是保护我国国内市场、振兴民族工业的重要举措 专利战略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秘诀之一, 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专利战略的目标旨在获取有利的 市场竞争地位,具体表现为对市场的独占,其在法律上表现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 可,他人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使 用其专利方法,也不
42、得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 品。正是由于成功实施专利战略具有以上功效,发达国家已瞄准我国这个大市场, 想利用专利战略长期占据我国竞争性市场,特别是高新技术市场 “】 。前几年发生的DVD 侵权事件,就暴露出我国企业由于缺乏专利战略的指引而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入世”和 第三章企业专利战略的概述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外跨国公司的专利触角已延伸到我国电信、数码相 机、软件等领域,甚至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也未能幸免。国外跨国公司通过 “产品未动、专利先行”战略,在我国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大量申请专利,然后利 用“入世”后我国市场准
43、入的有利条件,要么通过专利诉讼威胁向我国企业发难, 要么通过提出支付高额许可费的途径,企图将我国同行企业赶出tf内市场。其实, 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行动在我国“入世”前就己经开始,只是“入世”后更加明 显而己。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很多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行动反应迟钝,仍 然热衷于打价格战,殊不知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这些掌握了我国核心技术专利权的 国外同行。在当今,我国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开拓国际市场的压力,而且也面临着 国内市场上外国企业建立的知识产权壁鱼的严峻挑战。“入世”前我国不少人士 担心“入世”后“狼”来了,其实真正的“狼”是知识产权领域的攻城掠地者。 从保护我国的国内市场、振兴我国民族工业的
44、角度出发,制定企业专利战略十分 紧迫。据统计,从1985年4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局共受理国内外发明 专利申请16874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89045件,占52.8%,国外发明专利申 请占47.2%;中国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共32550件,其中国内13,153件,占40.5%, 国外19,427件,占57.6%。这说明,尽管这段时间我国本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高于 外国在我国的申请量,而在发明专利授权量上,我国专利权数却比外国的少,这 是个严峻的事实。它说明我国许多技术领域、产业领域的发展受到外国专利技术 的制约,如果放任这种情况,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民族工业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
45、碍。从1985年4月1日至2004年1月底,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量分别为584343、884831再864%件,我国們然己步入专利申请大国之列,但标 志原始性创新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只占29.9%。在2001、2002和2003年度,我国国 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30038、39662 56769件,而同期外国在我国申请的 发明专利量分别为3316、40571、48549。截止到2002年,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 中,来自国外的申请量一直大于国内申请量,2003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虽然首 次超过来自国外的申请量,但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授权量(25750件)仍然大大超 过国内(140
46、4件)。我国台湾资讯工业促进会科技法律中心智慧财产组组长袁建中 即指出:由于大陆的科技基础和专利意识还很薄弱,造成了本土专利市场的大片 空白,是新幅起的专利市场,因而成为外商关注的新焦点 21。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值得注意:一是在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中,绝大多数申 请主体是国外的企业,并且多数是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而我国国内发明专利中, 企业并不是最重要的主体,且企业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例不是很高。二是国外 在我国的专利申请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申请,而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比例不 第三章企业专利战略的概述18高。除前面提到的数据外,再以2001、2002、2003年的数据为例,这3年中我国 国内的发明专
47、利申请量占同年的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8.12%、1931%、 22.60%,而同期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同年国外在我国申请专利总量的比 例分别为87.74/。、85。89%和84.80%。三是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近年来越来 越集中于我国优先发展的一些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领域,如信息产业领域、生物 技术领域、西药制造、高清晰度彩电等,这些领域的发明专利大多被国外占据, 其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占国内专利申请的比例达50%以上。四是外国公司在我国申 请专利的势头仍然很猛,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以上分析说明,近些年来,特别是“入世”以来,国外企业对我国国内市场 展开的专利战略攻势非常猛烈,严重
48、挤压了我国国内市场,而我国企业专利申请 与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展开的专利攻势相比,总体上仍然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 下,企业重视专利战略的利用,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专利战略的重要性就不言自 明了。此外,尽管我国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并不少,而且呈上升趋势,但每一个企业 拥有的专利数量与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差距却很大。以我国拥有80万家 企业计算,平均约130家企业1年才申请1件专利;以全国10万家大中型企业计算, 平均每16家大中型企业1年才申请1件专利,而国外的1家大公司1年即可申请专利 数千件。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企业只有尽快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专利战略,才能 扭转上述局面,在国内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
49、。2.制定企业专利战略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入世”后,我国企业进入了全球化环境中,企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已经 融为一体,过去企业不重视开拓国际市场的做法已经不适应企业面临的全新形 势。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产权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挺进国际市场的战 略手段仅靠过去那种打价格战的方法已经非常有限,必须精心培植企业的核心专 利和享誉世界的驰名商标。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不再 取决于资本、劳动力,也不取决于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而是取决于专利技术 优势等能够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源。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离开专利技 术的保驾护航,即使通过价格竞争等获得了短期的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也不可 能长久。相反,通过专利战略的指引,企业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穿上专利 的惜甲”,以技术垄断权和市场垄断权为武器,排挤竞争对手,获得市场竞争优 势,才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章企业专利战略的概述“入世”后,并不意味着我国企业自然迎来了一个自由而宽松的国际市场环 境,相反,随着关税贸易壁全的逐步消除,更为严格的非关税贸易壁全悄然而至。 以专利技术为后盾的技术壁鱼,就是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重要的非关 税壁全形式。“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