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启迪姓名:蒋准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导教师:黄国祥20020929THOUGHTS FOR DEVELOPMENT OF CHINA PETROLEUM CORPORATIONS THROUGH STUDY OF STRATEGIES OF SHELL CORPORATIONABSTRACT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is short of once-off energy and with unbalanc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From the end of 20s
2、century, China becomes net petroleum importation, and the importing volume has bee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fter Chinas accession of WTO, the domestic energy market will be wholly opened after 5 years protection. Multi-national oil majors (i.e. Shell, Exxon, BP, TOTAL and etc.) will make use of the
3、ir advanced technology, abundant capital and perfect management to contend bigger market share in China. How China petroleum Corporations to face the challenges from these multi-national oil majors in China market? How China Petroleum Corporations to make use of the agreement between WTO members to
4、explore overseas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 Petroleum Corpor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oil majors operation and to team from them in order to formulate Chinas own developing strategy.Shell Corporation is famous multi-national oil major with more than 100 years. Her busin
5、esses has been extended to 140 countries globally, operating all energy related industries and products and holding the biggest sole-brand selling network.This theme studied the core businesses, global strategies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Shell Corporation, and illustrated the investing module and
6、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f Shell Corpo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last, this theme proposed some studying points for China Petroleum Corporations, reference while drafting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ing strategy.KEY WORDS: Energy, Petroleum, Shell,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
7、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5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
8、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ef,在3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7”)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A,日J指导教师签日期: 年月日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序本人曾在一家国营石油公司工作了三年,现已在壳牌公司任职A年。比较这 两家石油公司,本人确实觉得壳牌公司非常注重公司的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 培养,而且专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从事与核心业务无关的其他业务。本文主要 从本人所在的行业和公司出发,研究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其战略优势。希望本论 文能给正处于改革中的中国石油企业发展一点启示。中
9、国是一个一次性能源匮乏而消费结构不平衡的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 持续增长,中国必须引进外资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从国际市场购买能源。国际上 主要的跨国石油公司,如SHELL、EXXON, BP、TOTAL等,都己在中国投入巨大资 金,希望能在帮助中国解决能源方案的过程中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尤其在中国加 入WTO以后,国内能源市场将完全放开,跨国石油公司将利用其先进的技术、雄厚 的资本和完善的管理在中国能源市场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国石油企业如何面对跨国石油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WTO 成员国的协议到海外投资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石油企业如何能在较短时期 内扩大规模,成为跨国石油
10、企业?全球著名能源公司-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案,引起世界石油业的广泛关 注。安然公司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出了问题,而方向 性的错谈是很难补救的。本研究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企 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通过宏观市场分析、理论阐述、实务和案例分 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市场和壳牌公司,然后论述了壳牌公司 的全球战略方向和战略规划,进而用西气东输的案例论证了壳牌公司的战略分析方 法和其核心竞争力。在21世纪这个技术全球化、产品多样化、市场本地化、服务个性化的市场,在 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任重道远,机遇
11、与 挑战并存。如果说来自跨国石油公司的挑战是现实的,机遇则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主观努力去创造的。知己知彼才可能胜利。对跨国石油公司的了解越多越细致,中 国石油公司在竟争中取胜的希望才越大.第一章 中国石油工业的现状第一节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国已探明储量的6种能源资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放射性铀 矿和水能资源。在储能源资源中煤炭和石油的产值最大。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 衡,探明储量的80%集中在北部,其中山西和内蒙古占全国的62%,经济发达的沿 海八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的85%在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水力的68%集中
12、于西据地矿部和煤炭部在大量普查勘探的基础上对全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 资源的预测和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总量可达4001.7Gtce (标准煤势量)其中煤 炭占90%以上;若以2000年底煤油气以累计探明储量,水能资源以可开发利用的 年发电量i|算,可折算出中国能源资源量为791. 9Gtce,其中煤炭占88%。就人均资源占有量而言,中国的一次性能源非常H乏。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燃煤 国,但煤炭的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 11%, 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1%,全球煤炭探明储 量可开采230年,而中国仅90年。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2.4%,全球口J 开采48年,中国仅22年。表1-1是世界能源委员会2
13、000年世界能源资源调查中中国能源资源探明 构成情况。虽然现在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已明显有所增加,但煤炭仍是中国主要的资 源.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中国常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及其构成表1-2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80年代到2000年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极不平衡,煤的开采量和消 费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要占3/4左右,这反映了中国是一个十分依赖煤炭的国家。水电+核电980985990能源种类 探明储量(2000年底) 折标准煤(亿吨fe煤) 构成(%)煤炭 1145亿吨 817 52.6石袖 32. 6
14、亿吨 47 3.03天然气 1.123 万亿 M3 15 0. 96水能 1.92万亿千瓦时/年 672 43.33合计 - 1551 100.714吨扬 每kWh折箅350克标煤.吨fa煤/吨i .33吨fo煤/千M 3:表天然气2023696.2 5. 9離么、舰碰躺肿齢ikM船a9919929939949959969979989992000中M统计年鉴-2000年一次能源生产及消费构成(单位:)表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第二节中国能源市场供需分析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 重大贡献。到目前为止,中
15、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发现了 688个油气 田,形成了六大油气区,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新疆、四川、长庆、缴海和南 海等24个油气生产基地。中国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12.1万吨增至2000年的 1.6亿吨,列世界第5位;2000年天然气产量277亿立方米,列世界第15位。_、石油旳供需1. 供应:中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2.7亿吨。九五”期间,随着石 油地质理论的深化和勘探技术的提高,勘探成果不断扩大。新增储量均超过五千万 吨。大油田的不断发现和扩大,使中国新增储量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幅7亿吨以 上。中H原油产量自1996年突破1.5亿吨以,生产保持稳定,已连续5年产超 过1
16、.6亿吨。2. 需求:中国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二位,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1998年原 油占17.8%。近十年来中国国民经济按年均9. 7%的速度增长,原油消费量按年均 5. 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工业增长速度仅为1.67%,这种石油供应矛盾 使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量逐年增大,尤其是“九五”期 间,石油净进口量从1996年的1348. 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2858万吨,2000年 净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未来15年内,中国国民经济将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原油需求将以4%左右 速度增加;
17、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只有2%左右,低于原油需求增长速度,国 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预计2005年原油需求2, 45亿吨左右, 二、天然气的供需1. 供应:中国天然气地质资源总量为38万亿立方米,预计天然气可来资源量 约10.5万亿立方米。到目前为止,累计探明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探明可釆储 量1.4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14%。中国基本形成了以四川、鄭尔 多、塔里木、柴达木,鸾琼、东海六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和缴海湾、松辽、 准葛尔三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的格局。但是,中国天然气勘探仍处于 勘探初期阶段。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国石油天然气储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历程表明,一般天
18、然气 储产量大幅度增长期滞后与石油30 - 40年。中国也存在同样规律,天然气从 1990年开始进入储量增长高峰期,比石油滞后30年。八五”期间新增储量为 7005亿立方米;“九五”期间新增储量10000亿立方米,下世纪初将继续保持这 一快速增长势头。“九五”期间天然气产量保持年增10 %的快速发展势头。随着天然气储量的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洁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天然气 产量也在快速增长。1996年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大关,开始进入产量快速递增 期。“九五”期间天然气产量年均增幅达到10%, 2000年天然汽产量超过277亿 立方米,是995年的160%。在西气东输干支线和海气登陆海底管线相
19、继建成后, 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增幅将更大。_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B石油企业发展的治迪另外,中国周边国家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天然气 资源丰富,占世界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的32. 7%,剩余可采储 量54. 51万亿立方。 这些国家每年尚有400 - 600亿立方米产能的天然气需寻找新市场。中国已与上 述各国进行了多年的有关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可行性研究工作。2. 需求:目甜天然气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仅为2.4%,远低 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和8. 8%的亚洲平均水平。国内天然气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 力,天然气发电和工业用气以及城市燃气等消
20、费需求将快速增长。2000年天然气 需求量为260亿立方米以上,2005年达到600 - 7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到5%。地区 产量 占全国产量比例(%)石油集团 149.7 67.2其中:东部 44.6 20.0陕什宁 4.6 2. 1川渝 75.3 33.8靑海 2. 7 1.2新疆 22.5 10. 1其他 0. 1 0.0石化集团 23.3 10.5海洋公司 38.6 17.3新星公司 10. 1 4.5其他 1. 1 0.5合计 222.7 100中n电力经济研究表 200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0 8 m3)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
21、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天然气市场的幵拓主要取决于气价及天然气消费结构等因素。中国天然气价格 偏高,而消费者价格承受能力差,因此市场开拓难度大。天然气价格主要受制于上 游成本和中游管输费。一方面,中国绝大多数天然气产区地质条件复杂,如产层 薄、含气丰度低和埋深大及地表条件恶劣,决定了天然气固有成本投入较高;另一 方面,中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的天然气主要消 费市场,管输费用高,占气价比例较大。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国天然 气份格偏髙。从天然气消费结构上看,目前中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幵采_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B
22、石油企业发展的治迪和发电等工业部门,它们在天然气消费中所占比例在86%以上,其中化肥生产就占 42. 7%,但化肥用气的气价和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的承受能力差。价格承受能力最 大的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5%,且目前中国有配气管网的城 市很少。建设城市配气管网、新建用气项目、改扩建用气设施等用1工程都需要投 入大量的资金,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天然气市场的开拓难度。第三节中国能源在国际上的地位2000年,世界能源消耗量达到85.09亿吨(换算成石油),能源消耗第1位 是石油,其次分别是煤炭、天然气、原子能和水力。而中国能源是以煤炭为主,占 总能源消耗量的75.3%,是世界上消耗煤炭最
23、多的国家,石油消耗比例比印度还 低。独联体国家石油消耗的比例低,但天然气消耗比例最高(达49.7%),美国是 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四分之一(详见表1-4,表 1-5)。中国与世界一次性能源的比例关系表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世界平均水平 27% 40% 23% 10%世界可采年限 230 48 68 -中国 78.31% 17.64% 2. 1% 1.95%中国可采年限 90 22 95 -中国电力九五规划:和英国BP公。2000年世界!S年接上海交通::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ja迪1:海大学MBA学彳立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
24、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A;!迪表1-5:世界上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耗情况为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对高效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口快速 增长和随之而来的生存环境恶化,世界各国都将改善环境作为经济持续发展必不可 少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大背景下,天然气自60年代以来作为洁洁、方便与热效率 高的能源发展速度很快。天然气可釆储量速度增加,已达到H0万亿(相当于 目前的石油可釆储量当量),待探明的储量潜力仍然很大。天然气年产量近20年 每年以3. 15%的速度增加,大大高于石油与煤的增长速度,而储量则以年平均4. 9% 的速度增长。2000年产量达到2.29万亿在能源结构组成中的比例由10%増 加到23
25、.5%。目前天然气具有很高的储采比(70: 1).将要经历持续快速的发展时 期.国际各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2020年间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 35% - 40%,而石油所占比例将由40%下降到30%左右。19世纪煤经历100年后超过柴薪跃为第一能源,20世纪石油经历60年超过煤炭,天然气将用40年在左右 2010年2020年超过石油,天然气将成为第一能源。世界舆论广泛认为,21世 纪将是“夭然气的世纪”,天然气快速稳定发展时期可延续约50年。国家 能源消耗总量/ 亿吨各种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的比例()(换算成石油) 石油 天然气 原子能 煤炭 水力曰本 5.06 52.6 11.6
26、16.5 17.7 1. 6德国 3.4 40. 1 20.9 12.9 25. 5 0.5法国 2.44 37.6 12.8 41. 8 5.4 2.4意大利 1.58 59. 8 30. 7 - 7. 1 2.5英国 2. 25 36. 1 34.3 11.3 18 0. 2加拿大 2,27 36. 1 29.7 9.4 11.7 13.2美国 21.44 39.5 26.6 8.6 24.6 1. 4印度 2.6 31.9 8.5 1 56. 2 2. 4中国 9.05 20.5 1.9 0.4 75.3 1.8合计 85.09 39.9 23.2 7.3 27 2. 7中W电力九五规划
27、 I公司2000年Hi界能源年鉴1:海大学MBA学彳立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A;!迪尽管石油和煤仍然是主要能源,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预计在未来15年 内,世界对天然气年需求增长率将由目前的20%增加到40%。到2000年底世界剩余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45.6万亿M3,按当量计略高于 2000年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储量M41亿吨,在一次能源中已具备了和石油竞争的 基础。1999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2.32x10121(3,天然气产量与石油产量比 例平均为0.7: 1,成为仅次于石油和煤的第三大能源。据国际 能源组织预测(见图 1-1),到2000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将达到2
28、.5X1012m3, 2010年为3. 54. OXIO%3,届时将在世界一次能源中占第一位。.-【::丄-,.、【 Mml2000,EIA)(International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及消费预测(亿立方)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是极不均衡的(见表1-6,亚洲及中国周边国家集中了 世界75%的探明储量,其中俄国和中亚国家占43%左右,中东25%左右,其他 7% 这为中国利用国外天然气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资源环境。通过管道输气和通过船运液 化天然气引进天然气都有很大的前景。100001990Outlook1970 1980 1990 1996 1997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用
29、10195.2 15009.6 20673.6 23222.4 23222. 4 25488 31152 36532. 8 42763.2 47294. 41:海大学MBA学彳立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A;!迪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启迪II表1- 6: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情况序号 国家或地区 储量(万亿M3) 占全球百分比()1 俄罗斯 Russian Federation 48. 14 33. 02 伊朗Iran 23. 00 15.83 卡塔尔Qatar 8. 50 5.84 阿联酉 United Arabes 6.00 4
30、. 15 沙特 Saudi Arabia 5. 78 4.06 美国 United States 4.64 3.27 阿尔及利亚Algeria 4,53 3. 18 委瑞内拉Venezuela 4. 05 2.89 足曰利亚Nigeria 3.51 2.410 伊拉克Iraq 3. 12 2. 111 图库曼斯坦Turkmenistan 2.86 2.012 马来西亚Malaysia 2. 32 1.613 印尼 Indonesia 2.04 1.414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 1.87 1.315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1.84 1,316 加拿大Canada 1.81
31、1.217 Fl 麦 Denmark 1. 78 1.218 科威特Kuwait 1.47 1.019 中国China 1.36 0,920 墨西哥Mexico 1.02 0.6前20个国家Top 20 129. 45 88.8世界其余Rest of World 16. 03 11.2全世界总计World 145.48 100来源:关t !l能!SftS管Jf处(Energy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0网能塑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巾国石油企业发展的;5迪12世界对天然气需求增长率最快的地区是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到2010年,这一
32、 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是目前需求量的三倍,将超过西欧,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天 然气消费地区。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国家所需夭然气主要来自海湾地区。目前海湾地 区国家正在努力开发和生产天然气,预i丨在未来15年内,海湾国家在天然气方面 的投资将增加一倍。在发达国家,由于天然气工业及用量比较成熟,因此.预见增 长速度是2.2%,是石油预见增长速度的两倍。第四节 WTO后中国石油工业的挑战和机遇一、 中国石油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1. 面临全球化的严峻考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总网络化进程的加速,全球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进入 90年代,拉美、东欧、亚太和前苏联各国都对油气工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颁布 了一系列新的石油
33、法律和政策,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和对外合作,进行油气资源勘探 开发,这为中国走向国际油气资源市场提供了契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 的发展既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竞争的直接冲击,尤其是国际化程 度较高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压力更为严峻。中国石油企业必须要在企业资源管理方面下功夫,要统盘思考整个石油供应 链、产品幵发和后勤保障等关键业务环节的竞争力,从而优化资源的调配,实现整 个运营过程的成本节约。2. 面对国际石油公司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的巨大竞争压力为增强整体实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纷 纷调整战略,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联合和重组,形成
34、优势互补,强强联仓的 巨型石油公司,如埃克森、BP_阿莫科阿科、英荷壳牌、埃尔夫菲纳道达尔等四个超大规模石油石化公司。这种发展态势增强了这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实力,对 中国石油公司形成了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巾国石油企业发展的;5迪13石油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而且受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影 响非常大,国际石油巨头强强联合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r大经营规模以降低整体生 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跨国石油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只是一个区 域性的石油公司,尽管她具有区域上的优势,但区域性的公司抵抗国际政治和经济 波动的能力是远远不
35、如跨国石油公司的。3.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依然存在1998年由于世界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式动荡,国际油价暴跌,国际原油价格从 1996年的25美元/桶下跌到1998年底的10. 39美元/桶,为20年来的最低点; 1999年9月原油价格开始回升,年底至30多美元/桶,达到10年来的最髙点。国 内石油市场受到国际油价急剧涨落的巨大冲击。今后原油价格波动周期也nJ能拉 长,但不排除在短期内再发生油价的下跌和攀升。如何在低油价调节下生存和图发 展,这是中国石油公司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美国9.11事件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衰退,导致了对石油需求的减少。而美 国对恐怖分子的报复又影响了中东的石油供应,
36、投资者开始抢购石油做储备。中国 如何利用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节国内的石油生产量,从而做到中国整体能源成 本的下降,这是中国石油企业的另一个挑战。二、中国石油公司走向世界油气资源的机遇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均衡世界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3113亿吨,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328.3万亿立方 米。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北美和前苏联三个地区。其中,中东拥有世界油、气 资源的39. 6%和22.4%,北美 拥有17, 7%和18.6%,前苏联拥 有15. 1%和32.7%。截 止到1999年底,世界剩余石油BJ来储量为1386亿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 美三个地区占82. 2%. 1
37、999年底剩余石油可釆储量大于100亿吨的5个国家都在中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fe迪东、依次为沙特阿拉伯(356亿吨)、伊拉克(153亿吨)、科威特(128亿吨)、 阿联酋(126亿吨)和伊朗(122亿吨),占世界剩余石油可采储量的63.9%。占世界石油剩余可釆储量72%的中东和前苏联地区,1999年石油消费量仅占 世界同期石油消费总量的12%;而占世界石油消费量78%的北美、亜太和欧洲石油 剩余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12%。世界油气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的这种不均衡性有利 于我国走向世界油气资源市场。2. 未来15年世界石油供求关系有利于中国开拓国际市场近
38、几年世界石油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在1. 4%左右,1998年原油产量为35. 2亿 吨:石油消费增长为1.2%左右,1998年消费量为34亿吨,供略大于求。今后 几年或更长时期内,预计世界石油消费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加,石油产量将以 年均1.7%的速度增长,2015年左右预计达到年产45亿吨的高峄。2015年世界石 油供需大致保持平衡因此目前国际上资源实行开放政策,大多数国家制定优惠政 策吸引外资勘探开发石油资源,为中国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勘探幵发市场提供了良好 的机遇。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各类外交活动,与俄罗斯、中亚等一些富油 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伊朗、伊拉克以及非洲广大发展中
39、国家保持着长 期的友好往来。同时,同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在保持地区石油市场稳定 方面也与中国有共同的利益。这为中国参与分享世界油气资源的竞争提供了一个良 好稳定的国际环境综上所述,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远远不能满 足的。中国只有引进国外资本和国外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发掘更多的石油和天然 气储量,调整国内能源供应结构,同时,中国还必须到国际能源市场去寻找可靠 的、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者和供应者,中国国营石油 企业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中国能源供) 、 V瓶颈的方案。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巾国石
40、油企业发展的;5迪15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国营石油企並将面临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与跨国 石油公司的竞争和合作。知己知彼将有助于中国国营石油企业在较矩时期内成长为 有规模、有经骑石、有竞争力的石油企业跨国石油公司是国际石油天然气供应市场的主导者,也是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主 要勘探者和开发者。他们形成今天的规模,有其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坚持 长期町持续发展的战略。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H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启迪第二章 石油跨国企业壳牌公司第一节壳牌公司的历史回顾壳牌公司,发源于1907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贸显有限公司之 间结成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两家公司
41、同意合并所有权益但保留独立个体运作。 壳牌的标志是世界最著名的公司标志之一,无论在加油站、石油与化工产品的存放 地、道路两旁,还是在飞机场、公海上,壳牌标志都能清楚立辩,它代表着质量和 信誉,它代表当地的壳牌公司或者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所有的数百家经营公司。这个标志十分简单-一个艺术化的流光四射的贝壳,但是,它却代表了世 界最大的公众所有的能源实体,也是最复杂、又最灵活的商业组织之一。如今,壳牌公司已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壳牌公司的业务目标就是 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等多方面满足社会对能源和石油化工的需要。壳牌公 司有五大核心业务-勘探和生产、油品、化H、天然气与发电和可再生能源。
42、集团下属各公司都是独立运作,但它们使用同一个服务公司网络,并遒循相同的经 营宗旨。服务公司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意见和资源,而经营宗旨确保所有公司在经 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达都达到同样的高水平。每一个核心业务都由一个首席行政执行官全面负责。首席行政执行官向集团 葷事会汇报工作。集团査事会由两家上市母公司一-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及壳牌运 输贸品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组成-壳牌公司在中国发展业务,已超过一百多年。在十九世纪90年代初,壳牌运输 贸易公司的创始人马科。森默和森姆。森默兄弟便己开始把煤油输入中国,并在香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巾国石油企业发展的;5迪17港、上海、广州和厦
43、门建立油库。1894年,森默兄弟已用散装油轮运送煤油到上 海。同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幵始运送“CroTO “牌煤油到中国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原是竞争对手。1907年,两家公司 合作经营远东的业务,在伦敦成立亚细亚火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分别于1907年 及1908年在香港及上海成立办事处。1913年,两个办事处分别成立亚细亚火油 (华南)有限公司和亚细亚火油(华北)有限公司的总办事处。至二次大战前,壳牌公司在中国设立了超过50间附属公司,在约20个省份经营 1000个销售处。大战期间,所有设备给日军占据,并严5破坏,一切经营活动停顿。 战后,壳牌公司的重建工作迅速进行。当中华
44、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时,壳牌公 司已雇有员工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35名外籍员工和4名华籍经理。1950年后, 壳牌公司继续在中国发展,并成为当时唯一一间留在中国经营的西方油公司。壳牌公 司在上海的总办事处获准保留,直至1966年,该办事处才结束。1970、71年,壳牌公司获邀参加广州交易会。1980年,壳牌公司在北京建立 办事处,积极幵展化工产品贸易。1990年,壳牌公司先后与埃克森石油公司及菲利 普斯石油公司合作,开始在南中国海进行石油勘探T_作。此后,壳牌公司在中国更 加积极投资,R前,已在中国许多个省市发展广泛的业务。改革幵放以后,壳牌公司便开始在中国进行投资。从早期的几千万美
45、金项R到近 年来的几亿芙金项目,表2 -1消楚地说明了自1979年以來,壳牌公司对中国投资 的有关能源发展项目,如2000年在广东投资的石化项目,总投资达2.5亿美元, 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减少中国每年从国外进U的化工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壳牌公 司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巾国石油企业发展的;5迪18合计:壳牌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千万美元时间 地点 项目 投资额1980 广东 液化气 11983 南海 海上油气开发 51985 勒海 海上油气开发 71992 浙江 润滑油、沥青 51995 天津 润滑油 51996 天津 航空煤油 51997 北京 加油站 21998 武汉 加油站 21999 天津 加油站 32000 勸海 海上油气开发 102000 西北 天然气 202000 广东 大石化 2502001 湖南 煤气化 302001 南京 加油站 452001 新疆 天然气 1002002 西气东输 150表2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论文 _壳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巾国石油企业发展的;5迪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