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阳春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阳春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以下属于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差异的是()多项选择题A、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加灵活B、新手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清晰C、专家型教师更擅长调动学生的注意力D、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E、专家型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更关注对细节的评价 2: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含义是由()决定的。单项选择题A、社会舆论B、教师的工作对象C、传统习俗D、法律法规 3:通过
2、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塑造法B、自我控制法C、强化法D、示范法 4: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45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单项选择题A、勤奋感B、自主感C、主动感D、亲密感 5:自下而上的迁移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水平迁移 6: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不同层次的活动组成()多项选择题A、 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B、 个体的心理活动C、 社会实践活动D、 思维活动E、 7: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单项选择题A、十五大B、十四
3、大C、十三大D、十二大 8: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单项选择题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9: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成绩D、升学率 1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1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计划策略C、复述策略D、调节策略 12:塔西纳里估计,至少在10年以内纳米技术还不会应用到计算机处理器和微型机械等产品上
4、,但在新材料领域却是大有可为。人们可以改变塑料、石油、纺织物的原子和分子的排列,使它们具备透气、耐热、高强度和良好的弹性等特征。塔西纳里预计,他们研究、设计的具有化学防护功能的战斗服有望在两年内面世。10年以内纳米技术在哪些领域里大有可为?()单项选择题A、所有领域B、塑料、石油、纺织物等新材料C、计算机、化工、军工D、微型机械 13: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识记B、多种感官参与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画线 14: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B、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C、能力素质的现代化D、学校制度的现代化 15:启发式教学最早
5、可见于()。单项选择题A、孔子B、柏拉图C、杜威D、卢梭 16: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阶段性C、页序性D、不平衡性 17: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动作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言语直观 1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单项选择题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C、自我归因D、期待 19: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 20: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
6、理论。 ()判断题对错 2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 22: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 23:根据学习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单项选择题A、 蜘蛛结网B、 儿童模仿电影动作C、 吃了酸的流唾液D、 望梅止渴 24:对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判断题对错 25: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单项选择题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 26:性别一
7、致性是儿童懂的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性别概念自皇发震出现在()单项选择题A、23岁B、45岁C、67岁D、89岁 27: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判断题对错 28:讲授法就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单项选择题A、对B、错 29:35岁儿童的言语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3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31: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多项选择题A、一种有意义的学习B、
8、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熟悉实现的 32: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E、成熟决定了受教育的内容 33: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判断题对错 34: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是指()。多项选择题A、观察B、考查C、调查D、考试E、测验 35: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单项选择题A、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B、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C、侵犯了学生
9、的受教育权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36: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多项选择题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D、经济发展水平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7: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38: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实习法C、讨论法D、讲授法 39: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成年期C、儿童期D、青春期
10、 40:技能是一种本能行为。 ()判断题对错 41:“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即()。单项选择题A、教学科目B、经验C、社会改造D、预期的学习效果 42:下列诗句不是出自唐朝诗人的是()。单项选择题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3: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和学习技能的组合。()判断题对错 44: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价B、
11、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45: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多项选择题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 46: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提高学生感觉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审美观 47: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单项选择题A、个体知识经验B、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C、个体需要兴趣D、情绪状态 48: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49: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个特殊座位
12、,离其他同学有几排位置距离,凡是班上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听课。这一做法()。单项选择题A、错误,是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B、正确,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C、正确,是既保证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D、错误,是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的错误做法 50:根据材料回答TSE题: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做正面回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TS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改的哪些
13、理念?()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探究性学习B、建构学习知识的过程C、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D、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51: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52: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多项选择题A、层级负责B、地方负责C、分级管理D、一统制 53: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判断题对错 54: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单项选择题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 55: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
14、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其形成条件和前进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奋斗目标 56: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自我逐步发展的过程,萁主要特征包()多项选择题A、主体自主性B、示范性C、终身性D、高效性E、阶段性 57: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多项选择题A、教育治疗B、家庭治疗C、心理治疗D、社会治疗 58:我国以“双基”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体系形成于()。单项选择题A、50年代初期B、80年代初期C、90年代初期D、90年代末期 5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
15、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单项选择题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C、生活能力差的D、不遵守纪律的 60: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单项选择题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查看答案 1:答案A,C,D 解析 2:答案B 解析 略 3:答案D 解析 示范法是指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 4:答案C 解析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在4-5岁阶段为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答案B 解析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
16、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答案A,B,C 解析 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7:答案B 解析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答案D 解析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9:答案B 解析 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
17、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10:答案B 解析 课堂管理能够促进教学和评价的进行,同时,通过维持纪律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11:答案A 解析 学习的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12: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依据题干的第一句前面的分旬可以排除C、D两项,而A项说法太过绝对,所以选B。 13:答案C 解析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14:答案A,B,C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在论语中早于西方苏格拉底形成了启发式教学。 16:答案D 解析 关键期
18、实际反映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7:答案C 解析 定义: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通过“实际事物”一词即可判断出答案。(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B 解析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9:答案A 解析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针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的主张,强调实用主义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20:答案正确 解析 经典条件作用论揭示了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所以它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21:答案A 解析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故选A。 22:答案
19、C 解析 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2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第三章学习定义,学习指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过程。所以属于学习现象只有儿童模仿电影动作。 24:答案错误 解析 分散记忆可以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影响,所以效果好。 25:答案A 解析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是知识”的表现,强调知识中心。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8:答案B 解析 任何教学方法用不好就可
20、能成为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用得好就能成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区别不是某种具体方法,而是它们的指导思想。 29:答案C 解析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 30:答案C 解析 定势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前者有助于认知思维活动的迅速、敏捷而有效地进行,后者则相反,它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旧框框,或使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甚至造成认知的歪曲反映。 31:答案A,C,D 解析 32:答案A,B,C,D 解析 成熟是心理与生理机能与能力达到的
21、比较完备的阶段,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和限制。 33:答案错误 解析 34:答案B,D 解析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有考查、考试两种。 35:答案D 解析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材料中,张榜公布学生的成绩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36:答案A,B,C,E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它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资料来源教学方法导论)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去判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9
22、:答案D 解析 40:答案错误 解析 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来的。 41:答案B 解析 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经验是学生在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这种课程定义的核心,是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题干描述的正是“课程即经验”这一定义的观点。 42:答案A 解析 A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BCD三项的作者分别是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均是唐代诗人。故选A。 4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4:答案D 解析 相对性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
23、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45:答案A,D,E 解析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相当成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48:答案C 解析 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49:答案D 解析 教师设置特殊座位是对学生人格尊严权的侵犯。故选D。 50:答案A,B,C,D 解析 51:答案A 解析 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52:
24、答案B,C 解析 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5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4:答案A 解析 德育存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巾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55:答案D 解析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 56:答案A,C,E 解析 57:答案A,B,D 解析 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58:答案A 解析 59: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60:答案C 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他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