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阳信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阳信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单项选择题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教育部 2:使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自立自信有探索精神并且心满意足的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民主型的教养方式B、专断型的教养方式C、权威型的教养方式D、放任型的教养方式 3: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个性B、好奇C、创新D、努力 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
2、识。判断题对错 5:以下哪一项不是选答型试题的优点?()单项选择题A、题目容量多B、知识点覆盖面广C、评分标准固定D、有利于学生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 6: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判断题对错 7: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解决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接受学习 8:在Excel中,如果没有预先设定整个I=作表的对齐方式,则字符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自动以()方式存放。单项选择题A、左对齐,右对齐B、右对齐,左对齐C、中间对齐,右对齐D、视具体情况而定
3、9: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 10: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单项选择题A、选拔性、淘汰性B、目标性、水平性C、参照性、差异性D、常模性、个别性 11:课文掌声写的是残疾小女孩小英获得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从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孙老师在学生朗读体悟后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对学生的说法,孙老师并没有给固定的答案。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与孙老师的初衷不一致的是()。单项选择题A、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淡化B、自主学习中学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识C、自主学习要避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D、自
4、主学习要求学生会分析、综合和评价 12:课后作业必须和课堂教学一起进行设计。 ()判断题对错 13:我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单项选择题A、事务员B、工作人员C、公务员D、专业人员 14: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单项选择题A、决定性因素B、辅助因素C、影响因素D、引导性因素 15: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基础型课程B、知识课程C、经验课程D、拓展型课程E、研究型课程 1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单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5、17: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存在差异。()判断题对错 18:“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描写哪一位诗人的写诗风格?()。单项选择题A、杜甫B、李白C、王维D、白居易 19: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单项选择题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 20: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单项选择题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 21:阅读技能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A、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 22:反
6、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23:多元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都应是多元化的。()判断题对错 24: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均衡性 25: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多项选择题A、政治性B、可行性C、原则性D、权威性E、战略性 26: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时计戈的差异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更简洁B、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更灵活C、专家教师注重以
7、学生为中心来制订课时计划D、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预见性E、专家教师注重细节 27: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单项选择题A、3岁B、5岁C、7岁D、9岁 28: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单项选择题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29: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培尔 30: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亚里士多德
8、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 3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 32: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工程设计,都是想象()。单项选择题A、预见功能的体现B、补充功能的体现C、代替功能的体现D、发展功能的体现 33: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单项选择题A、诱导运动B、动景运动C、运动后效D、自主运动 34:学记中“不陵节而施”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35: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调查法C、会谈法D、自述法 36:板书从书写
9、时机的角度分有()。多项选择题A、超前板书B、文字板书C、并进板书D、图表板书E、滞后板书 37:以下诗句没有体现中秋节的意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8: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9: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单项选择题A、感知、记忆和思维B、情绪、思维和意志C、动机、需要和兴趣D、能力、气质和性格 40:甲是乙
10、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单项选择题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B、丙既非甲的充分条件,义非甲的必要条件C、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D、丙是甲的充分必要条件 41: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利己主义定向 42:物理课上,老师制作了f1ash 来展示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所受到的力。这种教学方式是运用感知觉规律的()。单项选择题A、差异律B、活动律C、组合律D、强度律 43:教
11、师角色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B、家长意见C、社会舆论D、领导批评 44: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的是测验的效度。()判断题对错 4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原则C、导向性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46: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这就是()单项选择题A、举例B、变式C、比较D、归纳 47: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的定义B、产品的使用说明C、汽车驾驶方法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4
12、8: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49: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判断题对错 50: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单项选择题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51:“山笑水笑人欢笑”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单项选择题A、应激B、心境C、激情D、高兴 52:有A、B、C、D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已知:A+B=C+D;A+DB+C;A+CBACB、BCDAC、DBCA
13、D、BADC 53:集中复习的效果一般优于分散复习。()判断题对错 54: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55: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 56:()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单项选择题A、教学B、教育C、自学D、智育 57: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单项选择题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 58: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
14、间的共同原理,这稗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新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59: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0: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有()。多项选择题A、热爱教育。热爱学校B、尽职尽责,教书育人C、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D、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E、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
15、规范性文件。 2:答案C 解析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自立自信,有探索精神并心满意足;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个性意识,善于与人交往和取悦他人。故,本题选择C选项。 3:答案B 解析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7:答案A 解析 选A,接受学习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不能称之为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 8:答案A 解析 在Excel中,如果没有预先设定整个I=作表的对齐方式,则字符型数据和数位型数据自动分别以左对齐和右对齐方式显示。 9:答案B 解析 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10:答案A 解析 1
16、1:答案A 解析 自主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是主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的角色没有淡化。 12:答案错误 解析 课后活动方案应当服务于课堂教学。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D,E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1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8: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这是杜甫怀念李白的诗,诗句的含义赞美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
17、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答案C 解析 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22:答案C 解析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A,B,C,D 解析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5:答案B,D 解析 26:答案A,B,C,D 解析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18、。 27:答案C 解析 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 28:答案C 解析 略。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题于中的著名言论便是例证。故选B。 31:答案A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动景运动是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电视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34:答案B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
19、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35: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6:答案A,C,E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A项是九九重阳节的典故。故选A。 38:答案C 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 39:答案A 解析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0:答案A 解析 由“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可知:甲、乙;由“丙是乙的充分条件”可知:丙、乙;组成连锁推理可得:丙、乙、甲;但由甲不能推出丙,故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故选A。
20、41:答案D 解析 柯尔伯格的6个阶段归属3种水平。前习俗:服从与惩罚定向;利己主义定向。习俗:人际和谐与一致(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法律与秩序定向)。后习俗:社会契约定向;普遍伦理原则(原则与良心定向)。 42:答案B 解析 感知觉规律的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43:答案A 解析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角色转变也要以学生为中心。 44:答案正确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的含义是“老师善于一步步地诱导,用丰富的文献教
21、我博学,又用一定的礼仪来约束我的行动,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体现的是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A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48:答案B 解析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主要突出与黑板颜色的差异,方便学生识别,因此
22、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差异律。 49:答案正确 解析 (1)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2)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50: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能够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从而解决了建立在超低速运动基础上的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一系列问题。 51:答案B 解析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山笑
23、水笑人欢笑”说明人处于一种愉快、喜悦的心境。故选B。 52:答案A 解析 由A+B=C+D和A+DB+C可知DB,AC,因为A+CBAC。故答案选A。 53: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4:答案A 解析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55:答案A 解析 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56:答案A 解析 57:答案C 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A,D,E 解析 教育活动中三结合中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60:答案A,B,C,D,E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