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907132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Y 1106659单位代码: 10364 学 号:SQ402Q2Q50Q5在微农让大f学位论文企业信息化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分析硏究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Culture Based on Building Successful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研究生 指导教师 合作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答辩委员会主席:2007年6月19曰公类号: 密级:F270沈春雷方一平教授管理学硕士专 名 称研 究 方 向所 在 学 院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学院AbstractThe 21* century is an age of information

2、 economy, so any company which will want to obtain more strong competitive power has to realize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At present, many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are spending much money in building information system, but the effect is not good. Even more, it doesnt help building corporate compet

3、itive power, but brings heavy load for these companies. Why do these companies fail? An important reason of it is that many companies lack or ignore the building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is in line with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In order to find an available solution to build corporate informa

4、tization successfully, I work hard at the way to build a new corporate culture which is vital to th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So, in this paper it is ray aim that finding the way to build successfully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5、 informatiz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Like corporate culture,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is also a sub-system of the system of corporate. Although they both are sub-systems, they connect each other. With the study of real corporate cases and the analyses by contrasting the factors affect corporate in

6、formatization with the factors affect corporate culture, I diaw some conclus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And I find some ways to built corporate culture in line with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building. The following analyses of two corporate case

7、s on building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confirm them. They are:Regarding its building as a strategy Enhancing entrepreneurs quality 3. Cultivating team work Advocating people oriented Advancing with timeOf course, we cant finish building our corporate culture over a night.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8、keeps continuous change, so corporate culture should do accordingly, too.Key words: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corporate culture, core competitiveness独仓Ij 丨生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鬼。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f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 hi过的研究成果,也小包含为获得安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I 正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W

9、献均已在 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时 t。 7年石月円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木人完全了解安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査阅和借阅,可以采ffl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亍_段保存、 汇编 学位 论 文。 同意安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卜.发表、 传播f 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吋间: 。 7 年 6 i-J 1-时 IliJ: 年,MS研究生签名研究生签名:第一导师签名:3 f绪论1.1研究意义和目的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网络经济时代。当前国内许多企

10、业 J下在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期在 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提 升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这几年来,随着外资市场准入限制的逐 步取消,国内企业越来越面临着国外企业的直接竞争,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不但在产 品、技术、资金等硬件方面不如国外先进企业,而且在管理、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存在 更大的差距。在此大背景下,我国众多企业自觉选择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期提 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却非一帆风顺。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以失败 而告终,并且还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企业只是凤毛麟角。 联想首席执行官(CEO)柳传志曾说过:“企业

11、不上ERP就是等死,上ERP就是找 死”。由此可见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困境。为什么我国企业建设信息化就这么艰难 呢?原因有很多。成功建设企业信息化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 理层的支持、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成功的项目管理、技术、企业文化与新系统保持一 致、外部支持等六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而其中企业文化与新系统保持一致,在成功建设企业信息化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 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于2005年对近200家零售企业 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分析上述关键因素在中国企业ERP 实施中的作用。被调查者对

12、导致ERP成功的诸因素做重要性优先排序,结果是,成 功和失败的企业都认为成败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取决于同时发生作用的一组因素。在 成功案例中,8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前4个因素管理和领导、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项目管理、企业文化与新系统保持一致的结合是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所以研 究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现实意义。近年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人们对企业文化怎样影响管理实践己经 讨论很多,而从相反的角度讨论则较少,尤其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如 何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得不多。因此,本研究论文的选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1.2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

13、1.2.1信息化发展概述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营、管 理、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如管理信息系统(MIS),专家系 统(ES),决策支持 系统(D SS),计算机辅助设计(C AD),办公自动化(O A)等),形成了一批分立的、 单项应用系统。这个时期,技术和应用这两个关键要素的发展非常迅速,奠定了企业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应用深度还有限,应用的范围 也是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这个时期的应用更多地只能被称为计算机化,也就是用计 算机代好人工处理数据等工作,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化。即使到了后期,所形 成的系统也多是孤立的处

14、理系统,基本不存在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使用。从 技术角度看,当时实现这一点还比较困难,这个阶段可说是企业信息化的孤岛应用阶 段。20世纪70年代是企业信息化的集成阶段。企业大国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 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概念。CIMS以人为中心,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 导,以网络为传媒,以集成为核心,以流程重组为主线,实现企业物流和作业流的有 机集成。在溶入90年代提出的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产品数据库管理的 概念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日趋完善,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企业信息化的主要运行 模式之一,在发达国家大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本身的变化

15、对于企业信息化来说已经不是特别重要, 企业信息化的瓶颈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上。由迈克哈 默(M . Hammer)博士与詹姆斯钱皮(J . Champy)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 革命的宣自书最终构架了企业再造理论。企业信息化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至90 年代初期关注的焦点是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如MRP 系统。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R趋激烈,企业变革加剧和以客户为中心思想的突出, 迫使企业更关注于企业外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这就是自90年代円趋成熟的 供应链管理(SCM) 和客户关系管理 (CRM)的思想、方法、技术和软件产生和发 展的动因,其作用是重视企业外

16、部资源的优化利用,整合供应链和客户供需,以缩短 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周期,降低各环节成本、增加赢利。90年代以来,企业还注意把生产制造和供销活动直接联系起来,也就是把企业 内部业务流程和企业外部业务流程相集成,如ERP系统,电子商务等。1.2.2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动态1.2.2.1国外研究动态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欧洲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 种情形下,人们注意到R芙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 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

17、 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R本的 挑战,理查德帕斯卡和托尼阿泰思在日本的管理艺术、特雷斯她尔和义兰肯 尼迪的企业文化和彼得斯与惠特曼的寻求优势一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四 部专j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观点是:“强有力 的文化企业取得成功的新金科玉律“。111从国外企业文化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走的是一条理论 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80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 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

18、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九十年代以來,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 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代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 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出现了四个走向-1. 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如1990年本杰明斯耐得的组织气氛与文化提出 了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 和组织效益的关系的模型;1997年爱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与领导增加了在组 织发展各个阶段如何培育、塑造组织文化,组织主要领导如何应用文化规则领导组织 达成组织目标,完成

19、组织使命等,还研究了组织中的亚文化;1999年特雷斯迪尔 和义兰肯尼迪的西方企业文化则探寻了企业领导在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工 人作为人的需求之间维持平衡的途径等);2.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如约翰科特和詹母斯“赫斯克特的企 业文化与经营业绩,1992; R.K. Divedi的组织文化与经营业绩 ,1995; Daniel R. Denison的 企业文化与组织效益,1997):3. 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如 1991 年 Daniel R. Denison and Gretchen M. Spreitzer 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发展:竞争价值的方法; Rayaraond F. Zam

20、muto和Jack Y. Krakower的“组织文化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Robert E. Quinn和Gretchen M. Spreitzer的“竞争价值文化量表的心理测验和关于组织文化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以及1997年Pierre DuBois 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将成为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 企业信息化也就是逐步以信息为战略资源的过程。在传统的三大资源土地、资本、 劳动力的基础上,信息将成为企业的第四大战略资源,并且作为生产要素其重要程度 将F1益增大。由此引致企 业的生 产函数、成本函数和投入产出函数都将改 变。信息资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若按信息源所处的地位可分为

21、内部信息资 源和外部信息资源。内部信息资源是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各个环节中积累的信息, 包括生产计划信息、财务信息、产品设计信息、库存信息、人员信息等等。外部信息 资源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企业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包括政治信息、经济信息、 市场信息、竞争者的有关信息等等。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存量是巨大而复杂的, 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系统性和实时性的根本特征。因此,企业要为己所用,获取有 效的信息,就需要对之加以幵发和利用。只有掌握完整、及时、正确的有效信息.企 此在市场中I 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这早.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概念的信息在含义上与以往的含义己发生了很大的不 同。在信息论中,信息

22、是指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如不提供信息,不确 定性就大。近年来,学术界则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或关于事物运动的 知识”=“。实际上,信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新的含义。现代 意义上的“信息”概念,已经与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管理、 信息论等含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原始的资料进行规范地数字 化。可见,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是数字化的信息,是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和丰富性的信 息,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由于缺乏现代的信息设备,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未能 实现信息的

23、数字化,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2. 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为基础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同信息有关的技术的统称。具体 是指有关信息的产生、检测、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通信等技术(提取、 传递、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存储、分析、控制)”。 【 “】信息设备主要有PC机、硬盘、 显示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其中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信息化必然要包含现代 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否则企业信息化将无从谈起,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必须包含现 代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作为物质基础。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采用的信息

24、技术是多种多样 的,例如工程设计领域可应用以CAD、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管理领域内 应用网络电脑(NC),计算机数控(CNC);在流通领域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在企业内部建立Intranet;在企业外部使用工Internet以及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等。 这壁都需要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应用,因此企业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3. 最大限度地开发、使用有效信息以改造企处经营、生产、管理方式对有效信息利用得广度和深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其量上 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所谓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是指在当今的科学技术和基础 设施下,企业结合自身的条件最大可能

25、地幵发和使用有效信息。而通过现代的信息技 术最大限度地使用有效信息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式。4.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以推进 企业的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共同具有市场竞争、需求拉动的外在压力和追求卓越、 利润驱动的内在动力,才会有使用先进技术的迫切要求。尽管企业信息化需要在信息 技术方面投入巨资,还必须忍受组织结构转变的阵痛,而且可能存在着失败的风险, 但是一M 成功就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 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信息化的根本 动力是生 产力的蓬勃发展,实行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在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乌家培副会长曾指出:“在今后较

26、长的历史时期内,企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企业 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生产、 经营和管理各环节上信息技术的装备和使用大大提高,这直接决定着社会现代化水 平,因此可以说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企业现代化也是企业信息化的目 标之一。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和组织结构等具有很强的渗透力,通过“形成差异产 品和服务、改变竞争方式、扩大竞争领域、二元交易成本、产品与技术创新、虚拟竞 争与企业敏感性、人力资源和企业素质”七种途径可以大大提髙企业竞争力。特别是 对于中小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促进销 售、改善内部管理,从而可

27、以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5. 以调动人力资源信息潜能为关键从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来看,对人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学家和管理 学家的眼中,人先后被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在信息 化企业中人将成为信息人信息人就是能够使用和维护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 做出科学的判断,并实施创造性幵发利用使信息增值的劳动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 首席信息官(CIO)必须重视幵发利用这种信息人力资源,幵发人力资源信息潜能。 因为一方面信息人力资源是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无论企业拥有多少存放地,其储存 的都是停滞的和凝固的信息资源,要想JT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必须依靠信息人力资 源来激活。

28、在信息化企业中,尽管员工人数总量相对减少,但其创造的价值总量却会 数十倍、数万倍地增加。另一方面,再先进电脑软件也只能对现有信息按照一定的程 序进行加工、处理,然而IE确的判断和科学的 结论,只能靠人的抉 择,靠人力信息潜 能的发挥。企业信息化在要求企业员工成为具有多种技能的高素质的人XI的同时,柔性化的 先进信息技术也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在信息化企业中, 员工的个性和I能将得到最充分的施展,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6.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企业内部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最初可能仅仅是应用计算机来单项提 高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是在管理、设计、制造

29、等分系统上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充 分做好组织和技术的准备之后,再采用CIMSiMRPII实现企业信息化。此外,企业信 息化的进程还依赖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健全的外部网,只能利用一半信息 资源内部信息资源,其信息化程度也大打折扣。因此,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公共信 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逐步引用信息技术,并相应调整组织结构的过程。可见,企业信息化的范围是很大的,而且各企业经营特点不同,实施的侧重点也 会不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全面实施,每一个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 需求来规划企业信息化进程,并在总体规划下分步实施。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对企业信息化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技

30、术和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模式也在发展 变化,由此决定了企业信息化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 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不断的发展才是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2.1.3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企业信息化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企业工作流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档 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其次是企业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就制造行业而言的计算 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以及后来的产品数据管理等。第三是企业商务流程的信息化, 即交揚业务的信息化,包括销售、采购、库存调研等的业务流程。目时市场上流行的 供应链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应用都是为此提出的解决方案。第四 是企业运作管理的

31、信息化,使整个企业都成为一个完整、流畅的管理控制系统.ERP 系统软件就是构建这一系统的基础企业信息化从应用角度讲又可分为三个领域:一是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 化。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设计、生产控制、监测、处理等坏,采用电子信 息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信息不断地收集、整理、传输、存储和应用,使生产过 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都 M此范畴。二是企业管理决策的网 络化、智能化。企业采用电子信息技 术,将物资、 财务、计划、销售、库存等管理信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处理,使企业管理科学化和 最佳化,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

32、统((M)、决策支持系统(DSS)、专 家系统(ES)、制造资源计划(MRP)、柔性制造系统(R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等,都属此范围。三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网络化。指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 (MIS)、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商业增值网(VAN ),以及企 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因特网(Internet)等,使企业.的商业 运作实现交易无纸化、直接化。 2.1.4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企业信息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宏观上看:(1)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从产业结构的升级來看,

33、工业化是一个由农业占主导的经济类型向工业占主导的 经济类型的演化过程。而信息化是一个由传统产业占主导的经济类型向信息产业占主 导的经济类型的演化过程。产业信息化是指在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生产、 经营管理、绩效考核等,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产业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将产生两 个结果。第一,可以使传统产业本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第二,由于对 信息产品(硬件、软件以及信息服务)有巨大需求,因此,进一步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 展,从而有利于信息产业化。-12-(2)企业信息化加速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效率,提高了市场观念,加快了 企业向市场经营理念的转变

34、。因此说,企处信息化加快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2.从微观上看:1. 企业信息化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加速了企业组织变革。企业信息化通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升了企业 的竞争能力。因为在互联网产生以前,跨国公司为了进入国外市场,都投入了巨大的 人力、物力、财力,这是中小企业无力承担的。而通过信息化,提高了if理效率和信 息采集反馈的速度,通过互联网,不出国门,就可以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说,企业信 息化降低了竞争壁金,使得中小企业同大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从而提升了 企业的竞争能力。另外,企业信息化由于加强了企业信息采集的能力,加快了信息传 递的速度,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

35、率,这样就必然要求对企业原先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因此也必须对企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进行变革。2.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管理高效化的途径。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大,经营不善,并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这有历史原因, 但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国家经贸委的一项对企业亏损原因调查表明: 因宏观因素及政策性因素造成亏损的比重占9.2%,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 亏损却占到81.71%管理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由各个管理层和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 矩阵链,就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而言只是发挥着信息的收集、挑选和转发的“中转站” 作用,这就是管理组织中存在着大量“岗位”的原因。如果这些工作由正

36、规的信息系 统来承担,反而会更快、更准、更全面。缩短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简化人 为的协调,即可提高效率。据日本调査数据显示,管理工作中有44%属于常规工作, 许多均有规律性,完全可以由机器代替人工。另外56%的思考工作中,还有一半左右 为规律性工作,也可由机器所完成。这些规律性的工作完全可以由信息系统进行程序 化处理,以便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无法程序化的决策上。一些研究人员认为, 企业中可程序化的大部分数据和信息是可以用现代化计算机和数据终端设备进行集 中处理,从而促进重要决策的集中化,提高决策速度和质量。随着信息处理条件的改 善,决策者Bj 以 亲自对其决策加以控制;减少中层管理

37、人员的监 督作用,促进以监督 为主要职能的管理层次和部门实现精简。信息化将使企业管理组织体现出既高度集中 又机动灵活的柔性特征。3. 企业信息化有助于企业创新。-13-企业创新包括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 泉,企业创新离不幵信息技术。首先,技术创新。现在越来越多的研发和生产自动化 需要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和控制,即用信息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企业首先要以信 息技术加快技术创新,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新是灵魂,企业没有自主创 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就等于没有心脏。其次,管理创新。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 创新的有力工具就是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信息

38、化不单是在生产控制和产 品设计过程中,它还体现在内部管理机制和市场运营的整合上。关国一些国际领先的 跨国公司像通用电1公司(GE)、通用汽车公司(GM),幵始对互联网并不敏感,可是 他们一应用互联网,无论采购成本,还是营销成本,都可以降低20% 40%。市 场就是靠成本竞争,网络技术大大推动了管理创新,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 率和效益1。最后,制度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方针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 企分幵、管理科学”。产权清晰是要能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这要求资产账目清 楚,否则,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无法核箅。权责明确,不管是研发,还是制造或者 经营,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将权利责

39、任明确。政企分开,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 市场运营之间的信息传导与交互,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管理科学,就是利用信息 技术提供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手段。2.1.5企业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的挑战信息化为企业带来迅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所处的生存 环境。信息的共享降低了企业寻求外部信息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私有信息被泄 露的风险,使企业的学习速度更快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技术趋同而导致的质量趋同的 风险,在方便企业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使得异质价值观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机可以 说,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就为企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而iF是这些问 题推动了企业管理在绪多方面的变革。具体

40、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信息化迫使管理思想必须进行相应深入的变革。任何一项技术,无论多么 先进,如果没有人的介入,就不会产生社会成果,也不会具有任何价值与意义。生产 力的飞速发展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使人从异化的社会里进一步解放出来。丰富的物质 文化使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足以使人类给予自身越 來越多、越来越深刻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就是对人性的假设。这 种基本假设的改变推动了人员激励、组织结构设计、人员沟通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 同时,企业也幵始关注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首先,消费者满意已成为企业衡量各项 事物是否成功的最终指标:其次,企业也更加看重与合作者的

41、关系,强调在互利中求 发展;再次,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价值,积极培训员工并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同 时,企业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强调企业与周边环境 -14-的协调发展,提倡环保理念;此外,企业在管理的思维方式上更加重视各相关因子的 协同作用,系统的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第二,信息化要求企业管理的手段更加多样。举例来说,利用信息技术,运用投 入产出法、德尔菲预测法、回归分析方法等预测与决策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 效率更高,而敏捷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 制造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将企业常规的事务的各项信息实施标准化,使企业的F1常问题 处理

42、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全员设备管理、动态规划、设备更新选 择、故障分析法等方法的应用也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商 沃尔玛之所以具有超凡的业绩,主要在于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在从事由数据变 信息、由信息变知识的挖掘工作通过全球、全集团、全防卫、全过程、全天候的自 动数据采集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假设和推断来确定定货的方式,从数据的不断积 累过程中,以小时为单位的动态决策模型,导出数彳乙个品种的最佳定货量,最佳商品 组合、分配、降价以及商品陈列等。沃尔玛与生产商、供应商建立了实吋链接的信息 共享系统,赢得了比竞争对手低7% ,物流费用低30% ,存货期仅为六小时的优

43、异成 绩。第三,信息化对企业所处的竞争态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间的竞争规则有“大 鱼吃小鱼”转变为“快鱼吃慢鱼”。信息化条件下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使创新成为企业的主旋律。有关资料表明,近30年来,全世界所创造的知识相当于 人类在此之前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知识的总和。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自20世纪60 年代以来一直遵循摩尔(MOOR)定律,约i8个月计算机的新性能就会提高一倍,而 价格却会降低一倍。技术普及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以美国为例,收音机普及到5000 万用了 38年,电视机用了 13年,微机用了 16年,而因特网仅仅用了 4年。此外,由于信息的共享,同行业的企业的技术水平很容揚

44、趋同,企业竞争的加剧, 不仅体现在了技术上,还体现在了服务上。企业的营销也不能仅仅局限_f产品的销售 阶段,而是要从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出发,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贯 彻个性化的思想。第四,信息化改变丁企业的营销环境。信息技术条件帮助现代企业突ii时空界限 进行营销。因特网降低了企业搜集信息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效率。网络使企业 在不同时空下的不同部门在交流时更加方便:电子数据的交换使厂商、客户、金融部 门之阐的业务往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定货系统使企业方便地获得定货信 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企业主管及营销部门可以随时查知关于各地时市场、各个 客户以及各类产品的销售、存货、

45、回款等情况,及时对企业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同时, 还要适时的实施整和营销策略。此外,在信息技术等科技力量的支持下,经济的迅猛 -15-发展也使市场态势由卖方转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多样化,消费者在交易中 的主导地位使企业必须想方设法满足甚至引导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而信息技术尤其是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各企业在如何分析现有市场的走势方面既面临着共同的资源又有 着可能迥异的选择。第五,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组织的决策手段和模式。首先,企业信息化使企业高层 领导和基层员工的直接交流更为便利,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基层人 员,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对非战略性问题即时决策,而不需要向上层管理者请

46、示:其次,信息编码技术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许多以前被认为是非程序化的问题程 序化,加之决策支持工具的运用,这都增强了基层员工的综合分析能力,大大改善了 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也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瓶颈以及工作状态等因素导致的管 理失效以及决策执行不力等弊端。第六,信息化使企业处于更加复杂的决策环境。所谓复杂系统是指系统中包含诸 多子系统,且这些子系统之间又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存在相关关系。信息化使企业 内部与外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外部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形式更加复杂, 企业对各相关因子之间的反应也更加敏感。此外,信息本身的多义性也是造成企业决 策坏境复杂化的重要原因。不同的环节不同的

47、部门即使是对同一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 解:生产与后勤部门可能认为货物发出即告结束,销售部门可能认为收到定货单即为 结束,而财务部门可能认为收到货款即告结束,虽然信息可以通过标准化来进行定义, 但个性化的信息很可能在标准化后丢失其有效性。不但如此,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也使 大量的垃圾信息充斥进来,信息的真伪难以辨认,即使是真实有效的信息,但它又在 多人程度i:呈现了市场趋势、它的有效期到底有多 长、它的实际 背景又;样都具有不 确定性。这些无疑都增加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决策的风险成本。综t所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企业文化的建构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的内容, 像客户导向文化、人本文化、合作共享文化、沟通文

48、化、授权文化等。以下,本文将 就如何在这样的复杂系统下重构企业文化逐步进行尝试性的探讨。2. 2企业文化基本理论2.2.1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 据统计共有180多种,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学者都有自己的定义。I“ 7这些 不同的定义说明每个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见解。一些主要的观点如下- 特雷斯 E 迪尔和阿伦 A 肯尼迪合著的企 业文化一书没有明确地给企业 文化下定义,但从全书的内容不难看出作者们的理解: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 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

49、企业坏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惟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理解企业文 化的重要性,就是重视“运用价值观形成、塑造英雄人物、明确规定习俗和仪式并了 解文化网络来培养其职工行为的一致性”。Z 理 论一书的作者威廉大内,是 较为明确、集中而完整地 给出企业文化概 念的第一人。他说:“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 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 观。经理们从雇员们的事例中提炼出这种模式,并把它传达给后代的工人。”小罗伯特 H 沃特曼(Robert H. Waterman)和托马斯 丁 彼得斯(Thomas J, Peters)说 企业文化是 “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传统、习惯和作用。“ 【 :“J著名企业文化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埃德加H 沙因 (Edgar H. Schein)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加以讨论,如下图图埃德加 H 沙因的企业文化三个层次说提出“文化的精髓就是这些共同习得的价值观、理念和假设,他们随着组织获得 成功.而变成共享的和理所当然的。谨记文化产生于共同学习的过程这-点是非常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