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企業策略聯盟管理、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唐 順 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tangsmmis4k.mis.yuntech.edu.tw 唐 瑞 瀅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 tang.ryn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討環境不確定情況下企業參與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與績效關係之分析。採用實證研究方法,以台灣地區前1000大製造業和前500大服務業作為研究母群體,以等距隨機抽樣方法,以”3”作為抽樣差距,抽完重新循環,抽取800家製造業和400家服務業,合計1200家作為研究對象,以郵寄問卷調查收集原始資料,以LISREL進行資料分析,以驗證研究模式與研究
2、假設。研究乃是經由文獻探討定義研究命題配合管理理論,推導出研究模式與研究假設。研究發現分析討論發掘研究在管理的隱涵意義。研究結果可以提供企業參與策略聯盟參考,以提高策略聯盟管理的效率,消弭夥伴之間的信任隔離,增進企業的競爭力。關鍵詞 環境不確定因素, 聯盟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聯盟績效。 壹、緒論 策略聯盟近年來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重要的運用策略,形成背景是面臨經營環境競爭壓力、人物力成本劇增產生資源及能力不足、產業外移、科技與資訊快速發展與複雜性、產品生命週期逐漸縮短、以及同業與不同業間產生直接或潛在的激烈競爭等因素。企業乃透過合資、共同研發、交互授權、通路協議等不同的聯盟方式,而以
3、聯盟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補性、效果相乘等特質,結合各自有限的資源,共同分攤成本及風險、掌握市場通路、制訂產業標準。最終目的是為了提昇企業競爭優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結合彼此優勢,產生綜合效果以造就雙贏的策略(Hagedoorn,1994 ;曹中峰,民86 ; 石滋宜,民86)。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提過(Francis,1994)與人合作聯盟,如何管理是最頭痛的問題。因為管理單一企業己經很不容易,若要同時管理幾家能力與策略都不一樣的企業,簡直有如一場噩夢。因此如何才能善用策略聯盟和效率化管理運作,以達成雙方的策略性目標和其所期望的績效?最主要的挑戰是在管理、組織內和組織之間的界線(曹中峰,民86; 吳
4、怡靜,民85)。策略聯盟運用時策略制訂者必須衡量所處產業之特性以及本身的優劣勢,就各種策略聯盟方式的潛在利益進行分析選擇。在深入了解聯盟的目的與所追求的利益之後,就可以選擇恰當的策略型態,然後再透過管理方法,將預期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司徒達賢,民85)。而且國際策略聯盟的成員來自於不同體係的國家,各自有其獨特的文化,管理機制與企業體能力,因此當聯盟運作進行時往往因為成員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不同造成衝突,自然也應該有管理機制與信任機制,以免影響聯盟運作的成敗。 上述說明組織因素對於策略聯盟問題的重要性, 也說明”環境-策略-績效”相關研究是管理重要課題之一, 我們回顧環境不確定與策略及績效的相關文
5、獻,發現主要研究方向有四: (1). 環境不確定與策略關係(Dess & Beard 1984, Miller 1988, Kohn et al, 1990); (2). 環境不確定與組織績效關係(Daft et al, 1988, Milliken 1990)。(3). 環境不確定策略與組織績效關係(Jauch & Kraft 1986, Prescott 1986, Keats & Hitt 1988, Germain et al. 1994, Mckee et a. 1989) ,(4). 環境不確定、策略結構與組織績效的關係(Jemison 1981, Summer et al. 19
6、90) 。 此外,1987年Swamidass從功能策略面探討環境不確定與組織績效關係(Swamidass & Newell 1987),以及1987年 Walker, 1990年Conant等學者探討功能策略與事業策略的配合對於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明顯的探討環境不確定對於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對於組織績效影響產生的影響,這類研究主題值得探討。 貳、文獻探討與研究變數定義(一)、環境不確定因素 ( Draft 1989 ), Milliken (1990)定義環境不確定因素分為三類: 1. 對於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無法以機率表示(Ducan 1972, Pfeffer & S
7、alancik 1978, Pennings 1981)。2. 缺乏因果關係之資訊(Lawrence & Lorsch 1967, Ducan 1972)。3. 無法正確預測決策的可能結果(Hickson et al. 1971, Ducan 1972, Downey & Slocum 1975)。因此 Milliken 認為環境不確定因素,乃是因為缺乏資訊或無法區分相關或無關的資料,以致於無法預測組織的環境不確定因素。亦即環境不確定因素意謂著決策並無充份明確的環境資訊,難以預測外在環境之改變。此外,環境不確定因素有兩個不同的重要觀點: 資訊不確定觀點和資源依賴觀點(Swamidass & N
8、ewell 1987, Tan & Litschert 1994),前者認為環境是資訊的來源(Lawrence & Lorsch 1967, Ducan 1972),資訊不確定影響決策者的決策能力(Aldrich 1979); 後者認為環境是稀少資源的根源,組織需要依賴此重要資源(Pfeffer & Salancik 1978)。至於環境不確定因素之衡量的主要因子,其相關文獻大致上是採用不可預測性、變動性、動態性、敵對性、包容性、複雜性與異質性等因子,其中相關學者對於複雜性與異質性之定義的看法相近(Dess & Beard (1984) , Bourgeois (1985), Keats &
9、Hitt (1988), Hart & Banbury (1994)。Lawrence and Lorsch (1967)的研究發現: 複雜性與動態性與資訊不確定觀點和資源依賴觀點相近。Milliken (1990) 的研究發現: 環境不穩定的衡量構面,因為個人認知無法正確預測組織環境,因此將環境不確定分為狀態、影響、回應等主要因子。基於上述文獻探討作為基礎,本研究環境不確定因素之衡量的主要因子包括: 不可預測性、動態性、包容性、複雜性等四項因素。 (二)、聯盟的管理機制一般企業先由策略思考及規劃,釐清需求及目標,再進行途徑評估,經過自我評估後才開始聯盟策略規劃,以及向外尋求可能的合作方案。依
10、據既往個案在策略聯盟方案中,明確定義聯盟參與者彼此間的需要特別的重要,同時在策略面、管理面皆須加以協調控制。的確的,既往成功的聯盟的確為企業帶來相當大的利益,但是聯盟的失敗也會讓成員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所以對於聯盟的管理機制,管理者應該審慎的規劃與執行,以達到所預期的聯盟目標(曾志弘,民86)。Harrigan, (1987)研究發現: 由於策略聯盟是企業經營型態的改變,其經營方式錯綜複雜,需要有效的管理整合以發揮聯盟的功效。Lynch, (1993)研究發現: 要達成聯盟期望的策略報酬的目標,以及雙贏的局面,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始克成功。Lewis, (1990)研究發現: 聯盟管理成功的重要
11、因素: 有建立承諾、領袖角色、廠商之間的團隊關係、有效溝通、聯盟管理程序的建立、問題解決、需求相互支援等。Niederkofler, (1991)研究發現: 聯盟管理是聯盟成功的關鍵,其管理階段分為三: 聯盟前的協議、聯盟進行中的溝通、彈性合作的創造。Bronder and Pritzi, (1992)研究發現: 聯盟前的談判、協調溝通、運作的適應三個構面是聯盟的管理的關鍵。Bruce, Leverick and Litter, (1995)研究發現: 以合作的倡導者、負責管理合作的行為、並且承擔合作目標達成的責任、同時以合適的管理技巧處理文化差異與組織衝突,以及清楚定義成員目標權限等都是聯盟
12、管理成功的關鍵。Devlin and Bleackley, (1988)研究發現: 高階主管必須持續監督聯盟的運作、定期評估聯盟進度與績效、明確劃分權力與義務才能促使聯盟運作成功。Souder and Nassar, (1990)研究發現: 聯盟管理必須解決成員間的衝突、成員激勵、共同決策、權限劃分等問題,同時需要建立正式與非正式的處理程序作為遵循的原則才能提高聯盟的績效。 王正璞(民82)研究發現: 聯盟管理作為規劃之具體化程度、聯盟溝通協調程度、聯盟控制機制化程度、聯盟的滿意度、聯盟目標達成度、對於聯盟整體績效有顯著影響。尤克熙(民84)以具有國際策略聯盟經驗的國內高科技產業作為對象, 進
13、行實證研究,研究發現: 可以藉由聯盟的規劃、執行、控制三個構面來探討國際策略聯盟之管理方式。曾志弘(民86)以在臺合資企業為例,採用實證研究,探討有關因素對於聯盟績效之影響。研究發現: 聯盟成員的國籍、企業文化差異、聯盟規劃之周詳度、聯盟成員之交流互動與聯盟社會監測機制對於聯盟的績效有影響,並且有部份聯盟成立特質與聯盟管理運作之特質顯著的影響到聯盟績效。基於上述文獻探討,本研究之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的操作性定義為:(1)聯盟的規劃(如:訂立策略聯盟、選擇合夥對象、過去合作經驗整合、共同目標與策略之擬訂)。(2) 聯盟的溝通(如:減少權力和管理不平衡、夥伴間互信、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衝突的解決、共
14、同決策程序、建立共同的文化、分配責任與義務)。(3)聯盟的控制(如:決策控制、資訊取得、資源承諾的履行、信任關係之建立、目標與策略執行控制、系統化的管理程序、控制產出分配的公平性、定期報告程序、定期評估聯盟制度與績效)。(三)、信任機制聯盟的過程中如果成員之間無法相互信任, 必然會影響聯盟的發展, 因此聯盟成員的信任關係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Niederkofler, (1991)研究發現: 聯盟管理有領袖角色、高階主管的支持、溝通協調、相互信任關係、衝突的解決等重要因素是聯盟的成功與否的關鍵。另外發現: 信任對於聯盟的合作有影響, 信任可以使得聯盟成員相互接受減少衝突。徐木蘭、朱文儀(民8
15、0年)研究發現: 策略聯盟最常發生與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成員之間無法互相信任。Souder and Nassar, (1990)研究發現: 在共同研發聯盟中有關聯盟成員的聚會、執委會的例行會議、共同的長期規劃與專案例行會議、都是建立聯盟有效的溝通制度之重要因素,同時要有清楚明確的目標策略才能使聯盟有效的運作。Zucker(1986)研究發現信任機制包括: 以過程為基礎的信任、以特質為基礎的信任、以制度為基礎的信任等三種形式的信任關係。李仁芳(民82年)研究發現: 聯盟成員之間信任關係的建立有三項重要因素: 共同的經驗、對等力量的維持、過去合作的經驗。(四)、企業體能力 Lee, U, O., J
16、, Lee and Bobe(1993)研究定義公司的科技能力包括四項: 剝削者、領導者、依賴者、回應者,廠商擁有不同的企業體能力。本研究計劃以策略行為觀點的理論基礎,定義企業體能力乃是可以影響企業的競爭能力包括: 研究發展能力、生產製造能力、行銷與服務能力、財務能力、人事能力等五項,包含屬性變數如下:(1). 產品設計與改良能力、創新發展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科技整合能力。(2). 量產能力、製程創新能力、原料供應、產品線效率、成本控制、品質管制。(3). 市場分析、促銷、品牌、商譽、售後服務、通路、議價能力。(4). 財務穩定性、獲利力、研發經費、融資能力。(5). 專業人才、員工素質、研發
17、科技人才。(五)、聯盟的績效Venkatraman & Ramanujam(1986)探討策略與績效關係之研究發現: 績效改進是策略管理的核心,衡量組織績效是一個爭論議題,其問題是如何找出有效並且適當的衡量標準?其中主要是財務績效(如獲利率、成長率)和相關的指標(如顧客滿意度) 。Anderson(1990)研究發現: 聯盟績效因為聯盟高度的不穩定和風險性, 在短期內其財務績效皆低,如果能以長期目標和非財務績效作為績效指標較為恰當。因此作者選用兼具主、客觀的指標,如聯盟組織的狀態、學習能力、市場績效與財務績效等。Marjorie(1994) 以東歐國家(匈牙利和波蘭)的國際合資聯盟的績效衡量作
18、研究,提出績效指標作為聯盟建立目標的達成率、主要夥伴期望滿意度百分比、外國夥伴期望滿意度百分比、整體滿意度。Geringer & Hebert (1991)探討國際合資績效比較主觀績效和客觀績效是否具有相關? 發現統計學者最常用的客觀績效指標為存活(survival)、存續(duration)和穩定(stability)。Keith(1998)整理學者的實證研究,提出聯盟績效七項指標。 其於上述(Geringer & Hebert ,1991; Marjorie,1994; Keith and Buckley,1998)的研究文獻為基礎, 本研究的聯盟績效衡量指標的操作性定義為:(1)客觀績效
19、指標為: 存活、存續和穩定度,(2)主觀績效指標為: 整體滿意度變數(聯盟目標達成度、聯盟整體績效、聯盟夥伴績效和聯盟管理者績效)和個別方面變數(營收淨額、市場佔有率、獲利率、成本控制、聯盟管理、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品質控制、勞動生產力、行銷能力、通路、商譽、客戶服務、參與的需求、整體績效計有15項)。 參、理論架構 本研究採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主題: 探討環境不確定情況下企業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績效的影響。 (一)、研究模式 Marjorie(1994),Keith and Buckley(1998),探討環境不確定、聯盟管理對於績效影響,其研究模式是基於因果關係
20、理論,以自變數為因,依變數為果探討其因果關係。本研究自變數為環境不確定,聯盟績效為依變數,同時考慮可能影響上述因果關係的中介變數聯盟的管理信任機制與企業體能力的中介效果。中介變數可作為LISREL模式的外生變數,依變數可作為內生變數,環境不確定以及績效的衡量因素可作為潛在變數。本研究以LISREL理論模式與因果關係理論為基礎,推導出研究模式如圖一 所示: 聯盟策略聯盟績效環境不確定因素確定聯盟的管理機制規劃、溝通、控制包容性不可預測性聯盟主觀績效聯盟客觀績效信任機制變動性成員互動成員特質成員認知與管理 企業體能力行銷、財務、生產 人力資源、研發 異質性 圖一 研究模式圖(二)、研究假設1. 環
21、境不確定與策略聯盟管理、信任機制與企業體能力之關係 ( Draft 1989 ), Milliken (1990) 研究發現: 環境不確定因素意謂著決策並無充份的環境資訊,難以預測外在環境之改變。此外,環境資訊不確定影響決策者決策能力(Aldrich 1979); 以及環境是稀少資源的來源,組織必需依賴此重要資源(Pfeffer & Salancik 1978)。Chan and Heide, (1993)研究發現: 聯盟的運作成功需要高階主管的全力投入,以及建立完善的資訊溝通網路以及人際關係網路,以建立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與信任關係。Marjorie(1994) 研究發現: 協議衝突、目標衝突
22、、夥伴間的衝突、文化誤解、資源投入取得困難、決策速度緩慢等因素,對於聯盟的績效具有負面的影響。基於上述文獻發現: 環境不確定因素會影響聯盟規劃、控制以及聯盟間的溝通,亦即影響聯盟管理機制,另外,環境不確定因素會影響聯盟成員的信任機制與企業體能力。因此,本研究探討環境不確定因素與聯盟的管理機制,以及企業體能力之間關係是否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H: 環境不確定對於聯盟管理、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有顯著影響。2、策略聯盟的管理與績效之關係 學者對於聯盟的管理機制與績效之研究,有從策略管理面;有的從聯盟組織間關係的因素;探討聯盟管理機制對於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 管理機制對於聯盟績效有影響(王正璞(民
23、82),尤克熙(民84),曾志弘(民86), Lynch, (1993), Niederkofler, (1991),Bronder and Pritzi, (1992),Schoenberg, Denuelle and Norburn, (1995), Bruce, Leverick and Litter, (1995), Devlin and Bleackley, (1988),Souder and Nassar, (1990),Marjorie(1994)。另外尤克熙(民84),曾志弘(民86),Harrigan, (1987), Lynch, (1993), Niederkofler,
24、 (1991),Bronder and Pritzi, (1992),Schoenberg, Denuelle and Norburn, (1995), Bruce, Leverick and Litter, (1995)等相關研究發現:管理者可從專案管理、夥伴契合和專案收益對於績效產生顯著影響。Lin and Germain (1998)研究發現:策略聯盟合資關係的文化相同、權力決策平衡、存續時間、衝突的問題解決和詳細且明確訂定雙方權益條款之合資契約,對於聯盟的持續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上述學者有關的探討發現: 聯盟規劃、聯盟的溝通以及聯盟的控制機制愈佳影響組織績效愈佳。本研究探討企業對於不同
25、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對於聯盟績效的影響是否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2。H2: 聯盟的管理對於績效有顯著影響。3、信任機制與聯盟績效之關係聯盟的成員之間無法相互信任必然會影響聯盟的發展,因此聯盟成員的信任關係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Souder and Nassar, 1990; Zucker, 1986)。Niederkofler(1991)研究發現: 信任對於聯盟的合作績效有影響。徐木蘭、朱文儀(1991)研究發現: 策略聯盟成員之間的信任關係是聯盟績效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探討聯盟的信任機制對於聯盟績效的影響是否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3。H3: 聯盟的信任機制對於聯盟績效有顯著影響。4、企業體能力
26、與聯盟績效之關係 Lee, U, O., J, Lee and Bobe(1993) 研究發現: 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績效有影響。尤克熙(民84年) 研究發現: 以策略行為觀點的理論基礎,企業體能力影響企業競爭力。本研究探討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績效是否有影響? 擬訂研究假設H4。H4: 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績效有顯著影響。5、聯盟的管理機制與信任機制以及企業體能力之關係 基於上述有關聯盟的管理機制與績效的關係,以及聯盟信任機制與企業體能力與績效之關係的相關研究文獻為基礎,研究發現: 管理機制與企業體能力有關係,聯盟信任機制與企業體能力有關係。本研究探討聯盟的管理機制與信任機制以及企業體能力的關係是否
27、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5。 H5: 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相互間有顯著關係。 6、聯盟主、客觀績效之關係Geringer and Hebert (1991)以美國企業參與國際合資聯盟的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國際合資聯盟的績效,以及聯盟的主觀和客觀績效是否有相關? 研究發現: 聯盟主、客觀績效有關係。Glaister and Buckley (1998)研究聯盟客觀和主觀績效是否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兩者之間有顯著相關。因此基於上述Geringer and Hebert (1991)和Keith and Buckley (1998)文獻研究發現,本研究探討聯盟的主、客觀績效之間的關係
28、,擬訂研究假設H6。 H6: 聯盟主觀績效和客觀績效有顯著相關。7、環境不確定因素與聯盟的管理機制以及聯盟績效之關係環境不確定有兩個觀點:不論資訊不確定或資源依賴觀點,組織必需依賴此重要資源,對於策略聯盟管理以及績效有影響(Swamidass & Newell 1987; Tan & Litschert 1994; Lawrence & Lorsch 1967; Ducan 1972; Aldrich 1979; Pfeffer & Salancik 1978)。Galbraith的資訊處理觀點,當環境不確定變化愈高時,資訊處理的需求提高,因此反應在聯盟管理的機制上,將傾向於減少作業程序的控制
29、,增加資訊與文化的控制。另外國外學者Lewis, 1990, Sounder and Nassar, 1990, Niederkofler, 1991, Bronder and Fritz, 1992, Lynch, 1993, Chan and Heide, 1993, Marjorie(1994), Hart and Banbury 1994, Schoenberg, Denuelle and Norburn, 1995, Bruce, Leverick and Litter, 1995,等的相關研究一致發現: 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績效具有影響。Germain, et al., (1994)
30、 研究發現: 環境不確定是高度複雜與非重複性任務,而且管理困難,組織管理機制應具備反應環境不確定的彈性與適應性才能提高績效。Tan and Litschert (1994) 的研究發現: 當環境缺少包容性,組織面臨的環境不確定情況較大,管理者需要增加資源的控制或是降低資源的依賴,以提高組織的效能。本研究探討環境不確定情況下企業策略聯盟管理機制對於主、客觀績效影響是否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7。H7: 環境不確定(不可預測性、動態性、包容性、複雜性)與管理機制對於績效有影響。8、環境不確定因素與聯盟的信任機制以及聯盟績效之關係 上述文獻探討之研究發現: 環境不確定因素與信任機制對於績效具有影響。其
31、次Niederkofler(1991)研究發現: 信任對於聯盟的績效有影響。徐木蘭、朱文儀(1991)研究發現: 策略聯盟中成員之間的信任關係是聯盟績效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探討環境不確定因素與信任機制對於聯盟績效影響是否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8。H8: 環境不確定(不可預測性、動態性、包容性、複雜性)與信任機制對於績效有影響。 9、環境不確定因素與聯盟的企業體能力以及聯盟績效之關係 其次Lee, U, O., J, Lee and Bobe(1993) 研究發現: 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的績效有影響。尤克熙, (民84年) 研究發現: 以策略行為觀點的理論基礎,定義企業體能力可以影響企業的競爭能力
32、。本研究探討環境不確定因素與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績效的影響是否顯著? 擬訂研究假設H9。H9: 環境不確定因素與企業體能力對於績效有顯著影響。10、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的中介效果之分析 國外學者 Bourgeois 1985, Jauch and Kraft 1986, Keats and Hitts 1988, Mckee et al 1989, German et al 1994, Kotha and Nair 1995, Hart and Banbury 1994,等的相關研究發現: 聯盟管理機制(包括聯盟的規劃、聯盟間的溝通、聯盟的控制)對於”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聯盟績效的
33、影響”具有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探討策略聯盟時其管理機制對於 “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聯盟績效的影響”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擬訂研究假設H10。H10:管理機制(包括規劃、溝通、控制)對於環境不確定對於績效之影響有中介效果。 國內外學者Niederkofler(1991)徐木蘭、朱文儀(1991), Zucker(1986), 李仁芳(1993)等的相關研究發現: 聯盟信任機制對於”環境不確定因素影響聯盟績效”具有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探討聯盟信任機制對於 “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聯盟績效之影響”是否具有的中介效果? 擬訂研究假設H10。 H10: 聯盟信任機制(包括成員互動、成員特質、成員的認知與管理)對於
34、 環境不確定對於績效之影響有中介效果。 國內外學者Lee, U, O., J, Lee and Bobe(1993); 尤克熙, (民84年)等的相關研究發現: 企業體能力對於”環境不確定因素影響聯盟績效”具有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探討企業體能力對於 “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聯盟績效之影響”是否具有的中介效果? 擬訂研究假設H10。 H10: 企業體能力對於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聯盟績效之影響具有中介效果。11、環境不確定與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及績效之效果分析 (Dess & Beard 1984, Hart & Banbury 1994, Kotha & Nair 1995)研究發現: 環境不
35、確定因素的包容性和動態性(Keats & Hitt 1988, German et al. 1994)對於組織績效有顯著的影響。German et al. (1994)研究發現: 環境不確定因素的不可預測性和動態性對於組織績效具有部份的間接效果。本研究探討環境不確定因素、聯盟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對於聯盟績效是否具有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 擬訂研究假設H11。 H11: 環境不確定、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對於績效具有直接與間接效果。 肆、研究設計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環境不確定情況下企業參與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對於績效的影響,採用實證研究方法。詳細研究步驟如下:一
36、、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前1000大製造業和前500大服務業作為研究母群體,以等距隨機抽樣方法,以”3”作為抽樣差距,抽完重新循環,結果抽取800家製造業和400家服務業,合計1200家作為研究對象,以郵寄問卷調查收集原始資料。二、問卷設計問卷內容包括:(1)基本資料,(2) 環境不確定因素, (3)聯盟的管理機制,(4)信任機制,(5)企業體能力,(6)聯盟績效。內容如下:(1). 基本資料: 瞭解公司包括成立歷史、行業別、員工人數、資本額、年營業額等,設計格式採用有限制式的結構式問卷。(2). 環境不確定因素: 衡量的主要因子包括 “不可預測性、動態性、包容性、複雜性”等四項因素, 採
37、用李克特(Likert)尺度七分法,“7”表示非常重要,“1”表示非常不重要,瞭解企業對於環境不確定因素對於聯盟績效影響的重要程度之認知。 (3).聯盟管理機制: 分為聯盟的規劃、聯盟間的溝通、聯盟的控制三個構面,瞭解企業對於管理作為主要因素的認知,所有主要因素變項採用Likert尺度七分法,瞭解企業關於聯盟管理作為對於聯盟績效影響的重要程度之認知。(4).聯盟信任機制: 問項包括:成員互動、成員特質、成員的認知與管理,採用限制式的結構型問卷設計。此外,為了瞭解公司所參與策略聯盟的名稱和夥伴家數,則是採用開放式的結構型問卷設計。(5). 企業體能力包括(研究發展能力、生產製造能力、行銷與服務能
38、力、財務能力、人事能力等),採用限制式的結構型問卷設計。 (6). 聯盟績效: 包括客觀和主觀績效。採用Likert尺度七分法,瞭解企業對於聯盟主觀、客觀績效的滿意程度之認知。三、前測首先選擇五十家個案公司作為前測之研究對象,以郵寄問卷方法,進行問卷前測,目的是用以檢測問卷的信度與效度,以及修正問卷完成實證調查之問卷。1. 信度檢定 本研究以Cronbach 係數驗證問卷信度,衡量各項目之間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前測訪問50家企業的的執行總裁以及資訊部門主管、或是策略聯盟負責人回收30份問卷,作為前測樣本。用以計算述屬性變數的Cronbach 值,測試其值分別超過0.80以上,依Nunnally(
39、1978)的看法超過0.7即為良好信度,判定問卷的內部一致信度是良好的。2. 效度檢定 本研究採用的效度為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1) 內容效度問卷的內容以理論作為基礎? 參考以往學者類似研究問卷之內容加以修訂,並且曾與實務或學術專家討論過,進行過預測,判定具有相當好的內容效度。(2) 建構效度建構效度可以使用(l)因素分析,(2)項目分數和總分之相關(Part-whole correlation)兩種方法來驗證問卷之建構效度。本研究採用因素分析方法來檢驗環境不確定因素、聯盟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以及聯盟績效的
40、相關問項之建構效度,結果判定問卷的四個構面所有問項均具有建構效度。 四、實證調查本研究針對研究對象,郵寄調查問卷,包括第一次問卷寄發與兩次問卷催收。 伍、資料分析與討論一、 基本資料分析(一)、無回應偏差檢定(Non-response Bias)本研究第一次問卷的寄發以及兩次催收,為了檢驗三次回收問卷的受訪者彼此之間是否有反應的偏差? 選擇受訪經理人的教育程度,以及在該公司的服務年資作為基礎進行卡方檢定,採用P0.05顯著水準,檢驗受訪者是否存有反應的偏差? 檢驗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判定本研究未回收之問卷對於研究結果不會造成偏誤。表一 無反應偏差(回收時間與公司成立年限)R1R2R3R4R5R
41、6R7R8R9初測(觀察)1337898821初測(理論)0.43591.30772.61548.28216.53858.28217.846210.02622.667催收(觀察)00312710101531表 1. 催收(理論)0.5641 1.69233.384610.7188.461510.71810.15412.97429.33卡方值 = 7.2661;自由度 = 8;P-Value = 0.5082R1:13年R2:46年R3:79年R4:1012年R5:1315年R6:1620年R7:2025年R8:2530年R9:30年以上二、認知差異分析 研究對象包括企業的執行總裁以及資訊部門主
42、管或是聯盟負責人,以卡方分配檢驗三類受測試者對於問卷問項的認知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檢驗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判定研究對象之認知對於研究結果不會造成偏誤。三、結構模式資料分析(一)、理論構面因素之萃取 本研究理論構面包括: 環境不確定因素、聯盟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聯盟績效等構面, 以因素分析方法萃取理論構面的主要因子, 先計算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 以及Cronbachs a值加以檢定, 而將其中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較低的變項刪除, 以提高信度。其次檢定各個構面是否具有共同變異性? 以判定是否能夠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Bartlett的球形檢定(Test of sphericit
43、y)和KMO(Kaiser-Meyer-Olkin)的抽樣適當性衡量以檢定變數間的共同變異性。檢定所有變數Bartlett的球形檢定的P值皆為0, 判定具有顯著水準, 另外檢定KMO(Kaiser-Meyer-Olkin)的抽樣適當性衡量值皆在0.6以上, 判定各個構面與聯盟績效具有共同變異性, 判定可以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的五個構面分別以主成份因素分析方法萃取主要因子, 首先萃取特徵值大於1之因素, 然後以最大變異數旋轉法萃取因素, 並且分別給予命名, 因素萃取結果其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判定是否在0.40以上? 以及Cronbachs a值是否在0.70以上? 以檢驗信度。1. 環境不確
44、定因素之因素分析: 包括(1). 包容性, (2). 不可預測性, (3). 動態性, (4). 複雜性等四個主要因子, 因素分析以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與因素負荷量以及各項因素解釋變異量與Cronbachs值萃取主要因子, 均符合需求。2. 聯盟管理機制因素分析: 以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與因素負荷量以及各項因素解釋變異量與Cronbachs值萃取主要因子, 均符合需求。3. 聯盟信任機制之因素分析: 以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與因素負荷量以及各項因素解釋變異量與Cronbachs值萃取主要因子, 均符合需求。4. 企業體能力之因素分析: 以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與因素負荷量以及各項因素解釋變
45、異量與Cronbachs值萃取主要因子, 均符合需求。5. 聯盟主、客觀績效之因素分析: 以分項對於總項的相關係數與因素負荷量以及各項因素解釋變異量與Cronbachs值萃取主要因子, 均符合需求。 四、研究模式適合度分析研究模式以LISREL分析, 首先針對研究模式建立潛在變數與明顯變數的路徑結構關係圖, 然後再檢定模式的適合度。1. 路徑結構關係圖 研究模式有兩種潛在變數, 兩種明顯變數, 潛在變數無法直接經由觀察或測得資料, 但是可以經由明顯變數加以衡量, 明顯變數(觀察變數)可以直接觀察測得, 實證上可由問卷測得。本研究明顯變數(觀察變數)包括X變數(不可預測性, 動態性, 包容性,
46、複雜性)與Y變數(聯盟規劃, 聯盟間溝通, 聯盟控制, 成員互動、成員特質、成員認知與管理, 企業體能力, 主觀, 客觀績效(存活, 存續, 穩定)。LISREL模式可以用來分析因果關係, 潛在變數被假定為因的是外生變數或稱潛在自變數, 其符號以 x 表示, 潛在變數被假定為果的是內生變數或稱潛在依變數, 其符號以 h 表示, 明顯變數中可以作為潛在自變數的衡量指標為X變數, 作為潛在依變數的衡量指標為Y變數, 本研究的外生變數為環境不確定包括: x1: 不可預測性, x2: 動態性, x3: 包容性, x4: 複雜性; 內生變數包括: h1:聯盟管理機制, h2: 信任機制, h3:企業體能力,h4:聯盟績效。因此, 本研究的LISREL模式圖, 亦即明顯變數與潛在變數的關係圖, 如圖二 所示:Y1Y3Y2h1Y8Y9X1x1h2x2h4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