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钟祥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902342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钟祥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钟祥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钟祥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钟祥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钟祥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教育立法是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法的活动。()判断题对错 2: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库仑作为单位的是()。单项选择题A、电流B、电阻C、电容D、电量 3: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 4: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单项选择题A、知B、情C、意D、行 5:长时记忆的容量()单项选择题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

2、为72个组块 6: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单项选择题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7: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杜威C、凯洛夫D、赫尔巴特 8:未成年人开始犯错的高峰年龄是()单项选择题A、1012岁B、1215岁C、1517岁D、1416岁 9: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顿悟过程B、同化和顺应过程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试误过程 10:首次提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

3、 1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因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判断题对错 12: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单项选择题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13: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单项选择题A、心理官能的发展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C、概括化的原理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14:“学生易激怒,不愿合作,而且可能背后伤人。”这可能是教师的哪种管理类型造成的()单项选择题A、强硬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放任型D、民主管理型

4、 1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具体贯彻。()判断题对错 16: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培根D、洛克 17:1929年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革命,当时罗斯福认为,自由的基础不是对政府权力的_,如果这样的话,会“把人民拱手送给大公司任其奴役”,大公司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制约B、限制C、放任D、不拘 18:按照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件评价、总结性评价。()判断题对错 19

5、: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志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 20: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2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做()。单项选择题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 22: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判断题对错 23: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对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24: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

6、现在德育中与()的精神相一致。多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事实说服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E、榜样示范法 25:()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单项选择题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 26:光的物理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波长B、色调C、振幅D、纯度E、明度 2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 28: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单项选择题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29: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

7、就动机源泉需要的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C、自我提高的需要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30: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 31:综合课主要用于中学高年级各科教学。()判断题对错 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单项选择题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 33:工作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单项选择题A、1020秒B、12秒C、1分钟以内D、1分钟以上 3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单项选择题A、起主导作用B、起决定作用C、不起主导作用D、起基础作

8、用 35: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叫()单项选择题A、消退B、间隔强化C、负强化D、正强化 36: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单项选择题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成就意识D、创新意识 3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中的习俗水平包括()多项选择题A、好孩子定向B、权威定向C、社会舆论定向D、惩罚定向阶段E、寻求快乐定向 38: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包括()。多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 39:下列哪项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单项

9、选择题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着眼于学生的现时发展 4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41: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4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单项选择题A、教材B、学生C、生存D、情境 43: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种做法叫做()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4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

10、的。单项选择题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4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多项选择题A、1856年B、1860年C、1862年=_=(_)D、1866年E、1870年 46:要做到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要()。单项选择题A、一视同仁B、实事求是C、宽宏大量D、以书为本 47: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48:“润物细无声”反映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自我教育法D、陶冶教育法 49: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杜威B、布鲁纳C、桑代克

11、D、卡特尔 50: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 5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D、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52: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学记。()判断题对错 53:俗话说“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B、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C、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54:课程实施计划的展

12、开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D、组织教学活动 55:某中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六年级各班“民主选差生”,当选者要向学校交500元押金。如当选者有违反校纪的情况,要么被没收押金,要么被勒令退学。该学校的行为违反了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条的规定。单项选择题A、五B、一C、三D、十八 56:以下观点叙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对立的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5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

13、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单项选择题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正式评价 58: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 59: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标 60: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激励作用B、调控作用C、媒介作用D、预测作用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教育立法是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法的活动。(资料来源教

14、育法规概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答案D 解析 库仑是电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电容的单位是法拉。故选D。 3:答案B 解析 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4:答案B 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即品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认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品德意志,

15、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知、情 5:答案B 解析 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6:答案C 解析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D 解析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试联结误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近的、盲目的、尝试

16、错误的过程。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认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个:效果律、准备律和练习律。其中,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因此,答案为B。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强硬专断型的教师,对学生严加看管,要求即刻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命令,他认为表扬可能宠坏学生,所以很少表扬学生;认

17、为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学生的典型反应为屈服,但一开始就不信服和厌恶这种领导。推卸责任是常见的事情,学生易激怒,不愿合作,而且可能背后伤人;教师一旦离开教室,学习就明显松垮。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识记性试题。1、培根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阶段。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一些基本概念组成的科学体系,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7:答案B 解析 限制:不让超过的界限,局限在范围内;制约:限制约束。结合语境“大公司只有通过政

18、府权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可知答案。 18:答案正确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21:答案A 解析 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是物质性的客体;心智技能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因此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为操作技能。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4:答

19、案D 解析 D【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二是实践锻炼。实际锻炼法被很多教育家所重视,我国的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故选D。 25:答案C 解析 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6:答案A,C,D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D 解析 食物为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这些对刺激的下意识反应,人就无法生存。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

20、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当属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他研究最多的是场依存和场独立两种认知方式的区别。(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1:答案错误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班主任的工作最终指向学生个人的发展

21、,故班主任必须有良好的育人意识。 37:答案A,B 解析 38:答案A,B,C,D,E 解析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39:答案D 解析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0:答案A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41:答案C 解析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

22、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42:答案B 解析 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43:答案B 解析 谈话法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对话,它要求教师要做到“善问”、“善待问”。 44:答案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45:答案C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实事求是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陶冶教育法因为不需要言语的说教,而只用设置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被称为“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方法

23、。(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9:答案C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51:答案B 解析 52:答案错误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54:答案D 解析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课程计划需要依靠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 55: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56:答案A 解析 A项观点是错误的,说法过于片面,素质教育与考试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对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评价等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和不断促进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只要正确地、科学地实施考试,就完全可以引导素质教育走向既定的目标。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过程,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57:答案A 解析 教学中使用的常模参照评价就是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 58:答案C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60:答案A,B,C,D 解析 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资料来源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师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