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代码:10036硕士学位论文韩中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两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探讨韩国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有效方案培养单位: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研究方向:中国对外贸易研究作 者:李正勋指导教师:白树强教授论文日期:二一四年五月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Future Korea-China FTA 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Both Nati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udy the Effective Programs for KoreanConstruction C
2、ompanies to Enter the ChineseConstruction Market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
3、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年月月日日摘 要韩中两国一衣带水,具有悠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历史,自 1992年韩中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当前两国彼此成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与此同时,韩中两国经贸合作亦面临贸易不平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样的现实要求韩中两国政府进一步提
4、升韩中经贸合作水平,加快推进韩中 FTA的早日实现。2012年 5月,韩中两国在北京举行第一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3年 9月,双方最终就协定范围涉及的各领域模式文件达成一致。至此,双方完成了韩中 FTA模式阶段谈判,下一步将进入出要价谈 判阶段。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持续走高,超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也在持续推进。而韩国国内建筑业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正在将目标转向海外建筑市场,以不断寻求进入海外市场。如果韩中两国成功签署FTA,在建筑市 场等服务领域,成为进一步增长的契机。但事实上,除了少数的国际建筑企业外,在中国建筑市场中,韩国建筑企业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中国建筑市场由于对外国企业适用各种制
5、度性壁垒,韩国建筑企业难以进入。对此,本研究对韩国和中国已经签署的FTA进行了比较分析,首个包括服务、人员流动、投资领域等内容的中新西兰FTA,以及服务领域开放幅度较大的韩美FTA协议,探讨 了对韩中FTA 建筑服务领域协商的影响及韩国建筑行业的应对方案。与此同时,中国在进行加入 WTO政府采购协议( GPA)谈判。通常来讲,在FTA协定书中的政府采购部分,遵从WTOGPA协定内容,减让水平也以GPA减让水平为标准。因此,中国的加入GPA协商,对韩 中FTA 的政府采购协议也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加入GPA给予韩国建筑企业进入中国政府工程采 购市场的机会,对中国建筑行业来说,加入 GPA将通过开拓
6、各国政府采 购市场,极大拓宽中国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为中国建筑企业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实现通过韩中FTA协商缓解中国建筑市场进入壁 垒的协商目的,韩国在协商战略中可以明确规定韩中FTA的方向,但在协 商方法上需要具有弹性,争取互利双赢的协商结果。总之,韩国建筑行业应充分利用中国开放建筑服务领域的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两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关键词:韩中FTA,GPA,建筑行业,应对方案IAbstract As their immediate neighbors, Korea and China have a long historyof economic, social, a
7、nd cultural exchanges. Since 1992, Korea andChina have established a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scale of the bilateral trade is expanding rapidly, proving that the currenttrade and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both nations have developedinto a significant partnership. Neverthe
8、less, the economic and tradecooperation between Korea and China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including trade imbalances.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economic and trade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spective governments of Korea and Chinahave called for further enhancements in the level that is required, and theK
9、orea-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is to be promoted morequickly. In May 2012, Korea and China held the first round of FTAnegotiations in Beijing. In September 2013, both parties finally reachedan agreement, covering every aspect of the Modalities. Subsequently, thephase of negotiating the Modali
10、ties of both parties of the Korea-ChinaFTA has concluded into an agreement, whereas the next step ofnegotiating the bid and asked prices has yet to come.Currently,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maintains a high level aslarge-scal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tinue to accelerate in numbers. OnIIthe othe
11、r hand,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Korea has reachedits available measures, therefore, is to seek opportunities in the foreignconstruction markets. If the two countries successfully signed the FTA,there would be an increased number of projects available within theconstruction market as we
12、ll as other service sectors. However, with theexception of minor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Koreanconstruction companies have not yet produc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oreach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in China. Furthermore, there are variousrestrictions applied to foreign companies withi
13、n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market, which in effect causes difficulty for Korean companies to enter aprotected marke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sults of the FTAsigned between Korea and China by comparing the initial trials of service,movement of individuals, and information on investment a
14、reas within theChina-New Zealand FTA, as well as the relatively large service protocolsector within the Korea-US FTA. Moreover, the impact of theconstruction services agreement within the Korea-China FTA has beenfurther examined in addition to the evaluating the response of the Koreanconstruction in
15、dustry.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progressed into negotiating the WTO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 (GPA). In general, the governmentprocurement of the FTA submits to the WTO GPAs level of concessionon the basis of the GPAs concession standards, therefore, negotiationsIIIheld upon Chinas GPA will
16、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overnmentpurchases for the Korea-China FTA. Moreover, Chinas joining to GPAwill be beneficial to increase opportunities for the Korean construction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rocurement market. In the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joining the GPA will
17、open channels tointernational markets, whereby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willbroaden the available opportunities for a greater marke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of entering the Chineseconstruction market, Korea needs to prepare a solid strategy in a directionthat will reach a defined
18、 deliberation in the matter of the Korea-ChinaFTA. However, the negotiation method needs to be flexible so that theterms and conditions strive for mutual benefits and result in a win-winsettlement. As a result, the Kore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make fulluse of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services
19、 and market opportunities to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for both nations constructionindustry.Keywords : Korea-China FTA, GPA, Construction industry,countermeasuresIV目录第1章引言11.1概述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 21.1.3文献回顾 31.1.4研究范围及论文结构 31.1.5研究方法 4第2章韩中两国FTA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42.1韩国FTA发展趋势 42.1.1韩国的FT
20、A推进现状 42.1.2韩国已签署FTA的特点 52.1.3韩国的FTA战略 62.2中国FTA发展趋势 62.2.1中国的FTA推进现状 72.2.2中国已签署FTA的特点 72.2.3中国的FTA战略 82.3韩中FTA的必要性及推进现状 82.3.1韩中FTA的必要性. 82.3.2韩中FTA的推进现状. 9第3章韩中两国建筑服务贸易现状 103.1两国建筑服务贸易现状 . 103.1.1韩国的建筑服务贸易现状 103.1.2中国的建筑服务贸易现状 123.2 GATS与建筑部门相关的内容 123.3建筑行业部门协商的争论焦点 143.3.1韩中两国之间建筑领域的协商争论焦点 14I第4
21、章韩中两国已签约的FTA比较 164.1韩美FTA中的服务贸易. 164.1.1韩国已签署的FTA中的服务贸易 164.1.2韩美FTA中的服务贸易 174.2中新西兰FTA中的服务贸易 174.2.1中国已签约的FTA中的服务贸易 174.2.2中新西兰FTA中的服务贸易 184.3两个FTA比较分析 194.3.1服务贸易协定书主要条款比较 194.4对韩中FTA的启示 25第5章中国加入GPA对韩中两国建筑行业的影响 .255.1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现状 255.1.1中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 255.1.2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的特点 265.1.3中国政府采购法与GPA比较 275.2中国加入GP
22、A的推进现况 285.2.1中国加入GPA的意义 285.2.2中国加入GPA谈判进程 295.2.3中国提交的出价清单分析 295.3中国加入GPA对中国建筑行业的影响 325.4中国加入GPA对韩中FTA的启示 33第6章韩国的应对方案.34第7章结语.36参考文献38致谢41个人简历 .42II第1 章引言1.1概述1.1.1研究背景韩中两国一衣带水,具有悠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历史,自 1992年韩中两国正式建交以来,韩中两国的贸易方式由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当前两国彼此成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两国进出口贸易额从 1992年的 64亿美元增加到 2011年
23、的 2206亿美元,贸易规模增长了 30多倍,进入 21世纪,韩中贸易以年均将近 20%的速度增长,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并成为了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之一,而韩国则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1。目前韩中两国经贸合作已走过 20多年的历程,两国双边贸易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亦面临贸易不平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在 2009年以后,受到韩欧、韩美FTA的影响,尽管韩中贸易额仍在增加,但其占 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小幅下跌的势头。这样的现实要求韩中两国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密切协作,进一步提升韩中经贸合作水平,加快推进韩中自由贸易协定的早日实现。2在2004年11月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
24、正式会议上,韩中两国领导人就启动FTA可行性民间联合研究达成共识,2005年3月正式启 动。而且,2007-2008 年期间,韩中两国共举办了 5次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讨会。2010年 5月,韩中两国政府宣布结束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2012年 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了 FTA前期实务磋商会议,有望进入实质性的 FTA谈判阶 段。2012年 5月,韩中两国在北京举行第一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设立了以双方首席代表为共同秘书长的贸易谈判委员会(TNC)。2013年9月,韩中两国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第七轮谈判,双方最终就协定范围涉及的各领域模式文件达成一致。至此,双方完成了韩中FTA模式阶段谈判,下一步将进
25、入出要价谈判阶段。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及科技发展水平的反映,韩中两国都在积极推进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随着两国传统货物贸易的增长,服务贸易也在不断发展。而且,FTA的内容不仅包括消除关税和贸易壁垒,还涉及到服务贸易、科学技术与研究开发、人才交流等多方面,因此韩中 FTA协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建筑服 务方面的谈判,互相开放建筑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持续走高,超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也在持续推进。而韩国国内建筑行业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正在将目标转向海外建筑市场,以不断寻求进入海外市场。以此推论,如果
26、韩中两国成功签署FTA,不仅会在商品交易,而且会在建筑市场等服 务领域,成为进一步增长的契机。但事实上,除了少数的国际建筑企业外,在中国建筑市场中,包括韩国建12资料来源:韩国关税厅网站(www.customs.go.kr)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是两国或多国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目的在于促进经济一体化,其目标之一是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1筑企业在内的其他外国建筑企业,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由此可见,中国建筑市场由于对外国企业适用各种制度性壁垒,外国企业难以进入。但是,以韩中两国签署FTA为契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国间的高
27、度相互开放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中国在进行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 谈判。目前中国还不是3GPA缔约方。根据加入 WTO的承诺,中国在 2002年成为了 WTO政府采购委员会的观察员。此外,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还承诺“尽快” 启动加入GPA 的谈判。2007年,中国提交了加入 GPA的申请和初步出价清单。 2010年 7月,中国又提交了改进出价清单。2012年11月,中国又提交了第四份出价清单。从当前情况看,中国出价与该协议各方的要价差异较大,可是中国已经考虑该协议各方的要求,将在新的出价清单中予以体现,促进谈判进程的加速。中国加入GPA给予韩国建筑企业进入中国政府工程采购市场的机会,对中国建筑
28、行业来说,加入 GPA将通过开拓各国政府采购市场,极大拓宽中国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为中国建筑企业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减缓的背景下,韩国应充分利用中国开放建筑服务领域的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两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且,韩中两国政治友好关系和经济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两国对双边 FTA的积极态度,为韩中FTA的建立提供了充分以及必要的条件。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 韩中两国政府宣布了两国正式启动 FTA谈判,对相互开放建筑服 务领域的进行磋商,本文的研究背景正是基于此而进行的。1.1.2研究目的目前为了韩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韩国政府的主要推进目标之一是进入海外
29、建筑5大强国。尤其是为了帮助愿意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韩国建筑企业,韩国政府一直采取海外建筑企业支援措施。实际上,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虽是较大,但对于中国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有关法规,韩国政府和韩国企业的了解和资料不完全,所以目前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韩国企业面临着多些困难。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以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紧迫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坚 持扩大内需战 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进入中国国内建筑市场的韩国建筑企业而言,中国制定的“十二五” 规 划将成为难得的重要机会及突破口。与此同时,中国
30、在进行加入WTO政府采 购协议谈判。中国加入GPA给予韩国建筑企业进入中国政府工程采购市场的机会。反而中国国内建筑行业的规模与建筑技术的发展速度越快,将来对韩国国内建筑行业的影响越增大。随着韩中两国贸易交易额的继续增长,为了两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韩中两国政府促进韩中FTA。该FTA必将改变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局面,对韩中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引起了韩中两国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中FTA以及中国加入GPA对于两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及对策是必须研究的课题。只有不断探索两国建筑行业的现状、协商的主要争论焦点及面临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才能满足韩国建筑企业的需求。3 政府采购协议(
31、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简称GPA )是WTO 的诸边协议之一,目标是促进成员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扩大国际服务贸易。GPA由WTO 成员自愿签署,目前有美国、欧盟、韩国等14个参加方,共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协议。14个参加方是美国、欧盟、冰岛、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新加坡、挪威、以色列、荷属阿鲁巴、列支敦士登、瑞士及亚美尼亚。中国已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了加入GPA的谈判。2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分析韩中FTA的建立以及中国加入 GPA对两国建筑行业领域的影响,而且,从韩国建筑行业的角度,对韩国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有效方案
32、提出政策性的建议。1.1.3文献回顾关于韩中FTA的可行性,在韩中两国国内已有比较 丰富的研究和探讨。相对来讲,关于韩中FTA对建筑行业与政府采购市场的影响, 现有的研究成果不太丰富。本研究不仅参考了韩中两国研究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以及出版物,而且参考了韩中国内学位论文、在两国有关机构官方网站公告的信息等的资料。目前,学术界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文献。韩国的海外建设协会(2012)在韩中FTA对于海外建筑市 场的影响这一报告中分析了韩中两国建筑行业的贸易现状、贸易壁垒、协商争论焦点、FTA期待效应、韩国的应对方案。预想的主要争论是中国对外国建筑企业的高度制度性壁垒以及未实现国际化的中国国内
33、市场行为习惯等。韩国崔眩郁(2013)的硕士论文中国建筑产业的现状与韩国建筑企业的战略性进入方案,对韩中两国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该文研究了韩国海外建筑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并通过对海外建筑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了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韩国徐畅培(2009)在关于开放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的研究一文中对中国加入GPA的效应进行了研究。该文分析了中国加入 GPA协商的进程,并且谈到了中国建筑业的动向及应对策略。李明(2012)发表的加入 GPA对我国建设行业的影响与 对策探析根据GPA的原则和目标,深入分析了加入GPA后对中国建筑领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结合中国建筑企业的实际
34、,针对加入GPA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 应对策略。该文认为 GPA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国际化的体现,是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对 GPA的研究,认真分析对 中国建筑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成为当前紧迫工作。张小瑜(2007)发表了加入 WTO政府采购协定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对外开放,分析了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的差异,提出在加入 GPA谈判中应利用的重要原则。该文建议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在GPA的谈判中仍须强调这一地位,从而可充分利用协议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充分享受作为发展中成员的权利。1.1.4研究范围及论文结构为了实现通过韩中FTA协商
35、缓解中国建筑市场进入壁 垒的研究目的,本文将探讨在韩中 FTA协商和中国加入 GPA时韩国政府和韩国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本文的研究范围首先在比较分析两国已签署的FTA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在韩中FTA谈判时建筑服务领域的应对战略,然后通过 分析中国加入GPA 对两国建筑市场的影响,探索韩国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有效方案。本研究的写作思路是:第1章为引言,主要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第2章介绍韩中两国的FTA发展趋势与FTA战略。第3章在介绍韩中两国建筑市场的规模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韩中FTA谈判时建筑服 务领域的争论焦点。第4章在比较两国已签署的韩美FTA与中新西兰FTA的服务贸易协定书
36、的基础上,探讨3对韩中FTA建筑服务领域协商的影响。第5章分析中国加入 GPA对两国建筑市场的影响,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6章在第3,4,5章的分析下,从韩国政府和韩国建筑企业的角度探索对韩中FTA的应对策略。第 7章为本文的总体结论。1.1.5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以及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论证方法等规范的方法对韩中 FTA谈判与中国加入 GPA谈判历程中有关开放建筑服务市场的基本理论和争议焦点进行分析,侧重归纳和总结韩中 FTA谈判与中国加入 GPA 谈判中有关开放建筑服务市场方面会出现的争端问题。1.文献法:整理、检索和查阅了近年来研究韩中 FTA战略等的相关著作、报告等研究性文
37、献资料,通过各种期刊、研究资料和新闻网站等途径了解韩中两国开放建筑市场的态度。另外,在掌握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韩中FTA官方网站和韩国国土交通部等相关机构的最新数据资料以及最新新闻播报洞察韩中FTA谈判中两国在开放建筑服务领域的战略动向, 对韩中两国在开放建筑市场的忧虑和两国所持的立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比较法;本文在两处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是将韩美FTA和中新西兰FTA与韩中FTA战略和现况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借他山之石将 FTA谈判中的一些方法间接地嫁接到韩中FTA战略中来,尤其是借鉴到韩 中FTA 开放建筑服务领域的谈判中;第二是比较韩中FTA战略中各自的忧虑和问题 ,分别站在不同的
38、立场去体验双方最大的争端问题,从而更清晰地了解谈判减让方案的实际效用和意义。3.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本文在构建总体逻辑框架的过程中,对每个部分的具体阐述方面都使用了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从韩中FTA主要因素的影响分析导出韩国建筑行业的对策,这一部分运用了归纳法,从每个因素的一般相关理论分析导出对韩中建筑服务贸易的影响是演绎法的具体体现。第2章韩中两国FTA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2.1韩国FTA发展趋势GATT与 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中,韩国作为最大的受惠国之一,韩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通过对外贸易成长起来的典型案例。另外,韩国作为名副其实的通商国,为了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扩大通商贸
39、易。开放的世界贸易市场与韩国经济命运息息相关。尤其,环顾当前世界通商环境,以FTA为中心的区域主义(Regionalism)日益加剧 。这种区域主义倾向,比起过去的GATT体制,在现在的WTO体制下更加急速扩 散。为了对应这一现象, 韩国的FTA越来越倾向于依赖积极且多样化地参加世界各国和双边区域贸易协定。2.1.1韩国的FTA推进现状目前,韩国正在签署10个FTA,分别是韩国与智利、新加坡、 EFTA、东盟、印度、欧盟、秘鲁、美国、土耳其和哥伦比亚的FTA。除了与哥伦比亚的FTA 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正在谈判 11个 FTA,分 别是韩国与中国、印度尼西4亚、越南、加拿大、澳大利亚、新
40、西兰、日本、墨西哥、海湾合作委员会的FTA谈判,以及韩中日 FTA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 )谈判。此外,韩国正考虑4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开展自贸区。表2.1韩国的FTA推进现况已生效 已缔结 谈判中 考虑中智利(01.4.1) 哥伦比亚 印度尼西亚中国越南MERCOSUR以色列7新加坡(06.3.2)( 13.2.21)EFTA(06.9.1)5 中美5国马来西亚8东盟 韩中日RCEP(商品07.6.1)(服务09.5.1)(投资09.9.1)印度(10.1.1)欧盟(11.7.1)秘
41、鲁(11.8.1)美国(12.3.15)土耳其(13.5.1)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墨西哥GCC6资料来源:韩国FTA网(www.fta.go.kr)2.1.2韩国已签署FTA的特点韩国的FTA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正式发展起来。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结束了与东盟、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国及区域的FTA谈判。呈现出同时推进多种高水平 FTA的特征。以货物贸易自由化为准, 较早期推进的韩国新加坡FTA或韩国东盟的FTA,还有开放程度较低的韩国印度CEPA以外,其他均实现了95%以上的关税壁垒消除。以 2011年贸易额为准,韩国的与签署 FTA生效国家的出口比重达 26.4%,进口比重达
42、23.0%。尽管比东盟、欧盟、美国低,但比起中国和日本还是偏高的。根据韩国经济的高度对外依存度,韩国试图通过积极推进FTA,扩大经济领土,并在与中国、日本的竞争中,享受持久占有市场的效果。4 RCEP即由 东盟十国 发起,邀请 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简称EFTA)又称“小自由贸易区” 。 19605年1月4日,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即斯德哥尔摩公约
43、。该公约经各国议会批准后于同年5月3日生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正式成立,简称欧贸联,总部设在日内瓦。6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简称GCC)或海合会。海合会成立于1981年5月,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国。7 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
44、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8 中美5国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及萨尔瓦多。5与韩国签署FTA的生效国家,大致为积极发展FTA的国家及地区,智利、新加坡,秘鲁已经与主要发达国家积极开展着FTA; 东盟与印度同样正在不断扩大FTA国家范围。在这些国家的贸易市场中,显然韩 国可以享受到的FTA 好处将逐渐减少。为应对这一现象,韩国在积极提供有效履行FTA的制度,推进FTA 成员国的信息交换及宣传活动,以实现FTA的期待效果。2.1.3韩国的FTA战略韩国政府抛弃了以往的费用最低化的防御性政策 ,强调实施利益最大化的积极的自由贸易协定政策。为了确保通过 FTA能够 取得实质性的利益,反而果
45、断地积极推进与大型先进经济圈的 FTA缔结关系。在 这种思想主导下,韩国政府的 FTA两大战略基调就定位为“同时多边行动”和 “全面的、高水准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约原则。 9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局将韩国政府的FTA战略从以下四个方面 进行了说明:第一,促进方法为同时多边行动。由于韩国以前未能赶上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的扩散趋势,所以要求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多个国家同时推进自由贸易协定。因此韩国应该在短时间内挽回过去因停滞而耽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而造成的损失。因而,为此所采取的同时多边行动扩散政策势在必行。第二,推进的方向是与大型、先进的经济圈以及新兴的前景看好的市场进行缔约。如果韩国作为以往的开放型的先进
46、通商国家要继续向前发展的话,为极大地提高韩国经济的先进性,同大型的、先进的经济圈进行 FTA缔约就应该作为一个积极的目标。韩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周边寻求战略目标国。即通过首先与这些周边国家进行 FTA缔约,在建立韩 国经济进军的桥头堡的同时,加强和调整与大型经济圈协商的国内外环境条件。第三,韩国政府所推进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 ,涵盖的内容广泛,缔约的成果不仅在商品领域,而且还包括服务领域、投资领域、政府调控、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广泛的领域。虽然协定的自由化定义不能与WTO的规定相违,但从内容层面上,是把比推进 WTO的自由化程度更具有自由化空 间作为目标的。第四,为了调
47、节国内环境条件,要在国民共识的基础上推进 FTA进程。正如实施其他的开放措施一样,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需要韩国社会经受一些经济“阵痛”。因此,如果不以国民共 识为出发点予以推进 的话,就很难取得广大国民的支持。韩国政府为了促成FTA国民共识的形成 ,提高FTA 促进过程的透明度,于2004年5月制定了“ 自由 贸易协定缔结程序规定(总统训令)” 。根据该规定,自由贸易协定推进程序要在广大范围内征集意见,最后取得国民的共识。同时扩大民间专家的参与,最大限度地保证推进过程的透明度。韩国政府发布的自由贸易协定推进的核心 ,是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缔约可以达到确保接近市场的机会和扩大自由贸易结果、产业结构调整
48、的促进,从而提高国家经济的效率。2.2中国FTA发展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启了中国 对外全面开放的进程。9 崔兑旭,韩国自由贸易协定( FTA) 的推进战略,当代韩国,2006年春季号,第27-31页6近些年来,中国在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方面,加速实施了贸易额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工作,早在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十八大再次提出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 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自由 贸易区建 设” ,“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凸显了中国政府对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坚定决心。近年来中国积极顺应世界区域经
49、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发展自贸区,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10宣布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自贸区建设已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方式。2.2.1中国的FTA推进现状目前,中国正在建设 18个自贸区,涉及 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12个FTA,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 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FTA,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 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除了与冰岛和瑞士的FTA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正在谈判6个FTA,分别是中国与 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挪威的 FTA谈判,以及中日韩 FTA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此外,中国还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和斯里兰卡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表2.2中国的FTA推进现况已生效 已缔结 谈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