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鄱阳2017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鄱阳2017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支配了德国整个高等教育,并一度使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是()原则。单项选择题A、实践与理论统一B、做学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D、研究与教学统一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3:一天,小红、小明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红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明说:“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他们俩人的答案后说:“
2、小明的答案错了。”这时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请问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单项选择题A、小红说的是真话,小明的答案对了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明的答案错了C、小明说对了,小红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D、小明说错了,小红的答案是对的 4: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多项选择题A、用眼神提醒学生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5: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论争,其实质是关于()的论争。单项
3、选择题A、知识与能力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 6: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加德纳 7: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多项选择题A、社会认可度不同B、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C、体现的经济价值不同D、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8: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单项选择题A、主体B、客体C、创造者D、行使者 9:夏天午后的课堂上,有的学生昏昏欲睡。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马上提醒,让学生站起来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
4、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随机说了句诗:“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 10: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的是()单项选择题A、让二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陈某上课不用心,老师多给其布置3道作业题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l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11: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读书指导法 12:按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少年期相当于我国在校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大学阶段B、高中阶段C、初中阶段D、小学阶段 1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哪几
5、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动作的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E、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1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普通教育学D、民本主义与教育 1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不一定是每一位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判断题对错 16:学生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复杂性。()判断题对错 17: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18: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6、这属于哪种迁移()单项选择题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19: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判断题对错 20:有的教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受教育权B、名誉权C、隐私权D、人身安全权 21: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平等的B、不平等的C、对立的D、互补的 22:心理健康是绝对的。()判断题对错 23: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2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
7、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25: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单项选择题A、学习B、交往C、思考D、实践 2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判断题对错 27:奥苏伯尔所说的三类知识的学习(即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与加涅的三类学习(即符号学习、事实学习与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判断题对错 28: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条件刺激B
8、、有效刺激C、无条件刺激D、中性刺激 29:在Excel中,设置Al单元格的数字格式为整数,当输入314时,单元格显示为()单项选择题A、314B、3C、4D、ERROR 30:健康的概念是指()。单项选择题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 3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32:下列选项中,未列入我国刺绣工艺中“四大名绣”的是()。单项选择题A、苏绣B、京绣C、湘绣D、蜀绣 33:下列作品中哪个是著名的琵琶演奏曲?()单项选择题A、流水B、十面埋伏C、酒狂D、梁祝 3
9、4:教师要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判断题对错 35: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多项选择题A、程序原则B、逐渐分化原则C、整合协调原则D、先行组织者策略E、强化原则 36: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概念后,可以将这些数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单项选择题A、具体化B、分析C、系统化D、抽象 37: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单项选择题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C、直接性动机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38:评价使用的测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标准化测验B、教师自编测
10、验C、心理测验D、学业成绩测验 3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40: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判断题对错 4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人与人的关系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 4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多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教学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 43:根据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单一课和综合课B、新授课与巩固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44:教师在实施礼仪的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单项选择题
11、A、举止文明,彬彬有礼B、热情大方,使用文明语言C、讲究卫生,爱护环境D、穿奇装异服,和学生待在一起更显朝气 4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单项选择题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 46: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1901年B、1902年C、1903年D、1904年 47:“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48:在教学中,
12、()强调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布鲁纳C、维纳D、陆钦斯 49: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多项选择题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 50: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51:下列不属于教师常用文体写作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案B、听课笔记C、教学笔记D、操行评语 52: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单项选择题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5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
13、衡性要求()。单项选择题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年龄分阶段进行 5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可以担任哪一级别的教师()多项选择题A、初级中学教师B、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C、初级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D、中等职业学校教师E、普通高级中学教师 56: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包括()多项选择题A、明确与规范B、提高与改进C、约束与激励D、平衡、协调与稳定 57: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主要的观点是()多项选择题A
14、、认识过程说B、认识和发展过程说C、实践说D、交往说E、对话说 5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59: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里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学制历史发展D、生产力发展水平 60: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研究与教学统一原则支配了德国的整个高等教育,并一度使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15、 2: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答案A 解析 题干中小红和小明的话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根据排中律,其中必有一句是真的。既然老师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则小刚的话就是假的,由此可知小明的答案没有错,是对的,于是又可以知道小明的话是假的,而小红的话是真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 4:答案A,B,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论证实质上是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论争。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 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纠正其错误。居高临下的严肃批评,往往使学生很难接受;幽默化解,不但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反而使学生觉得老
16、师给我留了“面子”,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在提醒自己,从而彻底改正自己的缺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这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10:答案C 解析 A、B、D项都是正常的教学法,而C项中老师的行为属于变相体罚,不仅侵犯了李某等八人的受教育权,也侵犯了其人身权。 11:答案C 解析 根据以往在学校中的学习经验可以知道,在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讲授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B,C,D,E 解析 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有加里培林的五阶段理论和安德森的三个阶段理论。考生注意二者的区别。 14:答案A 解析 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
17、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答案选A。 15:答案错误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错误 解析 根据管理层次,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答案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教师侵犯学生的参加教学活动的权利。 21:答案A 解析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与家
18、长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 22:答案错误 解析 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有高低层次之分。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D 解析 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教师的素养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得到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也可以反过来发展理论。 26:答案错误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略。 30:答案D 解析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31:答案A,B,C,D,E 解析 群体的特点与个体的特点对个体从众都有影响。 32:答案B 解析 我国的四大名绣是湘绣、蜀绣、粤绣和苏绣,没有B选项京绣。 3
19、3:答案B 解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可追溯至唐代,在白居易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34:答案错误 解析 35:答案B,C,D 解析 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了几个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1)逐渐分化原则;(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 36:答案C 解析 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质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A,B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40:答案正确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与人
20、的关系。 42:答案A,B,D,E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在服装方面,穿戴要符合教师职业的特点,不穿奇装异服,不要过分时髦,也不要不修边幅。 45:答案A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C 解析 题干描述的重点是“衡量的尺子”,这是在强调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元化。正是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故选C。 48:答案B 解析 布鲁纳认为所掌握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越广,也就产生越广泛的迁移。所以他强调在教学中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49:答案A,B,D 解析 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
21、。 50:答案B 解析 51:答案A 解析 教师常用文体写作包括:听课笔记、教学笔记、操行评语和教育科研论文。(资料来源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2:答案D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关键期。 54:答案A 解析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55:答案A,B,C 解析 56:答案A,C,D 解析 57:答案A,B,C,D 解析 58:答案D 解析 59: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建立学制依据的理解。四个选项均对学制的建立具有影响作用。但题干中工程、机电、航空类专业学校的出现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应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出现的,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对学制影响的具体体现。 60:答案B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