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9890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二,三,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表现 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 2.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四,一,二,三,四,3.陆地自然带,一,二,三,四,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一,二,三,四,链接生活从北京到海南岛旅游沿途会经过哪些主要自然带? 提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一,二,三,四,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分异基础:热量。 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如上图中沿大陆西岸由热

2、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4.分布,一,二,三,四,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海陆分布。 2.分异基础:水分。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如上图中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一,二,三,四,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 1.形成原因:随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变化。 2.分异规律: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一,二,三,四,上图中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南坡相对高度大,又是迎风坡、向阳坡,自

3、然带带谱比北坡复杂(填“简单”或“复杂”)。,探究一,探究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主题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许多同学的梦想。成都某校学生利用暑假沿铁路线从成都出发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如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从成都到宝鸡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从宝鸡到兰州再到酒泉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1)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热量。 (2)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水分。,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自然地

4、理环境的差异性纲要图示分析,探究一,探究二,2.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表格归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自然带ABCD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FGI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带D的分布规律是 ,自然带E的分布规律是 。 (3)属于同一气候类型的两个自然带字母代号是 和 。 (4)自然带A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的原因是 。 (5)自然带H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其在大陆东岸向低纬延伸,在大陆西岸向高纬延伸,原因是 。,探究一,探究二,解析 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信息,可知A为

5、热带雨林带,B为热带草原带,C为热带荒漠带,D为地中海气候下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形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F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区。G、I是同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形成的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H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 (1)由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 (2)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3)G I (4)东侧沿岸有暖流经过,且处在信风带的迎风海岸 (5)南半球5070的纬度带是海洋 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在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探究一,探究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题活动 下图拍

6、摄于我国西北地区,图中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注:图中深色区为森林,浅色区为草地,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山地“阴阳脸”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中处山脉海拔较高,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更替,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阴脸”生长森林,说明水分条件较好;“阳脸”生长青草,说明水分条件较差。这里是非季风区,“阴脸”处于山脉的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2)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

7、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探究一,探究二,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3)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探究一,探究二,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

8、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带,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阳坡 B.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3

9、)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 (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我国,基带是荒漠带,应该位于温带;乙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位于亚热带;丙基带为雨林带,应该位于热带。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丙。第(2)题,甲位于我国,山地同一高度南坡热量高于北坡,北坡出现针叶林带,而南坡为灌木草甸带,说明北坡降水多于南坡,处于迎风坡。第(3)题,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且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应该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可能是秦岭。第(4)题,甲地位于我国,南坡为阳坡,气温高于北坡,且北坡为迎

10、风坡,降水多,故北坡雪线低。 答案 (1)A (2)D (3)秦岭 (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气温较北坡高,且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质 D.地形 解析 第1题,从A到B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纬度方向的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是经度方向上的变化,其主要影

11、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 1.B 2.B,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4.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解析 第3题,分析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我国雪线的分布趋势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4题,一般来说,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横断山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因此梅里雪山雪线相对较低。 答案 3.C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