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四个立足点扎实推进水利四大工程建设马礼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贫困山区水利工作而言,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广大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根据 XX 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水利先行。一、水利不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水、电、路等问题都应解决。相对而言,水利显得更为特殊。更重要这是因为:农业主导地位需要水利作支撑。我县是一个典型山区农业县,农
2、业是经济的主导,粮、猪、油等主要农产品是农村经济的支柱。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县现有各类水利设施 2557 处,这些水利工程长期担负着全县的农业生产与灌溉等繁重任务。目前,全县 70 多万亩耕地 80%以上是靠水利工程来灌溉的;有 60%的农村人口是靠水利工程休养生息的。农村的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利工程。减轻灾害影响、提高抗灾能力,需要水利作保障。我县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洪旱灾害十分频繁。受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影响,年降雨量平均达 1000 毫米左右,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际季际变化大,其中丰水年的降雨量为枯水年的 1.3 倍。每年主汛期 510 月的降雨量占全年总
3、降雨量的 60%左右,且多为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同时,我县又是典型的干旱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据资料统计,在上世纪的 100 年中,我县发生干旱67 次,平均 1.5 年出现一次,共发生洪灾 33 次,平均 3.1年出现一次。从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统计测算,洪旱灾害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达到了 30%-60%。也就是说,每次的干旱或洪灾要造成农业 40%左右的减产减收。因此说,洪旱灾害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把根治洪旱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基础,需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品位需要水利来提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4、、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兴利除害,大修水利,增强抗灾能力。其次要依靠水利工程提升新农村的品位。把农村水土流失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改善、饮用水质的提高、小水电的建设等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打造出山青水秀的优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是一道亮丽的田园风景。二、我县水利工程的现状难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撑和保障我县现有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上个世纪 50 至70 年代,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时期,现在的水利是靠吃老本、拼消耗。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已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长期带
5、病运行,已到了危险边缘。塘成了“碟子”,渠成了“筛子”,排灌站只剩下几根管子。一是病险工程多。全县现有的 34 座小二型以上水库中有 20 座是病险工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去年的防汛期间,全县就有 6 座小型水库先后发生坝体渗漏、滑坡穿孔等严重险情。这些险病水库的存在,不但减少了效益,而且严重威胁防洪安全,就象一颗颗定时炸弹。二是工程效益衰减。现有的几处灌区灌溉面积已由原来的 10.7 万亩下降到 3.5 多万亩,缩减了 67%;全县机电排灌面积已由 1 万亩减少到 0.4 万亩以下,减少 60%。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中,小型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和塘坝的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全县 3000 余
6、处山塘因淤塞严重,已有 80%多成了碟子塘,发挥不出多大的灌溉效益。三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我县农村现在还有 22 万人饮用的是塘水、河水,既不安全,也不卫生。全县还有靠天吃饭的干旱死角区 50 多个,每遇干旱靠消防车送饮用水,干旱缺水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县水利建设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各级对水利的投入减少。二是老化工程恢复难度大。三是水利工程自身负荷大、老化快。因为水利工程主要是社会效益大,自身效益低,不象交通能源那样,有投入就有产出,可以滚动投入和发展。水利的投入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为主,光靠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和农民筹资,那是不现实的。如不尽快加大对水利的投入,水利工程自
7、身就不能支撑,这样下去,原有的水利老本也将耗尽不存。三、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四个立足点,扎实推进水利四大工程建设立足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大力推进甘露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安全。通过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及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我县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目前仍有 22 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污染水等水质问题。特别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农村的水源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河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制约因素。“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
8、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在巩固已取得人饮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完善饮水安全规划,全力争取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投入,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力度,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和“稳定解决、因地制宜、注重效益、建管并重”的工作原则,加快解决饮用水严重不足和水质不达标地区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力争解决8.13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 1/3。同时,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确保安全饮水工程长期为农民群众发挥效益。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过去,全县各级各部门花了很大精力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但是长期
9、以来存在的重建轻管,导致了现有工程老化、管理弱化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田灌溉体系不但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是确保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着力构建农田灌溉体系,大力推新农村建设。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突破性地发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作物的抗灾能力;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
10、改造、大配套、大建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县粮食主产区的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结合万亩灌区和国家小农水补助项目,新建 29 处小型引水渠建设,新修渠道266 处,改善灌溉面积 6.73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2.18 万亩。完成公路沿线 5 个镇 4.5 万亩田间 U 型渠 154 公里,完成渠系衬砌 1144 公里,建旱地水窖 1750 口。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资源,集中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
11、发、国土综合整治、烟水项目、扶贫项目等资金用于农田灌溉体系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按照“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的办法加快农田灌溉体系建设。四是加快发展用水者协会,逐步建立起符合 XX 县情和县域经济要求的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不仅需要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而且需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把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生态修复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头等大事狠抓落实,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强生态保障体系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抓好公路、城建、工业园区
12、、水利、电力等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规划、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指导、验收。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抓好农村河道清淤清障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村水质状况,建设“碧水”工程,创造生态乡村,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抓好小流域治理工作。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流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力争“十一五”末完成 70 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29 平方公里。三是搞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确保全县的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观。四是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把“以电代燃料”工程与实
13、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林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立足于解决水患问题,大力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利防灾工程体系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基本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把病险水库加固与改善库区周围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堤防建设,基本形成较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使重点乡镇集镇能达到防御 10 年一遇洪水能力;整治河道,加快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建设进度,努力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县城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县城城区防洪能力达到 50 年一遇,乡镇重要堤防工程防洪标准达到 20 年一遇以上标准。完成 4 座小型、18 座小型病险水库加固。二是加快完善各项防汛非工程措施。建立完善山洪灾害水文、气象、地质监测站网,构建预警预报及信息发布系统;尽快完善省、市、县三级防汛通信专用网,并逐步延伸到基层乡镇防汛指挥机构,早日实现信息传输自动化和资源共享;加强防汛及科技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基层防汛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防汛抗灾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