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贵池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贵池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时计划的差异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更简洁B、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更灵活C、专家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来制订课时计划D、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预见性E、专家教师注重细节 2:应把某一次心理测验的分数当作教学决策与评判儿童的重要依据。 ()判断题对错 3: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表现出()等特点。多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E、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4:
2、某老师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该老师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5: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单项选择题A、正相关B、影响不大C、负相关D、毫无影响 7:被称作“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单项选择题A、戴望舒B、徐志摩C、胡适D、闻一多 8: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多项选择题A、目标明确B、内容
3、正确C、方法得当D、气氛热烈E、表达清晰 9: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A、 学生毕业时B、 教学过程之前C、 教学过程之中D、 教学过程之后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C、角的对称轴有2条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12:()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
4、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 13:“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单项选择题A、嗅觉适应的结果B、嗅觉对比的结果C、嗅觉补偿的结果D、嗅觉统合的结果 14: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考夫卡B、托尔曼C、班杜拉D、苛勒 15: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 16:处于同一抽象和概
5、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垂直迁移B、水平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17:班级授课制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 18: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编码B、物理编码C、意义编码D、语音编码 19: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及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D、注意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20: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下列属于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
6、素是()。单项选择题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 21: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判断题对错 22:()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单项选择题A、小学二年级B、小学四年级C、小学五年级D、初中二年级 2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单项选择题A、 陶冶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际锻炼D、 品德评价 24: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单项选择题A、素质教育B、创设问题情境C、以学生为主D、熟悉学生 2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单项选择题A、生存B、情境C、教材D、学生
7、26: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27: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常模参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28:属于教师的一般角色的有()。多项选择题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榜样D、管理者E、父母与朋友 29: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多项选择题A、主题B、练习题C、任务D、教科书E、评价标准 30:到某地进行参观访问属于()单项选择题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31:实现教
8、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 A.教育计划 B.教育手段 C.教育途径 D.教学工作单项选择题 3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单项选择题A、 班杜拉B、 奥苏伯尔C、 桑代克D、 布鲁纳 3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4: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单项选择题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 35:记载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 理想国B、 政治学C、 爱弥尔D、 论演说家的教育 36:德育目标确定
9、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单项选择题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 37: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 3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多项选择题A、学习情境的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教学方法 39: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动作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言语直观 40:人们常说“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0、41: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42:()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单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 43: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单项选择题A、定期B、不定期C、每两年D、每年 4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内容B、学习方法C、学习过程D、学习目标 45: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
11、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46:()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4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单项选择题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 48:教师反思有四种常用的方法 。多项选择题A、 校长动员B、 反思日记C、 详细描述D、 交流讨论E、 行动研究 49: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主导作用。()判断题对错 50: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到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判断题对错 51: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的是测验
12、的效度。()判断题对错 52: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单项选择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 53:Word中,当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时,那么活动窗口( )。单项选择题A、可以有多个窗口B、只能是固定的窗口C、是没有被其他窗口盖住的窗口D、是一个标题栏颜色与其他不同的窗口 54: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 55: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单项选择题A、诗B、书C、论语D、春秋 5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生动地描述
13、了学习的迁移现象。()判断题对错 57:()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单项选择题A、选择题B、是非题C、论文题D、填空题 58: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多项选择题A、接纳者B、处理者C、加工者D、记忆E、作用者 59: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判断题对错 60: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B,C,D 解析 2:答案错误 解析 不能把它当作教学决策与评判儿童的重要依据,而应把测验看成是一种检测学生某个特点的工具,它只有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
14、测验的功能。 3:答案A,B,C,D,E 解析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表现为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等特点。 4: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公正施教要求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题干中教师只关注优秀的学生,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其做法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 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6:答案C 解析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含糊不清与学生成绩有负相关。 7:答案A 解析 【参考答
15、案】A 【名师点睛】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所以选择A选项。 8:答案A,B,C,D,E 解析 教师的工作总结是要落到好课上,好课的标准牵涉到课堂的各个方面。 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照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 10:答案C 解析 C处于后习俗水平的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 11:答案C 解析 正方形对称轴是边的中垂线与经过相对顶点的直线,共有4条,故A项正
16、确;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各边的中垂线,有3条,故B项正确;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只有一条,故C项错误;圆的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直线,有无数条,故D项正确。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略 13:答案A 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14:答案D 解析 识记性试题。提出完形-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5:答案B 解析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 16:答案B 解析 定义: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7、。(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意义编码。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努力、能力来源于内心,属于内部因素,努力不稳定,能力稳定;任务难度、运气属于外部因素,不可控;能力不可控。 21:答案错误 解析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22:答案B 解析 一般认为,小学四年级是由形象过渡到抽象的关键期。 23:答案A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观、朴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校园等。 24:答案B 解析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
18、”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25:答案D 解析 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A,D 解析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依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划分的。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则是依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28:答案A,B,C,D,E 解析 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担任的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29:答案A,C,E 解析 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主题,任务和评价标准。 30:答案D 解析 因为参观访问看到的都是一些实物,所以属于实物直观。(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9、31:答案D 解析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教学工作。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34:答案D 解析 D学习结果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37:答案B 解析 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 38: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相关内容。 39:答案C 解析 定义: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通过“实际事物”一词即可判断出答案。(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C 解析
20、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4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期待。 43: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园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 44:答案C 解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5:答案C 解析 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一般迁移,故选C。 46:答案E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48:答案B,C
21、,D,E 解析 本题考察第十五章教师反思经验里面,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的四种常用的方法。 49:答案错误 解析 5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1:答案正确 解析 52: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53:答案D 解析 Word中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但只有一个文档窗口处于活动状态,这个窗口是一个标题颜色与其他不同的窗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54: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 55: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晴】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论编纂成论语一书,此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56:答案正确 解析 57:答案D 解析 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58:答案A,B,D,E 解析 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成分有接纳者、处理者、记忆和作用者。 59:答案错误 解析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是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角度划分的,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 60:答案正确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