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字字迹的视觉化呈现与审美特征姓名:吴修喆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郑元者20090926关 键词: 汉 字 字 谜文字 游戏 视 觉 化呈 现 审美 特 征 琣 瑆 甌 瓵 引同 的概 念。籆 ,等 。 在 日 本 ,有如 铃 木 棠 三、 小 虽 然 不 可 否 认 字谜 与 隐 语之 间 有 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和相互影 响, 笔者 还是 倾并 不 固 定 的。 但 字形多变 并 不 代 表文字体 系 的不 成熟 或 不 安 定 , 而 应 该 说 , 也 许正是 由 于对构 造中 蕴 含的文化 意 义 理解得非 常 全 面, 才能够 相对自由 地去
2、表现和改 造。 甲 骨 文和金 文时代 的史 官 是 在不 失却 文字原 型 意 象 和标 记 意 识 的前提 下 ,对字形构 造进 行 了 很 多个 人化 的改 动 。 他 们 所 学 习 和记 忆 的与 其 说 是 文字本身 ,不 如 说 是 造字的理念及联想方法。 而 秦 始 皇统 一天 下 之 后 , 废 六 国 文字而 普及秦篆 , 相同意 义 的文字被 统 一为同一字形。 在现在看 来, 这种 字形的机 械 适用将 汉字符号 化 、单纯 化 , 大 大 推 动 了 文字意 识 的变 革 , 也 保护 了 汉 字的系 统 性 。 但 在当 时, 将 各 国 的多元 文化 归 并 成一
3、种 单一的创意 , 只是 愚 民 政 策 的一个 环节吧 。汉 字统 一之 后 , 文人需要对字形进 行 重 新 记 忆 , 也 许 正是 在这种 利用分 解、归 类、联想进 行 记 忆 的过 程中 萌 生 了字谜 的前身 离合。关于离合 的由 来, 男牡窳 魇 分 刑 酦袄牒 现 蛎 饔 谕 稼 摺 图 谶是 中 国 古 代 有 关封 建 帝王 受 命及统 治的一种 文字式预 言, 换句话 说 就 是 将 神意 的占卜活 动 反映到 政 治上的一种 工 具 。 图 谶始 于秦 , 盛 于东汉 , 从历史 年 代 上来看 ,也 是在实 施 “书 同文之 后 。 它 有 别 于借 儿 童或 僧
4、道之 口传 播 的谶谣 ,是以 物 质 显 现的方式进 行 的一种 预 言。 古 籍 中 记 载的图 谶有 些是 显 现在天 然 岩 石或龟 背 甲 壳 上, 有 些则 是 出 现在草木、 动 物 、甚 至 人体 上。 除去 某些也 许 是 刻意 炮制的之 外, 图 谶大 多是 从天 然 纹 路 中 看 到 了 类似汉 字的图 案 , 于是 借 助汉 字书 写符号 的象 形性 特 征,以 此 达到 “图 案 汉 字 意义 的一系 列联想, 汉 字在其 中 起到 的是 从有 形图 案 转 化到 无 形言语的中 介 作 用。汉 代 流 行 的离合 虽 然 已 经具 有 字谜 的雏 形, 但 并 不
5、 具 字谜 之 名 。 刘勰所 称 的魏 代尽 管 语 言游戏与文 字 游戏之间 也 许 有 不 少交叉 的部分 ,但 它 们 应被 视为 两个不同的系 统 。其 次,字 谜到 达 终 点 疵 盏 的逻 辑 顺 序也 与隐语 大 有 不同,隐语 是 从符 号 到 符 号 的连续 替代 过程 ,而 字 谜里 更 多的则 是 符 号 的拼 搭或 拆 解。而且 这 种 拼 搭与拆 解并 不 是 赤 裸 裸 地 出现 ,它 们 隐蔽 在文 学化的语 言背后 ,或 隐蔽在诗化的音 韵 背后 ,甚至 隐蔽 在图 画 等 其 他 艺术形 态 中 。隐语 的解决路径在同一个 感 知 平 面 上 ,而 字 谜则
6、 不 是 。因 为 象 形 文 字 使 所 指从掩 盖 中 浮 现 ,而 所 指的在场 解放 了注意 力和 意 识 ,它 使 得逻 辑 能 够在更 大 的范 围 内 自由 活动。第 二章 精 巧迷宫 制谜技法 的 呈 现二形 一体 , 四 支 八 头 , 四 八 一八 , 飞泉 仰 流 。盏祝 壕字素 , 因此 不 能算 作 离合 !U馊渚 头 直鸨 硐 至 巳 侄 浴 熬 字的 视觉印 象 。读 者能从 中 感受 到作 者对 汉 字 的 多次入微 的 观 察。最 后 一句 描 述 了 井水 被 打 起 的情状 , 类 似 于 物谜, 但它在整 个 字 谜中 只 起 到辅 助 联想的 作 用
7、。传 中 记 载有如下 轶事:三 则中 使 用 的 是同 类 并列 词。因 此 这种 制 谜方式 虽然看 上去 简 洁 易 行 , 但在挑 选代之后 , 说 明 制 谜者的 注意力已经不 只 停 留 在视觉印 象 上。以 意相 扣的 谜例 如:叠 叠 远 山望觉微 盏祝 虹 以 减号和 负 号拼 合 描述 谜底 字形 , 后 半用 “耳 ”字的 读 音 扣合 “二来 踏实谜底 。而 谜面 所述 的 是当 代中 国 的 一个社 会 热 点问题 农 村中 要减轻 农 民 的 负 担, 中小 学 要减轻 学 生负 担 , 但虽然三 令 五 申 强调 减负 , 实际 情况 却 鲜 有真 正 的 改 善
8、 。谜面 虽只 有一句 , 但一个“犹字就 足够 引 起 读 者对 众 多问题的 联想和 思 考 。此谜从 制谜手 法 到谜面 文 义 都 显得 现 代性十 足, 与 以 往 主 流 谜面 的 那 种 文 学 性的 审美 功能相 比, 这种 引 人 思 考 现 实问题的 谜作 给 人 耳 目一新的 感觉。第 二节 虚 实相生 思 维 陷 阱的 布 设从 以 上 几个 谜例形式 的 流变中 可以 看出,谜面的 思 维 方式 经过 了这样 的 变化 :最初 是 对 底 材的 直观 描 述,倾 向于 将汉 字字形作为 一 个 整 体 去 把 握;随着对 汉 字观 察的 深 入,开 始 注意部 分和细
9、 节 ,因 而 对 底 材汉 字进行 拆 分和组合 :其 次 由 拆分后 的 字素 展 开 联 想,或对 联 想得 到的 过 渡 字进行 类比和对 比,不 再将 目光 局限于 单个 汉 字;然后 是 别解法的 运 用 ,利用 汉 字多 义 的 特 点 ,在 谜面中 设 置 陷 阱 ,打破 思 维 定势 ;逐 步 从 单一 的 思 维 方式 中 寻 求变化 ,以 字形出发为 主 ,兼以 字音、字义 踏实谜底 ;同 时 逐 步 完善 外 在 形式 ,采用 多 种 文 学 修辞手 法,使 文 学 审美性第 一节境 生象外 谜 面的文 学 化苦 吟诗人都有类似的诗句 “为求一字 稳,耐得半 宵 寒 濉
10、 宋 撵 俊犊 嘁鳌 ”,反 之 , 在不 作 为游艺对象 时, 也 有突 出谜底 单字 的书 法 作 品出现 缦峦 :曲径 通高 寺 , 横 川 隔梯田 。 盏 祝 航 川虽 然 面 底 俱现 似 乎 剥夺 了读 者 猜射的快 乐 , 但 它使 字 谜真正 成 为一个 复 合的、 多重 的审 美对象 。近 见一镜 , 如 钟样 , 鼻 有大 环, 有隶 字 云 : “一生有十 口 , 前 牛 无角, 后走 有口 ”十 三字 , 下 有一虎 。 其字 恐 甲 午字 谜也 。 我 怼 段 飨 4杂 铩 肪砩赵德润 藏, 杏 叶 样 , 背 有大 铁环, 乃 挂镜 也 。 上有铭 云 : “人 有
11、一口 , 前牛 无八 角, 牛 口 走 。 ”殊不 可晓。 下 有一牛 转 头 , 前 有草 一丛 , 下 篆 “避祟驱邪”, 两 边 亦 有字 。 细 考之 , 乃 “丙午造 ” 三字 其下 牛 与 草 , 必 寓 年 号 耳 。人 创 造 的一种 游戏, 在它深入到 民 间之 后 依然 保 留 了形 式 上的雅 致 和优美。第 四章 传播语境 下 的字 谜审 美第 一节不 同的审 美 视 角一、 旁 观 者文 字 游 戏必然 有 游 戏参与 者,即出题 人 与 解 题 人 ,字 谜的审 美 经 验 是 在 这 样在 史志 中 ,有 关字 谜的片段通 常是 作 为 历史事件的一个 侧 面 而
12、记 录 的。 如:牵强 难以让人 信服幽 闹 械摹 案 咦 是 指 北魏 孝 文 帝,席 间高 祖、 李彪 、 甄 琛带 的人 驾驭 轻 舟快得象飞,后 旬讲 舞 妓 荡秋 千 似 乎 要飞上 天 。 孝 文 帝是 一位成 就首先 有 特定 的历史场 域 和 背景 ,即北魏 孝 文 帝其人 其事以及 当 时 的政 治 环 境和 文 化氛围 ,这 些 是 读者在 阅 读整个 作 品 时 率先 能够了 解 到的,或者说这 些 作 品的主 要内 容是 包裹字 谜的先 在 结 构 模 态 ;然 后有 小的叙 事场 景 ,即宫 廷宴 会 和 出场 人 物 ,其中 已经 有 出题 人 与解 题 人 之 分
13、,但 是 解 题 人 的解 题 方 式 并 不 单纯 其中 有 两 人 是 承接问 题 发出者的意志 ,用同样 谜底的问 题 进 行 了 反馈 ,而最 后一在 笔 记 小说中 ,这 一复 式 关系 又 将 不 同。 如 幽 怪录 中 的这 个 例子 :求佣 年 馀 ,无知 其非丈 夫者。 二 盗 饮醉 ,妙 寂 奔 告 有 司而获 之 ,词 伏 就 法乃 复 从释教云 硼观 其他 笔 记 小说中 使用到的字 谜,大 都 和 这 个 故 事一样 ,详细解 说了 解 谜路径 ,这 是 与 史志 最 大 的不 同。 因 为 笔 记 小说不 单 纯是 事件的记 录 ,作 者在 文 中 插入字 谜是 用
14、于完 整情节构 思和 刻 画人 物 特 征。 在 这 个 例子 中 ,主 人 公 至亲 被 杀 是故 事的起 点 ,继而承接主 人 公 命 运 的改 变,结 局的走 向 是 大 仇得报 。 于是 ,作 者在 最 关键 的情节转 折 处设置 了 字 谜,李公 佐 解 谜的过程推 动 整个 故 事的高 潮,是二 、 局内 人行志 “千 里 草” 合为 “ 董 郑 笆 詹 贰 衔 ! 白 字 , “何青 青 ”暗寺日圈总 括起来 , “名 ” 即是 文字 , 即是 写 的字 。在以字 为 戏 的风 气 形 成之 前 , 离 合也 好 字 谜也 好 , 都 是 作 为 一种 隐藏 真意 的手段, 而不
15、 作 为 独 立的审美 对 象 , 从目的上来 说 , 是 非文学的功利 性 占 了 主导 地位 , 但 在此 过程中, 文学化 的审美 功能也 在发展和 逐 渐 凸 显的过程中。从 魏 晋 南北 朝 时 代起, 字 谜开 始 向 文学和 娱 乐转 变 , 由 于 政 局 交替 频 繁 、 经学式微 , 文人 们开 始 摆脱 传 统 政 教文学观念 的束 缚, 重 视 审美 愉 悦和 审美 快感 的获 得 , 追求 精 神 的独 立与 自由 。 鲍 照的字 谜诗不 再 像孔 融 的离 合诗一样把 谜的性质隐藏 起来 , 真正 使 文学成为 谜作 的外 壳 。 此 外 , 史 料 中开 始 有文
16、人 官 员 在朝 廷筵 席上斗 谜助 兴的记 载 , 如 上一节 中所 引洛阳伽 蓝 记 中的例 子 。 由 于 鲍 照以诗歌 形 式作 谜开 创 了 诗谜这一文体 , 因 此 隋 唐 以前 的字 谜很多都 出 现 在名 士 诗中。唐 朝 的文人 们也 有很多因 非 主流文学而 闻名 , 如 唐 李 肇国 史 补 云:“初, 诙 谐自贺知 章, 轻 薄自 祖咏 , 诨 语 自贺兰广 、 郑涉。 近 代咏 字 有萧 昕, 寓言 有李 纡 ,隐语 有张 著 , 机 警有李 舟 、 张 或 , 歇 后 姚岘、 叔孙羽 , 讹语 影 带 有李 直 方 、 独 孤申 叔, 题 目人 有曹 著 。 啪 功可见字 谜与 诙 谐、 咏 字 、 讹语 等 一样曾 经是 文学精 英们显露 才 智 的手 段之 一。把 谐隐在 文体 中 的 地 位与 小 说 相比 , 云 :“然 文辞 之 有 谐耱 , 譬 九 流 之 有 小 说 , 盖由 于 字 谜 对 参与 者 文化水 平 要求 较高 , 在 古代 社 会 是 自上 往 下传 播 推 广 的 。二 、 谜 社 谜 集 谜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