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标题: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研究作者:兰州商学院 姚 红时间:2004-5-14 0:00:00来源:商业时代2004年15期(理论版)正文: 内容摘要:流通现代化是我国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但如何准确把握流通现代化概念,如何对未来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行有效测度,这些问题都对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的研究提出了现实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现代化理性标准,结合笔者对流通现代化本质的研究,尝试提出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关键词:流通 现代化 理性标准进入21世纪,世界流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境流通所具有的强大渗透力和辐射力,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无法避免相对先进的流通方式所带来的剧烈冲击。入世
2、两年来,中国流通产业正成为受外资冲击与损害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03年3月发布的调查统计,截至2002年底,22家外资零售企业的年销售规模共1010亿元,几乎是同期中国百强销售额2465亿元的近一半,其中占据家居建材市场前五名的分别是百安居、好美家、东方家园、欧倍德和宜家。那么,依据什么标准对流通现代化推进成效进行判断?依据什么对流通发展状况与流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测度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回避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标准对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实际上这是现代化研究中十分重要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流通现代化研究需要理性标准理性标准问题
3、是在流通现代化研究中准确运用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合理前提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 这一词因此已成为世界上学者们广泛争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含义十分含混和庞杂,甚至有学者试图用发展研究代替现代化研究,但现代化概念的广泛包容性,以及该概念使用的高频率,已经使它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含义界定,就无法把握和分析现代化的性质、进程和基本状况,无法理解现代化所具有的,与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模式密切相联的多样性特征,也就无法进一步去探讨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问题。将现代化理论应用于流通现代化的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事实上,我国 对
4、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4年。有学者把以往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归纳为状态说、动态说和综合说,并认为这三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但仍不完善、不系统。其共同的缺陷在于主要是从流通的角度而非现代化的角度来探讨流通现代化问题,因而导致了对流通现代化内容的描述虽然较为具体,却忽视了流通现代化的“ 现代化特点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流通现代化中的“现代化” ,不能仅从流通本身发展规律去认识,而应通过对社会现代化过程、本质去认识,即通 过现代化的内涵去模拟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因此,在研究流通现代化的过程中,想要把握和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流通现代化的性质、进程和基本状况,就必须有一个相对
5、明确、稳定和可靠的标准或尺度,即以一些什么标准去衡量现代化。没有标准,就失去了使用流通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全部合理性。理性标准是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 带着现代化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流通现代化过程因而具有系统性、复杂性、 渐进性、相对性、革命性和趋同性等特征。 对流通现代化这样 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测度的难度不言而喻,因为“将一种社会状态、一种 经济体制或经济环境,用数量化的方法以至用某种指数 加以度量和表现,是对理论和理论应用的一种挑战”。借 鉴国内外已经有对社会状态、经济体制或经济环境用数量化研究的多个先例,比如洛桑国际学院进行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台湾经济研究院进行的产业国际发展监
6、视指标、制造业升级指标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进行的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研究,中科院等进行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以及有关城市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无一不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 过确立一定的理性评价标准,逐步分解和量化各项具体评价指标,再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以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直观的表达形式并没有损害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反映,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方式,使我 们逐步对模糊的、不准确的定性分析有了较清晰的、相对明确的认识。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定流通现代化理性标准的研究就好比在流通现代化漫长的道路上设立了一个可以明确识
7、别的、方向性的标志。或许这标识不那么尽善尽美,甚至可能是粗糙不堪的,但它毕竟提供了可衡量的、基本的相对参照物。依据它,我们就可以大致划分出流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阶段性。而 这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到:在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同一道路上,我们与竞争者(或者是合作者)到底相距多远,我们自己正处于流通现代化的哪一个阶段。确定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就是为流通现代化的建设确定奋斗目标 流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我国发展流通产业的最终努力方向。流通现代化没有终极目标,它是我国(或我国某一地区的)流通产业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和满足现代经济需要的产业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目标是不断发展
8、变化的。它需要我们在限定的时间,明确地提出参照系和定性目标,并将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而提出战略目标的依据正是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理性标准,流通 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合理、明确、具体的方向,同时也缺少了对流通现代化的目标是否实现进行检验的一个必要工具。流通现代化的六个理性标准通过分析已有的现代化理性标准,结合自己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笔者认为流通现代化的理性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判别准则一:流通水平指数是否实现了上凸型曲线从左侧向右侧的转移是衡量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宏观判据 假如我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其流通水平指数,可以发现随着人均GDP的
9、增长,流通水平指数不断提高,当达到最高临界点后,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流通水平指数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分析,发现当国民平均收入增加时,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的变动看,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升高,超过一、二 产业,达到其上凸型曲线的顶点后,然后保持相 对稳定。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上流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流通指数已经超过这条曲线的顶点,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判别准则二:社会就业是否实现了流通业中劳动力就业指数在劳动力结构中超过一、二产业,成 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是衡量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二宏观判据 可以用流通产业
10、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流通业劳动力就业指数。库兹涅茨研究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并在人均达到588美元(1958年美元)时,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逐渐在劳动力结构中占据首位。 历史上,美国1977年零售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8%,零售商业成为美国第三个容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由此可见,流通产业所具有的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是否能够发挥,可以通过这个标准来判别。判别准则三:流通产业产权结构比例是否实现角色由政府为主转向私营企业为主的转换,是流通现代化的又一宏观判据 流通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应该包括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对于流通产业这个竞争性产业,只有在民营经济兴起并在
11、产权结构中的比例由降到升,才能说是基本实现了经济制度层面的流通现代化。流通主体在具有多样性的产权形式之间所作的最终取舍,取决于哪一种形式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产权上来看,整个流通的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 2000年,个体私营商业企业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国有商业企业达39.47%。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均占80%以上,流通领域的比重则更高,中国目前非国有经济也正在发展,但整体比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今,民 营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大适应性,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将在流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按照目前的速度,在全国消费
12、品零售总额中,预计到2005年,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将在20%左右,到 2010年,将不足 10%。判别准则四:边际消费倾向由递增向递减转化过程中,流通产业是否呈现出产业素质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是判断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另一个宏观判据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增加的物质性消费额。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会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会表 现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流通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进而会推动流通业提高产业素质,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 过程中,流
13、通产业所表现出的相应素质变化应该可以成为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性的判据。判别准则五:二元经济结构中流通产业的城乡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一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二元经济结构长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使得城乡市场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全国消费品市场在农村市场的绝对数量目前要超过城市市场的绝对数量,但农村商品流通量份额逐步萎缩,城市的商品流通量则不断上升,城市市场比重
14、也不断提高。2001年,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城市的比重已经达到62.6%。可以预测的结果是,随着城市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流通的城乡结构将愈加表现出典型的城强乡弱的特点。这在流通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是城市流通业不断发展的一个佐证。判别准则六: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与企业规模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流通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都表现出从小到大、大规模企业的地位日渐主要的趋势。美国在1950年1969年出现了企业的联合和集中趋势,共发生了17000多起企业兼并,其中商业界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同期,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工业大公司也不过12
15、9家)。在1993年,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集中度占全美当年零售总额的比重(即CR50)为21.34%。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1999年,以商 业百货零售业计算的流通业产业集中度CR4为0.57,CR8为 0.81,CR100为2.81,显然极为分散。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即使是位居中国零售百强之首的联华超市,其销售额2000年才超过100亿人民币大关,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随着流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应该会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也将会逐步扩大, 这些变化,既是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是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参考资料:1.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晏维龙, 交换、流通及其制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刘勇,商业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4.金永生,流通产业组织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 32、34页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