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档资源据说有一家欧美公司,曾对即将奔赴中国工作的员工进行了这样的培训:老师先给每组学员发一副扑克牌,学员很快达成共识玩儿一种游戏,而且顺理成章地开始按本国的规则玩儿。等玩儿过一轮重新发牌之后,老师忽然提出了要求:“从现在开始,你们不准按本国规则玩。”然后退居一旁。而学员们则仿佛在一瞬间变成了白痴,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是的,没有规则怎么玩儿?就在学员们只能彼此徒然地眨巴着眼睛对视时,老师方开金口:“你们要去的,就是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根本没有规则,或是你们根本不了解他们的规则你们准备好了吗?”看看,在人家眼中,中国文化竟如此不可理喻,中西方文化之间竟如此隔膜!你想到过吗? 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边,
2、北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的外方经理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可堪“学贯中西”的他竟然感觉:“我与那些洋人沟通起来并不费力,只要按规则办事就能得到理解;但让我头疼的,却是经常得不到多数中方经理的理解。我按规则办事,他们就骂我是汉奸”是的,在中国人看来,“情”是高于规则的东西,替洋人谋利是大逆不道的,即便这是大家共同的规则。在默默积累之后,终于有了猛烈爆发。去年广东乐百氏5位创始人因与大股东法国达能不合而被迫集体辞职事件,使得乐百氏先于多数中国企业体验到了国际化带来的冲击。用何伯权自己的话说:以前对于国际上通行的企业游戏规则讲得多,但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感触更深,这是中国入世后我上的第一课。”而何伯
3、权的第一课显然不是中国企业的最后一课。站出来说话的虽然是“资本”,而实际在幕后操纵的却是“文化”!资本的力量很容易使你走遍天下,而文化的隔阂却常常带来举步维艰连摧枯拉朽的韦尔奇都惊呼:“轻易不要去碰那些你不了解的文化!”这还只是在美利坚的版图之内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在加快!外资的总量在增加!外资进入的领域由渗透变成了蚕食乃至鲸吞!面对势头凶猛的全球化浪潮,每个企业都将不可避免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企业相碰撞。试问,我们对他们了解多少?我们对自己又了解多少?我们能不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我们能不能包容不同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融合成新的文化? 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
4、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我们会为技术而自卑,我们会为资本而惭愧,但文化却似乎永远都是我们的尊严之源但殊不知历史越悠久、文化越深厚,其实包袱就越重,冲突就越尖锐!为此本刊特邀有识之士座谈,共同为企业提醒、出谋。主持人:杨沛霆(本刊社长兼总编)嘉 宾:张仲文(中国松下公司副董事长)朱伟(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甄源泰 (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企业人事诊断中心主任)张鼎昆(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教授)刘光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教授)高晓春(北京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正视冲突杨沛霆: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价值观的冲突无时不在。因而任何一个企业内部都存在文化的冲突,
5、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避免的与外部发生着文化冲突。特别是在现在的国际化大背景下,任何企业都要面对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文化冲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这种冲突,又怎么样来化解冲突,是事关企业成败的大事。张仲文:我这十五、六年一直在与外资合作,跟日本企业家接触的比较多,也与欧美企业打交道,经常都会碰到文化冲突的问题。而且我的同行们也都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只是我们还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媒体也多是报喜不报忧,只说“结婚”的,不提“离婚”的。其实,企业“离婚”或“婚内不和谐”的案例多得是。例如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在合资几年之后宣告解散,原因就在于中外双方价值观的不同;还有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一次日方管理人员
6、与一名中方员工发生争执,以致于中国员工一度闹着要罢工!其实起因仅仅是下班铃响了,日方管理者认为只要再加班10分种,就能把一件事完全做好,干嘛要拖到明天?而中方员工却非要下班不可,这下日本人急了!而我们也高呼:“小鬼子又来了!”我看过一本书,说现在全球合资企业已经是最难经营的企业,原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差异、文化冲突非常大。现在走向独资化的越来越多,为什么?其中就有文化问题。甄源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19世纪开始的,经历了“器物学习”(科学技术)、“制度学习”(政治制度),现在已经步入了“文化学习”的阶段。当然,在这种学习中,冲突是理所当然的。米卢执教中国足球队的经历就是文化冲突的一个极好例子,和
7、我们企业的情形比:中国足协好比政府国有企业的投资者,足球队队员代表企业员工,而米卢则是一个CEO。实事求是地讲中国足协方面一直看不上米卢:吊儿郎当,训练玩儿网式足球;没有教练班子,而且还和一位女记者弄得满城风雨。但是米卢领着中国队闯进了世界杯,靠的什么?就是文化:“快乐足球”,“态度决定一切”,米卢带给中国队的是市场经济环境的基本文化理念比如新的“同事观”。国家队内范志毅和郝海东二人有宿怨,米卢的态度很清楚:“你郝海东、范志毅可以不是朋友,但只要你们俩上了球场,彼此就是合作伙伴,必须把分歧搁在一边。你们要学会与没有感情联系,甚至是感情对立的搭档合作。”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队员基本功没有大的提高,战
8、术意识也没有真正的突破性进展,却能够破天荒地打进世界杯的原因我们拥有了团队的凝聚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朱伟:我感觉今天这个题目提得很及时。虽然文化冲突的问题早已存在,但入世以后,我们这种冲突明显在加剧。其实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只不过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分。而文化冲突的结果,就是使落后文化被淘汰,这是一种必然。为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通常做不了几年就垮了?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企业文化的问题。当一个企业在扩张中需要“复制”时,往往是管理上的移植遭到了失败,因为它涉及到一些不相关的行业。而企业经营中唯一可以移植的,其实就是文化。美国通用电气的多元化为什么成功?正是来源于它文化的移植。这一点对企业是一
9、个很大的启示。甄源泰:是这样。我想强调一个观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经济性。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的利益交换”应该成为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点。否则,你的文化就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刘光明:我一直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咱们现在经常谈企业制度,或者核心竞争力,其实我们根本还没有到那个层面上。我们企业一开始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后来讲到企业制度是核心竞争力,但我觉得这都是表层次的,最深层次的一定是企业文化,人的观念。那些所有人都要遵循的、根深蒂固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文化,而绝不是喊几个动听的口号。关键在于,企业文
10、化是一个行政纲领,要落实在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当中。高晓春:跨文化的冲突是无处不在的。我本人是在中国读完大学又去美国接受的MBA教育,因此受中国和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我认为彼此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一致,给我们的企业战略制定和国际交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比如西方鼓励个性和创新,而中国文化对创新很慎重,有时甚至把眼前的利益看得非常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在一条街上看见一个新开张的店,很有创意,也很挣钱。过不了几天你就会发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店在附近出现了。竞争的结果就是价格的拼杀,最终大家都是短命的。这就是不注重创新、不注重自我的文化所带来的负效应。学会包容杨沛霆: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事
11、实上,文化冲突是许多合资企业失败的原因。为此,现在许多外资进入中国都选择独资经营而不是与中方合资,即使合资也要控股,我认为这对我们很不利。那么我们应怎么做?应当如何应对?张仲文:我们要承认,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要学会如何面对这个冲突,然后与他们融合成一种好的文化、一种新的文化。这就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不了解就没法融合。这一点,国外企业做得很好。比如他们的跨国公司对赴外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预先的培训。培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介绍对方的传统文化和投资环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目的是来中国*的,必然要用大量的中国员工,因此他们必须了解和包容中国的文化。相反,不了解就没法沟通,沟通不好
12、就会阻碍发展。松下公司在中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包容并接受了中国文化。公司创始人老松下从当初的合作开始就有一个规矩,凡遇到分歧一定要先搞清对方的意思,一看、二慢、三通过,忍一忍,然后换位思考。遇事先沟通,才造就了一个世界著名企业。我想,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文化的融合太重要了,即使你不想跨国经营,即使你只是个乡镇小企业,因为这关系到你的企业是长寿还是短命。其实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好的东西,如果再能吸收一些海外的优秀文化,和我们的精华进行融合,我觉得意义可太大了。朱伟:我很赞同。我也觉得:中国企业要想继续的成长,一定要更加具有包容性,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一些国外的东西。拿我们公司来讲,95年我们在北
13、京开办事处,虽然我们是美国公司,但首席代表却是日本人。我觉得日本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尽管他也觉得自己很难做,但他在努力去接受、承认中国的文化。我们中国企业也应该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比如,我们中国企业做跨国项目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何通过你的战略与合作,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张鼎昆:是的,我们必须要改变。现在外国的企业到我们这里来了,有不少最终却不欢而散,这种合作的失败,不仅是跨国公司不了解中国的失败,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的失败,这是一个互相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双赢的问题。所以说,除了让国外的人怎么了解中国,可能更重要的一块,是中国人怎么去了解世界。我们老说创造,其实创造是求异的结果。这就
14、像男女之情:很多男女彼此性格不一样,恋爱时这正是吸引力所在,叫互补;但结婚后又成了分离的理由,叫不合。其实关键在于如何了解对方,在包容中逐渐磨合。杨沛霆:各位专家都谈到了包容的重要。我觉得从个人的心态上来讲,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更容易去包容别人。而包容,首先来自沟通。事实上,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管理者都将这种沟通能力看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西方,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一门跨领域的新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国际商学院的必修课。挑战自我张仲文:谈到包容,我们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出现中外企业纠纷,我们就上升到国家耻、民族恨的高度,总觉得人家欺负我们。其实这种心态对我们正视和解决企业管理的文化冲突是很不
15、利的。张鼎昆: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多年来形成的卑微心态,就像一个不自信的人做出很自信的样子来掩盖自己的卑微。正是这种不自信,才容易把那些本来很自然的事情牵扯到国家的情感、民族情感上去。去年,我在一次上课的时候,问大家一个问题:对9.11你们有什么感想?结果他们都说好。我说感觉好的人请举手,哗一下全都举手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改变,需要来一场中国文化的再造运动,让大家把中国文化中那些不利于长远发展的东西真正抛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谈得上开放。朱伟:我们中国企业家应该敢于挑战中国的文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写了一本说NO的书,于是国内也满街都说NO,其
16、实我们是否清楚到底应该对什么说NO?对什么不能说NO?中国企业要按照国际规则来做,就要敢于面对很多挑战,坦率地说首先我们要挑战自己,勇于去做。刚才提到的米卢,我记得米卢谈到他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听不懂中国话,是个“聋子”。因此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避免了很多干扰。尊重规则杨沛霆:包容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尊重规则,按规则办事。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最重的是“情”。现今入世了,办任何事我们就更应该尊重规则,请各位谈谈自己的看法。甄源泰:在跨文化的交往中,规则是最成功的工作语言。比如拿东北人和上海人比较。东北人谈生意喜欢跟你喝酒,拍胸脯,讲义气。结果谈的时候很痛快,但条
17、款模模糊糊,真干起来,纠缠不清的问题会很多。相反,跟上海人谈判会非常的艰苦,一条一条跟你抠。但是谈判一旦成功,他肯定能按合同约定的规则办事。这使得上海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它的基础就在于文化。上海有中国最高水平的经济文化,遵重规则。所以上海经济的崛起,我认为是文化的崛起。在我们与外商的交往中,我们的文化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落后的思维,是不懂规则的思维,对很多国际通行的规则我们连熟悉都说不上,但我们必须尊重它,必须服从国际惯例。面对现在的文化冲突,我认为不能带着很多的感情色彩。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经济活动。经济好了,其它一切都会好。我们没必要跟日本企业一较劲就想起抗日战争,跟法国公司一有矛盾就想起
18、八国联军。我们要虚心地学习发达国家在文化上所拥有的人类文明,以规则为重点,提炼人家的文化,学习人家的文化,绝不能还犯李鸿章的错误,总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文化冲突面前,这一点必须要做到。朱伟:刚才甄老师所说的,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感觉,中国企业对规则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外商与我们谈判,这很常见。我自己就遇到过很多例子。有一次关于技术设备的谈判,中方在合同中就笼统地要求便宜,但是等交货时,中方马上责问:为什么附件都没有来?外方就说:你们要便宜,所以这些附件就不提供了。但中方在传真中依然理直气壮:如果我买一个桌子却没有椅子,我可以坐吗?如果我买一套茶具,光有茶壶没有杯子,我可以喝吗?结果
19、外商没有办法,只好把所有附件都送过来。我们这种做法与国际化相差太远了,看起来似乎给国家省了不少钱,但实际上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从我做起!杨沛霆:看来大家已达成了共识,但要形成新的文化、融合新的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企业的新文化,只有全体员工都认同了、都习惯了,才能真正成为文化。跨文化的企业形成融合型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一个艰苦的过程。甄源泰: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应该是老板定调,骨干张扬,员工认可的过程。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就只能是领导者的文化。企业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理念,是思想方法;第二个层面是制度规则;第三个层面是员工习惯。理念和规则被充分认可了,成了潜意识,成了习俗的
20、时候,文化就是成熟的文化了。有了成熟、健康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再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沟通就不再是非常困难的事了。企业文化建设,目前最应当做的事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张仲文:您说的有道理。规范化的东西就是“理”。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理”与“情”的关系是颠倒的,老是把“情”放在第一位,理放在第二位。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合情合理,意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合情合理”是不够的,首先要合法合规,这才是先进的文化。比如我们松下公司在一次招工时,要求招35岁以下的。其中一个中方员工更改了身份证,把36岁改成35岁,被录取了。后来东窗事发,根据松下的规则,遇到对公司不忠诚的情况要么自动辞职
21、,要么被动解聘,没有选择的余地。其实那个员工工作得非常出色,让他走其实对公司是个损失,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规则。如果为他打破了规则,那以后的工作就没法进行了。在这个问题上只能毫不犹豫,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当时许多人来找我说情,这都没用。在国际的合作当中,如果把情理颠倒了,肯定要出大问题。中外融合型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吸收能提升管理的文化内容。“法”、“理”永远都是应该大于“情”的。甄源泰:确实,我们中国文化是重情的,比如以前师徒关系就“情同父子”,教你干活的技术了,你就得叫他师父,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但我们的“情”,在实质上主要是封建的身份观念。而发达国家强调的是平等:你我生而平等。我们现在
22、要合作,就要解决保护双方利益,互相不伤害问题。所以,以法律为准绳,签订合同是重要的。而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却重视口头承诺,忽视法律合同,这往往会造成误解。要创立新型的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注意到树立契约观念,这样冲突会少些。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轻个体,所以过去我们所说的道德,总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这种道德标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一端是圣人,另一端是坏人。如果圣人做不来,坏人不想做,就只能把自己装扮成圣人,说假话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我认为,融合型企业文化,应该体现出对员工个人价值的充分尊重,应该为遵守道德找到个人动力。张仲文:说到如何对待文化冲突,大家都谈得很多,其实我认为最重要
23、的还在于承认差异基础上的沟通和融合。松下公司在唐山的一个分公司,一个人的年均利润是二万美金。他们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第一,成功在企业文化的融合上;第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鼓励了团队精神;第三是尊重个人的价值,没有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不行的,主人翁精神也要有物质形式的支撑。杨沛霆:通过今天的热烈讨论,我感到我们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冲突,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要以为谈文化就是在说空话,只有埋头干才叫务实。其实,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冲突近在眼前。就像诸位专家所指出的,实际我们企业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其深层次原因都来自文化。这是无可否认的。因此,面对今天的世界,我们的企业必须抬起头来,
24、睁开眼睛,认真看一看,仔细想一想,主动谈一谈。进而,在反省中修正自己,在开放中正视冲突,在沟通中包容分歧,最终在融合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多相关文档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取决于经营者 (2324字)论强化破产重组企业的党建工作 (9782字)中小企业的声誉管理 (4040字)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7455字)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耦合性及现状分析 (6419字)跨国公司文化管理 (3534字)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4789字)浅议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 (4715字)论购并后企业文化的建设 (4498字)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契
25、约构建 (4614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hxdoc 站长统计 疃娜獭?P“两个变化”、“两个融合”,让“政工”走进新境界。平煤集团梨园矿党组织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呈现出“两个变化”、“两个融合”的特点。“两个变化”就是部门的宣传鼓动方式向多渠道,多视角、多元化、多层次转变;工作格局由“党政工团化”向不同业务类别、不同人员群体、不同单位性质的个性一体化转变。随着社会转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从单位人向社会人、从传统企业组织、向新社会、
26、新经济组织延伸扩展。煤矿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为繁重(不同性质的从业人员、农民工、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家属闲散人员等),使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特殊性、专业性、艰巨性。为适应煤矿建设和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平煤集团梨园矿努力探索,着力实现“两个融合”:一是虚与实融合。党委实施量化考核,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操作性。从2006年开始,矿党委打破政工工作“虚拟”、“难操作”的旧套路,各政工科室相继出台了具体的量化考核细则,将日常工作涵盖到考核细则中,变模糊为具体,变抽象为直观。安全生产“六条线”管理有五条线都是由政工口考核实施的。认真营造落实制度不打折扣、执行任务不找借口、纠正错误不留情面的干事环境。
27、实现了政工工作与经济工作协调一致,互为促进的格局,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二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平煤集团梨园矿把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载体,将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愿景灌输到职工队伍中,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自觉地按照企业行为准则办事。破产重组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善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在井口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休闲文化等方面不断丰富内容、形式,改善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途径。譬如信息网络传播,对于一个跨地区、规模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活跃的信息*载体,它对强化党的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都有帮助。企业应创办政治工作专页。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便
28、于每一个员工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点,党建工作的要求等等。基层党组织根据员工的思想状态、工作情况关注热点及时传达沟通,进行支持和指导。企业党政机构也随时可以掌握各企业的党组织工作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及时研究判断和发布指导意见。员工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和思想难点通过信息网络与有关人员交流和探讨,寻求答案,做到上下信息畅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有效性。 抓健康文化建设,是平煤集团梨园矿在散乱基础上强化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平煤集团梨园矿建立的“电视转播台”、“数字化局域网站”、职工“威风舞狮队”等,都在当地小有名气。我们抓*培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建设井口文化长廊、进行安全教育与关怀,建立图书
29、馆、阅览室、培养职工知识兴趣,这些工程的开掘与创建,不仅丰富了矿区文化生活和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要求,也为企业党建工作找到了新出路。 更多相关文档中小企业的声誉管理 (4040字)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7455字)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耦合性及现状分析 (6419字)跨国公司文化管理 (3534字)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4789字)浅议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 (4715字)论购并后企业文化的建设 (4498字)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契约构建 (4614字)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初探武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5407字)节约型企业
30、文化建设探讨 (5336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hxdoc 站长统计 r height=30 align=middle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hxdoc 站长统计 奂偎凳抢砺垩芯恐泄丶囊徊健砺奂偎凳欠袂保苯泳龆偶讨吹慕骱吐壑蹋叵档窖芯抗鞯某砂堋?P经济理论假说并不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简单描述或事实陈述,而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一种理论解释。
31、从这种解释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经济主体的活动及其行为方式,而且可以进一步发现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可以借以预测经济生活变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在经济理论假说的内容和结构中,既包括有事实的陈述,也包括有理论的陈述;既有已经证明了的比较实在的内容,也有其真理性尚待判明的内容。因而,作为一种科学猜想或假定性解释,经济理论假说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以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的相关事实作为支持的经验依据,以一定的经济学原理作为论证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从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大量观察中得到的事实材料和经济现象的描述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提练而得,或者采
32、取逆向思维,从经济现实和经济理论中的悖论出发,运用类比、想象、演绎推理而成。因此,研究者要正确地提出理论假说,不仅要精通经济学的理论,而且对现实经济运行和发展要有深切的实感。张维迎其所以能够在企业理论上作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与其在牛津的三年苦读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对中国现实经济生活的深入观察和透彻了解。.建立分析模型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演绎和使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证明或证伪一种理论假说。因此建立理论模型,进行模型分析,是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工具。所谓理论分析模型就是分析的理论框架,它是从单个现象中提练出来的,其内容包括一系列有关的具体假定和必要的定义,一方面用以
33、界定演绎分析的各种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根据人类行为的某些一般性原理(如最大化行为,边际效用递减等)和一般的技术函数关系,去推导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模型分析的作用不在于向人们提供到处适用的普遍真理,而在于能够明确地指出,在什么条件下,某些特定的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由于模型分析把理论研究的重点从强调理论的构造移至理论的实证检验,使之从推理的终极移至实践的始端,因而使得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更加严谨和更加科学,也更加实用化。建模的过程是,从提出的有关理论假说出发,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找到说明问题的关键,提出正确和有用的假定,恰当地定义有关参数和方程,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描述出经济现象和过程的
34、内在联系。这是需要着力把握的事情。企业正确地运用了模型分析的手段,在构成其理论体系主体部分的三章中,作者都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仅以第章建立的资本家职业选择模型为例,为了说明资本家究竟是选择作企业家或者积极的资本家还是作工人或消极的资本家,作者提出了三个假设:()自由择业;()完美的资本市场;()非负消费的无限责任假定。假设()暗含着经营能力是私人信息,不能为外人直接所观察的假定,假设()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其含义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按照市场利率借入或贷出资本;假设()是最重要的,企业家负有偿债责任,其强制履行的程度取决于个人财富的可观察性,其主要含义是,当企业破产时,企业家承诺的支付
35、和实际履行的支付之间可能有差别,这一方面引起了企业家选择方面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也使工人和消极资本家要承担企业家不能履约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作者定义了企业总期望收益y(是企业家经营能力的一个线性增函数)、企业家个人期望收益e1(依赖于他的个人财富o)、一个拥有0的个人选择作工人消极资本家的期望收益L1 、以及贷出者承担借入者不能履约的风险程度k,并据以建立了个人选择作企业家的模型:We1=WL1 指出给定个人财富,一个人做企业家还是做工人的选择,既取决于他本人的经营能力,也取决于他对潜在借款人经营能力的期望。这就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奠定了基础,指出了进一步进行演绎推理的具体方式和途径。.进
36、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分析模型建立以后,接着而来的工作就是进行理论实证,具体作法就是进行思想实验和数学证明,通过提出和证明一系列相关的定理和引理,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这样一来,就使得经济学的分析具有了数学的严密性和科学的真理性。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本身的推导并不困难,只要有了比较札实的数学基础和训练即可完成,困难在于如何保持抽象过程的有效性和推理逻辑的严密性。这里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明确分析过程的抽象层次,即确定先证明什么,后证明什么?一般的做法是,先舍象掉一些次要的因素,在最抽象的层次上进行考察,待基本关系证明以后,再将舍象掉的因素一一引入,一步步接近现实。例如,企业第章的证明,先假定利率(和工
37、资)固定在一个统一的水平上,抽象地考察个人的临界经营能力与个人财富的关系,待这一问题证明以后,再放松上述假定,把利率(和工资)的变化引入讨论,分析利率(和工资)的变化如何影响一个人当企业家的临界经营能力,特别是利率(和工资)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如何成为*财富少的人选择企业家的机制。二是要注意证明的逻辑性,要根据给出的假定,考虑到各有关因素,一步步推导出有关定理和引理,综合有关定理的证明,给出所需要的结论。例如,在企业的第章中,作者根据模型中提出的三个假定,不仅证明了个人临界经营能力和意愿企业家的期望经营能力与本人个人财富的关系,而且证明了其与潜在借款人个人财富的关系(因为,由意愿企业家变成实际企业家的充要条件是能否成功地筹集到所需要的资本),进而证明了在经营能力是私人信息和个人财富是公共信息的假设下,只有当一个意愿企业家的个人财富大于某一确定水平时,才能成为实际的企业家。在这里,三个证明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是非常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