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蕉城2019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蕉城2019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单项选择题A、评价活动B、感知活动C、心理活动D、交换活动 2:教师专业化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判断题对错 3: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多项选择题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 4: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多项选择题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 5:全身松弛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单
2、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波斯纳C、卡普杰列夫D、安德森E、雅各布松 6: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单项选择题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8: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单项选择题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无规律的B、学生的发展是平均的发展C、学生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9: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刨造技能B、绘画技能C
3、、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 1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分为()单项选择题A、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B、言语智力和逻辑一数学智力C、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D、情境智力和经验智力 11: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是指德育的这种个体享用功能。()判断题对错 12: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C、凯洛夫的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 13:下列不属于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的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品行B、学习C、身心健康D、劳动 14: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文化B、组织制度C、凝聚力D、班级管理
4、15: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6: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17:我们本来对学习外语没有兴趣,不注意学习,但认识到它是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就决心努力学习外语。从心理学角度,这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 18: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
5、 19:下列选项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 提问B、 划线C、 列提纲D、 利用表格 20: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单项选择题A、学科专业水平B、认知能力状况C、职业道德修养D、身体健康状况 21:“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单项选择题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22: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23: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儿童的中心地位。()判断题对错 24:问
6、题解决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唯一性E、固定性 25: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单项选择题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 26: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多项选择题A、汉字学习B、英语单词学习C、图像、图表学习D、历史事件学习E、一般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 27: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单项选择题A、内部一稳定一可控的B、内部一不稳定一不可控的C、外部一稳定一可控的D、外部一不稳定一不可控的 28: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29
7、: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 )。多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评价D、组织E、性格化 30: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属于()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图片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31:锐意创新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判断题对错 32: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判断题对错 33: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指向作用D、评价作用 34:提出最
8、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35:少先队辅导员是()。多项选择题A、少年儿童人生的引导者B、少年儿童实践的组织者C、少年儿童健康的服务者D、少年儿童权益的保护者E、少年儿童发展的营造者 36: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本要求是()。多项选择题A、确立班风日标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C、培养正确舆论D、强化行为训练E、加强榜样示范 37: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判断题对错 38: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判断题对错 39: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多项选择题A
9、、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D、经济发展水平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0: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关注问题E、行动研究 41: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的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判断题对错 42: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判断题对错 43: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二年级下学期前后B、三年级上学期前后C、三年级下学期前后D、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44:在教师自编测验里,下面()题型是主观题。单
10、项选择题A、选择题B、判断题C、填空题D、论述题 45:定势对学习迁移的作用表现在()。单项选择题A、有促进作用B、有阻碍作用C、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D、无作用 46:下列选项中,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的是()。单项选择题A、早期的符号功能思维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D、“守恒”概念形成 47: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单项选择题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 48: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49: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
11、,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 50: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目标。()判断题对错 5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单项选择题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52: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判断题对错 5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判断题对错 54:小学班主任王老师通过阅读其他老师的教学札记,学习到很多新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观念,这种教学反思方法属于(
12、)。单项选择题A、比较法B、行动研究法C、教学诊断法D、阅读新知法 55: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D、培养优良的班风 5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多项选择题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 57:守恒指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恒定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具有守恒观念的年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 5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整体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百科全书式
13、课程理论B、盲观性原则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59: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中。单项选择题A、学记B、大学C、论语D、中庸 60: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答案B,C,D,E 解析 班级管理一般包括: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几个阶段。 4:答案A,D,E 解析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5:答案E 解析 【解析】松弛训练法由雅各
14、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经后人修改完成 6:答案A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品德评价法的定义。 7:答案A 解析 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8: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含四层含义:(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3
15、:答案D 解析 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有道德品行、学习、身心健康三个方面。 14:答案C 解析 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5:答案C 解析 教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按照学生的活动规律,有必要地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16:答案C 解析 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17:答案A 解析 从原来对外语没兴趣,到后来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时产生的兴趣不是外语本身引起的,所以是间接兴趣。通常需要我们有目的有意志努力,所以是有意注意。 18: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视觉想象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19:
16、答案A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其行为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21:答案D 解析 “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 22:答案D 解析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A,B,C 解析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25:答案C 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
17、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26:答案A,B,C,D 解析 E项为命题学习的内容。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9:答案A,B,C,D,E 解析 【解析】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30:答案C 解析 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赏和演示等,即为让学生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属模象直观,故选C。 31:答案正确 解析 3
18、2:答案正确 解析 33:答案A,B,D 解析 小学教育目的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34:答案A 解析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35:答案A,B,C,D,E 解析 36:答案A,C,D,E 解析 37:答案正确 解析 惩罚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38:答案错误 解析 39:答案A,B,C,
19、E 解析 40:答案A,B,C,E 解析 41:答案正确 解析 42:答案正确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即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小学儿童品德的整体来看,转折期大约在三年级下学期。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C 解析 略 46:答案D 解析 “守恒”概念出现于具体运算阶段。 47:答案B 解析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48:答案A 解析 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 49:答案C 解析 由题干中大醉、明月等意向可推知为李白。 50:答案错误 解析 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内容。 51:答案C 解析
20、52:答案错误 解析 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 5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4:答案D 解析 阅读新知法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搜集所要解决问题的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的信息获取新的想法和观念,帮助教师获取新的信息和观点,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见解和可能的新方案。 55:答案B 解析 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56:答案A,B,D,E 解析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57:答案C 解析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标志着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在认识到客观主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其特有的属性不变。举例:一大杯中的水倒入小杯,7-11岁的儿童不仅能够考虑到水从大杯倒入小杯,并且还能从小杯倒入大杯且会恢复原状。这种可逆性思维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 58:答案D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教育思想。 60:答案D 解析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