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行测历史考点完全解析公务员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行测历史考点完全解析中 国 古 代史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考点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禹是夏朝的建立者。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定都阳城。(2) 夏朝是我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原因):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夏朝统治者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武装、官职、监狱、刑法)。夏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奴隶主依靠国家政权对奴隶和平
2、民实行专政。(3)夏朝的灭亡:夏桀的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被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汤灭亡。二、商朝的兴衰:1、商朝的建立:商汤灭夏以后建立了商朝,以亳为都城。2、盘庚迁都: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原因是政局动乱),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3、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人牲和殉葬:4、商朝的灭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三、西周的政治和经济:1、武王伐纣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过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了讨伐商纣的战争,牧野之战,商纣武装阵前倒戈,商朝灭亡。周朝把都城建在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取胜原因:(1)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2)周部落的强盛。四
3、、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1、国人暴动(1)时间:公元前841年。(2)爆发的原因:周厉王的暴政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3)经过:镐京的平民和奴隶举起武器攻进王宫,赶跑周厉王,政权暂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历史上称为共和。2、西周的灭亡(1)原因:国人暴动沉重打击了西周奴隶制王朝。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经常不来朝贡。(2)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五、西周的井田制和分封制:1、井田制(1)性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2)内容: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
4、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因此称为井田。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这就是产品分配形式。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2)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和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3)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4)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5)作用: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考点二、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
5、融合(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一、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1、春秋诸侯争霸原因:生产力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目的:各诸侯国。性质:为取得更多的。代表事件:齐桓公称霸(城濮之战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大败楚国,晋文公称霸中原)晋楚争霸、吴越争霸。2、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由争夺土地和人民的争霸战争到封建兼并战争以后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形成:三家分晋(
6、前403年)、田氏代齐。代表事件: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齐国大败魏国。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大败赵国,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战役。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北方有匈奴、东胡,西方有戎,南TYB可调压式齿轮泵方有越等,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考点三、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1)农业:生产力水平:战国时铁农具普遍使用,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显著提高。技术:牛耕的推广,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水利灌溉:桔槔普遍用来灌溉农田。著名水利工程:春秋:芍陂(楚);战国:都
7、江堰(秦)、郑国渠(秦)。(2)手工业:冶铸业:铸铁柔化技术,早欧洲二千年以上;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品;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的发展,使青铜器皿更为精致美观。制漆业:战国的夹纻技术;煮盐业及酿酒业发达(春秋战国时,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考工记:战国时手工业专著(齐国官营),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3)商业、城市和交通:中原市场商品繁多;都城大多成为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2、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改革和变法(1)春秋时期的改革齐: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
8、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实质:逐步承认土地私有。(2)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3)秦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A、变法的历史背景:(战国ZYB煤焦油泵时期封建制的确立)B、变法的主要内容: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和军功,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废分封,建立县制。C、目的: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D、历史作用:经过变法,
9、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此后,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嬴政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也有消极影响。考点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战国经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也ZYB-B可调式渣油泵有很大发展,取得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二、思想(1) 道家:老子(春秋):A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
10、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B著有道德经一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对立的东西是互相转化的。庄子(战国):A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2) 儒家:孔子(春秋):A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在政治上他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C但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
11、的保守部分。D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E编订和整理儒家五经,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保存了古代文化。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孟子(战国):A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B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C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D,主张性本善论,在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为亚圣。荀子(战国):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3) 墨家:墨子(战国),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平民利益。(4) 法家:
12、韩非子(战国),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不遵循古法,不墨守成规,要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这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高温热油泵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具有进步意义。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三、文学: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诗经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离骚。
13、诸子散文:孟子:以辩论见长,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庄子:文字优美,想象丰富,代表作秋水、逍遥游。韩非子:善用寓言比喻现实,五蠹。四、艺术绘画:春秋时期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上的水陆攻战图,说明青铜器的装饰已由以前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音乐: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整套青铜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五、科技:天文地理:前613年,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录;历法已形成固定的系统,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物理:墨经:有大量的物理学
14、知识。光学八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医学: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是我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考点一、秦朝的统治一、秦的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秦的统一、统一的条件:社会生产力不ZYB系列增压泵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长期的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了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过程:灭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开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
15、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形成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疆域:秦的疆域最大时,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国。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治:第一,确立皇权至高无上,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
16、、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至清末,延续了2100多年。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在中央设三公及九卿。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分掌政要。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以及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秦律集中ZYB型系列渣油泵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制订很有影响。经济: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
17、封建国家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第二,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第三,统一货币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第四,统一车轨,修驰道(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文化:第一,书同文(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第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但毁灭了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第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规定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
18、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秦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二、秦末农民战争:原因:秦朝的暴政(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十分沉重、土地兼并严重)。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提出口号: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沥青拌合站增压泵宁有种乎!政权建立:在陈建张楚政权。农民战争推翻秦朝:陈胜被杀后,由刘邦、项羽等人领导的起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不久,赵高杀秦二世,另立子婴为秦王。前207年,刘邦军至咸阳附近,子婴投降,秦朝灭亡。意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
19、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考点二、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1、刺史制度:汉武帝时实行的监察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没有固定的治所,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监察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变成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开始掌握军队。2、郡县制与封国制:郡县制是沿用秦朝制度:封国制的特点是:分王国与侯国二级,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直属朝廷;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及附益之法,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20、。3、察举制:西汉:建立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途径;东汉:注重孝廉一科,先是乡党声望,后是注重门第族望,累世公卿形成和发展。二、经济制度(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制度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3GR三螺杆油泵佣工和雇农等被称为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隶属地方政府,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等。考点三、两汉的民族关系:一、西汉与匈奴的和战:西汉时期,汉高祖和汉武帝在位期间,都与匈奴发生过战争。但和是主流。1、匈奴的兴衰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秦汉之际,
21、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我国北部第一次出现了农牧政权分立的局面,并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汉与匈奴的相处、初对匈奴和亲:西汉鉴于国力有限,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反击的准备已经完成;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的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东汉与匈奴的和战:匈奴的分裂;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臣服于东汉,迁到河套、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北匈
22、奴仍旧住在蒙古高原一带。北匈奴经YCB系列圆弧齿轮泵常进攻东汉北部边郡,公元73年和89年,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二、张骞、班超通西域:(1)、张骞通西域:西域的地理范围:汉朝时,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作西域。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三十六国。张骞通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目 的时间意 义第一次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38年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第二次扩大西汉的影响,加强西域各地和
23、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公元前119年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意义:张骞通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西域的一些物产(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输入内地,汉族人民的丝织品、铁器以及铸铁和井渠法也传入西域。从此,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班超经营西域: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公元73年,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班超帮助西域各族摆
24、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三、两汉与西南夷百越的关系:(1)两汉与西南夷:西南夷是汉朝对我国西南地区数十个少数民族的统称;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滇池地区设郡,武帝赐滇王之印,这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早管理云南地区的实YCB齿轮泵物证据;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2)两汉与百越:百越是汉朝对华东、华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汉武帝在南越设南海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考点四、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一、与朝鲜的关系:秦汉之际,有很多燕、赵、齐人去朝鲜
25、;西汉初年,朝鲜半岛的三韩多次派人会见汉武帝;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中国与朝鲜保持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二、与日本的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汉光武帝时,赐倭奴国使者以汉委奴国王金印。三、与越南的交往:中国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推广到越南,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显著提高。KCB不锈钢齿轮泵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四、与安息大秦的友好往来;安息是古代波斯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转手贸易;大秦是古代罗马帝国,公元97年班超
26、派甘英出使大秦,但甘英只到波斯湾;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五、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通西域时和这之后,中国和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条商旅要道,就是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
27、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3、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考点五、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秦汉文化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二、科技:天文:汉武帝时,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首;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
28、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RYB电动内啮合齿轮泵学解释,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两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
29、。造纸: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时已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蔡伦发明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6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哲学:1、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特点是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董仲舒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文献中。是唯心主义YHB轴头油泵思想,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其积极作用,成为
30、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东汉家王充的论衡对神学开展了深刻的批判。2、王充及其论衡:东汉前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王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王充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反对厚葬,提倡薄葬。四、宗教:1、佛教的传入: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立洛阳白马寺,佛教在中国传布开来。2、道教的形成: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由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它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东汉末年,道教派别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祖孙传布的五斗米道。五、史学:西汉司马迁的
3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六文学:赋是兴起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种新型的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及班固的两都赋;乐府诗是汉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十五从军征等是乐府诗的名篇。七、艺术:秦始皇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珍品;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帛画的稀世之宝。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考点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点火油泵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
32、济交流加强。一、农业:1、江南农业的开发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原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自然条件较好。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新农具和新技术推广:马钧改进了翻
33、车;水碓、水磨广泛应用;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兴修水利。开发了边疆: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开发取得了可喜成就。二、手工业:(1)、纺织业:魏纺织业中心设NYP转子泵有专门织造机构;蜀锦行销吴魏;吴培育出八辈之蚕。(2)、矿冶业: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魏晋时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和石油。(3)、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4)、造纸: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三、商业和对外贸易:北方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较慢;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四、均田制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
34、行均田制。内容: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土地不得买卖。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考点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科技:(1)数学: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精确到圆周率后七位数,比外国早近一千年;著有缀术。(2)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
35、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2、宗教哲学:(1)、道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zyB燃烧器油泵统治服务的宗教。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2)、佛教与反佛的斗争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为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佛教的危害:第一,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安于现状;第二,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
36、了人民的大量血汗;第三,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反佛与灭佛:范缜在神灭论一文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3、文学:(1)诗歌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作品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田园诗:陶渊明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民歌:采桑度、敕勒歌、木兰辞。4、艺术:(1)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艺术、ZYB高温齿轮油泵蔡邕(yong)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曹魏钟繇把隶
37、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2)绘画:宗教画兴起,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教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雕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考点一、短暂的隋朝一、隋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长安,隋文帝。2、统一:589年,派杨广(炀帝)灭陈,统一南北。3、统一条件: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统一条件成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4、意义:结束
38、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二、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宇文恺主持;隋文帝大兴城(长安东南);隋炀帝东都洛阳。两都宏伟壮丽,是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大都市2、广设仓库;在两都及地方广设仓库;洛口仓(河南巩义)、含嘉仓(河南洛阳)等。3、开通运河: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通济渠、邗沟(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永济渠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琢郡,南达余杭,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对巩固统一和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的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4、修筑驰道:为了巡游;北沥青保温泵方修
39、两条大道。改善了北方的交通。三、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1、暴政:滥用民力;征伐高丽;奢侈腐化;修建豪华宫殿严刑酷法。2、灭亡:农民起义的爆发,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亡。考点二、唐朝的开国和盛世一、唐朝的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几年后基本统一全国。二、唐朝贞观之治:628年,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生活改善。措施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革新政治,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和法律。经济方面:轻摇薄赋,劝课农桑。贞观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戒奢从简。文化
40、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三、武则天统治(唐高宗武则天):武则天建立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四、开元之治:1、措施:A、选贤任能(姚崇、宋璟),KCB齿轮油泵改革吏治(精简、考核);B、大力发展生产;C、限制佛教;D、实行募兵制;E、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2、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考点三、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发展的中央的行政制度):1、三省的职权:中书省是决策机
41、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2、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官吏考核、任免;户户口、赋税;礼国家礼仪;兵军政;刑刑法;工工程建设。3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二、科
42、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背景: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统治者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2、隋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文帝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科举制的发展: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北京燃烧器油泵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4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
43、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府兵制源于西魏) :1隋文帝继承和改革府兵制: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 特点是府兵、均田结合,寓兵于农。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这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2唐朝调整、健全府兵制:唐太
44、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KCB全不锈钢齿轮泵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了农民身上。3府兵制的崩溃: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较多;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4、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45、,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家也建立了强有力的军队。但是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四、租庸调制(沿用北魏以来租调制,加以改进):1隋朝租调制和赋役制度的改革: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隋朝后又规定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2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朝租庸调制规定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作调;C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3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农民生产的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的赋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