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胶州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胶州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根据维纳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易E、教师 2: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活动B、劳动技术教育C、课外活动D、额外教育 3: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所描绘事物的表象。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 4:教学是什么
2、样的统一活动?()单项选择题A、教师教、学生学B、运用各种教育影响C、设计课程、实施教学D、辅导、自学 5: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6: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单项选择题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8:学生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方法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短期训练法B、学业课程法C、认知冲突法D、价值观辨析法E、人格发展法 9:教育史上
3、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 10: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判断题对错 11: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判断题对错 12: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单项选择题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13:教师遵守公德的意义是()多项选择题A、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B、有利于树立教师威信C、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D、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4:课程评价的阶段包括()多项选择题A、搜集信息B、组织材料
4、C、分析资料D、报告结果E、确定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15: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单项选择题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直觉思维D、聚合思维 16:德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单项选择题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7:依照顺序,教学技能训练的分解原则要求()多项选择题A、将教学技能体系分解成单一的教学技能逐一训练B、由简到繁先掌握基本动作C、把基本动作联合成简单的技能操作D、把若干简单的技能操作合成完整的教学技能E、把若干单一的教学技能还原成教学技能体系 18: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
5、空用的是“长征火箭”,我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单项选择题A、史记B、汉书C、唐书D、清史稿 1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单项选择题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 20: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以把迁移分为()多项选择题A、正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逆向迁移E、水平迁移 21: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22: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指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设计教学
6、的能力B、知识拓展的能力C、教学创新能力D、教育教学能力 23: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认同B、内化C、质疑D、顺从E、理解 24: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西塞罗 25:教学技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有()。多项选择题A、教学智慧B、教学反思C、教学艺术D、教学技艺E、教学技巧 26: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教学课件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E、教案 27:按照功能发挥作用的场域环境,班级功能可
7、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社会化功能B、个体化功能C、内部功能D、群体化功能E、外部功能 28: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项目之间有共同的刺激与反应成分,但迁移不能自动发生。()判断题对错 29: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0: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不平衡性的特征进行。()判断题对错 31:教师法定的最基本权利是()单项选择题A、管理学生权B、教育教学权C、科
8、学研究权D、进修培训权 32:下列测验方法中,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的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客观测验C、标准测验D、论文式测验 33:“概念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是哪一学科对概念的界定()单项选择题A、教育学B、语言学C、哲学D、教育心理学 34: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B、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于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美文坛,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
9、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C、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二战”后的法国文学中D、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36: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判断题对错 37: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主体B、客体C、内容D、形式 39:以下哪些是基本的测量方法?()多项选择题A、自我报告B、直接观察C、测验D、教师或同伴的评判 40:
10、古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是今天的()。单项选择题A、扬州B、苏州C、开封D、郑州 41: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学生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知识材料。()判断题对错 42:学生管理的特点有()和沟通性。多项选择题A、复杂性B、全面性C、教育性D、周期性 43: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判断题对错 4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分化B、泛化C、消退D、遗忘 45: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多项选择题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
11、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4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47: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华生D、斯金纳 48: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49: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判断题对错 50:玩偶之家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易卜生B、安徒生C、塞万提斯D、惠特曼 51: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有一天宿舍没
12、有关灯。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小杨说:“我回来时,小林刚要睡。”小袁说:“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小林说:“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小夏说:“我上床就睡,什么也不知道。”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请你推测一下谁回来最晚?()单项选择题A、小杨B、小袁C、小林D、小夏 52: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埃拉斯莫斯C、杜威D、觊洛夫 53: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 5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勤奋
13、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性 5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判断题对错 5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单项选择题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57: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单项选择题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 58: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即人在一生中要一直学习,不断获得高学位,学习主要,工作次要。()判断题对错 59: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单项选择题A、动作表征B、符号表征
14、C、映象表征D、表象 60: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查看答案 1:答案A,B,C,D 解析 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包括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的统一活动。 5:答案D 解析 6:答案B 解析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7
15、:答案C 解析 8:答案A,B,C,D,E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题干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即为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感觉他没有什么变化是指映象保持稳定不变。 13:答案A,B,C 解析 新形势下教师遵守公德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2)有助于树立教师威信;(3)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本题选择ABC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4:答案A,B,C,D,E 解析 15
16、:答案A 解析 【系统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吉尔福特最早关注并加以研究的思维活动。 16:答案D 解析 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7:答案B,C,D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据此可知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在唐朝。 19:答案C 解析 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20:答案B,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根据组织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22:答案D 解析 略。 23:答案A,B,D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
17、:答案C,D,E 解析 26:答案B,C,D 解析 BCD【解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因此,答案选BCD。 27:答案C,E 解析 28:答案正确 解析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 29:答案D 解析 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30:答案错误 解析 机体某一部分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因此,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互补性的特征进行。 31:答案B 解析 教
18、育教学权是指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权利。 32:答案C 解析 标准测验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它根本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一般由专门的考试机构编制试卷并组织实施。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班级授课制最早是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他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35:答案A 解析 “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36:答案
19、正确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8:答案D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原有法律关系的变更。 39:答案A,B,C,D 解析 测量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直接观察法、测验法、教师或同伴评定法。 40:答案C 解析 汴州即现在的河南开封市。 41:答案正确 解析 42:答案A,B,C,D 解析 4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A,B,C,E 解析 【答案】ABCE【解析】所谓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已有的知识、
20、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种表现就是学习的正迁移。D项不存在直接影响。 46:答案D 解析 建立时间学习表就是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这属于学习时间管理,是资源管理策略的一种。因此,答案为D。 47:答案D 解析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正确 解析 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资料来源教育教学技能概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0: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玩偶之家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三幕话剧。主要写主
21、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因此本题选A。 51:答案A 解析 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 52:答案A 解析 53:答案C 解析 54:答案D 解析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中学生处于第五个阶段,其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55:答案错误 解析 56:答案D 解析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 57:答案C 解析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58:答案错误 解析 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学习之中;二是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但是,接受终生教育并不意味着只学习不工作,而是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至落伍。 59:答案C 解析 60:答案A,C,D,E 解析 美国教育家兰本达教授提出探究研讨法,其特点为: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