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环境卫生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环境中不良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有益因素,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和措施。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本理论,环境污染的数量变化和人体负荷,分析环境质量与机体效应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评价,为制定环境决策,加强环境管理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 90 学时,其中理论课 50 学时,实习课 40 学时
2、。学 时章 节 内 容 讲授 实习 合 计第一章 绪论 1 1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3 3第三章 大气卫生 14 16 30第四章 水体卫生 10 10 20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6 10 16第六章 土壤卫生 4 4第七章 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 6 6第八章 城乡规划卫生 2 2第九章 环境质量评价 2 4 6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 2 2合 计 50 40 90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目的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环境的定义。2、了解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工作的主要成熟。3、熟悉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和今后的任务。讲授内容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2、我国环
3、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工作的主要成熟。3、环境卫生工作与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授课时数 1 学时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目的1、掌握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2、熟悉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3、熟悉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4、熟悉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5、掌握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规律。6、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7、了解健康危险度的基本组成和应用。讲授内容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3、微量元素与健康。4、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急、慢性危害
4、及远期危害。5、环境与关系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6、健康危险度评价: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组成和应用。授课时数 3 学时第三章 大气卫生 目的1、熟悉大气圈和大气垂直结构、掌握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2、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和种类及常见污染物。3、掌握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4、掌握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5、掌握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 2、NO X、光化学烟雾、CO、铅、多环芳烃、二噁英)6、掌握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和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7、掌握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
5、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8、了解大气卫生防护措施。9、熟悉大气污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10、掌握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气象因素的测定 。11、掌握大气中 SO2、NO X、颗粒物的测定原理。12、掌握空气中总氧化剂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13、掌握空气耗氧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14、掌握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讲授内容1、大气的特征和卫生学意义:大气圈的概念和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2、大气的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概念。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4、大气中主
6、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 2、NO X、光化学烟雾、CO铅、多环芳烃、二噁英。5、大气卫生标准: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和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我国的大气卫生标准。6、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调查和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授课时数 14 学时实习内容1、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2、气象因素的测定。3、大气二氧化硫的测定。4、大气中颗粒物我测定。5、大气氮氧化物的测定6、空气中总氧化剂的测定。7、空气中甲醛的测定。8、空气中耗氧量的测定。实习时数 16 学时自学内容 1、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2、气象因素的测定第四章 水体卫生 目的1、了解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
7、生学特征。2、熟悉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3、掌握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污染物。4、掌握水体污染的自净和转归。5、掌握水体主要污染物和危害(汞和甲基汞、酚、多氯联苯等) 。6、掌握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研究方法。7、了解水体卫生防护措施。8、掌握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和方法。9、掌握水样采集、保存及预处理的方法。10、掌握水中“三氮”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11、掌握水中“三氧”测定的原理及方法。讲授内容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2、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性状指标。3、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污染物。4、水体污染的自净和转归: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我国水体污
8、染的概况;水体污染的自净及转归。5、水体污染的危害: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的危害。6、地面水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7、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授课时数10 学时实习内容1、水样采集、保存及预处理。2、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的测定。3、水中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实习时数 10 学时自学内容 水体卫生防护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目的1、了解饮用水卫生学意义。2、掌握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常见地方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饮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了解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3、熟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
9、和依据。4、了解两种给水方式、掌握水源选择的原则。5、掌握水质净化与消毒的目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各种消毒方法的优缺点;了解水质的特殊处理,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6、了解分散给水的卫生要求。7、熟悉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的内容和方法。8、掌握水中砷的测定原理及方法。9、掌握水中总硬度、氯化物、铁的测定原理及方法。10、掌握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的余氯量及需氯量的测定原理的方法。讲授内容1、饮用水卫生学意义。2、饮用水污染与疾病:介水传染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二次供水的健康问题。3、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4、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水
10、质处理、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5、分散式给水。6、地面水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7、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授课时数6 学时实习内容1、水中砷的测定。2、水中铁的测定。3、水中总硬度、氯化物的测定。4、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的余氯量及需氯量的测定实习时数 10 学时第六章 土壤卫生 目的1、了解土壤的特征及卫生学意义。2、掌握土壤污染的来源、方式、土壤污染的自净。3、熟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镉污染与痛痛病、农药污染、生物性污染) 。4、熟悉制订土壤卫生标准的原则和研究方法。5、了解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讲授内容1、土壤的特征及卫生学意义。2、土壤的污染与自净。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1、:重金属、农药及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4、土壤质量标准和废物排放标准。5、土壤卫生防护与卫生监督监测: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授课时数 4 学时第七章 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 目的1、了解住宅的卫生学意义,掌握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2、熟悉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朝向、间距、日照、居室采光和照明等) 。3、熟悉室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和评价指标。4、掌握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常用的指标,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5、熟悉住宅噪声、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来源、对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6、了解住宅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7、掌握公共场所的概念,了解公共场
12、所的卫生要求。8、了解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讲授内容1、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2、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住宅的平面配置、住宅的卫生规模。3、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4、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常见污染物的危害,评价指标和改善措施。5、住宅噪声、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6、公共场所卫生。7、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授课时数 6 学时自学内容 住宅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第八章 城乡规划卫生 目的1、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2、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和卫生要求,熟悉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3、熟悉城市环境噪声的
13、来源、评介指标及控制措施。4、了解城市规划的原则、内容和卫生要求。5、了解城乡规划卫生监督的内容。讲授内容1、城乡规划卫生: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基础资料,自然因素对其的卫生学意义,人口发展规模,城市功能分区,居住区规划卫生,城市绿化,城市环境噪声,其它卫生问题。2、村镇规划卫生。授课时数 2 学时自学内容 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第九章 环境质量评价 目的1、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熟悉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2、熟悉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指数和定义、分类及用途,几种常见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评价方法。3、了解环境影响评价。讲授内容1、环境质量评价的
14、目的和种类、内容和方法。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污染源的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评价方法。3、环境影响评价。授课时数 2 学时实习内容环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实习时数 4 学时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目的1、掌握家用化学品的概念,了解家用化学品的种类。2、熟悉家用化学品对健康的影响。3、熟悉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4、了解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内容。讲授内容1、家用化学品的种类。2、家用化学品对健康的影响。3、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4、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内容。授课时数 2 学时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辅之以实习课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习课教学相辅相承。部分自学内容课前留思考题一共指导学生自学。定期检查作用和课堂测验。五、必要的说明本大纲根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环境卫生学第四版(陈学敏主编) 内容制定,为本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该学科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老师一般应于理论课讲授,亦为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老师应选择性讲授,亦在考试范围内,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有能力的同学自学,但不在考试范围内( 凡教科书中有、而本大纲未述及者,均为了解内容) 。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补充一些本学科的新进展,学时分配亦可酌情变化。教学大纲编者:叶琳二 OO 三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