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友人 80 寿诞晚宴上的祝酒辞各位朋友: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 ”可我要说:“如今八十不稀奇。 ”今晚,大家踏月而来,济济一堂,为石兄 80 大寿庆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献上一副寿联,首先恭祝他:八秋康强春秋永在,四时健旺岁月悠游。 (向众人展示寿联)我与石兄有同乡之情,是小时候的好玩伴,又有共事之谊,是知根知底的老伙计。我觉得,在我们这辈人中,他是我们效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他,人穷志高,少年时家境贫寒,但是十分好学,在亲戚和族人的资助下读完了师范,16 岁登上讲台,教书育人。他,敢为人先,而立之年,出席了湖南省文教卫系统“群英会” ,成为省级劳模。当年省文教系统有句这样的口号“学
2、石清,赶石清,赶超石清上北京” ,至今声犹在耳,让人生出无限景仰之情。他,重情重义,在极“左”年代,不惜背上骂名,冲破各种阻力,与家庭出身不好的同乡相亲相恋,结为夫妻,为此遭受冷遇和白眼,却从来没有为此后悔。他,教子有方,虽然生活十分清苦,而且时常坎坎坷坷,但抚育的五个男儿,人人俊朗,个个争气,都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他,本色不变,晚年喜逢太平盛世,本来可以享受清福,但是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粗茶淡饭,勤俭度日,退休不褪清廉俭朴本色。孔子说:仁者寿。我总结,石兄的长寿之道,可用“四得”来概括:“吃得苦,耐得劳,受得气,想得开。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石清兄一辈子吃苦耐劳,虽然没有成为一个“人上人” ,但成了一位“人中仙”,这也算是上苍眷顾,好人有好报吧!在自己 85 岁生日时,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讲过:“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今晚我借花献佛,把这句话送给石清兄,祝他健康长寿赛仙翁。我希望,也相信,在他过“米寿”和“茶寿” (编者注:八十八岁为米寿,一百零八岁为茶寿)的时候,大家还能够聚集在一起,榄明月,邀清风,举杯庆贺南山寿,开怀畅饮万年觞。谢谢大家!(胡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