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子产业技术.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76014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产业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电子产业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电子产业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电子产业技术一、研究开发技术目录(一)0.30.4微米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工业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战略工业,已成为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微细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和线条宽度不断缩小,集成度和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0.30.4微米集成电路是继0.5微米以后的新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集成度、速度、性能价格比等均得到明显提高。0.30.4微米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是0.30.4微米细线条光刻及刻蚀技术、0.30.4微米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的开发技术、亚微米和深亚微米VLSI电路设计技术。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开发基础相当薄弱,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需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力量,研制0.30.4微米集

2、成电路全套制备工艺技术,开发亚微米VLSI设计技术。国内外从事该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国外几乎所有大的集成电路公司、研究所、高校等均从事该技术的研究,著名的有英特尔、IBM、摩托罗拉、西门子、东芝、伯克莱大学、三星电子等厂商,该技术在国外已逐步走向大规模生产。国内有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华晶集团中央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等。预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于2000年前采用0.30.4微米集成电路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1996年世界半导体总产值为146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可达2000亿美元。预计2000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为40亿块,600800亿元。(二)新型元器件1、新型表面

3、贴装元器件技术表面贴装元器件(片式元器件)是适用于表面贴装工艺的新一代无引线电子元器件,其应用标志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组装水平,是电子装备更新换代的基础,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子元器件发展的主流。表面贴装元器件主要有片式电阻、片式电感、片式电容、片式电位器和片式IC等,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产品中。其关键技术有:窄间距、高引出端的封装结构技术;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技术(LTCC);新型表面贴装元器件的贴装技术;浆料生产技术。我国片式元器件产业是在八十年代彩电国产化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共引进了30多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约100亿只。已能规模生产0805尺寸规格以下的中低频和部份高

4、频片式陶瓷电容器及电阻器,其关键材料如陶瓷基板、电子浆料等主要依靠进口。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率已高达70,全世界平均亦在40,估计1995年全世界片式元器件产量约为2500亿只,预计2000年全世界片式元器件市场约6000亿只。而我国1995年产量约50亿只,片式化率不到10。2、新型光电子器件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是新一代高性能光电子器件。在光信息传输领域,主要产品有高速宽带半导体激光器、光电二极管检测器、光电子集成单片发射与接收机,高速光波导调制器和开关;在光图象信息采集领域,重点是高清晰图像传感器,高速CCD图像传感器,高分辨率红外焦平面阵列,无致冷与多量子阱等新型焦平面阵列

5、器件;在信息贮存领域内,重点是兰 绿光激光器。新型光电子器件取决于系列先进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美、日、英、法等国八十年代在研究领域采用亚微米微细加工技术和超薄层外延生长技术(MBE MOCVD等),开发出以量子阱结构为代表的新一代光电子器件。目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高速激光器研制水平达25GHZ,美、日研制出450500nm的兰绿光器件,美国3232元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研制成功,日本公司的多量子阱超晶格APD增益带宽乘积达到100GHZ以上,波导型PIN光电二极管响应带宽乘积达到110GHZ,用于光通信的光波导调制器,研制水平达40GHZ。光电子集成发射和接收机响应频带已达到58

6、GHZ,其中接收机带宽达10GHZ,还开发出48路的单片集成多路发射和接收机。在图像传感器方面,美、加的大面阵Si材料可见光CCD51205120研制成功。国内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在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器件种类和参数和国际水平差距达1215年,主要的新型光电子器件均未取得技术突破。新型光电子器件的主要研制单位有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几十家公司,国外光电子器件市场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国内光电子器件仍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绝大部分市场由外来品占据,产值不足世界产值的千分之一,市场前景广阔。3、新型电力电子器件(SIT)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结型场控器件和绝缘栅型场控器件两大类。结型场控器件主要

7、是指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静电感应晶体管SIT和双级模式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与传统电力器件相比,其优点在于可实现全控、工作频率高、开关速度快、易于集成、趋向智能化。SIT类器件的研制和开发采用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关键技术包括大面积细条光刻技术、高压器件终端技术、电力器件模块封装技术、电力SIT测试技术和长寿命高阻晶体制备技术SITH (1200V,50A,100A,300A)模块用于30KW以下电机调速,SIT(800V/180A,3KW)用于600KW/200-400KHz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BSIT(300A/300V)满足电动叉车和电动自助车要求。我国SIT类

8、器件已有一定基础,已研究开发二十余种SIT类器件,但功率较大的SIT、SITH 仍在开发中。国外SIT类器件,研究生产单位主要有日本东北金属株式会社、丰田纺织机械、松下、三菱电机,美国GE公司、Bell Lab,瑞士ABB,法国Alsrhom-Dre。95年世界电力电子产品销售额已达450亿美元,预计2000年将达到800亿美元。国内SIT类器件研制生产单位有电子部13所、兰州大学等单位,到2000年,预计此类产品的产值在数亿元。产品的发展趋势是模块化、大功率化。4、智能复合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信息采集的传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智能复合敏感元

9、器件及传感器可准确识别出系统的状态及环境参数,智能化复合传感器将成为21世纪传感器技术的代表。智能复合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技术是由电子软、硬件构成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工艺兼容的多元敏感器件及集成化技术等组成。技术特点是涉及专业领域广、工艺技术复杂、需要支撑技术多。主要关键技术有敏感材料制备技术、多功能复合参数敏感元器件的集成化、阵列优化设计与工艺兼容性技术、多功能复合参数的标定技术和智能化信息处理的软、硬件与系统接口的集成技术。不同的复合传感器其产品指标范围是:声频:2Hz100KHz;光波长:0.38100m;磁场强度:10-1110-1T;温度:-197600;压力:00.2MPa;加速度

10、:0500M1S;湿度:098RH;气体:H2、O2、C0、CO2、NO2、Cl2、HS、甲烷、乙醇、各种酸、碱、盐及生物化学物质等。国外此类技术现正进入多功能,多品种的开发阶段,国内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着手此方面的研究,“九五”开始压力、湿度、温度、加速度等多参数复合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的研究。目前从事此类传感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单位有美国的Honwell、摩托罗拉、AD;日本的松下、日立、三菱、德国的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国内主要有电子部49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由于此类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进程、替代许多机械式仪表和普通传感器,因而市场十分巨大。5、新型显示器件(PDP)技术

11、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是利用惰性气体在一定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发射真空紫外线(VUV),进而激发光致发光荧光粉而发射可见光的一种主动发光平板显示器件。它不仅显示质量优异,而且易于制成大屏幕,是40至60英寸范围内最有竞争力的直视式平板显示器件。其关键技术及难点包括放电单元与彩色PDP优化设计技术、放电气体比份与气体放电效率优化技术、精细电极制作技术;大面积精细障壁制作技术、障壁内荧光粉涂复技术、宽存储容限技术、长寿命技术和荧光粉和厚膜介质材料。国际上彩色PDP的研制始于80年代,1996年已实现了40英寸级彩色PDP的小规模生产。国内

12、单色PDP已能批量生产,彩色PDP95年研制出原理性样机,目前正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彩色PDP主要研制生产单位有日本的富士通、NEC、松下、三菱、先锋等公司。国内有电子部15所、杭州大学等单位进行研究工作。估计2000年彩色PDP的需求量为300万块,2002年为1100万块、年产值将达60亿美元。产品的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大力提高发光效率,降低工作电压、改进驱动电路。(三)计算机1、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从1972年世界上首台巨型机问世起,高性能计算机(HPC)已经历了阵列机、向量机发展阶段,80年代又兴起了并行机。尽管并行机并不能完全取代向量机,并行处理技术正成为计算机产业的主流技术。较受重视

13、的并行体系结构主要有SMP(共享主存结构)、MPP(大规模并行处理结构)及Cluster(群集系统结构)。并行计算机系统涉及的技术包括:并行体系结构、并行机系统软件,并行算法以及并行应用程序等。MPP结构的优异特性是可扩展性,但其可编程性差;SMP技术目前已相对成熟,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服务器。硬件设计和操作系统的支持是实现SMP的基本条件保证,解决多处理器结构所带来的总线数据传送负担是关键技术之一;RICS技术、网络技术和并行编程环境的发展使得群集系统这一新的并行处理系统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是:高速的通信系统、并行程序设计环境、多种并行语言的支持以及全局资源的管理与利用。199

14、5年世界高性能计算机销量为1797万台,销售额达256亿美元。采用SMP技术的计算机服务器将会在计算机领域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工作站群集系统从整体上看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估计近几年内会有大量产品问世。MPP作为产业已出现衰落,在高性能计算机中所占比例很小。三种技术的相互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并行计算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共享存储结构将逐步扩大规模发展成为扩展的SMP,以SMP为结点发展大规模的具有统一地空间的机群系统,从偏向并行计算机的应用逐步扩展到事务处理应用。美国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占有优势。国际上生产并行机的主要厂家有IBM、DEC、HP、COMPAQ、SUN 、NEC、富士通等。我国的并行处

15、理研究从80年代初开始,部分并行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华胜、联想、长城等单位已在软、硬产品中不同程度采用SMP技术,但主要限于理论和一些应用软件方面。从事群集系统研究开发工作的单位主要有电子部十五所、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2、容错计算机技术容错计算机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出现内部故障情况下不致使计算机失效而终止运行的一种计算机。第一台容错机于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70年代容错计算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容错计算机由特殊领域转向商业领域。容错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系统的可用性问题,即出现了故障时要使计算机系统继续工作,保证用户对计算机的不间断使用。其关键技术主要有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故障的屏蔽

16、、故障的隔离、系统重构与恢复。容错技术已从过去的多采用冗余的功能部件切换或双机系统发展到主要采用通用微处理器的多处理器系统。结合VLSI技术,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智能化容错计算机系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容错系统中软件本身的可靠性研究也是极为重要的课题。随着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了容错计算机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外容错计算机应用最多的部门是银行、贸易和金融三大行业,其次是通信、制造和销售行业。Tandem和Stratus是目前两家主要制造容错计算机系统的公司,一些制造通用计算机的大公司如IBM和DEC公司也开发了容错计算机

17、产品。我国的容错计算机使用还不普遍,但我国已有了一支容错计算的研究开发队伍,在某些理论研究上已居世界前沿,开发商业化的容错系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网络计算机(NC)技术网络计算机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PC机,它把本来在PC机内完成的功能转嫁到网上的设备来完成,具有价格便宜、简便的操作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与平台无关和方便迅速的Web操作能力等特点。作为一种网络终端产品,其所完成的任务是读取和发送数据、浏览检索信息。NC的关键技术是:廉价、高速的微处理器、小型化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平台无关语言和超高速的网络访问能力。自1995年Oracle公司首次提出NC概念以来,目前已出现了若干产品设计原型,

18、最具代表的是SUN公司的Java Station、IBM的Network Station、Wintel的Net PC、Apple公司的Pipin等。将来的NC可能有台式、便携式和电视机顶盒等多种形式。软件平台采用Java编程,推荐的Internet网络协议包括TCP、FTP(一种文件传输协议),可选用NFS来低成本地实现对网络的访问。推荐的硬件平台应具有多媒体功能,不要求持久的局域存储功能。NC最主要的市场来自企业、学校和家庭。目前美国、日本、台湾已推出了NC产品,我国实达公司也开发了产品。NC市场巨大,一般估计NC将侵占1020的PC市场,2000年世界NC的总需求将达到2000万台,我国N

19、C市场可望达到150200万台。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最重要且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其关键技术是视频、音频信息获取技术、视频、音频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以及视频和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国外多媒体计算机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展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创作工具/CD-ROM Title 及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研究,并已有部分产品推向市场。今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人工智能

20、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把多媒体信息实时处理和压缩的方法做进CPU芯片中。世界上著名多媒体计算机厂商有Apple、Packard Bell、Compaq、IBM、NEC、Philips等。国内清华大学和长城公司承担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工作,正在从事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软件以及应用开发和研究工作。世界主要的消费类电子厂商也都积极开发多媒体产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推广,潜在市场十分惊人,预计2000年世界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将超过3000亿美元。5、关键外部设备技术存储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等是计算机重要的外部设备,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与CPU的性能存在着巨

21、大差别的原因,就在于CPU与外设I/O的瓶颈问题。因此,先进的外设技术是提高计算机性能的重要保证。存储设备主要有硬磁盘机、软磁盘机、光磁盘机、磁带存储器、固态盘机和磁盘冗余阵列(RAID)等,在国外RAID已逐渐成为主要外存储系统。大容量、超高速是存储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预计2000年3.5英寸HDD容量可望达到90GB。我国重点发展的存储技术是大容量、超高速的硬盘机技术和光盘机技术。计算机显示系统向智能化、立体化、科学可视化和固体化的彩色图形显示系统(16、19、20英寸)方向发展。目前仍以CRT型显示器为主,大屏幕、高清晰度的CRT显示管是CRT显示器的关键部件。LCD(液晶显示)技术将逐

22、渐占据显示技术的主导地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和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是获得高显示质量LCD的重要途径,AM-LCD被视为21世纪最实用的主流显示产品。目前LCD以超扭曲液晶显示器(STN-LCD)为主。我国应重点发展TFT-LCD显示器技术和17英寸以上的CRT显示技术。非击打式打印机是打印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喷墨、激光等非击打式打印机已占市场的主要部分。我国针式打印机的需求量增长趋缓,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需求日益上升。我国应完善针打、重点发展彩色针打技术,努力发展激光打印技术特别是打印机的软件控制、连接和网络化等技术。计算机外设市场在我国整个计算机硬

23、件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96年我国外设产品销售额达19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1。其中打印机48亿元,增长50;显示器45亿元,增长91;CD-ROM 2.5亿元,增长614。“九五”期间我国外设产品市场将累计形成1200亿元市场。我国在计算机外设方面已具备了一定实力,但关键部件还基本依靠国外。(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1、系统软件开发技术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各部分协调工作,支持和调度各种应用软件的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制高点,谁掌握了系统软件,谁就能控制整个信息系统,包括性能、安全、开发及把握方向等几个方面。系统软件的关键开发技术,

24、主要有:微内核技术、多服务器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软件重用技术和软部件技术、安全技术,在我国还有中文处理技术。与上述技术相配套的还有:标准符合性评测技术、质量保证技术和工具等。系统软件最早由IBM公司控制,现在由MicroSoft、SunSoft、SCO、Oracle、SYBASE、Netscape、Novell和Informix等大公司争夺。中国主要研究生产单位有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北大青鸟、方正集团公司、希望公司等。现在的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适应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和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前者包括CPU芯片、总线、外部设备以及计算机规模等;后者对Clien端或Serv

25、er端、对安全、可靠程度等有不同的要求。系统软件技术及产品大部分被国外垄断着,从经济上、政治上对我国非常不利。1996年国外软件市场,系统软件的销售额为500亿美元;而国内软件市场上,系统软件的销售额仅为8.6亿元。不论国内、国外市场,近几年来系统软件的销售额都呈上升趋势,每年增长率为20-30左右。系统软件的技术发展将集中在开放性、面向网络、跨平台、安全性等方面,另外还有中文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2、支撑软件开发技术支撑软件是所有用于帮助和支持软件开发的软件。它是为了使软件在开发、管理、评测及其他方面帮助开发者进行快速、准确、有效工作的助手,它具有提高效益、缩短开发周期的作用。支撑软件的开

26、发,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平台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技术上看,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大体上分三类。第一类是在微机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自含式语言、简单易学的小型数据库;第二类是取代本地型数据库的功能完善、结构先进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第三类是第三方提供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如Uniface、PowerBuilder等。我国“八五”期间,在数据库设计技术上有一定突破。由北京大学牵头开发的Cobase和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DM2,均已通过鉴定。在现代计算机的支撑软件技术中,基于群件技术的开发工具平台占有重要地位。现

27、在流行的双平台软件是国内中文平台的一个新的方向。在中文信息处理上,国内厂商在应用环境的适应、与语言相关的技术、与文字相关的技术上具有国外厂商所没有的优势,但国外厂商的差距并非遥不可及。支撑软件开发技术将向分布式技术、面向对象的技术、并行技术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等方向发展,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3、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包括开发方法技术和开发自动化技术。传统的应用软件开发采用面向过程的技术,常用的方法是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九十年代以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应用软件开发自动化技术指计算机自动辅助软件开发的技术。可分为开发过程局部自动化和

28、全自动化两类。应用软件的主要技术研究内容有: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理论、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技术、CASE技术及工具、CASE集成技术、面向对象的语言及工具技术、面向过程的语言及工具技术。开发的关键技术有:面向对象的应用软件分析、设计技术,面向对象的标准、规范,基于对象的工具技术。上述关键技术是应用软件产品开发必备的支撑技术。因此,国外各大软件产品开发公司均有公司级有关该技术的研究和自用产品的开发部门,其研究的成果及产品一般不对外。美国及欧洲的一些专门研究通用软件开发技术和通用产品的公司,如Borland、MAGIC、LIANT、CADRE Technologies和DBJECT DESIGN等公

29、司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国内主要的工具厂商有:北大青鸟公司生产大型集成CASE工具,其它只有一些小的PC开发工具厂,都未在该领域形成品牌和规模。面向对象的方法、技术和产品将成为应用软件开发的主流,据有关专家预测,2000年将有60的应用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随着对象技术的采用,应用软件将向构件化发展,在构件的基础上软件开发的自动化程度将明显提高,软件维护的工作量将由目前的65以上下降到510。4、Java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以网络计算机信息为特色的信息处理时代,尤其是Internet和WWW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计算与处理能力。Java语言首先由SUN公司于1995年5月

30、推出,最初是用于Internet的编程语言,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一门技术,其内涵包括:Java软件;Java虚拟机规范;Java嵌入技术;Java Computing。Java技术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千家万户,Java软件开发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目前Java软件开发技术包括了企业综合信息处理系统(企业网Intranet和MIS、Java在金融中的应用,电子贸易、电子商务等)、Java在Internet与Intranet方面的应用(Website,信息咨询服务,WWW资源集成、电子广告、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购物等)。Java语言逐渐成为Internet上受欢迎的开

31、发与编程语言,一些著名的计算机公司纷纷购买Java语言的使用权,如MicroSoft、IBM、Netscape、Novell、DEC、SGI等,随之出现了大量用Java编写的软件产品。据美国IDG和Forrest杂志统计,全球前500家大型企业中,已有67在用Java开发企业HomePage,还有23的企业打算用Java,余下的还在观望。目前,国内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单位都对Java软件的开发研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后,各种软件的开发,多数都将使用Java。在网络模式下,用Java进行高层次研究与开发应体现“四个多,三个层次”。高层次的

32、Java研究与开发,把人类的高级智能活动与Java技术相结合,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5、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是最重要的软件技术之一,标准规范是软件工程技术的重要内容。当前,软件的发展强调分层结构,关键技术有:面向对象技术,软件重用技术,软件开发过程的模型化技术,程序可视化技术,逆向工程等。其中,面向对象技术由于具有可重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易于理解、易于维护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当今软件工程技术的主流。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由面向对象的分析(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OD),面向对象的实现(OOI)组成。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深入发展,目前软件工程的研究重点已从语言转移到设计方法学方面。软件工程与数据

33、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用数据库支持软件开发过程已得到普遍重视。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也很活跃,主要研究内容有两方面内容:数据库模型的研究和数据库系统及语言的研究。在国际市场,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技术及产品十分畅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发展,我国软件产业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产品需求将出现高潮,预计在两三年之后,每年至少有10的企业转向面向对象的技术与产品,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九五”期间,我们要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用户界面开发系统,测试技术,数据库接口技术,CASE环境,项目示范工程等方面取得进展。同时要研究开发软件工程逆向技术、横向技术及生产技术,解剖、消化引进国外软件,解决异

34、型机间的软件兼容,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降低软件成本,增强我国软件产品的竞争力。6、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开发技术“七五”和“八五”期间已经完成的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内的工作主要有:解决了计算机上汉字的表示、输入输出、存储和传输方法;对西文软件和西文平台进行汉化;开发“字(符)处理”一级的文字处理与排版工具软件。初步解决计算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已成为国内用户数量最多的一种应用软件。用户已不满足简单的字处理和排版功能,要求应用与自然汉语理解有关的智能型软件。汉语语法中缺乏“形态”成份,无法照搬其它语种的技术成果,需要我国学者独创性地解决这一问题。“九五”期间参加中文

35、信息处理攻关的单位主要有: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主持单位),电子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国科学北京软件工程研制中心,以及它们所联系的大学和研究所。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市场范围是比较广的。如中文操作系统UCDOS、UCwin、中文之星、Richwin;中文数据库OPENBASE、DM等;字处理软件WPS、金山皓月、方正排版、华光排版软件;企业MIS软件如CAPMS、CMPR-、BMIS等;财务软件如用友、万能、安易等。中文信息处理软件约占40的市场,且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

36、中文信息处理从小字符集向大字符集过渡,由以“字符处理”向“语句、篇章”处理过渡,就是要在中文信息处理软件中加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成份。7、信息系统安全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每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动作过程,都存在大量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和挑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军事战略、科技进步、乃至国家的独立与主权。进入九十年代,信息社会对信息系统安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从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着手,全面解决安全性问题,主要是信息系统安全软件的开发技术。现在,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在密码技术,密码分析与破译技术,密码协议及其形式化分析技术,智能卡技术,与

37、网络、特别是Internet网有关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信息系统安全的等级划分,64位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智能卡的安全技术,以及安全集成系统等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多困难。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公司都相继投入巨资,强化对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到了九十年代,这种强化实际上变成了激烈的竞争。美国的信息安全举措,凡是重要的,都是政府出面或者以总统令的方式发布,可见美国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同样,欧洲、日本的安全举措也引人注目。另外,HP、IBM、DEC等有实力的公司历来都注意争夺信息系统安全的市场。我国在信息系统安全软件开发技术上与国外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很不利

38、。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发展将:一、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总趋势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二、解决当前不同厂商的安全产品不能配套使用的问题;三、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个永恒的问题。我国必须构筑信息安全的“长城”,并且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不断获得安全保障。8、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技术系统集成就是按照合同所规定的责任,把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部件、子系统、分系统和来自不同供货商的产品、技术与服务,采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进行综合集成,从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到组成满足一定功能、最佳性能要求的系统。系统集成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它涉及到当代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包括:CAD、CAM、CAE;MIS、CMI

39、S;数据的采集、处理、后备技术;多媒体传输和集成技术;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系统运行环境(硬件、软件等)集成技术;ClientServer和Web ServerBrowser技术;可视化技术;中文输入、输出和处理技术等。19901995年世界系统集成市场增长率为23.6,1990年系统集成占14,到1995年增长到25.4。系统集成技术的产品和市场,形成了以IBM、DEC、HP、AT&T、SUN、SGI等大集团公司为主,互相竞争,互相推动,协同发展的世界格局。我国的系统集成市场发展虽晚,但增长很快,从事系统集成的单位主要有方正、南天、太极、联想

40、、长城、东大、华胜、中软、华迪等。在国内项目竞争中虽然占有一定优势,但受到国外大公司的严峻挑战。系统集成技术将向更加开放、更符合标准、更易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是不同技术和不同产品的集成,系统集成将更注重开放性、有效性、可扩充性、互操作性、安全性、跨平台性,以便形成整个系统全面的最佳解决方案。9、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及软件开发技术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将成为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扶持。网络信息增值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基本信息增值服务,虚拟专网服务,联机信

41、息服务,电子购物服务,电子订票服务,电子金融服务,电子贸易服务,网上公共通信服务,宽带多体服务等。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属于计算机系统集成应用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软件开发技术,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些技术进行有效地集成,构成性能优良的各种网络信息增值服务系统。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尤其是WWW技术、Intranet技术及Java编程技术的出现,为网络信息增值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信息服务系统都有大量用户,如Compuserve公司,19911995年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25.8,税前利润在2035之间。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建立了基于In

42、ternet模式的“中国经济信息网”,各专业部委已建成或正在建立各自专业的联机信息服务系统,大多已向社会提供正式服务,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瀛海威”等私营联机服务公司。但从整体上看,网络信息增值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市场的发展水平都亟待提高。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及软件的发展将由传统的基于专线及CS模式逐步转向Internet模式;服务领域也由特定的专业领域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展。10、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技术人工智能作为一门高科技受到各国的重视。人工智能是解决那些由于计算复杂性不可能在现存计算上算完的问题,求出近似解或满意解;或是模拟人类专家,进行知识处理;或是解决那些尚未找到算法

43、或难以用算法描述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许多领域中去,人工智能软件与其它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协同一起将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科技、军事的应用中发挥作用。纵观人工智能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进入以知识为中心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因此,围绕知识就知识表示、推理、机器学习以及结合问题领域知识的新的认知模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现在的人工智能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中各种专家系统和机器人,在社会的某些领域已开始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人工智能的研究,集中在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进展较快,特别是IBM“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是一个很好的

44、例证。但人工智能所要解决的难题还是层出不穷的。我国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05年前人工智能软件发展的研究领域是: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及专家系统应用,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环境及其应用,多AGENT及分布式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软件,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知识获取及机器学习,模式识别,遗传算法及进化程序设计,混合系统,在Internet上快速查询与服务,智能CADCAM,启发搜索与并行处理,虚拟现实开发环境及其应用等。11、固化软件开发技术固化软件泛指的是在计算机或芯片的生产过程中把软件制造在硬件实体上。自

45、从有了计算机,就必须把一定数量的代码固化到硬件上来启动计算机的运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性价比提高使固化技术有了竞争力。软件固化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从而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称为固化软件技术。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包含有固化的软件。固化软件技术可分成三个领域的技术:被固化的代码如何生成,代码固化的具体介质及微程序设计技术。软件都被固化了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是固化软件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为广大的单片机开发工作者提供性能优良、使用简便的各种开发工具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存储器的研究开发也是一个关系到固化质量的重要因素。软件开发环境中的工具都是基于机器的汇编语言或某种高级程

46、序设计语言的。目前流行的CPU及单片机种类很多,对应不同的产品都有其不同的开发工具,这些开发工具一般由生产芯片的厂商提供,有的是由专门从事开发工具公司提供的。而存储器又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掩膜式ROM;另一种是可擦写存储器,包括EPROM、E2PROM和Flash Memory。其中Flash Memory的发展趋势最好,在本世纪末,有可能取代EPROM及E2PROM。由于单片机的世界市场有几亿个,BIOS固化厂在Flash Memory中的个人计算机年产近亿台,Flash Memory的年增长率最快,96年产值为10亿美元,到2000年产值将达到95亿美元。所以固化软件的市场容量将是很大的。1

47、2、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飞速发展的分支。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主要项目是:多媒体数据库开发技术;多媒体通讯开发技术;多媒体著作工具开发技术;多媒体应用软件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开发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多媒体数据模型研究、多媒体通讯协议的扩充、多媒体信息同步的描述及实现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实时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困难。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应具体开发多媒体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电子档案系统、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制作软件、家庭教育和娱乐软件等,提高竞争力,尽快建立我国多媒体软件高科技产业。

48、美国计算机协会,英国计算机学会都召开过多媒体国际会议,IBM、DEC、Microsoft公司等大的计算机公司及好莱坞的影视和出版社都制作了很多的多媒体产品。我国清华大学、银河公司、摩天公司等已研制开发了多媒体制作工具在国内市场销售;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还分别研制了多媒体软件及产品,并推向了市场。多媒体软件市场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增长而迅速增长。如电子出版物的市场收益1994年为7.861亿美元,1995年为15亿美元。我国多媒体应用较多的领域是信息管理、辅助教学和网络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国,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习惯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CAI、娱乐游戏软件将迅速发展,多媒体综合软件系

49、统的应用开始启动,多媒体家用和商用市场将齐头并进。13、软件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软件是一种物质,同硬件产品一样可以被检测、估计和交换。软件作为一种新兴的工业产品,客观上要求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开发方法,以期保证生产质量。软件标准化,是以软件生产、运行、销售与维护过程为重点,从任务功能和生存周期两个角度,全面开展标准化工作。当前,国际软件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从争夺标准控制权开始的。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实力和财力对国际标准化机构施加影响,推行本国工业流行标准;另外,大型计算机和软件公司争相使其开发的软件产品标准转化为工业上事实上的标准,从而占领市场,获取巨额利润。开发我国的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发达国家和大公司的作法是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