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 明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经全许办(2002)09号文批准实施之后,经全许办批准个别地方又作了适当调整:1、经全许办(2004)08号文批准,原承担电力金具产品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质量检验测试机构“电力工业部电力金具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更名为“电力工业电力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注:因单位地址变更,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电力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办公地址变更如下:原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273号(华电大厦内)现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91号(南门)(国图文化大厦内)原邮政编码:100035现邮政编码:100044原电话:01062279999655
2、5现电话:01051966555原传真:01062263226现传真:01068710361原电子信箱:dlscb现电子信箱:zhangjz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二00二年一月目录1 总则-(1) 2 管理机构和检验单位-(1)3 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2)4 申请的受理-(2)5 企业生产条件审查-(3)6 产品抽样与检验-(4)7 审定与发证-(4)8 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4)9 申诉-(5)10 收费办法-(5)11 附则-(6)附件1:电力金具产品发证单元、类别及执行标准-(7)附件2: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办
3、法-(9)附件3: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办法-(10)附表1:电力金具产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表-(11)附表2: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结果评定表-(19)附表3: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结论-(20)附表4:可锻铸铁电力金具试验项目及数量-(21)附表5:锻压电力金具试验项目及数量-(22)附表6:铝铜铝电力金具试验项目及数量-(23)附表7:铸铁电力金具试验项目及数量-(24)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1总则1.1根据国务院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职能,为做好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工作,依据国务院国发 1984 54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
4、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电力金具产品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企业),不论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如何,都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具有生产该产品的资格。任何企业不得生产和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电力金具产品。 1.3本细则适用于生产电力金具产品的企业。 1.4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电力金具产品的单元划分为可锻铸铁类、锻压类、铝铜铝类和铸铁类(见附件1)。 2管理机构和检验单位2.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监督管理的日常工
5、作。 2.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电力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简称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电力机械审查部)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站装备分会,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委托,负责起草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组织对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的宣贯;审查、汇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的企业申请;组织或配合组织对申请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对申请取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报告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查汇总,将符合发证条件企业的有关资料,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承担全国许可证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宜
6、。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电力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91号(南门)(国图文化大厦内)邮政编码:100044联系人:张煚治电话:010-51966555传真:010-68710361互联网址:电子信箱:zhangjz 2.3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电力金具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换(发)证申请和监督查处工作。 2.4电力金具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由以下单位负责: 电力工业电力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名 称:电力工业电力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地 址:南京市中央门外和燕路49号电 话:025-85501861(传真)互联网址:电子信箱:PFIC邮政
7、编码:210037 联 系 人:从怀贤 邹国林 3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 3.1企业必须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覆盖企业申请的电力金具产品的生产; 3.2企业生产的电力金具产品必须达到电力金具产品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 3.3 企业必须具有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3.4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验手段; 3.5企业要有保证产品正常生产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检验人员; 3.6企业建立并且能够保持持续有效的质量体系。 4申请的受理 4.1企业需提交的申请材料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三份,申请书附件(
8、一式一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国家认可的检测单位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复印件)、换证企业原许可证证书、企业要求保密回避的报告等。 4.2申请受理程序 4.2.1企业应到所在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取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并按规定要求填写。 4.2.2企业应于2002年4月30日前将申请材料报送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4.2.3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应立即退回企业重新填写。因退回申请而贻误申报时限的责任由企业自负。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要求的申请书签署意见,留存一份申请书备案。 4.2.4无论
9、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如何,凡企业具有独立的营业执照,都可单独申请生产许可证。 4.2.5经济联合体有关企业的申请。对于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或生产厂,应单独申请生产许可证,其产品或包装物上应标注各自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对于不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中的分公司或生产厂、点,可以由集团公司分别和每个分公司(生产厂、点)一起申请生产许可证,其产品或包装物上应标注上述单位各自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也可以由集团公司申请生产许可证,但是其所有的生产厂、点必须在申请书上注明,都必须接受审查并全部达到合格要求方可取证,其产品或包装物可以标注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5企业生产条件审查 5.1审
10、查准备 5.1.1电力机械审查部收到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寄(送)的企业申请材料后,经审查合格,制定审查工作计划,并将审查计划提前通知企业所在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企业。 5.1.2企业应按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本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自查和整改,完善企业生产条件,提高企业素质。 5.2审查组组成 5.2.1由电力机械审查部组织审查组,审查组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生产许可证审查员、专家组成,并请所在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代表参加。 5.2.2审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由生产许可证审查员担任,审查组一般为34人。 5.3现场审查 5.3.1审查组依据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
11、办法(见附件2)对企业进行生产条件现场审查。 5.3.2审查组的现场审查活动应覆盖企业申证产品的全部生产条件要素,并做好记录。审查组长应确保审查活动符合审查计划要求。 5.3.3审查组在现场审查结束前向申请企业通报审查情况,并将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结论推荐意见上报审查部批准。 5.3.4企业自接到审查不合格通知之日起,进行为期不超过半年时间的整改,整改完成后报请审查部复审。复审仍不合格者,一年内取消申请取证资格。 6产品抽样与检验 6.1审查组在现场审查同时,根据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办法(见附件3)的要求抽样、封样并填写抽样单一式三份。样品的可靠性由审查组负责。样品由企业寄(送)检验
12、单位。 6.2检验单位有责任确保产品检验活动符合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办法(见附件3)的要求。检验单位应按时完成检验任务并提交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一式三份。检验单位应对检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6.3企业自接到产品检验不合格通知起,经过为期不超过半年时间的整改后,由企业向电力机械审查部提出申请,重新抽样复检。 7审定与发证 7.1电力机械审查部对申请材料、审查材料、检验报告等申证材料进行汇总和审核。 7.2电力机械审查部将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 7.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颁发证书并公告。 7.4企业更改注册名称时,应按规定及时更换生产
13、许可证证书。更换证书时要求企业在三个月内将更名申请报告、新旧营业执照复印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更名证明原件以及原发生产许可证证书,报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由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具意见并登记备案,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审批更换证书。 7.5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更,应实施必要的工厂生产条件审查或产品检验。 8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8.1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组织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证书有效期内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和无证查处。 8.2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在产品包装及产品合格证上标明生产许可证的标记、编号和有效期。 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标记及
14、编号为:XK 30- 其中:XK为生产许可证标记 30为行业编号 为产品编号 为证书编号8.3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注销其生产许可证并予以公布:8.3.1降低产品质量,在国家、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连续两次不合格者; 8.3.2经复查不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条件的; 8.3.3将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转让给其他企业使用者;8.3.4申请取证时隐藏生产场地,获证后转移或增设生产场地未经审查批准而擅自投产的。8.4参加生产许可证工作的各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发放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中关于工作纪律的规定,违者按规定严肃处理。 9申诉 企业对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及产品检
15、验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提出申诉,对证书的发放与注销决定有异议时,可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复审申请或仲裁。 10收费办法 10.1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第十一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应向有关部门缴纳费用。 10.2根据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127号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收费管理暂行规定,生产许可证收费包括审查费(含证书费、差旅费和资料费)、产品检验费和公告费。 10.3审查费: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计价格19991707号文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第二批降低收费标准的通知的规定,生产许可证审查费每个企业2200元,同一次
16、审查时每增加一个申证单元加收审查费440元。审查费由企业在申请时向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交付。 10.4公告费:每个申证单元400元。公告费由企业向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交付。 10.5产品检验费:由企业按国家收费标准向检验单位交付。 10.6国务院物价管理部门出台新的收费办法或调整收费标准,自物价管理部门的文件下发之日起,按新规定执行。 11附则 11.1本细则由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解释。11.2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实施细则即行作废。附件1 电力金具产品发证单元、类别及执行标准序号申证单元产品类别执行标准1可锻铸铁类悬垂线夹GB2318-1985 GB2314-1997 GB/
17、T2317-2000耐张线夹GB2320-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碗头挂板GB2324-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并沟线夹GB2335-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钢线卡子GB2334-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2锻压类耐张线夹GB2320-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球头挂环GB2323-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U型挂环GB2325-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
18、0拉杆GB2326-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挂环GB2326-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挂板GB2327-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联板GB2328-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U型螺丝GB2329-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调整板GB2330-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牵引板GB2330-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接续管GB2331-1985 GB2314-
19、1997 GB/T2317-2000补修管GB2333-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均压屏蔽环GB2339-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母线金具DL/T696-1999 GB2314-1997 3铝铜铝类悬垂线夹GB2318-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耐张线夹GB2320-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接续管GB2331-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补修管GB2333-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并沟线夹
20、GB2335-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跳线线夹GB2335-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预绞丝GB2337-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间隔棒GB2338-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T型线夹GB2340-1998 GB2314-1997 GB/T2317-2000设备线夹GB2341-1998 GB2314-1997 GB/T2317-2000铜铝过渡板GB2342-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铜铝伸缩节GB2343-1985 G
21、B2314-1997 GB/T2317-2000母线金具DL/T696-1999 GB2314-1997 GB/T2317-2000DL/T697-1999均压屏蔽环GB2339-1985 GB2314-1997 GB/T2317-20004铸铁类防振锤GB/T2336-2000 GB2314-1997 GB/T2317-2000附件2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办法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电力金具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审查项目、内容、方法及判定原则。本办法适用于对申报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同时作为获证企业获证到期复查换证或监督检查的依据。2 审查项目与内容本办法有:
22、1)质量管理职责;2)生产资源提供;3)技术文件管理;4)采购质量控制;5)过程质量管理;6)产品质量检验;7)文明安全生产及环保;8)产品售后服务。共八个部分四十四条审查内容,审查表中带“*”号的有六条为重要条款,其他为一般条款。3 审查和评定办法在审查过程中,采取查阅文件、记录、座谈、现场检查等方法,对照每条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可按“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种结论进行评定。其中“合格”是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审查条款的内容要求;“轻微不合格”是指企业的实际状况不完全符合该审查条款的要求,差距并不太大(差距小于30%);“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的实际状况与该审查条款
23、的内容要求差距较大(差距超过30%)。评定结论在相应的评审栏内做“”标记。4 审查结论及判定原则审查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1) 企业存在(审查出)的若干不合格项,对该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有较大的影响,难以保证该企业持续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扣分总和大于10分时,则审查结论为“不合格”。判定原则是:带“*”号重要条款,“轻微不合格项”扣3分;“严重不合格项”扣6分;一般条款“严重不合格项”扣3分;“轻微不合格项”扣1.5分。2) 企业存在(审查出)的若干项不合格项,但未出现上述判定不合格的情况时,则审查结论可确定为“合格”。附件3电力金具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办法1 本办法规定了发证范围的电力
24、金具产品质量检验、抽样数、评定方法。2 检验依据:GB2314-1997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5-2000 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荷重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GB/T2317.1-2000 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方法GB/T2317.2-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GB/T2317.3-2000 电力金具热循环试验方法GB/T2317.4-2000 电力金具验收规则、标志与包装SD218.1218.7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标准JB/T8177-1999 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通用技术条件3 产品抽样3.1产品检测抽样由审查组或由其指定人员进行。抽样时应首先核实供抽样产品帐物是否相符,发现弄虚
25、作假应停止抽样,按产品不合格“整改复查”处理。3.2 抽样数量原则上每个类别抽取23个主要品种。每一种产品抽取6件(套)。3.3 抽样基数一般不得少于100件(套)。4 评定办法4.1 电力金具产品检测分为:关键项、一般项。关键项: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化学成分一般项:尺寸、外观、组装、热镀锌层4.2 电力金具产品检测按两项指标进行考核,即关键项次合格率和总项次合格率。4.2.1 关键项次合格率必须达到100%。热镀锌层列入一般项,但采用以一般项加严的方法判处,即如全数合格按一般项计算合格项次,如有不合格件时,则按不合格件的加倍数量计算项次合格率。4.2.2 关键项次与一般项次之和为总项次关键项
26、合格项次 + 一般项合格项次受检关键项次 + 受检一般项次 总项次合格率= 100% 4.3 关键项次合格率100%,总项次合格率 85%,判定产品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4.4 附注4.4.1 可锻铸铁断面为“白口”,作关键项不合格判处。4.4.2 产品重要部位有严重裂纹等缺陷作为关键项不合格判处。附表1 电力金具产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表一、质量管理职责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1组织领导1)企业领导中应有一名(或多名)成员负责全厂的质量工作,并明确规定其职责和权限。1)查企业文件、规定。2)查相应的质量活动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企业应
27、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建立质量体系,用网络图表示。1)查企业文件、规定。2)查网络图。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方针目标3)企业应制定质量方针和定量的质量目标。查质量方针、目标文件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4)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切实贯彻实施,质量目标应分解到与之相关的职能部门。1)查宣贯、培训等质量活动记录。2)查企业文件、规定。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3管理职责5)企业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应关系。并有相应可行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1)查质量管理制度。2)查相关部门及人员职责。3)查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4)查考核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
28、合格 二、生产资源提供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4生产设施6)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且维护完好。1)查生产场地、生产设施。2)查生产设施管理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5设备工装7)企业必须具备生产产品本体(防振锤锤头除外)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如铸造、锻造、冲压、热处理、焊接等)和相关的工艺装备。有主要设备技术档案和维修记录。1)查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明细表。2)查主要设备技术档案、维护记录。3)查工艺装备管理制度。4)查相关工艺装备。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8)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性能应满足产品精度和批量生产
29、的要求。查设备和工艺装备资料,并同相应要求作比较。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6测量设备9)企业应具备按照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检测仪器设备,如尺寸、外观、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热镀锌等试(化)验仪器设备。1)查检测仪器、设备明细表及管理制度2)查维护或保管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0)企业应对检测设备、计量设备按规定制定检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以确保检验、测量精度与要求一致。在用器具应在检定有效期内。1)查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2)查检测仪器设备的标识。3)查校准记录和检定证书。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7人员要求11)企业领导者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企业管理人员应有相应的专业
30、知识。1)查培训记录。2)查内审及管理评审记录。3)适当就质量管理及技术问题提问。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2)企业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并按计划严格实施,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有记录。1)查培训计划及记录。2)查相应考核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3)企业应对特殊岗位工种员工进行能力评价与考核。查能力评价记录和上岗证。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三、技术文件管理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8技术标准14)企业应具有所生产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中必须的相关标准,如原材料标准、检验标准、基础标准等,并核实其有效性。1)查标准文本。2)
31、核实有效性。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5)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应严于或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并经国家、省、市标准管理部门备案。1)查企业标准文本。2)查标准备案章。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9设计文件16)企业设计文件(产品、工装)应正确,文件的编制、标准、技术指标、编号等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且签署、更改手续齐全。查相应设计文件。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7)企业设计文件应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各部门使用的文件应完全一致。查设计文件的统一性。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0工艺文件18)企业应具备完整的工艺文件,工艺文件应正确、一致。有定量要求的要求量化,且可操作。1)查
32、工艺文件明细表。2)与实际工艺文件对照。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1文件管理19)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 的有效版本,文件修改应符合规定程序。1)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2)查文件的批准和修改记录。3)查现场是否能方便获得技术文件的有效版本。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0)企业有明确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查企业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四、采购质量控制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12采购制度21)企业应制定采购原材料、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制度。1)查采购管理及质量
33、控制制度。2)查采购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2)企业如有外协件等委托服务项目,应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1)查外协质量管理制度。2)查相应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3分供方评价23)企业应规定选择和定期评价分供方的准则,以评价分供方按企业的要求提供货物的能力。1)查分供方评价记录。2)查分供方资质证明文件。3)查分供方质量保证书。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24)企业应保留分供方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查分供方单位一览表及相应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14采购文件25)企业应制定采购文件,在采购文件发放前,应对规定要求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企业应按照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34、。查采购文件及相应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5采购验证26)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材料,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查质量验证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27)检验和验证记录要齐全。查检验和验证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五、过程质量管理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16工艺管理28)企业应制定工艺纪律,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1)查工艺管理制度。2)查考核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9)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按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1)查工艺卡、操作规程及作业
35、指导书。2)适当就上述问题提问。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7质量控制30)企业应在铸造、热处理、镀锌、锻造、焊接等重要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并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注明关键质量控制点。1)查工艺流程图。2)查关键质量控制点。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31)企业应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根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查铸造、热处理、镀锌、锻造、焊接等工序操作控制程序。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8特殊过程32)企业应对产品质量无法检验和验证的特殊过程(如铸造、热处理、焊接等工序),要事先对设备、人员进行认可,按规定工艺和程序操作,实施过程参数监控,做好监控记录。查上述工序的相关记录。合格轻微产合格
36、严重不合格 *六、产品质量检验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19检验管理33)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检验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或有专职检验人员。其数量不得低于总人数的3%。1)查机构设置文件。2)查检(化)验人员上岗证。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34)企业制定质量检验和计量管理制度,并做好质量检验和计量检定记录。1)查质量检验和计量管理制度。2)查质量检验和计量检定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1935)在满足本表第9)条的前提下,企业如有委托检验项目,必须委托有合法地位的质量检验机构,并签有正式的委托检验合同。1)查质检机构资质。2)查委托检验合同。合格轻微不
37、合格严重不合格 20过程检验36)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工序质量检验,并对检验后的产品进行标识,有记录可查。1)查工序质量检验记录。2)查检验标识。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37)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规定进行返工,返修后要进行重新检验或降级、报废处理,应可追溯。1)查不合格品的处置规定。2)查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1出厂检验38)企业应按产品标准要求,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对检验合格产品出具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按规定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1)查出厂检验的有关规定。2)查出厂检验记录。3)查合格证及包装和标识。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七、文明安全生产及环保序号审
38、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22文明生产39)厂区、车间及库房应整洁、明亮,原材料、模具、产品应分类堆放整齐,标识清楚,生产现场的工业垃圾应妥善处理。1)查文明生产规定。2)原材料、模具、产品库的管理制度及现场情况。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23安全防护40)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制度,生产设施,检测设备的危险部位要有安全防护装置。1)查安全生产规定。2)查有关作业区的划分和安全设施。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24环卫要求41)企业应对环境卫生进行管理,要采取防尘、防烫伤、防酸等措施,职工应合理使用劳保用品。1)查环卫管理制度。2)查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合格轻微不
39、合格严重不合格 42)企业“三废”的排放及噪音污染等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查环境保护的相关证明。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八、产品售后服务序号审查项目审 查 内 容审 查 方 法审 查 记 录审查评定条文标志25用户信息43)企业应制定定期收集、报告用户对产品满意情况的信息制度,从中识别出用户的新需求。检查文件及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26投诉处理44)企业应对用户的不满意投诉回复和处理作出书面承诺。检查文件及记录。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附表2 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结果评定表序号审查部门条文数“*”标志一般标志不合格项综合分析条数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条数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一质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