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章丘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章丘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2: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它包括()。多项选择题A、文字教材B、校本课程C、视听教材D、地方课程 3:投射法测量了人格()层面的内容。单项选择题A、意识B、无意识C、客观D、自然 4: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多项选择题A、气味恒常性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E、形状恒常性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
2、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单项选择题A、食品B、烟酒C、生活用品D、书本 6: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水平B、层次分明C、系统完整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7: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教育的()多项选择题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复杂性E、艰巨性 8: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D、启发作用 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单项选择题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 10: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多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3、D、社会刻板效应E、远近效应 11: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判断题对错 12: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模仿B、从众C、服从D、认同 13: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大脑皮层分为()多项选择题A、感觉区B、运动区C、平衡区D、联合区E、听觉区 1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15:根据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下列选项中属于基础教育法的是()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
4、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1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18: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内容。()判断题对错 19:下列选项中,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是()。单项选择题A、天文望远镜B、互联网C、电子计算机D、电话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年教育。单项选择题A、三二一B
5、、一二三C、二三一D、一三二 21: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习题。()判断题对错 22:采用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2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24: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单项选择题A、新观点B、认知结构C、价值体系D、策略系统 25: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单项选择题A
6、、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望D、学习知识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 27: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卢梭D、裴斯泰洛齐E、孔德 28: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应保持正确的合作态度,下列不属于教师应有的态度的是()单项选择题A、谦虚和蔼B、颐指气使C、尊重理解D、一视同仁 29: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下面各项中有好坏之分的只有()。单项选择题A、气质差异B、性格差异C、认知方式差异D、性别角色差异 30:()是
7、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单项选择题A、问题B、问题解决C、理解问题问题空间 31: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单项选择题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文雅教育 3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社会教育 3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是()。单项选择题A、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B、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
8、制公办中小学为主C、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主D、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主 34:桑代克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单项选择题A、尝试错误学习B、顿悟说C、认知地图D、操作性条件反应 35: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多项选择题A、一门自然学科B、一门社会学科C、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D、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36: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个体B、学生集体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37:教师的天职是()单项选择题A、爱学生B、爱事业C、爱家庭D、爱社会 38:“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单项选择题A、刺激泛化B、
9、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39: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备课技能B、课堂教学技能C、学法指导技能D、教学反思技能 40:品德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 41:吸引和排斥、合作和竞争是学校里面主要的()。单项选择题A、人际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矛盾 42: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光学研究的发展,一个以表现“光”和“色”和谐统一的画派出现了,下列画家中是这一画派代表人物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拉克洛瓦B、梵高C、罗丹D、毕加索 43:在以下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10、具有反复性的特点B、德育过程就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C、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D、道德情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44: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行为习惯教育B、政治态度和立场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45: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判断题对错 46: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多项选择题A、延续性B、丰富性C、曲折性D、内隐性E、特异性 47:存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多项选择题A、感性直观B、实物直观C、本质直观D、模象直观E、言语直观 48
11、: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直线式B、螺旋式C、分科式D、综合式 49:需要层次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弗洛依德B、华生C、马斯洛D、罗杰斯 50: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判断题对错 51: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知识广博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D、富有个性E、改善实践 52: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2015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A、全面发展理念B、
12、和谐发展理念C、长善救失意识D、课程开发意识 53: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2014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A、正确,教师应该终身学习B、正确,教师应该无私奉献C、错误,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D、错误,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 54: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认定()单项选择题A、初中教师资格B、高中教师资格C、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D、大学教师资格 55:学生同辈群体的价值的趋同是群体存在的基础,也是制定群体规范的前提。()判断题对错 56: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那个阶段的具体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C、内容上
13、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E、方法上体罚和机械练习 57: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58: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单项选择题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寅学制 59:依法执教的主体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主管部门B、学校C、教师D、班主任 60: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查看答
14、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A,C 解析 3:答案B 解析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无确切含义刺激,让被试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出来,以确定其人格特征。 4:答案B,C,D,E 解析 5: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B,C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专著理想国一书中。 10:答案A,B 解析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
15、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的现象。 11:答案错误 解析 代币奖励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A,B,D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A项是基础教育法;B项是高等教育法;C项是教育基本法;D项是职业教育法。 16:答案正确 解析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无定法。但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全面有效的完成中学物理教学目的与任务,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因
16、此,本体的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7:答案C 解析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是伽利略(1609年);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电子计算机是约翰冯诺依曼发明的,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 20:答案B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21:答案错误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这一论断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7、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略 26:答案C 解析 这句话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其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起到示范作用属于榜样示范法。 27:答案B,C,D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教师应该以尊重、热情、主动、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颐指气使”违背了教师应尊重家长的要求。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31: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
18、、御、书、数;“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文雅教育是雅典所提倡的。 32:答案A,B,C,D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定位的理解。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D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吸引与排斥、合作
19、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42:答案B 解析 该画派是印象派,梵高是印象派画家。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画家,毕加索是立体派画家,罗丹是雕塑家。 43:答案B 解析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6:答案A,B,E 解析 47:答案B,D,E 解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48:答案B 解析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
20、渐深化。故选B。 49:答案C 解析 5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1:答案A,C,D 解析 知识广博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而非能力要求,改善实践与题干无关。 52: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物理老师李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实验课程。这体现了该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53:答案C 解析 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是教师培训进修权利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体现。 54:答案A 解析 55:答案正确 解析 学生同辈群体因为年龄相近,他们的价值趋同,所以就聚集在了一起,这为制定群体规范提供了前提。(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6:答案A,B,C,E 解析 D项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57:答案B 解析 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依法执教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而其主体是教师。 60:答案A 解析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