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玉龙2017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玉龙2017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 2: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严肃性B、鲜明性C、灵活性D、创新性E、自愿性 3:“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现象。单项选择题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4: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单项选择题A、教育B、政治C、
2、经济D、军事 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单项选择题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 7: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要有个结束语。这是教学评价中的()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 8: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班杜拉 9: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3、 10:个体早期才是智力培养的关键期,青少年时再来培养已为时太迟。()判断题对错 1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单项选择题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12:高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处于不成熟时期,所以不能自觉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判断题对错 13: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4:班级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判断题对错 15: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是()单项选择题A、教员角色B、管理
4、者角色C、心理医生角色D、领导者角色 16: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17:传授新知识的问答法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为前提条件的。()判断题对错 18: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的是()。单项选择题A、布氏体系B、梅氏体系C、斯氏体系D、罗氏体系 19: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的倾向是()单项选择题A、宽大误差B、集中趋势C、逻辑误差D、对比误差 20:汇集较为完备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的方式加以编排,专供查阅以解
5、难释疑的图书称为()。单项选择题A、索引B、工具书C、百科全书D、著作 21: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谈话法B、说理法C、情感激励法D、实践锻炼法 22: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包括()学生是发展性的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学生是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人单项选择题A、B、C、D、 23:“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判断题对错 24:焦虑是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判断题对错 25:被称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的是()。单项选择题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水经注D、太平广记 26:红楼梦
6、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多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E、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 27:吴哥窟位于()单项选择题A、柬埔寨B、泰国C、越南D、新加坡 28:司马迁自曝其写作史记的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B、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C、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9: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的是()单项选择题A、目视法B、扫视法C、巡视法D、提问法 30:
7、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单项选择题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31: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判断题对错 32: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列出每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达标的要求。()判断题对错 33:下列选项属于品德评价中奖励的有()多项选择题A、赞许B、劝诫C、奖赏D、训导E、表扬 34:愉快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好学”。()判断题对错 35: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单项选择题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 36: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8、()单项选择题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37: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字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单项选择题A、结构扩散B、方法扩散C、形态扩散D、用途扩散 38: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39: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 4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 41:
9、教师必须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和培育学生,使之成为品行优秀的新一代。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明显的示范性B、强烈的时代性C、利他性D、高度的自觉性 42:团章规定,团员在30人以上的单位,就可以建立总支部。()判断题对错 43: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来讲,起调节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情感B、心态C、认知D、道德 4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称为()单项选择题A、认知方式B、认知过程C、认知风格D、学习策略 4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单项选择题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46:中华人民共和
10、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要求是()单项选择题A、年满五周岁B、年满六周岁C、年满七周岁D、年满六周岁或七周岁 4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具体贯彻。()判断题对错 48: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单项选择题A、11、12岁14、15岁B、6、7岁11、12岁C、7、8岁11、12岁D、8、9岁14、15岁 49:下列物质均属于单糖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果糖葡萄糖B、蔗糖纤维素C、乳糖麦芽糖D、淀粉半乳糖 50: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 51:
11、“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举例子B、打比方C、摹状貌D、做诠释 52: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情绪消极B、食欲不振C、失眠D、失去满足感E、疲劳 53:在PowerPoint中,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时,不能设置的是()单项选择题A、切换效果B、切换时的声音C、幻灯片放映顺序D、切换速度 54: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判断题对错 55: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学记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C、主张启发式
12、教学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E、提倡“有教无类” 56:组织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判断题对错 57:注意有两个特点,它们是指向性和_。()单项选择题A、集中性B、概括性C、抽象性D、具体性 58: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多项选择题A、实施启发式教学B、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D、妥善进行奖惩 59: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
13、、“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 60: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单项选择题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入学条件等级森严说明了受教育权的分配不平等。 2:答案A,C,D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故选A。 5:答案D 解析 6:
14、答案C 解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强化,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学习者因为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的强化。如看到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自己也好好学习。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规则和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在题干中,“警示教育”是通过别人的事例来教育和告诫当前的听众,故而是替代强化。A项看起来好像也对,但是“外部强化”在心理学中不算是专业术语,在选择题中如果出 7:答案D 解析 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是指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
15、后所进行的评价。教师上完课后的结束语是总结性评价。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P301)改正:青少年期仍是智力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由于智力结构的错综复杂性,人的智力实际上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5:答案A 解析 教员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地位。 16:答案A,B,C,D,E 解析 凡是教育能够实现的使人发展的方面都有助于人类地位的提升。 17:答案正确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斯氏体系与布氏体系、梅氏体系被称为世界三
16、大戏剧表演体系。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工具书是汇集较为完备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的方式加以编排,专供查阅以解难释疑的图书。工具书具有查考性、概括性和易检性的特点。 21:答案B 解析 从“摆事实、讲道理”这一关键词就可以看出使用的是说理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2:答案A 解析 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包括:(1)学生是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发展性的人;(3)学生是完整性的人;(4)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23:答案正确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17、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6:答案A 解析 A【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各种策略。题干所述为组织策略中一览表的应用,表示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27:答案A 解析 吴哥窟是柬埔寨吴哥艺术的代表,建于12世纪初。 28: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一文自曝其写作史记的目的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因此本题选C。 29:答案A 解析 目视法是使用最广泛的观察方法,简便易行,不中断学习过程,可直接得到结果。扫视法和巡视法都属于目视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0:答案B 解析 教师不
18、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31:答案正确 解析 32:答案正确 解析 33:答案A,C,E 解析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36:答案A 解析 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B 解析 斯宾塞著有教育论,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在教学方法方面,主张启发学生
19、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39:答案D 解析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因此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题于的描述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42:答案正确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44: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5:答案C 解析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46:答案D 解析 47:答案正确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单糖是指不可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是指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的糖类,易溶于水,在特定酶
20、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单糖,如蔗糖、乳糖、麦芽糖;多糖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复杂的糖类,如淀粉和纤维素。故本题选A。 50:答案A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摹状貌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或特点进行描写,其主要作用是使说明生动形象,而打比方是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二者是有区别的。 52:答案A,B,C,D,E 解析 ABCDE【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抑郁症的理解。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它不仅表现在精神上的消极、失去满足感,也表现在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53:答案C 解析 选择“幻灯片放映”一“
21、幻灯片切换”命令,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切换效果、切换声音、速度、换片方式等。 5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5:答案A,B,C,D 解析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 56:答案错误 解析 57:答案A 解析 58:答案A,B,C 解析 59:答案A 解析 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 60:答案D 解析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针对小明思考不深刻,可以鼓励他多思考;对于小强不愿发言,可以鼓励其多发言。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