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接续产业 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新阶段立足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做出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市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一、发展接续产业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38 年开始开发建设,1955 年依托油矿设立了*市。1958 年,为更好地保障、服务油田生产建设,原*县政府由地处农业绿洲中
2、心位置的*镇迁至油矿所在地,市县合并,政企合一,升为地级建制。1961 年,*市与*石油管理局分设、政企分开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市、特别是*油田历史性的承担了全国石油工业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出经验、出人才、出产品、出技术)的重任,先后向全国兄弟油田培养输送职工近 12 万人,支援各类设备 4000 多台(套) ,生产原油 2800 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90 多亿元,累计上缴国家利税 120 亿元。随着*油田的迅速发展,*地方经济亦得到了较快发展,XX 年,全市 GDP 总量实现亿元,其中近 65%是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拉动的结果,财政收入完成
3、亿元,来自石油企业。近年来,尽管青西油田开发使*油田实现了二度辉煌,但由于资源的约束和矿业城市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这个老工业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轻重工业的比例不协调,XX 年,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工业结构过于重型化;二是企业规模失衡,大型企业平均规模高于全省水平,中小型企业平均规模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央、省属企业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关联度不高,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和轻工产品中农副产品加工比重大于工业制成品和非农产品加工比重;四是产业层次差异大,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属原材料初级加工,传统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科技
4、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严重不足;五是生产成本不断增大,经过 60 多年开采的*油田,现在油层埋藏深,地质结构复杂,开采的技术控制难度高,实际开采成本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说明,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油田原主产区资源枯竭,原油产量递减,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后,随着吐哈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油企业内部改制重组,油田企业大办三产,导致地方政府为服务油田而建,依赖油田生存的 30多户市属工商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近 7000 名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地方工业经济体系被完全打破,工业经济总量迅速下降。1998 年,全市工业
5、利税总额、产值、增加值分别为 454 万元、24135 万元、7280 万元,比 1996 年分别下降了、。 “十五”以来,随着青西油田的大规模开发,虽然带动全市经济每年以的速度增长,但地方工业增速较慢,比“八五”增幅低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工业发展的严酷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拉长接续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周期和寿命。二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优势转换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区位条件、技术
6、实力和投资环境,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重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新格局,由单一资源优势向多元综合经济优势转变。*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市城镇在职职工总数的。目前,待安置的下岗职工、买断工龄人员有 11000 人,城镇每年新增需安置就业的劳动力近 1300 人,然而全市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 300 个左右,就业需求多和岗位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市 XX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2739 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
7、实的物质基础。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基本思路早规划,早动手,对资源型城市避免“矿竭城衰” 、发展接续产业至关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围绕油田兴建的市属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后,我们把发展石化以外的非油产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电冶、建筑建材加工等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尽管*油田产量逐年回升,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使油田地方形成共识,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接续产业上来,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对石化产业拉动的依赖性开始弱化。今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
8、的根本要求,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带动、地企合作”的发展战略,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机遇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稳定石化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率先走上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到 XX 年,基本形成多元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率先建成小康社会;2020 年,完成由资源型向综合型城市转变,初步建成现代化生态城市。结合*实际,遵循市场原则,我们要在继续加大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尽可能延长油田稳产期的同时,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调整
9、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机遇。首先要牢牢抓住*油田加快发展的机遇。青西油田大规模深度开发及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工程的启动实施,将迅速增加*油田的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到 XX 年,原油产量可达 100 万吨,XX 年达到 200 万吨,原油炼化加工量到 XX 年将翻一番,达到450 万吨。这样就为继续加强地企联系,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进一步巩固*油田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其次,要牢牢抓住市政府驻地迁址的机遇。*市政府驻地迁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迁址工程在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牢牢把握这种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0、,繁荣稳定老市区,加快建设新市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第三,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特色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极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新型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力发展风电、水电、光电,将使*成为一个新型的能源产业区;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品的开发加工将使*的电冶小区不断发展壮大;15 万亩的优质饲草、10 万亩的啤酒大麦、6 万亩的棉花、5 万亩的酒花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特有的战略性经济区位优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的实施,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牢牢把握的历史机遇。第二,紧抓第一要
11、务,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具体要侧重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大开发战略。通过对油田的开发,风电、水电、光电的开发,矿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开发,依托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后续主导产业。二是大调整战略。通过兴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电冶工业区、石化工业区、风电工业区等,调整地方工业布局,增强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全市工业逐步向园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三是龙头聚集战略。立足*的“亿元现象” ,扶强扶壮莫高麦芽、拓璞酒花浸膏、大业草王、洁源风电、疏勒河水电、干法水泥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企业,组建电力、矿业、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集团,争取上市融资,促进工业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培育名牌产品,实施品牌
12、战略,用 35 年时间,争创 23 个全省名品和全国名牌。四是科技创新战略。充分挖掘利用*油田、四 0 四厂等中央、省属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设施优势,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区域经济范围内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合理流动和共享运行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科技含量。五是大流通战略。围绕市政府驻地迁址和*油田生活基地搬迁,积极调整商贸流通结构,把新市区(*镇)建成嘉峪关至新疆哈密之间的区域物流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大市场,实现大流通,推动大发展。第三,立足城市区位优势,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坚持“双轮驱动,两翼发展”的思路,积极
13、实施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市政府驻地迁址已于 XX 年上半年经国务院、民政部和省、市逐级批准,XX 年 10 月正式启动,现已完成了市委、人大、政协三大机关及大部分党群部门的搬迁工作,计划今明两年完成政府机关和部门的搬迁工作。今后 23 年,市上将在现有基础上,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争取国债、招商引资、银行融资、社会筹资、企业上市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陆续实施 58 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将新市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齐全、服务功能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新型生态工业城市,实现县域经济与酒嘉经济带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对接,使其成为丝绸之路西端的一个新亮点。第四
14、,创新经济格局,积蓄发展后劲。据最新的勘探表明,自青西至花海盆地多处地段显示出良好的油气结构,该地段成为具有工业规模开采价值油田的前景非常乐观。通过我们的资源详查,*境内包括石油在内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正在被开发利用的风、光、水及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将为*今后的发展开创新的领域。要保持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结合*市矿产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搞好替代产业和后续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富裕的不竭源泉。在做好青西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勘探开发其它自然资源及其对应产业,走高效开发、纵深开发、立体开发的路子。同时,围绕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储备、论证一大批
15、符合*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开发旅游业和服务业,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构建*经济的新框架,培育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争取国家的支持首先,通过在产业布局上予以倾斜,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给予项目支持。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离不开新的产业项目的支撑。国家在计划和宏观决策时,应适当放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政策限制,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有较强牵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列入重点项目盘子,在国债资金、资源配置以及其它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源型城市优先布局一些
16、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第二,通过建立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给予资金扶持。资源型城市和企业在实施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恢复等诸多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是资源型城市和企业力不能及的,应该得到国家财力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国家应通过建立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专项基金,建立对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企业的补偿机制。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而发展起来的接续产业,应考虑给予减免税收、低息或贴息信贷、加快折旧等政策支持。在国债投放、国家政策性贷款、国家金融信贷应适度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过程中,国家可适当放
17、宽在直接利用外资和境外融资方面的限制。第三,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社保试点的支持,并在科教文卫和环保等方面,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规模。同时,国家应对资源型国有大企业研究制定减负政策,以帮助企业解脱办社会的重负。*作为西北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在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上已经做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尝试,鉴于目前国家已将*列入全国 60 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之一,今后我们的主攻目标就是要争取国家将*列为第一批重点扶持的资源型城市,从而得到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