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中的隔离措施及应用效果。结果50例气管切开病人在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00%。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表明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隔离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病人的交叉感染,保证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隔离措施;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应用效果 气管切开术(Tr
2、aceotomy)指的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是一种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1。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气管切开病人由于气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而极易发生交叉感染,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如何控制感染是临床所有医护人员都需警惕的问题之一2。隔离措施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控制交叉感染的方法之一,现将其具体应用及作用情况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为
3、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81.2)岁;喉阻塞患者15例,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患者13例,口腔或喉部大手术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12例,取气管异物患者8例,颈部外伤患者2例。 1.2气管切开方法术前作好充分准备,包括手术器械、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以及各种抢救药品。取患者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后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气管前组织,确定气管后,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
4、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蕊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取出管蕊,放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切口一般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1.3隔离措施医源性隔离:安排气管切开病人在独立隔离病房,与医生值班室分开,所有医务人员及探视家属进入病房内之前要按程序更换隔离工作服和工作鞋、仔细洗手消毒,严格限制进入室内人数,严格执行家属探视制度,避免室内人多空气污染。医护人员在查房、护理等操作前要及时洗手消毒,氧气瓶、呼吸机、雾化装置及各种管道严格消毒,病人所用物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用,降低较差感染的发生率;局部管理与环境消毒隔离:独立
5、病房内装空气消毒机,将感染类病人与非感染类病人分区,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对病房内地面、墙壁等进行有效氯消毒,减少空气污染。日常护理中定期消毒设备,避免较差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所有治疗及护理工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隔离感染菌,避免交叉感染。 2结果 50例气管切开病人在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00%。3例发生感染患者均为60岁以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表明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大肠埃希氏菌。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临床诸多危重症病人常常需要切开气管,建立人工气道和
6、连接呼吸机进行治疗,尤其是各类呼吸衰竭的患者3。气道切开的主要风险在于并发性感染,加之医院本身感染源较多,因此,掌握气道切开病人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隔离措施是保证疗效的关键之一。气管切开操作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隔离操作器械及药物感染源4。及时清理气道痰、异物和积血。为患者安排独立的隔离病房,减少与其他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严格执行病房更衣、更鞋及洗手的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室内空气及硬件设施的消毒隔离制度,控制所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操作和物品接触。维持病房温度在22-25,病房相对湿度在60%,每日病房通风5次,每天紫外线照射杀菌1次,每天给病房墙壁及地面消毒1次,要求室内空气培养细菌在200cFu/m
7、3以内5。本组50例气道切开患者在有效隔离措施的保护下47例未发生交叉感染,另3例患者因年龄较大,自身免疫力过低且治疗时间较长而发生感染。综上所述,有效的隔离措施是防止气道切开病人发生交叉感染的必要措施,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李荣,周丽坤,虞雪莲.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管理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0):911-912. 2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172-173. 3张红,朱相格,李海红,等.盐酸氨溴索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8,(11):3040. 4席美玲,万淑琴.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08,6(12):3113-3114. 5李冬梅,冷亮,张艳荣.经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711-713.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