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稳健货币政策应阻滞的研究分析:一一目前我国仍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而在货币供应量控制方面,以广义货币 Mz 为主.一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人们往往联想到紧缩银根,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在解释稳健货币政策含义时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稳健不等于保守,消极或紧缩银根.换句话说,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时期,在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我国目前实施的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商品价格持续走
2、低,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学界许多人士认为这是我国银根偏紧的结果.事实上,正如戴根有阐述的一样,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和增量近几年来已连续大幅度增长.从 1979 年到 2002 年末.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 996 左右,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约为 6%,两项合计不超过 15%,而此间广义货币 M 的增幅高达年均约 22%.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 单一规则“, 即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应大致等于年均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和的理论假设,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已偏高;在国际上,判断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幅上是否合理的另一指标通常是 MfGDP 的比率,其比率越高,金融整体支付风险越大,同时也说明信用
3、过分集中于银行.1998 年,我国这一比率为 1.31,1999 年为 1.46,2000 年为 1.52,2001 年高达 1.65.2001 年美国这一比率仅为 0.54,日本为 1.29,远远低于我国.这说明我国基本不存在银根偏紧的问题,相反,我国的货币政策取向明显带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特征,但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其中的缘由.根源之一,目前 M2 的周转速度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从而部分抵消了货币供应量扩张效果,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量明显不足,货币政策效应大打折扣.广义货币 M 既包括现钞 ,活期存款,也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西方发达国家,存款货币的周转速度较快
4、,支票,信用卡等已经被广泛使用,而我国则不同,倒如我国 2002 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 8.7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是稳定性极强的定期存款,而且在 1996 年以来已连续 8 次降息的背景下,甚至出现了“超储蓄现象“, 储蓄存款余额增长幅度远大于收入增幅,储蓄存款货币的沉淀率极高,准货币的特性没有得到发挥,货币周转速度下降.究期原因,其一是通货紧缩时期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过于悲观,加之强烈的继续降价预期,使得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物价在观望中继续滑落;其二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养老,医疗 ,失业等保障措施不到位,居民消费谨慎;其三是收入分配不公的负面影响.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在收
5、入分配存量和增量中占比不断提高,而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其收入增长缓慢,造成收入与消费的错位现象,这一现象的解决,需要政府调节收入再分配;其四是除储蓄外居民投资渠道十分有限,大量过剩资金缺乏有效转换为资本的渠道.我国的证券主板市场深度,广度及弹性极其有限,市场运作欠规范,投机性强,风险偏大,投资者入市积极性低.另外,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市场迟迟不能推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畅通,致使直接融资受阻,经济复苏的进程放慢.根源之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部分,商业银行普遍出现“慎贷 “,“惜贷“现象,各家银行备付金比率居高不下,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贷款总量的增长有限,致使信用
6、扩张能力漏损,中央银行扩张货币政策效应难以发挥.截止 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近 5%,其他商业银行更高达 15.3%,这一方面说明银行流动性充足,支付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金融体系处于较安全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再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过高的流动性水平致使企业和社会有效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抑制了金融机构自身的盈利能力.银行资金不能有效运用出去意味着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扩张在传导过程中出现梗阻,其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国企业诚信观念淡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贷款要承担比较大的道德风险,基于安全考虑,银行出现“逆向选择 “,即严把
7、“贷款出去“这一关 ,“慎贷 “,“惜贷“现象随之产生.避免上述现象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和保障体系,工商,行政,公检法等部门要整顿社会信用秩序,加强对违约客户的惩戒力度,确保银行债权的安全性.根源之三,目前我国的信贷供给体制及资本市场存在缺陷,金融市场资金供给与需求结构严重失衡,存在东部银根相对宽松,西部紧缺;大城市宽松.小城市及农村紧缺;大客户宽松,小客户紧缺的现象,致使扩张的货币政策效应难以发挥,限制了经济复苏的进程.在间接融资领域,作为资金主要提供者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大型国有企业这类“黄金客户“ 情有独钟 ,甚至出现一个优质客户多家银行争夺的过度竞争现象,而中小
8、企业在资金不足时却告贷无门,或者受到种种刁难,使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经济增长速度受到一定限制.国有银行的这种行为是基于国有产权体制和非理性的信用评价机制,即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企业大就是好,就是美的认识.在直接融资领域,非国有的中小企业同样遭到不公平待遇.A,B 股市场有限的资源要优先支持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过高.鉴于以上两种情况,我国应尽早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同时逐步消除企业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消除市场制度的缺陷,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并完善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
9、外部环境.根源之四,在通货紧缩时期,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应一般没有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明显.在通货紧缩时期,居民和企业普遍对经济发展前景看淡,投资与消费方面存在悲观消极等待的心理,对利率下调等扩张性货币政策信号不敏感,人们普遍持币观望,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货币需求增加,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进入“凯恩期陷阱 “阶段 .扩张货币政策的种种努力收效甚微.而此时,政府的扩张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容易奏效,政府筹资兴建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就有较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最近政府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输,西藏铁路和三峡工程等,在安置大量失业人员的同时,拉动能源,原材料加工,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增长,此外还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一连锁反应可使经济迅速走出低谷,摆脱通货紧缩的阴覆.作者单位: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责任编辑:周庆海;o 李良刘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