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贾斯培&amp#183;琼斯-以艺术之箭射中生活的靶心.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51721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斯培&amp#183;琼斯-以艺术之箭射中生活的靶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贾斯培&amp#183;琼斯-以艺术之箭射中生活的靶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贾斯培&amp#183;琼斯-以艺术之箭射中生活的靶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贾斯培琼斯:以艺术之箭射中生活的靶心 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贾斯培 琼斯今年已经步入82岁高龄,作为对他近60年的创作生涯进行的一次梳理总结,旧金山现代艺术馆推出了大型回顾展览用心灵的眼睛去看,展品包括了绘画、雕塑、素描和版画等不同媒介,集中了琼斯早年的代表作和近十年创作的新品,完善地呈现了琼斯多元的风格和题材。琼斯不认为艺术是映照个人情感的镜子,他更关注日常之物,而其艰涩、僵硬的用笔就好似一把锋利的箭,射中了生活的靶心。 与艺术为邻 琼斯是位自学成才者,并没有受到过完整的专业美术培训。他曾短暂地在南卡罗莱纳州大学和纽约帕森设计学院就学,辍学之后加入了美国军队,1952至1953年间驻扎于日本仙台

2、,并代表美国参与了朝鲜战争。1954年退役回到纽约后,他租下了一间工作室,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并与当时已经在艺术圈小有名气的劳森伯格成为了邻居,他俩从此成为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伴侣。据说两人的性格十分互补,劳森伯格热烈火爆,琼斯冷静沉着,这在画风上也可见一斑。 琼斯的“伯乐”是纽约著名画廊主、意大利移民卡斯泰里(Leo Castelli)。关于他俩是怎么结识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卡斯泰里本意是邀请劳森伯格到他的画廊展出。在他登门拜访之际,劳森伯格到琼斯的房间里去取饮料他俩共用一台冰箱这就把卡斯泰里吸引到琼斯的画室参观。卡斯泰里深深为琼斯的天赋所吸引,当即就敲定了次年在他画廊举办个展,反而把劳森伯克

3、抛在了脑后。而另一种说法是,其实琼斯之前就已在纽约犹太博物馆的一个群展上崭露头角,卡斯泰里也是在这次展览上发现了这颗艺术新星。无论如何,琼斯在卡斯泰里画廊的第一次个展就取得了巨大成功,作品被包括洛克菲勒基金、纽约现代美术馆在内的大型收藏机构抢购一空,由此声名鹊起。 混合媒介的反叛精神 琼斯的成名作,也是他至今为止最为人所道的作品,是他的射击靶和美国国旗系列。他使用了一种古老的蜡彩画(encaustic)创作手段,即把颜料和加热后的液态峰蜡混合在一起,有时也会混入灰泥或石膏,然后使用特制的画笔或画刀把它敷到画面上。据目前所知,这种创作手段最早在公元13世纪埃及Fayum地区的木乃伊肖像画中即得到

4、应用,在早期东正教的绘画中也曾出现。而琼斯是20世纪西方艺术家中使用这种创作手段最知名的一位。当被问及他为何偏好蜡彩画时,琼斯解释这是因为油彩颜料对他来说干得太慢,导致每画新的一笔就会把旧的那笔给模糊掉。而琼斯想要得到的效果是每一笔划都能清晰的保存下来,于是相对来说干得比较快的蜂蜡就成为了他的理想选择。我们观看琼斯的蜡画,也确实会有一种笔覆一笔、层层叠叠的深度感,以及一种沧桑的质感。 很多人起初无法理解为什么琼斯在他绘画生涯的起步阶段,就选择了射击靶和美国国旗这两个平淡无味的题材。琼斯解释到:“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经常看到,却不去仔细观察和研究的东西。此外,两者都有着被明确界定的尺幅比例和几何形状

5、,便于艺术家直接转移到画布上。”琼斯还反问一名曾多次到他画室采访的记者:“你经常爬我家的楼梯,你能告诉我它一共有几格吗?”正在记者茫然不知所措时,琼斯接着说:“你不知道吧?它共有17级。你看,有很多东西,你眼睛在看,脑子却没注意。”琼斯之所以选择射击靶和国旗为题材,应该是提醒人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被“视而无睹”的物品。 射击靶系列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创作于1955年的有四张脸的靶子,本次展览上有一幅以此为原型的版画。原作严格地来说是个小型装置:下方是一幅红色背景下的蓝黄相间的射击靶,用蜡彩画的方法创作而成;上方则是四个可以用手开启和关闭的木格子,每个格子中都有一个妇女脸部的石膏像,但只能看到她鼻子

6、以下的部位。这便激发了观者靠近作品,去寻找妇女眼睛的愿望。琼斯说:“我希望我的观众能和我的作品之间建立一种身体的关系”,他希望观者能靠近作品,而不只是远远地肃立观看。同样,在同一年的作品探戈中,琼斯在画布上嵌入了一枚钥匙和一只小八音盒,如果观者转动钥匙,八音盒会发出叮当的响声。我们看到琼斯在他最早的作品中,就已经大胆地在画布上混合不同的媒介,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绘画的反叛精神。 以色彩之名 1955年,琼斯也开始创作数字画他的另一个代表作系列。如果说射击靶和国旗已经是抽象性比较强的题材的话,那么数字则是纯粹的抽象概念。在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中,数字只是以隐藏的方式出现:塞尚画4只苹果,莫兰迪画6只瓶子

7、,等等,但没有一个艺术家曾直接画脱离任何实际物件的数字。而琼斯的意图,是通过他的画,把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可以触摸的实物。琼斯起初只是画单个的数字,之后则把从0到9这十个数字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有如万花筒一样纵深感很强的作品从0到9(1960年)。 而从0到9这幅画中所出现的对颜料的泼洒式处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另一幅名作,即错误的起点。在这幅作品中,琼斯看似无意图、无计划的将各种色彩的笔画覆盖在画布上,造成一种凌乱的感觉,同时在上面标注出色彩的英文名称。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标注和色彩并不对应,有时“灰”字会标注在红色颜料,或者“红”字会标注在灰色颜料上,形成一种错位效应。琼斯解释到:“我在创作中尽可能均

8、匀地把各种不同的色彩分配到画面上,并且尽量保持每一笔的大小都差不多。我希望观者能够一眼目睹所有的色彩,但只是色彩作为名称,而不是色彩作为视觉效应。” 初见这些色彩和线条纵横交错的作品,人们不禁会想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勃洛克和德库宁的绘画。但事实上,琼斯的作品正是对当时主宰美国艺术圈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叛。抽象表现主义和中国的书法有共通之处,都是讲究个人性情、思想和天赋的发挥,体现在笔触的变异、折转和灵动上面。而琼斯的笔触则刻意显得死板、僵硬、缺乏变化。这是因为在他看来,绘画不应是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现:“我不希望我的作品成为我个人情感的镜子。”如果我们了解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艺术圈中,抽象

9、表现主义几乎是人人模仿的对象,那么琼斯在当时确实是敢于另辟蹊径的年轻艺术家。 据说德库宁作为画坛的长辈,曾对琼斯的画表现出了强烈的鄙视,并对画廊老板卡斯泰里说:“给他两罐啤酒他都会去卖了”(意即琼斯是纯粹为金钱而创作的艺术家)。当卡斯泰里将此话转告给琼斯时,琼斯不但没有生气,相反灵机一动,创作了两只以青铜为材料的啤酒罐头,命名为涂彩的青铜(1960年)。这件作品表面上看起来是直接对实物的复制,事实上其模具是将现成的或者按照草图专门制作的石膏部件一次次打碎、拼接而制成,之后才用青铜浇铸。琼斯说,他刻意地让造模的过程变得复杂,是为了仔细体会雕塑形成的各个环节。 心观日常 琼斯的很多作品都和涂彩的青

10、铜一样,是来自生活中临时遇到的一个事件、一句话或者一个印象。1964年,琼斯在一场音乐会上,发现漆黑的天花板上一直晃动着一串光束,寻找了很长时间以后,他才发现光源是一位女听众手中的小镜子。这一经历激发了纪念品这件小型装置的创作灵感:一幅黑色蜡画的右侧固定了一个手电筒,光束射向画右上角的一面反光镜,镜子又把光反射到画面左下角的一个纪念瓷盘上,盘子中央是琼斯本人的照片,周围则印着红、黄、蓝三个字点明他艺术家的身份。这件作品不知是否是琼斯对他画家身份一种自我调侃:画家的作品在装置中成为模糊不清的背景道具,而画家本人的肖像也只是在间接反射过来的微弱光芒中若隐若现。 街头、路边的景象不仅激发了单件作品的

11、创作,更是塑造了琼斯整个时期的画风。琼斯1967年开始不断使用的瓷砖图案,即是他在外出时,在街边偶然看到的一家小商店的墙面纹饰。他之后曾几次努力去寻找这堵墙,却再也没有找到,以致琼斯之后只能靠绘画来努力追寻这个逝去的印象。而70年代起不断出现在琼斯作品中的斜照晕线(cross hatching),也是他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看到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车身的图案。虽然仅仅相遇几秒种,这个纹理却在琼斯头脑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从1973到1976年间的所有绘画作品都以此图案构成。在1989年的作品在钟与床之间,琼斯即用这一纹理演绎和抽象化了挪威画家蒙克晚年以此命名的一幅自画像 。 琼斯一生的创作中始终表现出了对现成物无论是国旗、射击靶,还是街头图像的兴趣,不论它们是多么平淡不起眼。这也使他成为同样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的波普艺术的先驱之一。不过琼斯并没有波普艺术家那样对美国商业文化的反讽,他的目的是让观者学会接收这些平淡事物在现实中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乃至消除任何个人的主观意愿,用眼睛去看的同时,也用心灵去感知。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