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则,至圣先师孔子,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他是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子的思想:“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相传孔子出生地-
2、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返回,论(ln)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yu,yn,xng,wng,di,hu r,zh,hng,sh,y,加字法,换字法,查看法,疏通文言常用方法,
3、如:兴(趣)正浓(厚),如:昂首观之(抬头看它),如:项为之强(通“僵”,僵硬),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 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
4、, 直译不通,用意译),返回,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时常,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2.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 习乎?”,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做事,尽心竭力,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复习,3.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以 为 师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做,了,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而无所得),危险、有害,5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教导、教诲,通“汝”你,知与不知 (的道理)吧,是,代词,这,通“智”,聪明智慧,固定句式:“也”译作“就是”,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想着,一致,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走,他们的,优点、长处,学习,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抱负的人,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把看作(当作),任务、使命,停止,9.子曰:“岁 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 也。”,每年,寒冷的冬天,代词,这样,凋谢,理解:这一则
6、主要谈人的品德修养问题,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讲面对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子的操守,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话,奉行,喜欢、想要,施加,全文思想内容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4),要常复习实习、学思相结合,谈学习态度的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6、7),应该诚实、谦虚、取长补短,谈思想品德修养的有:,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8、9、10),要厚道仁义、坚贞守节,出自论语十则的成语有:,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讨论:,在本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探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是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对此,有人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