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小班智力图形数学教案范文合集 幼儿园小班智力图形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一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玩有关圆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使幼儿体验活动乐趣。 难点:能够用各种圆形材料组合成美丽的复合图形。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圆形积木、纽扣、薯片罐、八宝粥罐、圆形棋子、用硬纸板做的斜坡、牙签、中心有孔的圆片、长方形积木等。 2、学习准备:课件(春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
2、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课件导入: 提问:“看,谁来了?” 回答:“春姑娘” 二、自由活动,感知圆形: 1、提问:“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礼物?在玩一玩,玩的时候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幼儿在礼物箱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去观察、思考、讲诉。 3、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 提问:你找到的物品是什么样子?有圆形么? 4、教师小结: 三、互动游戏: 出示课件,在图中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四、分组制作小轮子,引导幼儿初步了
3、解圆形的基本特征。 1、学生自选材料制作。 2、做成的小轮子从斜坡上滚动下来,加深学生对圆形物品特性的理解。 五、延续活动: 1、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圆形宝宝变的? 2、给圆形娃娃涂色。 幼儿园小班智力图形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 2、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准备:幼儿操作材料包(2),相应的彩色图形纸,浆糊 教学重点: 图形与影
4、子配对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图形 出示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图形? 2、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二、图形和我捉迷藏 出示图形的轮廓,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藏起来了,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三、图形宝宝找家 1、根据形状和大小,把彩色的图形宝宝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 2、要和彩色的图形宝宝形状、大小相同。 四、幼儿操作 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五、结束活动 整理学习用品 幼儿园小班智力图形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三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5、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幼儿总结出长
6、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挨着的两条边不一样) 4、游戏活动。 游戏“站四角”。教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喊“开始”5名幼儿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呈
7、顺时针方向跑。音乐一停,每名幼儿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个角站好,没找到角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每次站好四个角后,让其他的幼儿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游戏可反复进行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做适当评价。 幼儿园小班智力图形数学教案范文合集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大班智力数学教案范文】 大班智力数学精选教案范文一 一、活动目标: (一)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二)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
8、割成6行)。 (二)6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三)磁性数字1-6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 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
9、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请做的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大班智力数学精选教案范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愉悦的游戏情节,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
10、欲望。 2.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形宝宝回家 2.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 教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到图形王国里去参观,进图形王国要受门票,你们胸前都有一张图形门票,知道自己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吗? 提问幼儿:你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 教师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
11、票相同形状的入口。 比如:有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提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 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 教师: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提问:圆形长的什么样子?正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 教师: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学习图形分类: (1)圆形分类: 出示圆形脸谱 提问问: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 引导幼儿每人找一
12、个圆形,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 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 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小结归纳: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妈妈的宝宝, (2)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三、结束 小朋友,图形王国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小汽车,从出口回家吧! 大班智力数学精选教案范文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3、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
13、-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 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2、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 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 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3、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4、教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5、教师
14、出示1-10数字卡片 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6、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二、游戏 1、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2、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
15、一起玩。 3、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大班智力数学精选教案范文 【推荐二: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一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
16、系。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_(请自填)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
17、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听故事很认真.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
18、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二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体验对折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对称的大树、对称的房子1张、对称的三角图片1张、不对称的房子、不对称的三角形、不对称的茶壶各一张;找对称的操作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婆,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五道难
19、关,人们都想就出公主,可都没能闯关这些关卡,小朋友们你们愿意闯过难关吗? 二、引入对称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在闯关之前,老师这有一些有关这个王国的秘密,让老师帮助一下你们吧”。(让幼儿观察对称图形,并探索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对对称图形有一些了解) 三、闯关游戏加深对对称的了解 1.第一道关卡,_,找对称的图形 2.第二道关卡,看蝴蝶,找对称的图形 3.第三道关卡,看脸谱,找对称的图形 4.第四道关卡,归类,找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5.第五道关卡,让幼儿画出对称的方格图形 四、联系实际 让幼发现生活中,教师中的对称图形,并分享分享一下自己对对称图形的理解。 五、动手操作 为每个幼儿
20、准备一张拥有一半图形的操作卡(图形各不相同),使幼儿在一堆图片中找出图形、颜色都相对应的对称图案贴在操作纸上。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三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2.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字“0”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的数字娃娃各一,花园背景图一幅。 2.有关“0”的相应图片若干(温度计、门牌号、车牌号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数字娃娃们来秋游了,(边说边操作教具)19
21、好数字娃娃从小到大来排队。 0号娃娃:哎等等我!(0号娃娃排到9的后面) 9号娃娃:不对不对,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号娃娃挤在4和5的中间) 5号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挤在7和8的中间) 8号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急得哭了起来) 2.提问:小朋友,你们说0号娃娃应该排在哪儿呢? 3.继续观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数列种的位置) 1号娃娃:0号娃娃你是我们中间最小的一个,你应该排在我的前面。 0号娃娃点点头,擦干眼泪,排到了1的前面。这次,大家都表示赞同,排好队出发了。 二、讨论: 1.数字娃娃9为什么不让0排在它的前
22、面? 2.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3.小结:0在自然数列中是最小的,所以应该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义 1.数字娃娃们走啊走,来到了一个花园里(出示背景图),她没要找花儿交朋友。 2.2号娃娃会找哪朵花做朋友,为什么? 3.那么5号娃娃呢?(请一幼儿来找) 4.老师故意帮6号娃娃找错朋友,让幼儿纠错。 5.老师指着没有花瓣的花:“这朵花找那个数字娃娃好呢?为什么?” 6.没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没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 2.出示温度计和尺子:温度计上面也有0,这儿,0是不是表示没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温度与0下温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
23、示什么呢?(起点) 3.门牌号、车牌号、电话机上的0呢?(表示一种编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许多的“0”,“0”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戏:“0”的舞蹈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身体各部位变化出“0”的形状,老师用相机拍下并播放,看看谁变得最像。 六、活动延伸: 1.布置“0”的主题墙 2.教师示范书写“0” 3.幼儿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0”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 【推荐三: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 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
24、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教学分析: 重点:加强数学意识; 难点: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与数学交朋友 1、数学伴我们成长 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将哺育着你的成长。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 从生活的一系列人生活动中,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另外,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人类离不开数学 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 如:蜜蜂营造的峰房;电子计算机等等。 从生活中的常见的天气预报图,从经济生活中的股票指数,
25、到某些图案的组成: 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数学并不神秘,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学好数学,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学好数学要对数学有兴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好数学还要关于把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激发训练 三、作业巩固 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教学分析: 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难点: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让
26、我们来做数学: 1、跟我学 要正确地解数学题,需要掌握数学题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的的方格图案中多少个正方形? 2、试试看 例:在如图中,填入1、2、3、4、5、6、7、8、9这9个数,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为15。 例:在上图中,已经填入了1至16这16个数中的一些数,请将剩下的数填入空格中,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为34。 例:红旗小学学生张勇和他的爸爸、妈妈准备在国庆节外出旅游。春光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华夏旅行社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都一样(每人100元),你认为应该去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 二、激发训练 三、知识小结: 通过以
27、上两节的学习,我们要一定喜欢上它,并希望它天天陪伴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在小学的基础上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四、作业巩固 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负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按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 1、重点:正数、负数有意义,有理数的意义,能正确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2、难点:对负数的理解以及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28、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某市某一天的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
29、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
30、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
31、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3、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三、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 四、课后作业:课本P5习题1.1A第1、2、4题。 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