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49340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谈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习;营造创新氛围;探索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7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解

2、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今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 以下就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会学生学习 1. 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

3、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 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

4、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的存在。今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地实施“创新教育”。 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

5、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学习热情就会高涨,思维就会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 2. 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或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 解不等式3(1+x) 解:去括号,得:3+

6、3x 移项,得:3x-x 合并同类项,得:2x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

7、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3. 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043500)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