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城的观后感危城讲述了军阀割据乱世时期,普城保卫团团长杨克难率领众人热血御敌的曲折故事。下面是危城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危城的观后感 1 前些日子我忽然接到一个开会通知,到北京去开一个关于电影的会。我就很激动。人很好玩的,工作的时候我最怕的事情一是开会,二是填表,但辞职之后有会可开,又产生了一种还没有被行业遗忘的安慰感:)。开完会后有一个饭局这是一个巨大的饭局,二十好几桌,像婚宴一样。我认识的人很少,偷偷东张西望的时候,觉得有一个光头特别眼熟,但因为是一个光头的后脑勺,就也不能肯定。正想着过会儿绕过去确认一下正面,他就转过身走过来了,呀,真的是郑大圣!十年前,正好是十年前啊,XX 年我刚到北
2、京,常常参加朱日坤的现象工作室组织的观影活动看电影。有一回看到王勃之死 ,觉得真好啊,写了个小影评贴在网上。不久后的一天,在清华附近的盒子咖啡馆的另一个活动里遇到了郑大圣。我们聊了几句天,我说:“我叫苏七七。 ”他想了一下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影评,作者叫苏七七”我笑起来说:“那就是我啊!”我们一下子就像认识很久一样地说起话来。这真是美好的一种导演与影迷的关系,纯粹的欣赏,真正的理解,一下子就带来了一种亲密感。多年来我们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来往频率,我看他的电影,他有时也看到我写的文章,再上一次见面,居然要推到七年之前了。他在绍兴排了一出越剧唐婉 ,我去看戏,看完戏我们和演员啊乐师啊在路
3、边摊聊天聊到快天亮。戏,电影,生活,好像因为见面的频率很低,就要做到每次聊天的密度很大,质量很高:)。然后就说到我们在巨大饭局上的重逢啦。我坐的这一桌有一个他的熟人,他走过来跟那位姑娘重逢拥抱了一下时,我就像在边上排队似的,也等着跟他来一个重逢拥抱:)。他说:“七七,是你啊!”每次我们都既很意外,但又像在意料之中一样,遇到了。他还是一点也没有变,在电影上,他能让自己认真,沉着,能干,胸有成竹,但到内心里,他有他永远不愿意长大的小男孩的那一面。我在想,他的这一面对他的电影是不是有影响呢?这次见面后,我回去在 1905 电影上找了大圣的一个新作看,片名叫做危城 。故事背景是民国,三十年代的一个传统
4、大家庭侯家,大少爷能继承家业,三少爷是革命加文艺青年,二少爷却是一个粗暴横蛮的逆子,父亲作主为他娶了一个书香门第的姑娘婉儿,但他已经在花街柳巷有了相好,对婉儿不屑一顾,从不回家。婉儿在侯家的平常日子不过是浇浇花,写写字,课侄读书而已,三少爷萱之常在报纸上发表些新诗,并请婉儿评点,婉儿不愿当面评点,却写了读者来信到报社去,成了他的笔友“兰小姐” 。这两个人,一个满怀豪情却少不更事,一个兰心慧质却孤苦伶仃,他们之间的处境,是白先勇玉卿嫂式的处境,但他们的情谊,却被描写得优美,纯净,很少在华语电影里看到这样的爱情叙事。这个电影真是很难写剧情介绍,因为这么写下来,实在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好看”的地方,但
5、这个电影却是很好看的,并且很感动我。为什么呢?因为郑大圣拍出了一个特别美好的人与一种特别美好的感情,而且他拍得非常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一个反封建情节剧的框架里,郑大圣却有一种非常传统的情怀,他拍出是古典的美,却有生机与灵气,他拍的是小儿女情怀,却有林下之风,浩然之气在里头。我很少在当代华语电影里看到导演以诗人为主人公,但郑大圣却拍了两次一次是王勃之死 ,拍一个古代诗人,一次是危城 ,拍一个写现代诗的诗人,而且他都是从很正面的角度去拍诗人,对一个诗歌在文化版图中日益边缘的时代来说,郑大圣有他自己的价值观与坚持。诗歌是什么呢?在他的电影里,诗歌总是向着美,真挚的情感,和自由。婉儿与萱之的爱情是建立
6、在诗的基础上的,她从他的诗里读到自己,而他从她的信里读到对自己的理解。在萱之的同情与支持里,婉儿的自己能更焕发出来,她原来只是显得那么柔美与柔弱,但慢慢地,她在柔美与柔弱之外呈现了更多东西,她其实是那么聪慧的,有学问有见解;她其实是那么勇敢的,偷偷出门去寄信;她其实是那么可爱淘气的,把萱之哄得团团转;她其实还有心底的侠气,能将一生酬知己。她就像片头里那一株兰花,那么柔弱,那么容易就像要被摧折了,可是略微地有一点阳光雨露的护惜,她就静静地开放了,一室含香。这是婉儿的美,她的美近于一种美的理想,但在电影里却是有生活气息的,可以着落到生活中去的,她的内心的凄苦,雀跃,欢喜,伤怀,她最后在萱之书房里的
7、徘徊,都是看电影的人可以从内心共鸣的吧。而婉儿与萱之之间的感情,当然是爱,却又不止于男女之爱,他们是什么呢?是知音。高山邈邈,流水杳杳,这份情怀是超乎男女之情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用这个打底子的,因此,这个爱情戏拍得不俗气,不是打了柔光的“纯爱”戏,不只有你猜我猜或者你侬我侬,它要大气得多,深远得多。在危城里,大宅门并不是一个樊笼,相反它倒成为一处荫庇之地,有长嫂理家,有小侄顽皮,有萱之找她很唠叨地说这说那,说对“兰小姐”的仰慕。婉儿的琴与书,本来就该配这样的地方。然而城危矣一个是内心的危城,叔嫂之爱,一个是外在的危城,家国之恨。在情节的设置上,恰恰在外在的危城化解了内心的危城,萱之得以走出“城
8、” ,因此从城外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给了电影的一个美好的期待的结局。但这也是我对这个电影表示一点儿不满足的地方,因为这个电影的主题,我觉得完全不在叔嫂之爱或家国之恨,它既不是一个反封建,也不是一个爱国主义电影,而危城这个题目,却混淆了主题的方向。为了把情节结构搭得结实一点,还费了些很笨重的镜头去拍婚礼场面与国难场面,这个电影的语言,在描写人物之美与情怀之美时,都是既从容又轻盈的,但一到要进入情节关键时,就显得刻意笨重起来。这个情节框架也许是必要的,但它与内在的人物与情怀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更好一点的平衡关系。在当代电影导演里,我所喜欢的郑大圣和娄烨这两个人的风格真是截然不同,他们都是长于拍女性的,
9、郑大圣能拍一种理想的美,但他的好处在于,他从不在电影让这些女性替男性去担负什么,这种美像是独立的,如露如珠,微光恒照,而且他能从生活细节中拍出这种美,可见他对这种美也并不是得之于想像,而是来自于观察与欣赏,这种理想是连接着生活的理想。而娄烨呢,他能拍真实的女性,在生活中挣扎的,在情感中挣扎的,姿态都那么不好看的,他总是拍中的女性,她们的生活是与肉体的痛感快感纠结在一起的。她们无望地满怀着生命的渴念。真是奇怪啊。TT,女人是有这两面的,这两面一样的真实。危城的观后感 2 花了一个半小时把危城看完,之前在豆瓣上搜索的影评总体 6 分,看过觉得这个分数太不公道,相比目前上档的不中不洋的国产片,这部电
10、影给人的诚意和感动却是远远超出。中国目前的年代戏很多,打开电视,几乎就没断过,不是抗日就是剿匪,如今再加些特工解密之类戏码,好让观众跟着动动脑子,殊不知多少都是阴沟里翻船,弄巧成拙,投资再大,阵容再强也看不到诚意,粗制滥造实属交差之作。危城是一部集真善美的作品,也是深得中国文学之冲淡意境的作品,一部小投资的名不见经传的影片,能做到如此实在是让人惊喜!所谓美,不用说,自然是镜头摄影。我看到网上有人吐槽二次曝光 ,是看完就头晕的电影,故事让人晕,镜头也让人晕。好像摇晃的镜头已成电影拍摄的定例,无论是必要还是跟风,不得不承认,好像多了两个摇摆不定的处理整个片子就好像被点了睛。但回过头看看危城所有的镜
11、头都是非常平静的,像一个人老老实实的坐在你面前给你讲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反而让人觉得平实,没有那么多无谓的躁动。每一停顿都是一幅画,是一种诗意,是有意境的电影。袅袅青烟,紫藤枝枝蔓蔓,在几株青竹间隐约能见的一株兰花。大概就是苏轼说的不可居无竹。也不奇怪北美的观众会喜欢,对现代手法的膜拜而对自己本身精神的无所适从,倒让用摩登手法表现的故事有些阿谀之意,模仿终究是没有出路的。而所谓善,即整个故事的主题。战争来临的不安和惶恐,还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热情,哪怕是对旧学颇有研究的宁婉儿也是敢想敢做的女性。这才是久违了的真正的人的激情!我姑且把描写抗战前夕的民国青年的影视作品叫做五四作品(当然按照年代不能这么
12、划分是不严密的),但无论是大荧幕还是小荧屏,印象最深的也就只有橘子红了 。如果说耀华是真正的五四青年,那么萱之就当是读着五四的文章成长成熟的一代人,和巴曹应该是差不多的吧。这个故事和曹禺的戏剧一样,所有故事都充满命运的偶然性,似乎是命运的手推动着这两个年轻人彼此错过,婚礼上萱之和婉儿的意外之礼是有些可笑的误会,萱之的生死,都是在人自身的安排中那个不能逃过的小玩笑。不要费力去思考所谓人性之类的课题,而是回到古典时代。但不同于旧时人对于大家庭的抵触,新时代人已经没有那么多怨气,能心平气和的看待这种环境。封建大家庭里的人不再是勾心斗角的图谋钱财,或是各自怀揣一个龌龊秘密隐身于此。侯家上下更多的是让人
13、觉得希望在人间,就算是老二也是离得远远地,不再搅得这个家庭乌烟瘴气。长辈也明事理,所有人都疼惜着有希望的年轻人。尤其是最后萱之的生还,让这个本以为以悲剧收场的故事有了曙光!这才是艺术的意义!在思索背后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向往!否则未来就是死路。所谓:人为了善和爱就不该让死亡统治自己。这也是这部电影让我在看完之后能呼一口气的原因。然而缺憾也有,比如这个男猪脚,没有大家公子南开学子的气质,倒像是从乡下来城里闯荡的淳朴少年,表演也太刻意夸张,而且单调。红鹅这个小胖子倒是不错。春晓的表演非常到位,赞一个!最喜欢的是婉儿在教堂里扮兰小姐和自己对话的那段,也拍得最好。婉儿相比时下的古典才女形象是个会喘气的女人。喜欢就去追,哪怕是小小的尝试也是踏出去的一步。我最不喜欢像甄嬛一样的女人,无趣得很,美则美矣却没有生气,就像是被放在供桌上供起来的女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倒是连人都算不上。世间男子有才情者虽喜欢佳人德才兼备,但并不一定喜欢过分端庄持重情趣无从谈起的冷美人。如果放在所有中外影片中,这部不一定能算得上佳片,但是相对如今乌烟瘴气的国产电影而言,却是一缕吹过的清新之风,如果那些所谓商业电影的探索之作能做到真正真诚,那中国电影的兴起也算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