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资源筛选的依据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240,国级,国内范围发行,生物教学研究会主办,生物报教研版2005年4月15日第1版上刊登。发表论文编号:267,国级,国内范围发行, 辽宁通化师范学院主办,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2005年7月25日第7版上刊登。2005年8月在杭州市西湖区中国博客网公司主办的中国博客网上发表。2005年9月在北京海淀区中国博客公司主办的中国博客上发表。2005年9月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主办的51中小学我上发表。2005年9月在北京K12育教信息产业集团主办的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发表。2005年10月在广东省汕头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电
2、教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新课程教育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云南省蒙自县教育局主办的无忧教学资源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华我主办的中华我上发表。2005年1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卓越我站主办的卓越我上发表。】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
3、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所以,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可能会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
4、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比如,学校教育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要帮助学生学会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本领,那么它就必须对于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社会为个人施展才能所提供的种种机会进行综合的了解,做出恰当的判断,筛选出重点内容并优先运用于课程。其二,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 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