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潍城小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潍城小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时期的教育目的。单项选择题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 2:下列古代科技著作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单项选择题A、梦溪笔谈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3: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判断题对错 4: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单项选
2、择题A、工作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生理动机 5: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 6: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7:下面几位历史人物属于一朝开国国君的是( )。单项选择题A、汉武帝B、纣C、汤D、周文王 8: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教育心理学,其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杜威C、弗洛伊德D、皮亚杰 9: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判断题对错 10: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单项选择题A、步骤B、算子C
3、、序列D、产生式 11: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授课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12: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单项选择题A、个体知识经验B、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C、个体需要兴趣D、情绪状态 13: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技术,应查阅的重要文献资料是( )。单项选择题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齐民要术 14:你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打瞌睡,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让他的同桌叫醒他B、让他坐的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讲台的地方C、让他回答问题使他保持活跃状态D、当着全班同学面训斥他,使他清醒 15:第一个公开向神
4、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独立的科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亚里士多德B、哥白尼C、伽利略D、牛顿 16: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判断题对错 17:合理地组织复习的方法有及时复习、()。多项选择题A、适当的超额复习B、强化复习C、突击记忆D、合理复习 1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单项选择题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 19: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外表美B、道德美C、风格美D、形体美 20: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
5、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21: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22: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2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维纳B、奥苏伯尔C、阿特金森D、班杜拉 24:()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波斯纳C、布鲁巴奇D、科顿 25: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26:教育活动中要
6、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会教育 2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即()。多项选择题A、认知内驱力B、直接的力驱力C、自我提高的力驱力D、间接的力驱力E、附属的力驱力 28: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定势B、功能固着C、认知风格D、顿悟 29: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单项选择题A、斯巴达B、埃及C、古希腊D、雅典 3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
7、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最前边的四部史书,依次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哗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B、传奇,在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文学史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唐代,传奇指小说,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在明清,传奇指戏剧,如明代孔尚任的桃花扇C、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话剧有龙须沟春华秋实等,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D、雨果,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共出版了26部诗集,12个剧本,20部小说,21部理论著作。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31: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
8、期是()。单项选择题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3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33:行动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而不是一种研究方法。()判断题对错 34:学生极易“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说明学生具有()特点。单项选择题A、定向性B、可塑性C、向师性D、依赖性 35: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没有影响。 ()判断题对错 36:2,2,6,30,( ),1890单
9、项选择题A、180B、210C、360D、240 3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单项选择题 38: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 39: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推测发B、头脑风暴法C、两难故事发D、对偶故事法 40: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41: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
10、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判断题对错 4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 43: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A、物质性B、内潜性C、展开性D、外显性E、简缩性 44: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时,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判断题对错 45: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强化学习 46:测验前的计划包括()。多项选择题A、确定测验的目的B、确实测验要考查的
11、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47: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多项选择题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48: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多项选择题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E、社会活动 49: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请一名学生回答,结果这名学生答不上来。李老师很生气,冲着这名学生说道:“整天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太笨了,坐下!”李老师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正确,激发
12、学生的羞耻心,帮助其上进B、错误,不应该对学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C、错误,批评不应该在课堂上,应下课后到办公室进行D、无所谓对错,这是教师个人的教育风格 50: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廖世承C、潘菽D、蔡元培 5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针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单项选择题A、关系转换说B、学习定势说C、相同要素说D、概括化理论 52: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判断题对错 53: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格布松 54
1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单项选择题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 55: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多项选择题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包括()多项选择题A、宪法依据B、立法者的主观见解C、政策依据D、客观依据E、领导人的讲话 5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实验法C、参观法D、练习法 58:洛克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
14、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判断题对错 59: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定的 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这些谚语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单项选择题A、B、C、D、 60: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的基本观点。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概括化理论C、奥苏伯尔的认知观D、相同要素说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这是清朝时期提出的教育目的
15、。 2: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有人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答案错误 解析 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答案C 解析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5:答案A 解析 孔子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6:答案A,B,C,D 解析 我国学校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即幼儿教育、初等
16、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7:答案C 解析 商汤,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 8:答案A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为“算子”;算法式是指把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1:答案C 解析 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12:答案B 解析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相当成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13:答案B 解析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
17、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14:答案D 解析 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好以关心的语气帮助他清醒。 15: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了新生,这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
18、,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因此说,哥白尼是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独立的科 16:答案错误 解析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严格地讲,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书,教科书也不等同于课本。 17:答案A,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 19:答案B 解析 师表美最重要的是道德美。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A,B,C,D,E 解析 略。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
19、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一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25: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26:答案A,D,E 解析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27:答案A,C,E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
20、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B项桃花扇是清代的孔尚任所作。C项茶馆为戏剧,不是小说。D项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31:答案B 解析 学龄期儿童是心身发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 32: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强化物出现的时间,应在需要强化的行为出现后进行,只有D项电视作为强化物出现在要奖励的行为按时完成作业之后。故选D。 33:答案错误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学生的可塑性特点。 35: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 36:答案B 解析 37:
21、答案A 解析 客观性是任何科学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38:答案A 解析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也在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39:答案C 解析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正确 解析 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例,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属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菱形属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 42:答案C 解析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基本规律:效果律(行为后好的结果加强联结,否则削弱联结)、练习律(练习加强联结的力量,否则削弱)、准备律(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有一种准备状态,实现感到满意
22、,否则烦恼;当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本题中,学生取得好成绩,得到表扬和奖励属于效果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A,C,D 解析 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44: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中的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阶段。 45:答案B 解析 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他们之间是类属关系。 46:答案A,B,C,D,E 解析 略。 47:答案A,B,C 解析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
23、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8:答案A,C,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9: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强调的学生观,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50:答案B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针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5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3:答案D 解析 心理学家雅格布松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 54:答案B 解析 教师劳动的延续性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工作量比较重,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教师常常还要
24、利用晚上或休息时间来思考、备课、批改作业、写作。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劳动对象是相对固定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在教学和生活中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因此,题干的表述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延续性。 55:答案A,B,D,E 解析 C项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内容。 56:答案A,C,D 解析 57:答案D 解析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地采用。 58:答案错误 解析 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 59:答案C 解析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完全确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科学性。说法错误。 60: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一种官能的改进也能增强其他的官能。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