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方案书.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44222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8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方案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某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方案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某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方案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总册 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方案总体概述目 录第一章前言6第二章系统的设计目标82.1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82.2系统设计的具体目标82.2.1建立先进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82.2.2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卡管理体系奠定基础92.2.3为建立统一的网络互联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奠定基础92.2.4建立功能综合、手段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92.2.5建立可靠、全面的安全保密体系92.2.6建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9第三章系统的指导思想103.1以业务为基础103.2以数据为核心103.3以人为本的应用10第四章系统的建设原则114.1统一规划、总体设计114.2统一规范、统一标准11

2、4.3保护投资、开放互联114.4滚动发展、建用结合114.5联合共建、分布实施124.6分级管理、资源共享124.7实用先进、安全可靠12第五章系统的体系结构135.1传统的体系结构135.1.1两层Client/server结构体系设计135.1.2三层Client/AppServer/DBServer结构135.1.3两层结构与三层结构的比较165.2体系结构建议16第六章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186.1系统设计概述186.1.1系统需求概述186.1.2系统设计方法186.2系统的设计原则236.2.1先进性和成熟性236.2.2标准化和规范化236.2.3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256.

3、2.4安全性和保密性266.2.5稳定性与可靠性276.2.6功能完备性和实用性276.2.7可维护性276.2.8可操作性276.3系统的总体结构286.3.1系统的功能结构286.3.2系统的网络结构296.3.3系统设计的体系结构296.3.4业务体系结构306.3.5应用体系结构316.3.6技术体系结构326.3.7三大体系的依赖关系336.4系统的特点346.4.1标准化和规范化346.4.2灵活性346.4.3优化的工作流程346.4.4先进性346.4.5远程维护快速性346.4.6系统产品化程度高346.4.7扩展性346.4.8可靠性356.4.9操作简单性356.4.10

4、安全性356.4.11可靠的质量保证35第七章系统建设的总体步骤367.1总体规划367.2总体设计367.3分阶段实施367.4系统全面实施367.5系统完善36第八章系统未来展望37第一章 前言M是浙江省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的城市。M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M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史称良渚文化,其遗址位于M市郊。M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M古称钱塘。公元589年,隋朝开皇九年

5、,废钱塘郡设置M,M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公元1381年,M为浙江行省的省会,此后M一直是浙江省会。公元1912年废M府,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M市,直隶于省。下辖城区、西湖、江干、会堡、湖墅、皋塘6区。M市现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全市面积16596平方公里, 人口621.58万。区划调整后M市区的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72.55万。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本经济社会制度之一。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生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关系到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利益,关系到改革

6、、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解决社会保险问题,根本在于为城镇居民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保障。因此,足额发放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国营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是各级政府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国务院总理朱容基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M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简称M劳社局)肩负着全市300多万参保人员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险种的业务,各项工作一直走在省里的前面。但是目前各个业务信息系统都是单独建设的,信息不能共享,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参保的单位和职工带来麻烦,所以这次M劳社局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在原有分散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7、以整合社会保险业务和优化业务流程为前提,在吸收原系统长处和吸取同类先进系统开发经验,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科学手段,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个功能完备、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灵活开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分析决策、信息交换、信息服务和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和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M市一体化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开好局,打好基础。第二章 系统的设计目标2.1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M市作为信息化建设比较发达的城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一直走在省里的前面,但是由于前期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目前各个业务信息系统都是单独建设的,信息不能共享,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参保的单位和职工带来麻烦,所以这

8、次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要进行整体规划,在原有分散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保险业务和优化业务流程为前提,并吸收原系统长处和吸取同类先进系统开发经验,该系统要业务功能完善、标准规范统一、性能安全可靠、管理模式先进、体系结构开放可扩展。该系统不仅要全面实现社会保险核心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还要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宏观决策服务以及面向全社会,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为M市一体化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开好局,打好基础。2.2 系统设计的具体目标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要以网络为依托,连接M市的五县八区,与市信息港平台网络互连,并将网络延伸到

9、街道、社区、企业、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和银行、财税、工商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达到系统的总体目标,确定如下的具体目标。2.2.1 建立先进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先进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业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具体体现在:1业务管理现代化实现所有业务处理计算机化、标准化、数据资料完整可靠。2业务流程优化用软件工程的方法,通过对系统的优化设计、规范社会保险业务,在全市统业务流程、统一有关帐、表、卡、册的格式设计3业务经办自动化按照系统的业务流程,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保证经办的自动化,尽量减少人工干预。2.2.2 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卡管理体系奠定基础建立统一

10、的社会保障卡管理体系,充分考虑以后与“一卡通”建设的接口,使社会保障卡不仅能就医、购药,还能够应用于其他业务,如领养老金、就业培训、查询信息等。使得社会保障卡成为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工具,为将来实现全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一卡通”打下坚实的基础。2.2.3 为建立统一的网络互联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奠定基础根报管理和服务需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信息的迅捷、安全、可靠的交换。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需要,为建立统一的网络互连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奠定基础。2.2.4 建立功能综合、手段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功能综合、手段多样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参保单位和人员提供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按要求及时向部

11、省劳动保障部门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社会保险信息。通过信息网站、客服中心等向社会发布社会保险信息。2.2.5 建立可靠、全面的安全保密体系安全保密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保密管理等部分,主要用于保障整个信息系统持续、安全可靠运行。2.2.6 建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为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决策。第三章 系统的指导思想3.1 以业务为基础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首先要以提高业务办理的速度和质量,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健全监督审核制度为基础来实现科学便捷

12、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满足业务的需求,使之能适用于各个环节和层次,使得业务运行更加准确、及时、全面、详实;同时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再加工,使领导层的经营决策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依据,有利于社会保障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3.2 以数据为核心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之一就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和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按照信息工程的原理,数据位于业务处理的中心地位,只要业务的性质不变,数据就是稳定的,而处理是多变的,具有一个稳定的数据基础环境是系统建设的最本质的问题。数据不仅是业务办理的基础和凭证,而且系统还能够通过这些数据,以客观科学的分析为手段

13、,为社会保险工作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为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个人提供信息服务。一个再好的系统,离开了基础数据也不能运行,所以数据是系统中的宝贵资源,一定要保证它的安全。3.3 以人为本的应用社会保险的对象是个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建设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宗旨。社会保险体系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逐步削弱,社会保障的服务和管理将走向社会化,社会化的服务必须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才可能完成对单位、个人责任的监督和公民权益的维护。总之,系统应用与服务的设计必须为满足参保对象的各种具体需求为依据。第四章 系统的建设原则4.1 统一规划、总体设计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

14、统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比较多,系统必须在总结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开发经验教训、规范业务流程、做好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和总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4.2 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而又关键的一步,要实现信息通讯与共享,必须规范信息技术标准。对于M市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各种规范和标准,才能够利于推广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接口。因此,系统建设必须符合相应的劳动部和国际标准。业务流程设计符合国务院、劳动保障部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数据库设计符合劳动部颁布的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目录要求,系统设计上要采用统一的计算机技术标准规范和网络互

15、联技术标准规范。IC卡的建设要符合劳动部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以利于实现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4.3 保护投资、开放互联在网络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施,在基础通信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基础线路,充分利用全市统一的网络互联平台,不但保护现有的各种设备资源、网络资源、节省投资。而且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为将来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系统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系统。4.4 滚动发展、建用结合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业务处理系统,系统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为了使资金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所以本系统在总体规划下必须在

16、建设中应用,同时在应用中建设,这就要求本系统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及开放性。4.5 联合共建、分布实施M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部门非常多的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实用性、灵活性,各社会保险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对于系统中互相联系的部分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在总体设计的原则下,分步实施,避免片面追求进度和仓促上马,最大程度的降低系统风险、消除隐患。在总体规划和设计下,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模式,在推进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系统整合和衔接工作。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边见效益。4.6 分级管理、资源共享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要以网络为依托,连接M市所有的

17、五县八区,与市信息港平台网络互联,并将网络延伸到街道、社区,业务管理的级别是多层次的,但是整个系统要保证各级经办机构业务数据的共享。4.7 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系统建设必须坚持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的原则。在保证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灵活、高效快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开发、成熟的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以适应社会保障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整个系统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国家和省市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规定,要有全面的安全保密体系,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和持续运行。第五章 系统的体系结构5.1 传统的体系结构5.1.1 两层

18、Client/server结构体系设计Client/Server结构是目前计算机系统中较常用的的体系结构,也是一个低成本的体系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不仅包括系统目前及未来的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规模与处理能力的服务器及其相应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还包括系统中的各种网络系统,主机系统,客户端等,有机地构成M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的、开放的、可高度扩展的系统处理结构。在Client/Server体系中,将应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多个用户共享所需的功能和信息,即Server部分;另一部分是为每个用户所有的,即Client。Client

19、部分执行前台功能如管理用户接口、采集数据、格式化数据库和报告请示等,而用户需要服务即由Client发出请求,然后由Server执行相应的服务,并将服务结果送回Client,然后提交给用户。5.1.2 三层Client/AppServer/DBServer结构为解决传统二层模式与应用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为用开放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关键业务处理,以中间件为基础框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应运而生,三层结构以中间层管理大量的客户端并为其联接、集成多种异构的服务器平台,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极为宽广的范围内将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高效组合。同时中间件开创的以负载平衡、动态伸缩等功能为代表的管理模式,为建立关

20、键业务应用系统的最佳环境,使在二层模式下不可能实现的应用成为可能,并为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扩展余地;从安全上来讲,三层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广域网上的安全问题,所有业务处理采用了交易的方式,对于社保中心来说,只对外暴露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在加上防火墙和IP列表的控制,会非常好的解决黑客的攻击;从控制并发数来讲,中间件大多采用了高速数据甬道和数据库连接缓冲池的的概念,即降低了网络通讯的开销,同时降低了中心数据库的连接数量,并通过均衡负载和请求优先级方法控制。对于分布式事务处理,能保证交易中涉及的单个或多个同构的数据源的交易完整性,而且还能通过XA协议保证异构平台上的异构数据源的交易完整性。1、三

21、层结构模式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的业务逻辑、表示逻辑和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1) 表示逻辑(客户层)为第一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交互和数据表示,为以后的处理收集数据,向第二层的业务逻辑请求调用核心服务处理,并显示处理结果。这一层功能的实现以使用图形化的工具软件(VB、Power Builder等)为主。2) 业务逻辑(服务器组件)为中间层。这些组件由中间件管理,实现核心业务逻辑服务并将这些服务按名字广播,管理并接受客户的服务请求,向资源管理器提交数据操作,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请求者-即客户或其他服务器。3) 数据(资源管理器)构成模型的第三层。比如关系数据库,

22、负责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完成数据操作。服务器组件在完成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资源管理器存取它管理的数据,或者说请求资源管理器的数据服务。在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上架构的应用系统不但具备了大型机系统稳定、安全和处理能力高等特性,同时拥有开放式系统成本低、可扩展性强、开发周期短等优点。而交易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提供了以下两个主要功能:负责客户机和服务器间的联接和通讯提供一个三层结构的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2、中间件的作用和特点采用三层结构的应用模型,为用分布式环境处理关键性业务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解决方案。中间件应用设计应该是从异构的计算资源中创建一个“虚拟主机”:在分布式应用系统环

23、境下提供可管理的相互关联的资源。中间件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框架去帮助用户建立、运行和管理一个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应用,而不需要从零做起,大大缩短了应用开发的时间,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成功率。在三层结构的应用模式中,表示逻辑层和资源管理器作为应用界面和数据的管理者,在传统的二层模式中已有相关的标准和稳定的实现,而作为三层结构核心的中间层,由于其担负“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实际的应用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间件在对事务完整性的保证、对大规模并发处理的响应、对异构系统互联的透明支持,以及对应用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等方面的表现将成为应用系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间件按照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有交易中间件、事

24、务中间、安全中间件等。如图说明交易中间件的好处: 提高数据库效率5.1.3 两层结构与三层结构的比较内容两层结构B/S/S三层结构C/S/S三层结构分布式处理能力强弱强安全性一般好好并发处理能力一般强强易操作性容易一般容易分步式事务控制一般一般好成熟性成熟发展中成熟统计报表和打印问题容易解决难容易解决维护成本高低低技术性一般高高投资成本一般高高5.2 体系结构建议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很难界定到底是两层好还是三层好,它们的优点都是在特定的范围内的情况表现得很好,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两层结构由于操作方便,使用成熟,更适合处理一个局域网内部的业务处理,容易计算结点数和并发用户数的情况。三层结构主要是解决

25、并发用户数和维护的问题,更适合于广域网,需要高安全性和分步式事务处理的地方,且很难预计结点数和峰值并发用户数的情况。因此,我们应用软件的体系结构是,在社保中心内部采用传统的两层结构,对于定点医疗机构的交易请求,采用三层结构,并且是C/S/S结构,这样的结合,充分的发挥了两层和三层的优势,对于完成M市社保系统建设更合理。系统总体体系结构方案如下图:第六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6.1 系统设计概述6.1.1 系统需求概述社会保险是国家立法、政府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随着业务的开展业务量迅速增长,如何提高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

26、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成为日益紧迫的需求。管理层次和服务层次的提高迫在眉睫。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该系统将涉及到全市1.5万家参保单位和上百万参保人员,全市的200来家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的保存和管理,可通过拨号或其他方式与区县社保局以及与医院、药店、就业服务机构、银行等系统之间联网,实现基础数据的传送和处理。该系统不仅包括参保单位信息、参保人员信息、人员异动信息、个人帐户信息、社保卡信息、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参保人员待遇信息,而且还包括各类的综合统计信息,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组网方式建设信息系统网络平台。整个系统不仅包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支付及管理;参保人员自然状况

27、、健康状况的动态记录、修改及管理;参保人员各险种待遇信息的核定及支付,有关社会保险信息历史数据的保存与管理;社会保险证卡的制作、发行与管理;经常性大规模的信息查询、统计及特殊情况的处理;参保人员购药、门诊住院所产生的个人帐户及统筹基金变动情况信息处理、存储及传输。由于系统本身的特点,涉及的部门分布广,数据处理分散,数据在社会保险中心集中处理。因此,在数据库设计上,应采取数据统一规划、动态复制、及时更新、安全可靠的原则,为以后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提供基础。6.1.2 系统设计方法6.1.2.1 系统工程设计分析方法M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应用系统系统,一个大型的系统工

28、程,设计中必须强调它的系统功能特征。因此,要在统一的环境下,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划分工作阶段、明确工作内容。一个大型的系统可以分为六个部分: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业务分布、应用系统、数据系统和技术平台。针对每个部分,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不断的改善。6.1.2.2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1. 概述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采用的是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这种开发方式虽然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很多问题,然而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逐渐成熟并被业界所推崇。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协同开发中的薄弱环

29、节提供了一条捷径。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是一种围绕真实世界的概念来组织模型的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其基本结构是对象,将数据结构与对象的行为都封装在一个实体中,这种方法相比于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有着很大的优越性。我们采用对象化的开发方法,其目的在于: 按时按质完成; 提高文档与程序的一致性,切实实施ISO9001管理; 加强团队协同开发能力,能够支持每日提交的规模化高速开发; 加强产品特性、进度等目标控制能力,保证项目不偏离指定目标按时按质完成。2.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由于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本身的局限,给我们的开发带来了许多困难与障碍,这是使用结构化开发方法无法克服的。而面向对象技术顺应了人类思维

30、习惯,让软件开发人员在解决空间中直接模拟问题空间中的对象及其行为;通过模块化与封装,改善了软件结构,提高了软件的灵活性;并且它是对软件开发过程所有阶段进行综合考虑而得到的,从生存期的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与技术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并将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集成在一起。它的突出优点在于改进了软件生存期各个阶段之间的界面,以类作为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基本单元,降低了系统部件之间的耦合度并使得软件部件的复用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最大限度的支持了软件重用及大型软件的增量式开发。一般来说,面向对象的应用开发可以被划分为:

31、需求调研、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维护等六个阶段。各个开发过程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结果可以用下图形地表示: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示意图上图描述了除测试和维护以外的其他四个开发阶段的关系和顺序:图形的顶层是第一阶段需求调研。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调研获取需求。图形的中层是第二阶段系统分析。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用例分析、对象建模、界面设计等手段构建分析模型(Analysis Model)。该阶段的主要成果是对象模型(Object Model)和动态模型(Dynamic Model),CRC卡在这一阶段中起着校正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的作用。对象分析之后很自然的便是第三阶段系统设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32、将分析对象模型中的类映射到应用类,构建服务类和关系类,设计精化的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结构。该阶段的主要成果是视图(View)、模型(Model)、关系数据库(Data),它们恰好对应着三层结构的客户端、业务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图形的最后一行文字代表着第四阶段系统实现。这一阶段通过编程建立实现模型(Implementation Model)。3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UML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

33、软件开发的全过程。UML具有如下特点:l 集成众多的OO软件开发方法的表示机制的优点,统一化、标准化、系统化。l 用宽谱语言机制支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l 具有较完善、配套的软件开发环境(如Rational ROSE)。l 已成为OO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1) UML语义 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元模型为UML的所有元素在语法和语义上提供了简单、一致、通用的定义性说明,使开发者能在语义上取得一致,消除了因人而异的最佳表达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此外UML还支持对元模型的扩展定义。(2) UML表示法 定义U

34、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下列五类图(共9种图形)来定义:第一类是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对其中的用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画出它内部更详细的用例图,如此逐步细化,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用户进行交流,逐步加深对系统的理解,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类是静态图 (Static diagram),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

35、,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对象图显示类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一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包由包或类组成,表示包与包之间的关系。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第三类是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而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第四类是交互图(Interactive diagram),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其中顺序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

36、,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合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合作图跟顺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除显示信息交换外,合作图还显示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使用顺序图;如果强调上下级关系,则选择合作图。这两种图合称为交互图。第五类是实现图 ( Implementation diagram )。其中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部件可能是一个资源代码部件、一个二进制部件或一个可执行部件。它包含逻辑类或实现类的有关信息。部件图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配置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它可以显示实际的计算

37、机和设备(用节点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显示连接的类型及部件之间的依赖性。在节点内部,放置可执行部件和对象以显示节点跟可执行软件单元的对应关系。4面向对象的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通过采用Rational公司出品的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自动化软件测试工具SQA Suite以及文档自动生成工具Rational SoDA,可以为我们所采用的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螺旋迭代增量式开发提供全过程的支持。ROSE的设计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ROSE提供静态/动态的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来帮助用户提取在OOA和OOD过程中的结果。采用某种标记方法(Notation),

38、ROSE使得用户在一个表示问题域和软件系统的统一模型(Overall Model)中创建和修改各种视图。统一模型由各种模型元素(类、使用事件、对象、逻辑包、操作、组件包、组件、处理器和设备等)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 为了可视化地操作这些模型元素及其关系,模型中采用了图(Diagrams)和规格说明(Specifications)。在图中,对应于不同的标记方法(UML/OMT/Booch),每个模型元素、它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有相应的图标(Graphic Icons)表示。ROSE提供相应的工具使得用户对视图、模型元素及其属性和关系拥有全面而灵活的控制。通过先进的逆向/双向工程(Rev

39、erse/Round-Trip Engingeering),ROSE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螺旋迭代增量式开发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结合使用Rational公司的自动文档生成工具SoDA以及自动测试工具SQA Suite,为大型软件工程项目的人员交流、项目监控、质量保证及后期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6.1.2.3 面向结构的设计方法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成熟的方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还是每个子系统的具体设计,仍然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自上向下划分子系统及功能模块,逐步细化、精化,从而保证整个总体设计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合理。6.2 系统的设计原则6.2.1 先

40、进性和成熟性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不断的涌现,如:三层架构、WEB SERVICE、J2EE架构、UDDI、WSDL、XML等,这些技术从推出开始,就有业界人员开始研究应用,同时一些成熟的技术也仍在被广泛的应用着,如POWER BUILDER、DP2000等常用的工具以及组件化、模块化、参数化、方法库等设计方法。面对着众多的先进和成熟技术,在M市的系统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首先我们认为应该在先进和实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所有先进的技术不能说他应用于任何系统都是好的,它有它适用的范围,同时先进的技术有时也会存在不成熟、不稳定等方面的风险。所以在实用可靠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

41、跟踪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建设方案以实际可接受能力为尺度,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技术上立足于长远发展,坚持选用开放性系统。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的主流产品,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运行。规划建设必须有技术超前的意识,既着眼近期的网络需求,也考虑远期网络发展战略,保证系统所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技术指标在3-5年内不落后。基于上述的原则和当前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情况,为了继承用户原有的操作习惯和对已使用工具的熟悉,我们建议仍然采用成熟的PB+ORACLE结构,考虑到原来系统与定点医疗机构连接方案的局限性,为了增强安全性

42、和可用性,这次对外部连接访问升级为C/S/S的体系结构。具体见本方案第一册应用软件系统功能设计中的“第三章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联网设计”。6.2.2 标准化和规范化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而又关键的一步,要实现信息通讯与共享,必须规范信息技术标准。因此,系统建立必须符合相应的劳动部和国际标准。我公司开发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符合了以下的标准和规范:1) 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符合国务院、劳动保障部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系统的主体业务流程是按照劳动部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但是考虑到各地在劳动部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又有了不同的修改,为了适应各地的政策,我们的业务流程设计尽量模块化、参数化。参

43、照的劳动部相关标准和规范文件如下:2002年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要点 劳动信息工作“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规划纲要(1998-200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规划纲要(1998-2000年)职业介绍基本数据项和常用信息分类标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网络技术方案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方案要点(1999-200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纲要(1999-200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关于落实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政府上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

44、系统信息结构通则(LB0012000)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1999)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库分类编码(LB502-1999)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库分类编码(LB502-1999) 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LB002-2000)社会保障(个人)卡安全要求(LB003-2000)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补充说明2) 数据库设计符合劳动部颁布的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目录要求,系统设计思想和代码标准与劳动部推出的核心平台相一致。由于东软公司是社会保险核心平台的骨干研发单位,我们在各地实施的社会保险系统都是在核心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对于需要新增的数据指标也是按照信息结构通则的命名规则来添

45、加。3) 代码设计符合国标或者部标,对于有国标的采用国标,如单位信息中的经济类型采用GB/T12402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单位信息中的隶属关系采用GB/T1240490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单位信息中的行业代码采用GB/T4754-94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单位信息中的行政区划采用GB/T226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个人信息中的性别采用GB/T2261-80人的性别代码个人信息中的民族采用GB/T 3304-91 中国各民族名称代码。个人信息中的文化程度采用GB/T4658-84文化程度代码个人信息中的专业技术职务采用GB/T8561-88专业技术职务代码个人信息中的工人技术等级采用GB/T14

46、946-1994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个人信息中的行政职务采用GB1240790干部职务级别对于没有国标的代码,则采用部里的标准4) 软件统一化、文档资料规范化,软件系统的设计风格统一,如界面设计采用基类架构,使得界面风格保持一致,同时面对用户的操作、提示等也要保持一致。规范的文档是项目成功的保证,也是项目继续升级的需要,作为国内首家通过CMM3认证的软件公司,东软有很全面的项目各阶段文档的规范、模板,而且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项目文档的规范化和完整性。6.2.3 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系统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主要通过采用参数化、模块化、组件化设计开发、方法库的思想和提供灵活查询和报表自定义工具,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解决社保政策变化系统的重新开发问题。同时留了大量的接口,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参数化:为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能够作为参数的尽量参数化,另外考虑到各地的不同情况,也可以通过参数来区分,比如考虑不同地方基金征集的险种不同、每个险种征集的基金种类不同,则可以对对每一个险种的每一种基金类型设定各种参数:单位缴费比例(数值)个人缴费比例(数值)单位缴费基准(缴费基数、工资、社平、定额等)个人缴费基准(缴费基数、社平、定额、工龄定额、单位人均缴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