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滴道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滴道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班主任的下列做法中,违反现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要求的是()单项选择题A、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B、组织本班学生自行制定和实施班规,负责收缴学生违规罚款,决定班费开支C、组织、指导开展班会等班级活动,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安全防护工作D、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评定学生的操行,向学生提出奖惩建议 2: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
2、段。单项选择题A、操作熟练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定向 3:校园文化属于一种()单项选择题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C、学科课程D、学校课程 4: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单项选择题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 6:学生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没有()单项选择题A、管理者B、管理手段C、管
3、理程序D、管理对象 7: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单项选择题A、条件B、任务C、途径D、结果 8: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想要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单项选择题A、较高B、中等C、较低D、任意强度 9: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获取信息,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单项选择题A、反馈性原理B、科学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主体性原理 10:人和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单项选择题A、分子B、细胞C、组织D、系统 1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多项选择题A、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体育的矛盾D、德
4、育与美育的矛盾E、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2: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知识广博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D、富有个性E、改善实践 13: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内容极其简单B、方式和劳动、生活相结合C、平等的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4: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判断题对错 1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单项选择题A、长江B、恒河C、印度河D、湄公河 16: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素质B、
5、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17: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单项选择题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能动论 18: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单项选择题A、科学技术B、个人需要C、科学知识D、社会需要 19:下列不属于因特网功能的是()。单项选择题A、实时监测B、远程登录C、电子邮件D、文件传输 20: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单项选择题A、热爱学生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C、
6、热爱劳动D、热爱教育工作 21:_是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单项选择题A、教师文化B、课堂文化C、课程文化D、学生文化 22:下列属于教学口语功能的是()多项选择题A、传递信息B、净化思想C、和谐师生关系D、调控课堂教学 23: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位。刘老师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B、说明利用职位牟取私利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24:把教育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的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B、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C、教育法律
7、规范的职能D、教育法律关系的层次结构 25:_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单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投射效应 26: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学习成绩D、教材 27:2005年,我国攻克()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单项选择题A、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环境污染B、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复杂C、环境污染、生态复杂、高寒缺氧D、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28:史记是后
8、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单项选择题A、蔡伦B、华佗C、张仲景D、汉武帝 29:让丽丽先后学习两组难度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单项选择题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 30: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单项选择题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 31:过度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
9、情绪困扰儿童 32:班主任评价的作用有()多项选择题A、目标导向B、反馈调节C、监督促进D、保证作用 33: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属于()单项选择题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 34: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讲授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罗素 3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6:上位学习又称()。单项选择题A、类属学习B、总
10、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37:()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单项选择题A、集中量B、差异量C、相关量D、众数 38:“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单项选择题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会教育 39: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单项选择题A、兴趣B、认知内驱力C、高尚的动机D、成功感 40: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应该重视()单项选择题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形成学生品德 41: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
11、程之中 42:中国最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徐特立B、李大钊C、陶行知D、杨贤江 43: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鲜明性B、灵活性C、时代性D、创新性E、严肃性 44: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分为血缘型、地缘型和()单项选择题A、进取型B、内涵型C、分离型D、业缘型 45:列提纲属于()。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监控策略 46: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4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
12、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4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判断题对错 49:1957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单项选择题A、美国B、苏联C、英国D、法国 50:一般认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始,该书出版于()单项选择题A、1923年B、1913年C、1903年D、1879年 51:高三学生小辉因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根据理性情续疗法原理,小辉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单项选择题A、主观要求B、相对化C、糟糕至极D、片面化 52:用以概括
1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两个词是()单项选择题A、“培养”和“推动”B、“制约”和“促进”C、“影响”和“干预”D、“共性”和“个性” 53: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是“现代教育之父”的是()单项选择题A、卢梭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康德 54: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5:问题解决有下列哪些基本特征?()多项选择题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 56: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德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反映了古代学校
14、教育的哪一特征?()单项选择题A、阶级性B、道德性C、刻板性D、专制性 57: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单项选择题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58: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疏导原则B、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59:学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管理的复杂性B、学校管理的全面性C、学校管理的教育性D、学校管理的周期性 60: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15、)。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辅导D、心理评估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略。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的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隐性课程。 4:答案A 解析 5:答案B 解析 题干为同化性迁移的定义。 6:答案C 解析 7:答案A 解析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设有个体主动积极地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和保证。 8:答案A 解析 【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
16、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细胞是指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般由质膜、细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本题选B。 11:答案A,E 解析 12:答案A,C,D 解析 知识广博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而非能力要求,改善实践与题干无关。 13:答案D 解析 原始社会的德育是平等的,不具有阶级性。 14:答案正确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7、 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以后的河段称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共六个国家。 16:答案C 解析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因特网的功能包括远程登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实时监测不是因特网的功能。 20:答案A 解析 教师的工作必须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实现,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A,C,D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刘老师私自收取家长的礼品,属于利用
18、职位牟取私利。 24:答案C 解析 根据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可将教育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解析】指导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中心。 27:答案D 解析 2005年,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全线铺通,于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青藏铁路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 28:答案D 解析 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而蔡伦、华佗和张仲景都生活在东汉时期。 29:答案A 解析 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
19、产生干扰的现象称为倒摄抑制。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是因为后面的学习材料对之前的学习材料产生了干扰抑制,属于倒摄抑制。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A,B,C,D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属于习俗阶段的第三期。 34:答案C 解析 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的是康德,1776年葛底斯堡大学。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类: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者原有认
20、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仅仅是由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的合理组合构成的,因而仅仅能与认知结构中相关内容的一般背景相联系,而不能与认知结构中某些特定的内容构成下位关系(从属关系)或上位关系(总括关系),那么,这时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37:答案B 解析 差异量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常用的差异量有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 38:答案B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略。 40:答案B 解析 “授人以渔”即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A,B,
21、D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A 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列提纲属于组织策略。 46:答案B 解析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47:答案D 解析 略。 48:答案正确 解析 49:答案B 解析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0:答案C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糟糕至极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将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这就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 52:答案B 解析 53:答案C 解析 54:答案A 解析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55:答案B,C,D 解析 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56:答案D 解析 57:答案C 解析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 58:答案A,B,C,D 解析 59:答案C 解析 60:答案D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